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


    節流成功的朱景逸,很快就迎來了回旋鏢。徐文嶽努力營造的令行禁止,到了他這裏直接喪失作用。


    收到軍令之後,各部沒有第一時間采取行動,而是索要開拔費。


    “混賬東西!”


    “一個個自私自利,隻知道算計零頭小利,全然不顧……”


    一通怒罵之後,冷靜下來的朱景逸,很快意識到情況不妙。


    以往的時候,大虞軍隊也有索要開拔費的傳統,但胃口絕對沒有這麽大。


    緊急情況下,將領們也是一邊幹活,一邊向上麵要錢。


    這次情況特殊,下麵的部隊似乎鐵了心,要先拿到開拔費才會行動。


    他這總督剛上任,下麵的人就敢來這麽一出,擺明是沒將他放在眼裏。


    如果不是徐文嶽急不可賴的離開,他都要懷疑是徐閣老不甘心去職,遷怒到了他身上。


    畢竟,能夠讓各部集體行動的人不多。


    收到命令的部隊,一起給他上眼藥,自發的可能性太低了。


    “師爺,你覺得這背後是誰在搗鬼?”


    朱景逸關心的問道。


    手下人在執行命令的時候,跳出來討價劃價,對他的權威也是一種打擊。


    如果不能把幕後黑手找出來解決掉,其他人都跟著學樣,他這個總督就成了一個笑話。


    “老爺,能夠同時影響廣西雲貴三省官軍的人,整個大虞都屈指可數,並且這些人多在京師。


    無緣無故的,大家沒必要給您下絆子。


    能夠讓他們不顧大局出手,除非這麽幹,能夠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周師爺不確定的說道。


    有沒有幕後黑手,他都不能確定。畢竟,自家老爺上任後幹的事情,確實非常拉仇恨。


    一上來就開了大家的經費,下麵的人心裏有抵觸,搞出點兒事情來,也說的過去。


    不過自家老爺既然提出了幕後黑手,他也隻能順著話往下延伸。推論是否正確不重要,關鍵是情緒價值必須提供到位。


    “入閣之爭!”


    “看來老夫這是擋了一些人的路,他們不想讓我坐穩總督的位置,這才使用了卑鄙手段。


    幕後之人,出手真是歹毒。


    朝中有資格入閣的,除了老夫之外,還有六七人之多。


    究竟是誰的手筆,一時半會兒很難分清。


    畢竟,下麵那幫武夫都是有奶便是娘的主。鼓動他們鬧事要錢,根本不用費力。”


    朱景逸自顧說道。


    推斷出了答案,他的心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變得越發糟糕起來。


    本來這總督的位置就不好坐,現在又有人拖後腿,那就更難了。


    “老爺,或許事情沒有那麽糟糕。


    那幾位的手段雖然不俗,可要說軍中影響力,其實並不怎麽樣。


    暗地裏鼓動一下還行,真想要向軍中伸手,他們還沒這能耐。


    隻要我們加強對軍隊的控製,就可以杜絕類似的事情,後麵再次發生。”


    周師爺略顯尷尬的說道。


    理論上來說,作為兵部尚書朱景逸在軍中的影響力,應該很強才對。


    怎奈朱景逸在擔任南京兵部尚書期間,全程都在摸魚混日子,心思根本不在軍務上。


    對各省軍隊的了解,僅限於官方數據。


    軍中的將領想要拜訪他,經常被折騰的夠嗆。真要說影響力,那也是惡名居多。


    “你說的不錯,些許宵小之輩,盡是一些上不了台麵的手段,確實沒必要太當一回事。


    不過鬧餉之風不可漲!


    按照以往的慣例,開拔銀人均就沒有超過三兩的。


    這次他們可都是獅子大開口,雲貴兩省聯軍開價是七兩,廣西那邊更厲害居然敢要十五兩,簡直是貪得無厭!”


    朱景逸當即怒斥道。


    再怎麽摸魚,他這兵部尚書也不是白當的。大軍開拔銀這些基礎常識,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竹杠敲到了他的頭上,純粹就是找死。


    “老爺,犯不著為了一群丘八們生氣。


    如此高額的開拔銀,敢堂而皇之的報上來,事情絕對不簡單。


    如果學生沒猜錯的話,恐怕上上下下都從裏麵分了錢。


    不妨先把賬給記下,等仗打完了,再和他們秋後算賬。”


    周師爺當即勸說道。


    戰爭時期,正是需要下麵人賣命的時候。此時翻了臉,勢必會影響平叛大業。


    理論上朱景逸這個兵部尚書兼總督兼欽差,有權罷免、甚至斬殺下麵的將領,可這僅限於理論上。


    無論雲貴聯軍,還是廣西方麵軍,距離他的位置都有幾百上千裏,根本就夠不著。


    一道命令就把人緝拿過來,那隻存在於戲文中。


    大虞軍隊以武將家丁為核心組成,將領本人的命令,遠比他這位總督有威懾力。


    除非采取特殊手段,把人從軍中騙出來,不然治罪就是笑話。


    “哼!”


    “真要是等到戰後,他們都成了平叛功臣,朝廷再治他們的罪,豈不成了卸磨殺驢!


    你看他們寫的理由,運輸困難損耗大,糧食價格高昂。


    雲貴的米價,需要一兩半每石;廣西的米價,更是到了三兩每石。


    我大虞的米價,什麽時候高到了這個地步!


    對了,現在外麵的糧價是多少來著?”


    朱景逸突然開口問道。


    雲貴廣西多山,運輸困難他認。戰爭時期糧價上漲,他也可以接受,但必須有度。


    正常時節五錢每石的米,一下子飆漲到了三兩,這就漲的有些過分了。


    除了叛軍圍城的極端情況外,就不應該出現。


    “老爺,武昌府的糧價也發生了劇烈上漲,現在每石糙米大約八錢銀子上下。


    運到雲貴地區,價格上漲到一兩半,應該算是正常水平。


    廣西被叛軍禍害的厲害,民間嚴重缺糧,內陸新收複地區,三兩一石未必不可能。


    不妨讓錦衣衛的人調查一番,看他們是否謊報。”


    周師爺委婉的提醒道。


    糧價除了受運輸成本影響,同樣也受供求關係影響。


    受戰爭影響,短時間內某地糧價暴漲,並不是什麽新鮮事。


    廣西就是最好的例子,盡管官府在想辦法調糧,可運送過去的主要是粗糧。


    隨著戰爭的結束,廣西地區廉價糧價格不斷下降,逐漸趨於平穩,但這其中不包括大米。


    米價居高不下,除了商人逐利之外,更多源於還是大虞官員的本能發揮。


    官商勾結,故意製造稀缺,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好!


    就讓錦衣衛去查,老夫不信他們就清白了!”


    朱景逸冷漠的說道。


    做出這個決定,實際上也相當於讓步妥協。


    錦衣衛調查需要時間,在此之前要調動大軍,他還是要把開拔銀先給發下去。


    當然,也可以選擇發糧,不過這需要的時間更長。


    等籌集到糧食運過去,叛軍早就打過來了。


    ……


    桂林府。


    不知道索要開拔銀,引發的軒然大波,李牧正打量著牆上的大虞地圖。


    叛軍不斷調兵遣將,聚集在一起的兵力越來越多,一看就知道敵人想要搞個大的。


    麵對集結起來的叛軍,沒人敢掉以輕心。


    從各路圍剿大軍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沒有誰敢保證,自己的部隊能夠單刷叛軍。


    一旦敵人選定進攻目標,那就預示著有人會倒黴。


    “李指揮使,總督大人嚴令,要我們務必在十天內收複廣西全境,然後同雲貴聯軍一起收複永州府。”


    廣西巡撫張思翰神色凝重的說道。


    說服廣西全境也就罷了,本來就在計劃之內,麻煩的是出兵永州。


    此刻叛軍主力正在那邊集結,光廣西這點兒兵力湊上去,還真不一定夠敵人打。


    萬一吃了敗仗,前麵取得的成果,就全功盡棄了。


    “巡撫大人,我們尚未做好同叛軍決戰的準備,此時不是收複永州的好時機。


    三省聯軍說起來好聽,實際上誰都知道,聯合指揮有多難。


    雲貴聯軍一起行動了這麽長時間,至今都是各自為戰。我們加入進去,隻會讓情況變得越發複雜。


    至於總督大人那邊,你想辦法先糊弄一下。大不了就是被彈劾,反正朝廷此時不會輕易換人。”


    李牧的回答,把張思翰氣了一個半死。


    兵部尚書兼任總督,隨時可能進入內閣,妥妥的帝國決策層,可不是什麽軟柿子。


    這樣的主,又豈是好糊弄的!


    “大不了就是被彈劾”,那就更扯淡了。真要是被總督參上一本,他這巡撫的位置能否保住都危險。


    即便是朝廷現在不會換人,等到大戰結束後,也會追究他不聽命令的責任。


    一省巡撫指揮不動下麵的部隊,本身就夠悲催的,現在還要幫李牧背黑鍋,這未免也太憋屈了。


    “李指揮使,你沒開玩笑吧!


    總督大人下達了死命令,我若是按照你說的辦,那是會死人的!”


    張思翰沒好氣的說道。


    現在這種時候,朱總督不敢動實權武將,可拿捏他文官還是很順手的。


    萬一把人家惹禍了,在向朝廷彈劾的同時,人家還可以先斬後奏提前把他下獄。


    當文官放下節操,羅織罪名隻是基本操作。隻要朱總督願意,可以按上一百條罪名。


    “巡撫大人,且先淡定!


    從朱總督的作風來看,他喜歡團結文官,打擊武將。


    所以就算是治罪,也是治我這位都指揮使的罪,不會牽連到你頭上的。”


    李牧當即吐槽道。


    正常情況下,這種破壞團結的話,是不能夠說出來的。


    不過眼下的情況特殊,叛軍在搞大動作,接下來肯定有一路平叛大軍要倒黴。


    無論這群倒黴蛋是誰,最後都會牽連到朱總督身上。輕則挨朝廷的訓斥,重則直接丟官去職。


    李牧個人覺得,他丟官去職的概率更大。


    畢竟,叛軍搞這麽大的動作,不可能為了謀劃雲貴廣西這種爛地,肯定是衝著湖廣、江西兩省去的。


    兩地都是大虞不可或缺的重地,無論丟了哪個省,朝廷都不會放過他這位主帥。


    以永寧帝的作風,多半會一步到位,直接把他下獄。


    倘若戰場上敗的慘,搞不好還要借他的人頭來震懾百官。


    一名即將倒黴的上司,得罪也就得罪了,反正他說的是事實。


    朱總督上任之後,各部的整體軍費支出削減了近兩成,其中廣西被削減的最多,就連默許的漂沒也增加了一成。


    朝廷沒錢的話,大家一起過苦日子,還能夠勉強忍忍。


    怎奈現實恰恰相反,下麵的士卒要承擔軍費削減全部的苦,文官們的那份收益,反倒是不降反增。


    犧牲別人的利益,穩固自己的基本盤,沒有任何毛病。


    可作為被犧牲的一方,李牧就不能忍了。沒有直接帶著部隊鬧事,那都是顧全大局。


    對朱總督的命令,肯定是要選擇性執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其他自主權高的實權派將領,也會有類似的操作。


    再怎麽強權壓製,也架不住下麵陽奉陰違。


    武將們想要糊弄,光靠那幫不知兵的文官,任何命令到了執行的時候,都會變得麵目全非。


    “賈大人,你是朝廷任命的監軍,快勸勸李指揮使。”


    見賈博在一旁吃瓜看戲,張思翰忍不住說道。


    “巡撫大人,我覺得李指揮使說的沒錯,先湊合著糊弄一下吧!


    梧州之戰已經打響,十天之內結束戰鬥問題不大,總督大人交代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一半。


    至於進攻永州之事,我們完全可以迂回取道廣東,同雲貴聯軍一起夾擊叛軍。


    無非是時間晚了億點點,隻要能夠成功收複廣東,想來總督大人也不會介意。”


    賈博笑著說道。


    以往他經常催促出兵,那是因為擔任總督的是自家老大,做小弟的必須貫徹老大的意誌。


    現在總督換了人,他就成了廣西布政使,考慮問題的時候優先地方利益。


    朱總督要問責,那還有巡撫頂在前麵,他可以毫無壓力的摸魚。


    “你……”


    狠狠的瞪了賈博一眼,張思翰隻感覺自己錯付了。本來是找人幫忙的,沒有想到濃眉大眼的賈博,居然幫起了倒忙。


    得到了布政使的支持,李牧不出兵的底氣更足了。


    “巡撫大人,息怒!”


    “叛軍主力向永州集結,正是我們收複廣東的最佳時機。


    這份送上門的功勞,如果我們不去取,那就便宜福建方麵了。”


    桂林知府柴景程跟著勸說道。


    有軟柿子捏,誰也不想去啃硬骨頭。


    反正兩地隔的遠,就算他們陽奉陰違,朱總督一時半會兒也無能為力。


    等成功收複了廣東,他們就成了朝廷的大功臣。


    到時候就算朱總督恨的咬牙切齒,也會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甚至還要給他們請功。


    掃視了一眼,在場的一眾官員後,張思翰瞬間明白了眾人的意思。


    很明顯,大家都不想冒險去招惹叛軍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