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


    隨著加長版邁巴赫停到中芯公司總部大門口。


    隻見後麵奔馳商務車上,跳出兩名麵無表情的安保。


    一左一右守在葉風的車前。


    緩緩給葉風拉開了車門。


    張如京透過防彈玻璃,看到了葉風。


    心底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雖然葉風隻是中芯的一名小股東。


    但是,葉風數年間取得的成就之大,早就在他之上。


    張如京早就對葉風佩服無比。


    “哈哈,葉董,你終於來了。”張如京開懷大笑。


    葉風微笑:“您好,張博士,希望我還沒有來晚。”


    “不晚,不晚,我們進去說。”


    張如京伸手過來拉住葉風。


    葉風連稱不敢,反過來扶著張如京,兩人並肩前行。


    在他們身後。


    宋遠亭和王建國相視一笑,緊緊跟上。


    一邊和張如京朝公司總部走去,葉風一邊回憶著有關中芯的信息。


    進入2004年來,中芯率先在香江上市,突遭積電的國際官司,中芯的股價從一開始就遭受了巨大的壓力。


    市場對於訟訴的悲觀預期,造成中芯的股價在上市首日就出現大幅破發,之後持續震蕩下行。


    隨後,中芯首先拖不住這漫長的國際官司,和積電達成庭外和解,根據和解協議,中芯賠償積電1.75億美元,差不多占到中芯2003年年收入的50%。


    這還僅僅是開始,2006年,積電再次以中芯不遵守和解協議為由,將其告上加州法庭,指責中芯在最新的0.13微米工藝中使用了積電技術。


    漫長的官員又反複打了三年。


    加州法院開庭,積電再次勝訴,中芯被迫付出更大的代價以取得和解:


    在1.75億美金的基礎上,再賠2億美金,外加10%的股份。


    據說,在接到律師通知的那一刻,張如京在電話前放聲痛哭。


    而和解的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條件是張如京必須離開中芯。


    幾天後,張如京便引咎辭職,離開了為之奮鬥了9年的中芯。


    這次敗訴,對於整個華國芯片行業的惡劣影響是極度深遠的。


    賠款讓公司元氣大傷,基本失去了投資和擴張的能力。在股東結構上被閹割過以後,中芯對於先進製程的研發投入也大打折扣。


    在2008年前後,中芯和積電在摩爾定律上的代差大概隻有不到1代,而到了2015年,這個代差被擴大到了3代。


    即在整整5年裏,中芯在先進製程的研發上幾乎完全止步不前。


    也讓華國趕超全球芯片頭部玩家的腳步停滯了近10年之久。


    葉風想著這些往事,心底暗道:


    “張博士,這一世我不會讓你出走中芯,不會讓中芯重蹈覆轍。”


    ……


    就在葉風剛到中芯的時候。


    中海副-市-長-徐文揚也趕過來了。


    他馬不停蹄,風塵仆仆。一進會議室的門,就直接開門見山:


    “葉董、張博士,問題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你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國家會給你們最大的支持。”


    徐文揚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高科技行業的扶持力度從沒降低。


    國家剛剛通過了“千人計劃”,要通過創業扶持和人才補貼等方式,把流落國外的優秀人才,一一召回來。


    在後世,這個計劃也成功了。


    後來在創業板、中小板、新三創掛牌上市的高科技創業者,很大部分來自“千人計劃”。


    因此,對於來自灣灣,報效祖國的張如京。


    國家是鐵了心要支持的。


    但是,和張如京打官司的是積電的老將張中謀。


    國家也有頗多顧忌。


    因此,官方不適合出麵,商業上的事情,隻能通過商業上的手段來解決,這就是他們三人見麵商談的重要原因。


    “葉董剛剛回來,還是我先說吧。”


    老當益壯的張如京眉毛上挑,嚴肅地說:“積電稱,中芯通過各種不當的方式取得積電商業秘密及侵犯積電專利,如已延攬超過100名以上積電員工,且要求部分人員為其提供積電商業秘密。此外,積電還稱一位中芯主管要求一位前積電經理為其取得半導體製程技術資料,已嚴重侵害公司營業秘密。”


    徐文揚看了看四周,會議室已經清場,除了他們三人,再沒有第四人在場。


    會議室四周,由中芯和葉風的安保共同守護,外人肯定無法接近。


    他還是壓低了點聲音道:“張博士,咱們都是自己人,積電為什麽處心積慮地要告我們?”


    “唉……”張如京歎氣道:“積電控告我們,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這是遲早的事情。他們此時提起訴訟,一是要北美的客戶群放棄我們的低價芯片,二則是讓我的上市計劃受挫,不讓我們借以吸取資金壯大。”


    中芯與積電的角力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2002年積電就曾懷疑公司離職女經理劉小姐,涉嫌以電子郵件將公司重要資料外泄給中芯,並向警察局針對該名員工提起訴訟。


    回顧2003年的半導體市場,雖然中芯和積電本來不在一個檔次上。


    2002年,中芯的營業額達1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九。


    而積電近50億美元、全球第一。


    但是,中芯搶占了正處高速成長期、又是最大的芯片市場——華國大陸市場。


    雙方引爆市場價格戰,中芯實行低價搶單策略収效甚好。


    2003年第2季便取得積電客戶一筆頗大的訂單。


    同時陸續也有積電的主要客戶群前往測試訂單,這一現象引起身為半導體業老大的積電的警覺。


    徐文揚皺眉道:“張博士,這麽說,隻是因為你們是競爭對手,他們就處心積慮地阻擊你?那說句老實話,中芯究意有沒有侵犯人家的商業秘密?


    “沒有,肯定沒有!!”張如京肯定地說。


    “但是,畢竟我們中芯的人,有上百名都來自積電,他們本身頭腦中,就有積電的資料,做出來的芯片,有積電的影子是難免的事。”


    張如京介紹道:“我們已經要求加州北區美國地方法院駁回積電的起訴,該法院對這個案件沒有裁決權。並明確申明”竊取積電的商業機密”,這樣的指控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積電近期又提供了新兩份文件:稱它們的芯片與中芯的芯片在電子顯微鏡下麵是‘驚人地相似’。在另一份文件中,稱中芯的一位前雇員稱曾目睹中芯的非法行為。”


    “由於我們的員工,很多出身積電,我們輸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我們陷入這樁官司已經一年多了,我實在不想再拖下去了。”


    最後,張如京歎了口氣道:“因此,我想選擇庭外和解。根據我們雙方調解中間人的意見,我們將向積電支付大約1.75億美元。”


    “這麽多,中芯能拿出這筆錢嗎?”


    徐文揚開始聽能和解,還挺高興的。但一聽將近2億美元,嚇了一大跳。


    張如京道:“和解訴訟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好處。如果中芯將向積電支付大約1.75億美元,我們會要求分期支付。我估計每年支付3000萬美元就可以,這隻占收入的5%,相信對公司業務影響不大。”


    “那,葉董您的意見呢?”


    徐文揚轉過頭來問,葉風自始至終不發一言。他感覺非常奇怪。


    “和解是最優解。再多賠償一點錢都可以。但是,和解協議上我們不能讓步。和解協議必須約束積電,侵權事件到此為止,對方必須永不上訴!”


    葉風不容置疑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富一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燒豬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燒豬手並收藏我成了富一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