老馬朝後靠了靠身子,沒說話。


    桂英見老頭沒反應,繼續說:“為什麽我偏偏關注那個帖子,因為倘是我晚出生十年,那麽沒出路——就是我的人生格局。大,你別不相信,現在沒學曆、沒技術、沒資本還沒頭腦的年輕人進城混,比我們那個時候難一百倍!”桂英說道到一百倍時,兩片嘴咧成了長方形。


    何致遠見老人神色凝重,遂開口說:“主要是年代變了!我跟英英剛結婚的時候,那時大學生並不多,還有大把的工作機會是留給專科生、高中生的,現在大學生多得連本科生、冷門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都找不著工作,更別說是還沒上過大學的高中生了!”


    桂英見仔仔一臉疑問,對兒子說:“仔兒,我們三個大人聊得是社會實情,你別覺著嚇唬你或者是跟你沒關係。社會越發展越發達、階層構架越穩固,想要往上走現在沒有捷徑了,隻有讀書一條路!”


    “剛我爸不是說博士還找不到工作嗎?”仔仔挑刺。


    “是,但我說的是冷門專業!曆史專業、考古專業畢業的,要麽去一線考古、要麽進高校當老師,也有其他路子,但總體很狹窄。我說的是類似考古這樣冷僻的文科專業,還有一些特別滯後的理工專業。也許這些冷門專業的高學曆人士可以進校當老師,但當老師門檻是很高的,你們班主任、各科老師什麽學曆你不清楚嗎?”致遠問兒子。


    “我知道,全是北大清華的本碩,還有幾個國外一流大學的研究生。”


    “村長你看,仔仔他們一個高中學校的老師全是一流大學的碩士、博士!年薪很高還有寒暑假!可你想想,一個農村娃他家裏能供他讀多少年書?我記得好像……博士畢業的平均年齡在三十三歲,碩士畢業平均在二十七歲。你尋思尋思咱村裏哪個家庭能供娃讀書讀到二十七歲甚至三十三歲!所以呀,農村的高學曆人才隻會越來越少!城市人但凡不是底層的,幾乎家家重視教育,不惜成本地培養人才!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桂英說完指了指打盹的何一漾——正閉著眼睛吃哈密瓜呢,那神色迷離、搖頭晃腦的模樣,逗得四人微微一笑。


    仔仔不解,問桂英:“媽你為啥說‘但凡不是底層的’,底層的人都不重視教育嗎?”


    桂英問仔仔:“你小時候在姨姨家市場裏住過,你見農批市場裏的哪個孩子是一放假就上培訓課的?你小學加初中每年的課外培訓均攤下來在一萬二三,這還是你們同學裏較低的!農批市場的娃兒天天跟著做生意、幹活賣貨家長還罵罵咧咧的,更別提花錢進培訓班了!農村大量的青年湧進城裏,絕大多數在底層,不是上班便是做小生意,除了經濟上富了點、眼界上開闊些,有幾個人的精神覺悟比在村裏高?大多數沒啥進步,人雲亦雲罷了。你覺得這些人進城後對他們小孩的教育有多重視、多慷慨?”


    “你也是農村的,那你怎麽不一樣?”仔仔指著媽媽問。


    “我?還不是因為你爸!咱家不富有也是底層,但有你爸這麽一個讀書人呀!文化人的覺悟比不讀書的真是高!況且你媽我整天在外麵接觸各種公司、各大經理,見多了自然明白了!你好好讀書吧,讀書不一定百分之百能成就你,但是不讀書——百分之一百成不了事。”


    “知道啦!我一直很努力好吧!”仔仔拖著腮幫子嘟嘴。


    “農村娃不容易啊!咱村的笑笑結婚後存了七八年的錢準備買房子,她爸下地幹活忽然腦溢血,錢全拿去看病了,一下子十九萬元沒啦!”老馬說著點燃了一鍋煙。


    桂英拍著桌子搶話:“馬村長你瞧瞧,這就是農村娃的悲劇!城裏孩子父母千辛萬苦地資助他上學、教導他為人處世,老了老了人家父母還有存款備著給自己養老!農村娃呢,在上的父母沒有絲毫幫襯,反過來還要娃們養老,養老是理所當然,可現在的養老不同於三十年前了!往醫院一送,出多少錢就看你有沒有積蓄、有沒有孝心了!治還是不治——都難!”


    老馬悶聲抽煙,致遠接過話頭說:“其實,農村孩子就算考上大學了,也是難!按說上完大學就找工作,可從學生到社會人之間,需要很多隱性的投資——服裝啊、培訓啊、麵試的交通費、過渡期的生活費……鄉裏人哪懂這麽多,以為孩子畢業了完事了!還想著趕緊從孩子那兒討些生活費呢!實不知小孩大學畢業的兩三年裏,也得很多投資。那些本科畢業後考司法考試的、考研究生的、考公務員的若沒有持續的經濟支持,他早工作糊口了,哪有心思深造!我遇到的同學、同事還有我教的學生裏,有太多這類例子了!”


    “哎,我以前有個客戶,邊工作邊考研,考了三年沒有成果,可憐又可惜!那姑娘心勁很大奈何沒有錢,停了工作沒有生活費,不停工作沒有時間複習備考!在未來和當下、前途和活著兩者之間一直徘徊。實現最最普通的夢想,也需要高昂的成本!努力肯定沒有錯,但沒有計劃、沒有方向的努力到頭來可能徒勞一場。這五七年房價飛漲顛覆了多少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呀!”桂英懷抱犯困的漾漾輕輕歎氣。


    “咋地?難道農村娃注定沒出息啦?”老馬氣憤地問。


    “不是說注定,而是說很困難。就像一個人長得醜一樣,長得醜也能嫁,但是嫁得很困難;生得窮也能活,隻是活得困難罷了。我剛才為啥說可憐?上一代沒幫襯,這一代開化慢,到了第三代還是受窮落後,你說可悲不可悲!窮人走不出來,富人聰明還努力不甘淪落,那這社會的大骨架就是僵化的、不流動的!”桂英又歎了一聲。


    “如果農村家長注意教育那還有希望,可惜現在的很多家長溺愛得很,覺著獨生子不能吃苦不能受窮,結果反倒害了孩子!我以前教書接收過很多像仔仔這麽大的新生,隻要是來自農村的,不是說全部,大多身上帶著很多毛病,比城裏孩子懂事得要晚幾年!”致遠看著仔仔說。


    仔仔扣著指甲蓋緩緩開口:“我們班這學期有幾個新轉來的,其中一個他家賣水果的。那個同學超級能說會道,我們感覺他有點虛!出去玩特大方還豪爽,但是班裏最窮的恐怕就數他了,因為大多數同學家都買房子,他家沒有。媽,你說為什麽他家不富有但是他的零花錢卻很多呢?特別多,我們同學算了算他一個月的零花錢有兩三千呢!”仔仔不解地問媽媽。


    “溺愛唄!麵子唄!中國人的老毛病——越窮越好麵子,覺得沒麵子會被人看不起,這是上一代的殘留。但凡農村的孩子幾乎必經這麽一個不理智的階段。你媽我也有過,一個月吃飯兩三百,一件裙子六七百!你要理解他的不理智,但是不能看低他的不理智,因為他還是個孩子,性格還沒成型。如果一個人三十歲了還這樣,一個月買東西花了五千、工資到手四千,那注定不長久!”


    仔仔拿過一塊瓜問:“那一個人的性格三十歲成型嗎?”


    致遠回答:“不一定!城裏孩子早一點,二十出頭就非常理智了,鄉裏孩子晚一點,你媽說她二十四五才突然清醒。還有些鄉裏孩子因為父母不在或者父母無知導致他們三十歲以後才開化!大致來說,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性格基本成型了。”


    “那你說農村娃上了大學也不見得好,那還上啥大學?”老馬挪開煙嘴問致遠。


    致遠回:“農村娃上大學是百分百地會提升、會成長,隻是他們畢業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離開農村進入大學校園是第一個過渡期,畢業後銜接校園和真實社會之間的距離,是他們麵臨的第二個過渡期。城裏孩子從小在城裏長大,城市就是真實社會,他們熟得遊刃有餘!可農村娃離開大學以後還要多走這麽一段路——少則一兩年多則七八年,這是進入社會工作不可避免的‘社會化’,這社會化的過程還不是免費的。”


    “聽你們這麽一說,我現在感覺鄉裏的孩子在城裏上學真不容易啊!”仔仔一手拄著下巴一手端著哈密瓜。


    “那當然啦!”桂英點點頭,嚼完嘴裏的瓜瓤以後,她衝著兒子說:“人這明麵上的差距——好補,習慣、觀念、頭腦上的差距,很難彌補!城裏娃大學畢業後,背後一群人在替他們出謀劃策、鋪路搭橋。農村娃呢?沒人鋪路也罷了,頂多賺錢少點,但身上這毛病且得消耗消耗他們!盲目攀比、心胸狹窄、摳門好麵、自卑自負、自閉偏執、懶惰矯情……這些性格缺點在他們進入社會後處處給他們設限!能跨過去的修行成功;跨不過去的甭管蹦躂多高,總有一天會栽在自己手裏!這些年在職場上見的各種正總副總、李總王總,打自己臉這事數不勝數!”


    “那也不一定是農村人有這毛病,人誰沒有毛病呢?”老馬看了看桂英,抖了抖水煙袋。


    致遠搶話:“爸你說得對,但農村人身上有一些共性的觀念或習慣束縛了他們的發展,這才導致農村人出來後,進入中產階級或大富大貴的特別特別少——鳳毛麟角!智慧和財富一樣,是需要家族積累的!就我觀察的學生來說,城裏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大多數平和從容,心智健全。”


    桂英接著說:“窮也罷了,最可怕的是愚昧偏執——譬如興華這樣的人!這類人沒有人生的危機感,隻有被攀比後的危機感;沒有自我的價值探索,隻有被洗腦的他人價值。關鍵這類人心氣極高,無奈找不到路子,天天想著發財、出人頭地,對生活沒有長遠的規劃,可能一個市裏的房子就是他們人生的巔峰了!”


    老馬吐著煙氣說:“我們這一輩人還相信土地,覺著有幾畝地心裏踏實、日子有奔頭,到你們這一輩已經沒人指望靠土地糊口了,到了仔仔這一輩更別提了,個個往城裏跑,能逃離土地就逃離,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出去跑一跑也正常!現在這個年代不出去跑一跑開開眼更不成。農村節奏慢,到了冬天天天曬太陽,時間跟停了一樣!你讓個二十左右的小夥子天天跟村裏的老漢老婆子待一塊生活嗎?他不賺錢結婚?他不送孩子上學?擱在以前,農村是農村、城裏是城裏,現在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也越來越大!我哥說農村一斤肉十幾塊,那跟城裏有啥區別!可你說農村人的觀念、習俗、精神狀態,跟二十年前又沒啥變化!”


    “我看咱縣上、市裏的物價跟村裏差不太多!”


    “大,我現在經常後怕,你知道為啥?”桂英用手按著太陽穴。


    老馬抬了抬眼皮問:“為啥?”


    “我特別幸運我是先結婚生子買房了,才懂得這社會對農村娃的不公平;如果事先知道了這社會對我一個農村娃這麽不公平,那我根本不知道我該怎麽活?”桂英衝著老馬瞪大眼睛頻頻點頭。


    “那現在每個人都能上網查詢,如果像我這麽大的農村娃知道了自己在外麵混不出名堂,那你們說他怎麽辦?”仔仔天真地問三個大人。


    致遠將頭一仰,用舌頭舔了舔下唇。老馬低下頭,默默地用牙簽戳著煙末。桂英一手摟著漾漾,一手捧著一塊哈密瓜大口大口地吃。


    仔仔又望了一圈三個大人的眼睛,企圖尋求答案。


    “咋辦?你以為你興華阿姨笨得不知道自己在做傳銷、自己在騙錢嗎?”桂英說完放下瓜皮抱著熟睡的漾漾回房了。致遠站起來收拾桌子上的垃圾,老馬拍拍屁股拄著拐杖離桌了。


    “啥意思呀?啥意思!”仔仔扭頭追問,卻無人回答。


    貧窮和落後曆來是一對孿生兄弟,就算進了城,這兩者也分不開。農村人進了城就是城裏人了嗎?怕隻怕依然是城裏的“農村人”!以前的國家,農民是底層人;往後的國家,喪失農村土地依然靠勞力勉強營生的城市人是新型底層人。聽說將來農村發展朝著機械化、集約化的方向走,到時恐怕連像自己這樣家裏有果園的老農民也沒有營生了。


    農村人生在農村的土地上,根便在農村,在城裏混得好了那是斷根,混得不好便成遊蕩氓民。老馬躺在床上心情沉重,久久睡不著覺。老村長並非替自己愁,畢竟自己沒多少年可活了,他在替馬家屯的後生發愁,替往後的馬家屯發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馬的晚年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龍並收藏老馬的晚年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