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奴走在益喜旺波覺士身後,雖然心中還有無數的問題想問,卻因為過分疲勞而開不了口。躊躇良久,終於吐出半句話來:
“大師,我在夢中,夢見你說在長安見過我……”
益喜旺波的聲音從前麵飄來:“並非是夢,我說過。”
他聽見鶯奴沒有回應,便繼續說道:“那已經是八九年前了,施主還是小小女童,但這副尊容即便輪回三次,貧僧也不會忘卻。當時施主穿天竺舞服,端坐在朱雀大街上,與另一青年男子演繹薩波達王割肉喂鷹的經典,引得全城轟動,此事就連你們唐朝當時的代宗皇帝也有耳聞。刀起血濺,不是障眼的方術,是真真的割肉舍身,因此貧僧當時站在街中,一早沒能攔住市民遞上尖刀,十分慚愧。
“我出使唐朝已是尾期,不得不離開長安返回邏些,因此沒有聽說後來的事情。我憾以為施主為此將一生殘疾,更可能早已離世,所以方才在桑耶寺再見容顏時,發覺施主善美無缺,一時驚駭不敢確認。而狐奴大德也說你曾死而複生,於是貧僧猜測你已將過去的事情一並忘記,自然也不再記得朱雀大街的情形了。萬人空巷、驚聲雷動,施主若當真如釋迦牟尼一般毫發無損地回複了肉身,必然成為長安的聖女,隻要你回到長安去,人人都能佐證貧僧的話。”
她失語了。七八年前,那時候自己也許隻有七歲大小,難道那舍身成仁的執念會是自己的本性嗎?還是說那場表演也是受誰指使的呢?她將益喜旺波方才的話回憶了一番,似乎發現了一點什麽,問道:“與我一同演繹經典的那名男子是誰?”
對方搖了搖頭:“貧僧隻是一外國人,怎麽認得。施主失血過多倒在街上時,是他將你一把抱起,從人群裏擠出一條路,我極目力不能知道他帶你去了哪裏;但當時朱雀大街上的人流也隨之湧去,想必不明施主去向的隻有愚僧一人而已。”
鶯奴又問:“大師還記不記得那人的年紀長相,臉上有沒有什麽特殊的標記?”
益喜旺波道:“驚鴻一瞥,更詳細的已說不出來,但是位十分美麗的公子,約莫十七八歲,尚未加冠。”
線索到此即止,益喜旺波已經將已知的全部說了,但鶯奴也無法從這話裏推斷出什麽來。她過去有兩年時間也呆在長安,但因為師父不允許她出門,她離開那扇小院門的時候就是離開長安的時候,師父將她遮得嚴嚴實實,誰也不可能看到她的模樣。假如益喜旺波所說全都屬實,隻要她親自去一趟長安,將這張臉露在眾人目光下,一切秘密自然明了。
但她也立刻電光火石般想起另一件事,一年前在湖州聚山時,魚玄機曾親口說過了解她鶯奴過去的人隻有自己一人,既然如此,魚玄機豈不是大大的欺騙了她?可師父也確實作證魚玄機對她訴說“真相”時,有一股將真相莫名抽去的神秘力量。如果這股力量對發生在朱雀大街的事件同樣有效,自己方才就不會從益喜旺波大師口中聽到這個故事;如果對昆侖山的事件有效,也就不可能聽到狐奴的那個故事了。
魚玄機想說的到底是什麽?
她要追尋的還遠不止發生在朱雀大街上的過去;那隻是她作為俗世之人留在世上的痕跡,她還有作為鬼怪或神靈存在的時期,而那就是她如今擁有這不死之身的原因。魚玄機了解的那段過去,指的就是這段過去。
但她又為什麽告訴師父,要師父帶自己去追尋這顯然是俗世痕跡的過去呢,明知道這對“說出”那段不可說的曆史毫無幫助。
有許多疑惑盤結在鶯奴心頭,以至於益喜旺波因為擔憂而回過頭來喚她時,她數次都沒有發覺。等她恍然察覺的時候,庸瑪的氈房已經出現在視野裏了。
她本想在此與大師分別,但想到早晨是為了給庸瑪母親祈求順產才去了桑耶寺,不知此時氈房內的情形如何。益喜旺波既來,或許可以順路前去祈福安撫一番;若是小兒平安誕下,高僧前去拜訪也正好讓全家欣慰。
鶯奴將此話對益喜旺波說了,本擔心對方忌諱產房血腥,沒想到大師欣然同意,一手撚著佛珠,一手伸出去,示意要鶯奴在前帶路。
她仍然用疲憊的聲音歎道:“大師真是仁慈無量,吐蕃有你這樣的賢德之人,是子民的福分。”
益喜旺波卻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也見了有人並不推崇我。桑耶寺容不下我,貧僧沒有那樣深的修為,得以為吐蕃永久保安。”
鶯奴倦怠的眸子裏閃現一絲怪異的光。益喜旺波意中所指,當然是娘定埃增。那句“我沒有那樣深的修為”像是在指娘定埃增曾說的“你的修為怎麽還不如我”;但那也都是鶯奴以為的“夢境”之中的對話。所以狐奴所創作的夢境中,清醒的人和做夢的人各自有幾個?
她已經沒有餘力去思考這極度複雜的難題,隻是非常煩悶地用手去撩額頭的碎發,像是頭痛欲裂。
益喜旺波也不再說話,跟著鶯奴拖遝的腳步接近了庸瑪家簡陋的氈房。還未抬起那道簾子,就撞見庸瑪急匆匆地從裏麵奔跑出來,手裏端著一盆汙水。也不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桑耶寺的,或許在鶯奴對她大喊“快回去”的時候她就已經離去了;或許她根本沒有參與到那場夢境裏去,一滴血都沒有看見。
她見了鶯奴,頓時將手裏的鐵盆一把扔出去,也不管汙水濺在晾曬的青稞穀子上,欣喜地對她高叫道:“阿加,我有弟弟了!”
鶯奴費勁地露出一個喜笑,庸瑪也沒有察覺這笑容背後的沉重,隻是看了她一眼,又看見她身後的益喜旺波,一時驚異得不敢說話。桑耶寺的高僧怎麽會跋涉到這等奴隸的蝸居來,這不是別人,這是七覺士之首的益喜旺波嗬!
益喜旺波明白鶯奴已經疲於應付,因此搶前一步合掌道:“施主令堂的苦事,鶯奴施主已經說過,我了解了;如今能渡過苦海,是鶯奴施主在桑耶寺立下功德的緣故。我聽聞她來桑耶寺的理由,因此必然要來拜訪一下這福因的源地。”
庸瑪仍然呆了一刻,但立刻衝進房內,不久就抱來一名裹在舊毛毯中的小小嬰兒。那是一名健壯的男嬰,吃了奶已經安然睡去。
益喜旺波將右手加在嬰兒額上,似是十分悲傷地歎道:“善哉!”
鶯奴聽到這一聲悲傷的讚美,仿佛一記重錘從後腦敲來,她猛地跌落在地上,意識馬上就消散了。
“大師,我在夢中,夢見你說在長安見過我……”
益喜旺波的聲音從前麵飄來:“並非是夢,我說過。”
他聽見鶯奴沒有回應,便繼續說道:“那已經是八九年前了,施主還是小小女童,但這副尊容即便輪回三次,貧僧也不會忘卻。當時施主穿天竺舞服,端坐在朱雀大街上,與另一青年男子演繹薩波達王割肉喂鷹的經典,引得全城轟動,此事就連你們唐朝當時的代宗皇帝也有耳聞。刀起血濺,不是障眼的方術,是真真的割肉舍身,因此貧僧當時站在街中,一早沒能攔住市民遞上尖刀,十分慚愧。
“我出使唐朝已是尾期,不得不離開長安返回邏些,因此沒有聽說後來的事情。我憾以為施主為此將一生殘疾,更可能早已離世,所以方才在桑耶寺再見容顏時,發覺施主善美無缺,一時驚駭不敢確認。而狐奴大德也說你曾死而複生,於是貧僧猜測你已將過去的事情一並忘記,自然也不再記得朱雀大街的情形了。萬人空巷、驚聲雷動,施主若當真如釋迦牟尼一般毫發無損地回複了肉身,必然成為長安的聖女,隻要你回到長安去,人人都能佐證貧僧的話。”
她失語了。七八年前,那時候自己也許隻有七歲大小,難道那舍身成仁的執念會是自己的本性嗎?還是說那場表演也是受誰指使的呢?她將益喜旺波方才的話回憶了一番,似乎發現了一點什麽,問道:“與我一同演繹經典的那名男子是誰?”
對方搖了搖頭:“貧僧隻是一外國人,怎麽認得。施主失血過多倒在街上時,是他將你一把抱起,從人群裏擠出一條路,我極目力不能知道他帶你去了哪裏;但當時朱雀大街上的人流也隨之湧去,想必不明施主去向的隻有愚僧一人而已。”
鶯奴又問:“大師還記不記得那人的年紀長相,臉上有沒有什麽特殊的標記?”
益喜旺波道:“驚鴻一瞥,更詳細的已說不出來,但是位十分美麗的公子,約莫十七八歲,尚未加冠。”
線索到此即止,益喜旺波已經將已知的全部說了,但鶯奴也無法從這話裏推斷出什麽來。她過去有兩年時間也呆在長安,但因為師父不允許她出門,她離開那扇小院門的時候就是離開長安的時候,師父將她遮得嚴嚴實實,誰也不可能看到她的模樣。假如益喜旺波所說全都屬實,隻要她親自去一趟長安,將這張臉露在眾人目光下,一切秘密自然明了。
但她也立刻電光火石般想起另一件事,一年前在湖州聚山時,魚玄機曾親口說過了解她鶯奴過去的人隻有自己一人,既然如此,魚玄機豈不是大大的欺騙了她?可師父也確實作證魚玄機對她訴說“真相”時,有一股將真相莫名抽去的神秘力量。如果這股力量對發生在朱雀大街的事件同樣有效,自己方才就不會從益喜旺波大師口中聽到這個故事;如果對昆侖山的事件有效,也就不可能聽到狐奴的那個故事了。
魚玄機想說的到底是什麽?
她要追尋的還遠不止發生在朱雀大街上的過去;那隻是她作為俗世之人留在世上的痕跡,她還有作為鬼怪或神靈存在的時期,而那就是她如今擁有這不死之身的原因。魚玄機了解的那段過去,指的就是這段過去。
但她又為什麽告訴師父,要師父帶自己去追尋這顯然是俗世痕跡的過去呢,明知道這對“說出”那段不可說的曆史毫無幫助。
有許多疑惑盤結在鶯奴心頭,以至於益喜旺波因為擔憂而回過頭來喚她時,她數次都沒有發覺。等她恍然察覺的時候,庸瑪的氈房已經出現在視野裏了。
她本想在此與大師分別,但想到早晨是為了給庸瑪母親祈求順產才去了桑耶寺,不知此時氈房內的情形如何。益喜旺波既來,或許可以順路前去祈福安撫一番;若是小兒平安誕下,高僧前去拜訪也正好讓全家欣慰。
鶯奴將此話對益喜旺波說了,本擔心對方忌諱產房血腥,沒想到大師欣然同意,一手撚著佛珠,一手伸出去,示意要鶯奴在前帶路。
她仍然用疲憊的聲音歎道:“大師真是仁慈無量,吐蕃有你這樣的賢德之人,是子民的福分。”
益喜旺波卻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也見了有人並不推崇我。桑耶寺容不下我,貧僧沒有那樣深的修為,得以為吐蕃永久保安。”
鶯奴倦怠的眸子裏閃現一絲怪異的光。益喜旺波意中所指,當然是娘定埃增。那句“我沒有那樣深的修為”像是在指娘定埃增曾說的“你的修為怎麽還不如我”;但那也都是鶯奴以為的“夢境”之中的對話。所以狐奴所創作的夢境中,清醒的人和做夢的人各自有幾個?
她已經沒有餘力去思考這極度複雜的難題,隻是非常煩悶地用手去撩額頭的碎發,像是頭痛欲裂。
益喜旺波也不再說話,跟著鶯奴拖遝的腳步接近了庸瑪家簡陋的氈房。還未抬起那道簾子,就撞見庸瑪急匆匆地從裏麵奔跑出來,手裏端著一盆汙水。也不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桑耶寺的,或許在鶯奴對她大喊“快回去”的時候她就已經離去了;或許她根本沒有參與到那場夢境裏去,一滴血都沒有看見。
她見了鶯奴,頓時將手裏的鐵盆一把扔出去,也不管汙水濺在晾曬的青稞穀子上,欣喜地對她高叫道:“阿加,我有弟弟了!”
鶯奴費勁地露出一個喜笑,庸瑪也沒有察覺這笑容背後的沉重,隻是看了她一眼,又看見她身後的益喜旺波,一時驚異得不敢說話。桑耶寺的高僧怎麽會跋涉到這等奴隸的蝸居來,這不是別人,這是七覺士之首的益喜旺波嗬!
益喜旺波明白鶯奴已經疲於應付,因此搶前一步合掌道:“施主令堂的苦事,鶯奴施主已經說過,我了解了;如今能渡過苦海,是鶯奴施主在桑耶寺立下功德的緣故。我聽聞她來桑耶寺的理由,因此必然要來拜訪一下這福因的源地。”
庸瑪仍然呆了一刻,但立刻衝進房內,不久就抱來一名裹在舊毛毯中的小小嬰兒。那是一名健壯的男嬰,吃了奶已經安然睡去。
益喜旺波將右手加在嬰兒額上,似是十分悲傷地歎道:“善哉!”
鶯奴聽到這一聲悲傷的讚美,仿佛一記重錘從後腦敲來,她猛地跌落在地上,意識馬上就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