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聖國。


    新年還沒結束,就收到攻破廣州的消息,整個聖國高層都充斥著喜悅。


    距離奪取天下,又近了一步,史榮軒的心情大好。


    高興之餘,又不免有些頭疼。


    連新年都不過,也要搶著發起進攻,平南王傅皓軒的進取心,未免也太強了一些。


    在奪取廣州,進而全據兩廣的戰略麵前,這點兒隱憂完全不值一提。


    為了慶祝聖國基業更上一層樓,史榮軒在皇宮中舉行了隆重的慶典。


    同時發布詔書,給前線的將士加官進爵。


    此時大肆封官賞爵的後遺症,就逐漸暴露了出來。


    中下層官兵的封賞好說,直接按功勞大小,嘉獎便是了。


    對已經封王的首功之臣傅皓軒,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嘉獎。


    爵位,肯定是不能再升了。


    白蓮聖國才占據一隅之地,距離奪取天下,還有很長的距離。


    此時加封一字王,後麵再立下顯赫戰功,他總不能把皇位讓出去。


    事實上,不光平南王沒法加封,下麵的很多公侯也沒法加封。


    很多人再進一步,就要封王了。


    史榮軒不在意多冊封幾人為王,卻要考慮現在已經封王這些人的想法。


    大家都平起平坐,讓前線的主帥還怎麽指揮打仗。


    理智告訴史榮軒,聖國的爵位體係,需要進一步革新。


    傳統的親王、郡王、公、侯、伯,現在已經不夠用了,需要創造更多的爵位出來。


    ……


    “諸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今天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商議關乎聖國命運的大事。


    前日平南王奏請遷都廣州,以昭示聖國奪取天下的決心。


    朕深思熟慮之後,依舊無法下定決心,想聽聽眾卿的看法。”


    史榮軒的話音落地,大殿上一下子喧囂起來。


    作為新興創業團隊,白蓮聖國的禮儀規範,尚未來得及規範。


    草根股東們,多是一些半文盲,也玩不起高端的。


    大殿議事,同之前的白蓮教高層開會,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聖皇,都城選擇關乎著聖國的下一步戰略。


    桂林太過偏安一隅,隻適合諸侯割據,不能成為長久都城。


    聖國遷都勢在必行!


    要遷往何地,卻需要慎重考慮。


    廣州是天下有數的大城,政治、經濟影響力,都不是桂林能比的。


    不過廣州的短板,同樣非常明顯。


    同桂林一樣,地理位置上太過偏南,很難輻射到整個天下。


    臨時性過渡一下可以,作為都城還差點兒意思。


    接下來聖國的主戰場是湖廣、江西等地區,與其遷都廣州過渡一下,不如直接遷都到永州前線。”


    丞相吳澤楷率先表明立場。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隨著造反事業的壯大,白蓮聖國內部也分化出了大大小小的團體。


    遷都到什麽地方,就意味著該地區的本土勢力,在朝中話語權會大增。


    “吳丞相此言差矣!


    永州的區域戰略位置雖然重要,但知名度太低,缺乏足夠的曆史底蘊。


    在天下人心目中,那就是一座普通的州府。


    何況永州瀕臨前線,隨時可能遭到官軍的重兵圍攻,根本不適合作為都城。


    廣州城和桂林同樣偏安一隅,隻能作為臨時過渡性都城。


    與其浪費資源,在這上麵折騰,不如留在桂林算了。


    等前線大軍攻克武昌、杭州、南京、開封、洛陽、西安……這些天下名城之後,再遷都過去也不遲!”


    忠義侯黃宇恒隨即反駁道。


    相較於東進派和北伐派,西進派戀家情節要嚴重的多。


    並非沒有追求,純粹是雲貴地區,同廣西一樣都是偏安一隅。


    在拿下蜀地之前,跳出來爭奪都城,那就是一個笑話。


    “聖皇,吳丞相和忠義侯說的都有道理。


    不過在遷都之前,我們需要先拔掉身後的隱患。


    根據搜集到的情報,偽朝在廉州府投入的兵力正在持續增加中。


    前麵被聖朝殲滅的廉州衛、潯州衛、南寧衛、桂中衛……正在陸續重建中。


    敵人的野心昭然若是。


    倘若不把這些敵軍殲滅,聖國一旦遷都離開,廣西就危險了!”


    傅三七淡定的說道。


    廉州兵敗,開創了白蓮聖國起義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


    能夠留在朝堂上,那是他在兵敗的同時,還完成了聖國的隱藏戰略。


    沒有哪個政權,喜歡不穩定因素。


    在創業初期,廣西土司是白蓮聖國的最佳盟友。


    等到奪取廣西之後,盟友就變成了隱患。


    除了少數土司,願意緊隨聖國的腳步,一起爭奪天下外,更多的土司都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造反成功之後,就大肆圈地占田。


    為了大局著想,白蓮聖國隻能選擇妥協。


    可凡事都有極限,時間長了聖國的高層,也意識到這些土司的威脅。


    現在能夠為了利益背叛大虞,未來這些家夥就能為了利益反噬白蓮聖國。


    廉州大敗,不僅讓當地土司的軍事力量遭到重創,還引爆了土司內部的矛盾。


    原來的平衡被打破了,現在的廣西土司,那是隔三差五的發生械鬥。


    尤其是一些實力大損的土司,輕則吐出大量的利益換取和平,重則直接遭人屠寨滅族。


    對這些變故,白蓮聖國不僅沒有出麵製止,還在背後推波助瀾。


    有矛盾的擴大矛盾,沒有矛盾的就幫他們製造矛盾。


    本就一盤散沙的廣西土司,在陷入內鬥之後,在白蓮聖國麵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傲氣。


    憑借替聖國解決了土司隱患的功勞,傅三七重新在朝堂上挺直了腰杆。


    “偽朝在廣西的布局,確實令人擔心。


    一旦讓敵人恢複了兵力,聖國的後方將承受嚴峻考驗。


    諸位愛卿,誰願意帶兵出征,替朕掃除這個隱患啊?”


    史榮軒想了想說道。


    前麵采取守勢,那是聖國兵力吃緊,一時半會兒顧不上後方。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


    得益於大虞的文貴武賤策略,導致底層士兵對帝國忠誠度極低。


    白蓮聖國每攻克一地,都可以輕鬆收編當地的軍隊。


    隨著東征、北伐、西進戰略的全麵展開,聖國的軍事力量大幅度增長。


    加上在廣西大本營訓練的軍隊,逐漸形成戰鬥力,原來兵力吃緊不複存在。


    騰出手來之後,位於後方的廉州府,一下子就變得礙眼起來。


    “陛下,罪臣願往!”


    傅三七率先開口說道。


    哪裏摔倒的,就從哪裏爬起來。


    廉州之敗,一度讓他在聖國軍中抬不起頭來。


    哪怕到了有解決廣西土司的功勞傍身,依舊有許多人嘲諷他。


    時間長了,這就成了傅三七的心結。


    “傅丞相身居要職,不便帶兵出京。


    以微臣之見,不如讓忠孝侯孔四六帶兵出征,替聖國清除心腹大患!”


    吳澤楷的話,把傅三七氣了一個半死。


    作為正副丞相,兩人在朝堂上本來就是製衡的角色,廉州大敗之後他就沒少受嘲諷。


    好不容易等來了翻身的機會,結果老對頭連發揮的機會,都不願意給他。


    不能用鮮血在戰場上洗刷,這個政治汙點,就會伴隨他的一生。


    後麵無論他取得多麽顯赫的功勞,廉州大敗都是政敵們攻擊他的利劍。


    “吳丞相,老夫和廉州的偽朝官軍交過手,對他們的實力最是了解。


    別看他們的兵力不多,相較於其他幾路偽朝官軍,戰鬥力卻是最頂尖的。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倘若換上不熟悉的將領過去,那是會吃大虧的!”


    副丞相傅三七惱怒的回懟道。


    想要成為聖國的巨頭,這次的機會他必須爭取。


    倘若讓別人搶去了活,往後提及軍事時,他將永遠低人一等。


    “傅相的意思是,這場仗隻能你來打,其他人都不行了!


    倘若真是這樣,那麽上次在廉州,為何會敗的那麽慘呢?”


    忠孝侯孔四六怒氣衝衝的質問道。


    現在是打天下的時候,每一次獨自帶兵出征,都代表著更進一步的機會。


    拔除廉州這顆釘子,對白蓮聖國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完成這次任務,就算無法直接封王,那也可以摸到王位的邊緣。


    白蓮聖國有三位王爺,誰都想成為第四位被封王的。


    丞相吳澤楷的舉薦,讓孔四六成為大軍主帥的有力競爭者,他自然不願意放棄。


    “我沒有這意思,隻是廉州的官軍,確實不好對付。


    冒然出兵過去,那是會吃大虧的!”


    傅三七無奈的解釋道。


    他說的都是真心話,如果廉州的官軍好欺負,他也不會拖到聖國騰出手來才提議出兵。


    哪怕主動請纓,他同樣沒有必勝的把握。


    怎奈政治需要,讓他不得不出來爭奪主帥位置。


    “哼!”


    “你不行,不代表別人也不行!”


    “聖皇,上一次聖國出兵十萬,圍剿偽朝在廉州的大軍。


    這次末將同樣率領十萬大軍,定可一舉拿下廉州!”


    忠孝侯孔四六挑釁的請纓道。


    不蒸饅頭爭口氣。


    被人懷疑自身能力,這是他萬萬不能容忍的。


    雖然他沒有統帥十萬大軍的經驗,但不經曆第一次,經驗這玩意兒永遠不會有。


    “聖皇,忠孝侯曾在奪取南寧、鎮安等地的戰鬥中,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


    讓他統帥大軍,想來收拾這些偽朝官軍,應該不在話下。


    廣西土司的力量遭到削弱之後,最近這些日子安分了很多,但這依舊不夠。


    據說偽朝官軍手中,抓捕了大量的俘虜。


    洗刷恥辱,救回族人的機會,想來這些土司不會拒絕。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借助此戰,進一步削弱土司的力量。”


    忠義侯黃宇恒隨即上奏道。


    相較於傅三七,忠孝侯孔四六的戰績明顯要好看的多。


    雖然大都是欺負衛所官兵,可勝了就是勝了。


    白蓮聖國需要的是勝利,傅丞相的戰敗經驗,在他看來是一文不值。


    “罷了!


    既然忠孝侯願意帶兵出征,老夫就放棄這次領兵的機會。


    不過十萬大軍,還是太少了。


    廣西土司還有壓榨的空間,完全可以讓他們多派出一些兵馬,聖國再派出一些精銳。


    幹脆湊齊二十萬大軍,一舉蕩平廉州的偽朝官軍,順便震懾一下蠢蠢欲動的安南人。”


    傅三七臉色陰沉的說道。


    在場的一眾同僚,都對他的軍事能力表示懷疑,繼續爭奪主帥隻會惹人厭。


    原本他也想要賭氣的,隻是考慮到聖國的大局,最後還是把刺激人的話咽了回去。


    為了展示公心,他甚至主動提出了增加兵力。


    二十萬平叛大軍,聽起來數字很龐大,可大都是烏合之眾。


    廣西經濟落後,常年居住在山中的土司,財力更是匱乏。


    九成九的土司軍隊,都是臨時拉起來的部隊。


    苦心培養出來的少數精銳,還點偏了科技樹,跑去搗鼓被曆史淘汰的象兵。


    在山中作戰的時候,這些部隊還有些戰鬥力。


    一旦離開熟悉的環境,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白蓮聖國的情況也沒好多少,大部分軍隊都是烏合之眾。


    能夠算得上精銳的部隊,聖國軍中寥寥無幾。


    想要收複廉州,勢必要依仗人海戰術。


    ……


    京師,養心殿。


    開年之後,急於親政的新皇,第一時間發布了改元詔書。


    年號永寧,意在天下永遠安寧。


    可惜事與願違,新年第一個月尚未結束,就收到了來自前線的六百裏加急。


    “廣州府丟了!”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永寧帝選秀的心思都沒了。


    按照規矩,選秀之後大婚結束,就到了親政的時間。


    可前提條件是天下太平,倘若江山都沒了,親政也喪失了意義。


    “三天不到就丟了廣州城,廣東巡撫是一頭豬麽!”


    永寧帝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看似在罵廣東巡撫,實際上也是在向一眾輔政大臣表示不滿。


    輔政大臣代管軍國政務,就要為現在的糟糕局勢負責。


    如果不是擔心生出麻煩來,他都想連徐文嶽一起罵。


    作為五省總督,到任後不僅沒有扭轉局勢,反而讓局麵更加惡化。


    在他看來,這是典型的瀆職。


    “陛下,息怒!


    廣州府丟失的原因,正在調查中。


    徐閣老正在籌備大反攻,如果行動順利的話,將一舉拿下叛軍的老巢廣西。”


    龐亨升硬著頭皮說道。


    作為內閣首輔,皇帝發飆的時候,他必須頂上去。


    哪怕平常時期,他和徐文嶽是政敵,眼下也隻能幫忙善後。


    皇帝親政在即,他們這些輔政大臣的話語權,正在急劇下降。


    倘若這個時候,再發生內鬥,那就不用在朝堂上混了。


    “哦!


    一舉拿下廣西,看來是朕誤會徐閣老了。


    不過朕希望這不是畫餅,而是能夠真的收複廣西,讓叛軍淪為無根之萍!”


    永寧帝冷漠的說道。


    很明顯他對內閣的畫餅,並不感興趣。


    倘若廣西這麽好收複,幹嘛不先收複廣東和湖廣呢?


    在大虞朝,廣西雲貴都是賠錢行省,財政貢獻度一直都是負數。


    收複廣西政治意義巨大,經濟價值卻負值。


    不僅無法為朝廷提供財政收入,反而要中央政府掏錢,用於戰後重建。


    當然,真能夠收複廣西地區,這筆錢永寧帝還是願意掏的。


    端了叛軍的老巢,對平叛大業有重要意義。


    尤其是人心上的影響。


    能讓那些三心二意之人,重新恢複對大虞的忠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