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
“朱大人,這些都是整理好的資料和賬冊。
你檢查一下,確認無誤之後,我們就算完成交接了。”
徐文嶽急切的說道。
五省總督這破位置,他是一天也不想多幹。
難得有人過來填坑,自然要盡快交接。
在他擔任五省總督期間,雖然搞丟了半個廣東,卻也收複了大半個廣西,還把叛軍趕出了雲貴。
從地圖上看,叛軍的活動空間被狠狠壓縮,局勢正朝著有利於朝廷方向發展。
問題在於這些勝利,都是用錢糧堆出來。
開年才一個多月,就花掉了年度軍費預算的四分之一。
按照這種打法,上半年就會花光全年的經費。
如果能在半年內平定叛亂,那麽一切好說。
萬一局勢發生變化,戰爭拖了下去,經費將成為最大的難題。
朝廷不富裕,花錢的地方又多。
廣西、雲南、貴州新收複的土地上,還有大量的難民,等待著朝廷撥款賑濟。
叛軍的手段非常歹毒,朝廷每收複一地,就相當於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如果錢糧供應不上,就算軍方有餘力,也不敢繼續收複失地。
除非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下令屠戮難民,不然這就是無解的難題。
正是看透了這一切,徐文嶽才主動遞交辭呈,沒有運作奪情留任。
“閣老,前線戰事緊急,大家現在離不開你……”
不等朱景逸把挽留的話說完,徐文嶽就開口打斷道。
“朱大人不必多言,老夫現在心情萬分悲痛,實在是無心考慮其他。
軍事上的問題,你可以和諸位臣公商議。
多餘的話就不說了,我這個不孝子要回家奔喪了!”
說完,徐文嶽把大印往朱景逸身前一推,直接起身離去。
見到這一幕,朱景逸瞬間無語。
這未免也太過急切,就算是奔喪,也不急於一時。
世界離了誰都轉,徐文嶽的離開,不影響軍事會議的繼續。
戰爭時期一切從簡,從接過大印的那一刻開始,朱景逸就是新的五省總督。
“尚書大人,廣西前線傳來捷報,官軍成功收複桂林府。
擊潰叛軍十萬,斬殺反賊一萬,俘虜敵軍三千,解救被叛軍禍害的民眾二十餘萬。
希望朝廷能夠劃撥錢糧賑濟災民,犒賞有功之臣。”
廣西兵備道呂靈川上前奏報道。
捷報中一天就抵達了,為了等新任總督上位,他才特意拖到了現在。
“哦!
戰績確認了沒有?”
朱景逸略顯欣喜的問道。
官軍收複了桂林府,就意味著廣西之戰,即將落下帷幕。
剛上任就收到這個好消息,無疑是大大的吉兆。
不過朱景逸心裏還是有幾分不放心,為了討好上司謊報軍功的事,在大虞是屢見不鮮。
“大人放心,戰報是經過多方核驗的,經得起查證。
收複桂林這種大事,沒有人敢作假!”
呂靈川當即保證道。
戰績可能存在水分,但戰線絕對是真的。
如果沒有收複桂林,誰也不敢放這個大新聞。
“好!
劃撥十萬兩白銀給廣西,用來賑濟災民、犒賞三軍。”
朱景逸滿意的說道。
廣西之戰結束,意味著他手中多出了幾萬機動兵力,可以投向其他戰場。
無論是向東收複廣東,還是向北夾擊敵人的北伐軍,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沒準還能取得一次大捷。
“尚書大人,十萬兩怕是不夠。
光安置災民一項,所需支出就不是十萬兩能夠打住的。
何況前線的將士們剛立下大功,需要進行犒賞。
廣西巡撫、都指揮使、監軍聯名上奏,希望朝廷能夠劃撥四十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米、三萬匹布……”
不等呂靈川把話說完,朱景逸就臉色大變。
廣西方麵要的實在是太多了,按照這種消耗法,朝廷給他的經費根本不夠用。
在來的時候,他是做了功課的。
徐文嶽主持平叛工作期間,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也消耗了大量的錢糧。
朝廷選擇換帥,除了永寧帝想要削減輔臣的影響力外,前線耗費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他不是輔政大臣,沒有那麽大的麵子,能夠讓朝廷無限製的提供錢糧支持。
想要完成平叛任務,不可避免的要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向民間加稅攤派,不過叛軍都殺到了家門口,對臨近前線的民眾加稅,絕不是什麽好選擇。
開源的路不容易走通,那就隻剩下節流。
從平叛戰爭開啟到現在,人均軍費支出最高的,就是廣西幾支部隊。
對一名數字敏感型官員來說,超出人均支出的地方,必然存在著節流空間。
“那就再加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石米、八千匹布,除了軍械足額補充外,剩下的物資一律五折。
告訴張思翰,朝廷不富裕,讓他們多擔待一下。”
朱景逸想了想說道。
如果不是看在捷報的份兒上,這些物資他都不想給。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廣西方麵軍前麵領取的錢糧太多。
即便是兵力超過他們一倍的湖廣,從朝廷手中拿到的物資,都沒有廣西拿的多。
“尚書大人,這麽點兒物資,怕是不夠啊!
廣西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幾乎為零,所需開銷全部依賴朝廷撥款。
如果物資供應不上,那是會出大亂子的!”
呂靈川慌亂的說道。
總督給的物資,同預期相差太遠,他根本沒法回去交差。
內心深處,他是一肚子的疑惑。
貌似廣西的幾位主官,都沒有得罪過朱景逸。
在總督上任當日,還送了一份捷報,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
就算是殺雞儆猴,也該區分一下敵我。
一上來就砍了劃撥給廣西的錢糧,明顯不合常理。
“行了,一共就這麽多。
朝廷劃撥的錢糧有限,總督衙門中有多少錢糧,想來你們心裏都是有數的。
如果不省著點兒用,根本支撐不到大戰結束。
接下來大家必須要開源節流,為朝廷分憂。
想要更多的錢糧可以,那就到戰場上取。
廣西方麵軍一直表現不錯,確實可以拿更多的錢糧,但這次收複桂林並不圓滿。
如果部署更謹慎一些,把賊首給生擒活捉了,再多的錢糧本官也願意給!”
朱景逸開口安撫道。
隻是他的話,並沒有讓人安心,反而令一眾官員坐立不安。
朝廷劃撥的錢糧不足,在場眾人都是知道的。
以往的時候,都是徐文嶽想方設法向朝廷要錢,向各省要錢。
總督大半的業務,都是圍繞著錢糧問題展開的。
毫無疑問,麵對戰爭這種吞金獸,財政缺口隻會越來越大。
連徐文嶽這位輔臣都招架不住,想要脫離苦海,朱景逸就更沒辦法了。
手中的錢糧不夠,那就隻能讓大家勒緊褲腰帶,一起過苦日子。
哪怕明知道這麽幹,會讓下麵的人心生不滿,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
永州府。
脫離了官軍追捕,抵達安全區的史榮軒,臉上完全看不到笑容。
三大異姓王均以前線戰事要緊,沒有過來迎接他這位聖皇,僅僅隻是派來了代表。
誰都看得出來,隨著廣西的一係列戰敗,他這位聖皇的權威遭到了嚴重削弱。
一起合夥的三位異姓王,此時已經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倒不是說三人想要謀反上位,大家的冷漠態度,主要是因為軍權。
以往聖皇坐鎮後方,前線的軍政大權盡數在他們的手中。
現在史榮軒到了前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有君臣大義的束縛,史榮軒插手前線的軍政事務,完全是名正言順。
對習慣了手握大權的三位異姓王來說,這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不知道該怎麽拒絕,索性就避而不見,把問題擱置起來。
如果史榮軒下令保障大家的權益,估摸著又是另一種局麵。
“人心啊,總是欲壑難平!”
感歎一聲之後,史榮軒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麵對三位異姓王的試探,要不要做出妥協,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
繼續放權的話,那麽三位異姓王在聖國中的權勢,還會不斷膨脹壯大。
采取措施集權,又有可能引發內亂。
白蓮聖國尚未脫離危險,此時發生內亂,那就是自取滅亡。
“傳旨,擢升東平王魏豪為東王,升平南王傅皓軒為南王、升鎮西王衛嘉瑞為西王。
令他們三人合軍一處,不惜代價拿下長沙!”
史榮軒強忍著不滿下令道。
現在不是翻臉的時候,為了大局著想,他必須進行妥協。
一旦起義失敗,其他人都有一線生機,唯獨他這個白蓮聖皇會死無葬身之地。
隱入深山之中當土匪,那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隻要官府賞格開的足夠高,叛徒早晚都會出現。
朝廷隻要下定決心,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聖皇,晉升三王之後,未來可就不好調度了。”
吳澤楷委婉的提醒道。
封無可封,一直都是君臣關係中的大忌。
隻要走到這一步,結局通常都不怎麽好。
“無妨!
一字王是最高封賞,那都是傳統陋習。
我聖國有意鼎革天命,自然不能遵守這些前朝殘餘的規矩。
如果三位王弟能夠立下更多的戰功,大家一起平分江山,又未嚐不可!”
嘴上說的輕鬆,內心深處史榮軒同樣迷茫。
靠著妥協退讓,暫時整合了聖國的力量,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清楚。
平分江山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不會信。
古往今來那麽多君主,承諾和臣子平分江山的不計其數,真正兌現承諾的一個都沒有。
能夠分出些許股份,允許下屬參與共治天下的,都是屈指可數。
更多的還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有那麽多曆史教訓在,下麵的三位異姓王,肯定會防備他這位聖皇。
如果各方力量區域平衡,史榮軒這位聖皇,還可以扮演裁決者的角色。
倘若朝中平衡被打破,出現了一家獨大的局麵,政變內亂幾乎是不可避免。
一瞬間,史榮軒做出了決定,要培養更多的嫡係武裝力量。
……
桂林府。
看著殘破的城池,入城的一眾官員,臉色都不怎麽好看。
收複失地的好心情,在這一刻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隻留下無盡的惆悵。
“巡撫大人,桂林府完了!
外麵的農田遭到叛軍破壞,各地的城池更是淪為廢墟,現在就連府城也沒能保住。
想要重建桂林,沒有數十年之功,怕是難以見成效。”
柴景程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是他悲觀,著實是看不到希望。
相比前麵收複的州府,就數桂林被敵人破壞的最徹底。
作為桂林知府,柴景程已經提前預料到了自己未來的悲催生活。
別說什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能夠抹平日常開銷都算不錯了。
想要貪汙腐敗,那也得有銀子可貪才行。
現在的桂林府,就是一個大型爆破現場。
殘存下來的那些鄉民,人家連養活自己都難。
“食君俸祿,為君分憂。
就算是再難,我們也必須做。
柴大人,桂林府就勞煩你多費心了。
你無需擔心人口不足,本撫手中還有數十萬難民,可以全部留給你。”
聽了張思翰的話,柴景程被氣的說不出話來。
他在此時叫苦,為的是向巡撫衙門要錢,以便盡快展開戰後重建工作。
然而錢沒有要到,麻煩先給送了過來。
桂林府缺人不假,那也要他能養得起才行。
手中既無錢,又沒有糧。
若是收下這些難民,估摸著要不了三天,境內又會狼煙四起。
“巡撫大人,桂林遭到叛軍破壞,現在是一清二白。
下官雖然有意接手安置難民,怎奈手中缺乏錢糧,實屬有心無力。”
柴景程急忙拒絕道。
涉及到了個人仕途,他可不想挑戰地獄模式。
巡撫衙門都被難民壓的喘不過氣來,桂林府就更接不起這盤。
後續發展需要人口,那是未來的事情,反正現在他無力安置這些難民。
“不管怎麽說,都要安置一些。
尤其是新收的這批難民,基本上都是桂林府本地人,你這父母官可不能放任不管。
錢糧的問題,你可以向朝廷申請撥款。
不光是桂林府,其餘各府都要承擔一部分難民安置工作。
朝廷劃撥的經費不足,缺額部分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本撫不管你們怎奈解決,反正不能惹出大亂子。”
張思翰嚴肅的說道。
新任總督在錢糧上很是吝嗇,就連應該劃撥的軍費,都被狠砍了一大刀。
雖然他們存在虛報的嫌疑,可大虞也有漂沒的傳統,多報上兩三成的份額,最後收到的錢糧剛好夠用。
在錢糧不足的情況下,肯定要優先保障軍隊的供應,難民一下子成了棘手的難題。
“各地的礦山已經陸續恢複生產,正是缺少勞動力的時候。
可以從難民中挑選部分青壯過去,賺工錢養家糊口。
萬事開頭難,隻要有一部分民眾恢複了正常生活,其餘人也會迅速從陰影中走出來。”
賈博開口安慰道。
作為布政使,掌管著一省財政和各府屬官,安置災民也屬於分內之事。
到了關鍵時刻,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
“幾位,你們就別抱怨了。
經費不足的可不光是你們,軍中的情況更慘。
新任總督認為我們的部隊多是衛所兵,有義務無償為朝廷作戰。
在分配錢糧的時候,直接砍了他們的錢糧。
本將麾下坐擁五六萬大軍,能夠拿到軍餉的僅有不到萬人。
如此大的窟窿,還不知道該怎麽去填。”
嘴上抱怨的厲害,心裏李牧卻沒有當成一回事。
衛所兵沒有軍餉,這是大虞的老傳統。
前麵能夠拿到朝廷撥款,那是鑒於廣西的特殊情況。
現在的廣西,就剩下最後一個梧州府在叛軍手中,軍事壓力已經大幅度降低。
在軍費不足的情況下,砍掉撥付給衛所兵的錢糧,完全是正常操作。
早在擔任都指揮使那一刻,李牧就預料到了現在的局麵。
在收複失地的同時,也在不斷組織人手,複耕他搶回來的軍田。
連續收獲幾季之後,在糧食上已經完成了自給自足。
不過窮還是要哭的。
養活一支軍隊,光讓士卒們吃飽飯還不夠,日常訓練產生的其他開銷同樣不小。
想要覆蓋大軍的所有支出,除非衛所的軍田全部完成複耕,這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朝廷的物資不要白不要。
反正大虞這種體製,甭管國庫中有多少錢糧,都會慢慢被官僚集團吞噬。
“朱大人,這些都是整理好的資料和賬冊。
你檢查一下,確認無誤之後,我們就算完成交接了。”
徐文嶽急切的說道。
五省總督這破位置,他是一天也不想多幹。
難得有人過來填坑,自然要盡快交接。
在他擔任五省總督期間,雖然搞丟了半個廣東,卻也收複了大半個廣西,還把叛軍趕出了雲貴。
從地圖上看,叛軍的活動空間被狠狠壓縮,局勢正朝著有利於朝廷方向發展。
問題在於這些勝利,都是用錢糧堆出來。
開年才一個多月,就花掉了年度軍費預算的四分之一。
按照這種打法,上半年就會花光全年的經費。
如果能在半年內平定叛亂,那麽一切好說。
萬一局勢發生變化,戰爭拖了下去,經費將成為最大的難題。
朝廷不富裕,花錢的地方又多。
廣西、雲南、貴州新收複的土地上,還有大量的難民,等待著朝廷撥款賑濟。
叛軍的手段非常歹毒,朝廷每收複一地,就相當於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如果錢糧供應不上,就算軍方有餘力,也不敢繼續收複失地。
除非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下令屠戮難民,不然這就是無解的難題。
正是看透了這一切,徐文嶽才主動遞交辭呈,沒有運作奪情留任。
“閣老,前線戰事緊急,大家現在離不開你……”
不等朱景逸把挽留的話說完,徐文嶽就開口打斷道。
“朱大人不必多言,老夫現在心情萬分悲痛,實在是無心考慮其他。
軍事上的問題,你可以和諸位臣公商議。
多餘的話就不說了,我這個不孝子要回家奔喪了!”
說完,徐文嶽把大印往朱景逸身前一推,直接起身離去。
見到這一幕,朱景逸瞬間無語。
這未免也太過急切,就算是奔喪,也不急於一時。
世界離了誰都轉,徐文嶽的離開,不影響軍事會議的繼續。
戰爭時期一切從簡,從接過大印的那一刻開始,朱景逸就是新的五省總督。
“尚書大人,廣西前線傳來捷報,官軍成功收複桂林府。
擊潰叛軍十萬,斬殺反賊一萬,俘虜敵軍三千,解救被叛軍禍害的民眾二十餘萬。
希望朝廷能夠劃撥錢糧賑濟災民,犒賞有功之臣。”
廣西兵備道呂靈川上前奏報道。
捷報中一天就抵達了,為了等新任總督上位,他才特意拖到了現在。
“哦!
戰績確認了沒有?”
朱景逸略顯欣喜的問道。
官軍收複了桂林府,就意味著廣西之戰,即將落下帷幕。
剛上任就收到這個好消息,無疑是大大的吉兆。
不過朱景逸心裏還是有幾分不放心,為了討好上司謊報軍功的事,在大虞是屢見不鮮。
“大人放心,戰報是經過多方核驗的,經得起查證。
收複桂林這種大事,沒有人敢作假!”
呂靈川當即保證道。
戰績可能存在水分,但戰線絕對是真的。
如果沒有收複桂林,誰也不敢放這個大新聞。
“好!
劃撥十萬兩白銀給廣西,用來賑濟災民、犒賞三軍。”
朱景逸滿意的說道。
廣西之戰結束,意味著他手中多出了幾萬機動兵力,可以投向其他戰場。
無論是向東收複廣東,還是向北夾擊敵人的北伐軍,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沒準還能取得一次大捷。
“尚書大人,十萬兩怕是不夠。
光安置災民一項,所需支出就不是十萬兩能夠打住的。
何況前線的將士們剛立下大功,需要進行犒賞。
廣西巡撫、都指揮使、監軍聯名上奏,希望朝廷能夠劃撥四十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米、三萬匹布……”
不等呂靈川把話說完,朱景逸就臉色大變。
廣西方麵要的實在是太多了,按照這種消耗法,朝廷給他的經費根本不夠用。
在來的時候,他是做了功課的。
徐文嶽主持平叛工作期間,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也消耗了大量的錢糧。
朝廷選擇換帥,除了永寧帝想要削減輔臣的影響力外,前線耗費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他不是輔政大臣,沒有那麽大的麵子,能夠讓朝廷無限製的提供錢糧支持。
想要完成平叛任務,不可避免的要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向民間加稅攤派,不過叛軍都殺到了家門口,對臨近前線的民眾加稅,絕不是什麽好選擇。
開源的路不容易走通,那就隻剩下節流。
從平叛戰爭開啟到現在,人均軍費支出最高的,就是廣西幾支部隊。
對一名數字敏感型官員來說,超出人均支出的地方,必然存在著節流空間。
“那就再加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石米、八千匹布,除了軍械足額補充外,剩下的物資一律五折。
告訴張思翰,朝廷不富裕,讓他們多擔待一下。”
朱景逸想了想說道。
如果不是看在捷報的份兒上,這些物資他都不想給。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廣西方麵軍前麵領取的錢糧太多。
即便是兵力超過他們一倍的湖廣,從朝廷手中拿到的物資,都沒有廣西拿的多。
“尚書大人,這麽點兒物資,怕是不夠啊!
廣西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幾乎為零,所需開銷全部依賴朝廷撥款。
如果物資供應不上,那是會出大亂子的!”
呂靈川慌亂的說道。
總督給的物資,同預期相差太遠,他根本沒法回去交差。
內心深處,他是一肚子的疑惑。
貌似廣西的幾位主官,都沒有得罪過朱景逸。
在總督上任當日,還送了一份捷報,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
就算是殺雞儆猴,也該區分一下敵我。
一上來就砍了劃撥給廣西的錢糧,明顯不合常理。
“行了,一共就這麽多。
朝廷劃撥的錢糧有限,總督衙門中有多少錢糧,想來你們心裏都是有數的。
如果不省著點兒用,根本支撐不到大戰結束。
接下來大家必須要開源節流,為朝廷分憂。
想要更多的錢糧可以,那就到戰場上取。
廣西方麵軍一直表現不錯,確實可以拿更多的錢糧,但這次收複桂林並不圓滿。
如果部署更謹慎一些,把賊首給生擒活捉了,再多的錢糧本官也願意給!”
朱景逸開口安撫道。
隻是他的話,並沒有讓人安心,反而令一眾官員坐立不安。
朝廷劃撥的錢糧不足,在場眾人都是知道的。
以往的時候,都是徐文嶽想方設法向朝廷要錢,向各省要錢。
總督大半的業務,都是圍繞著錢糧問題展開的。
毫無疑問,麵對戰爭這種吞金獸,財政缺口隻會越來越大。
連徐文嶽這位輔臣都招架不住,想要脫離苦海,朱景逸就更沒辦法了。
手中的錢糧不夠,那就隻能讓大家勒緊褲腰帶,一起過苦日子。
哪怕明知道這麽幹,會讓下麵的人心生不滿,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
永州府。
脫離了官軍追捕,抵達安全區的史榮軒,臉上完全看不到笑容。
三大異姓王均以前線戰事要緊,沒有過來迎接他這位聖皇,僅僅隻是派來了代表。
誰都看得出來,隨著廣西的一係列戰敗,他這位聖皇的權威遭到了嚴重削弱。
一起合夥的三位異姓王,此時已經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倒不是說三人想要謀反上位,大家的冷漠態度,主要是因為軍權。
以往聖皇坐鎮後方,前線的軍政大權盡數在他們的手中。
現在史榮軒到了前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有君臣大義的束縛,史榮軒插手前線的軍政事務,完全是名正言順。
對習慣了手握大權的三位異姓王來說,這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不知道該怎麽拒絕,索性就避而不見,把問題擱置起來。
如果史榮軒下令保障大家的權益,估摸著又是另一種局麵。
“人心啊,總是欲壑難平!”
感歎一聲之後,史榮軒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麵對三位異姓王的試探,要不要做出妥協,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
繼續放權的話,那麽三位異姓王在聖國中的權勢,還會不斷膨脹壯大。
采取措施集權,又有可能引發內亂。
白蓮聖國尚未脫離危險,此時發生內亂,那就是自取滅亡。
“傳旨,擢升東平王魏豪為東王,升平南王傅皓軒為南王、升鎮西王衛嘉瑞為西王。
令他們三人合軍一處,不惜代價拿下長沙!”
史榮軒強忍著不滿下令道。
現在不是翻臉的時候,為了大局著想,他必須進行妥協。
一旦起義失敗,其他人都有一線生機,唯獨他這個白蓮聖皇會死無葬身之地。
隱入深山之中當土匪,那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隻要官府賞格開的足夠高,叛徒早晚都會出現。
朝廷隻要下定決心,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聖皇,晉升三王之後,未來可就不好調度了。”
吳澤楷委婉的提醒道。
封無可封,一直都是君臣關係中的大忌。
隻要走到這一步,結局通常都不怎麽好。
“無妨!
一字王是最高封賞,那都是傳統陋習。
我聖國有意鼎革天命,自然不能遵守這些前朝殘餘的規矩。
如果三位王弟能夠立下更多的戰功,大家一起平分江山,又未嚐不可!”
嘴上說的輕鬆,內心深處史榮軒同樣迷茫。
靠著妥協退讓,暫時整合了聖國的力量,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清楚。
平分江山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不會信。
古往今來那麽多君主,承諾和臣子平分江山的不計其數,真正兌現承諾的一個都沒有。
能夠分出些許股份,允許下屬參與共治天下的,都是屈指可數。
更多的還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有那麽多曆史教訓在,下麵的三位異姓王,肯定會防備他這位聖皇。
如果各方力量區域平衡,史榮軒這位聖皇,還可以扮演裁決者的角色。
倘若朝中平衡被打破,出現了一家獨大的局麵,政變內亂幾乎是不可避免。
一瞬間,史榮軒做出了決定,要培養更多的嫡係武裝力量。
……
桂林府。
看著殘破的城池,入城的一眾官員,臉色都不怎麽好看。
收複失地的好心情,在這一刻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隻留下無盡的惆悵。
“巡撫大人,桂林府完了!
外麵的農田遭到叛軍破壞,各地的城池更是淪為廢墟,現在就連府城也沒能保住。
想要重建桂林,沒有數十年之功,怕是難以見成效。”
柴景程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是他悲觀,著實是看不到希望。
相比前麵收複的州府,就數桂林被敵人破壞的最徹底。
作為桂林知府,柴景程已經提前預料到了自己未來的悲催生活。
別說什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能夠抹平日常開銷都算不錯了。
想要貪汙腐敗,那也得有銀子可貪才行。
現在的桂林府,就是一個大型爆破現場。
殘存下來的那些鄉民,人家連養活自己都難。
“食君俸祿,為君分憂。
就算是再難,我們也必須做。
柴大人,桂林府就勞煩你多費心了。
你無需擔心人口不足,本撫手中還有數十萬難民,可以全部留給你。”
聽了張思翰的話,柴景程被氣的說不出話來。
他在此時叫苦,為的是向巡撫衙門要錢,以便盡快展開戰後重建工作。
然而錢沒有要到,麻煩先給送了過來。
桂林府缺人不假,那也要他能養得起才行。
手中既無錢,又沒有糧。
若是收下這些難民,估摸著要不了三天,境內又會狼煙四起。
“巡撫大人,桂林遭到叛軍破壞,現在是一清二白。
下官雖然有意接手安置難民,怎奈手中缺乏錢糧,實屬有心無力。”
柴景程急忙拒絕道。
涉及到了個人仕途,他可不想挑戰地獄模式。
巡撫衙門都被難民壓的喘不過氣來,桂林府就更接不起這盤。
後續發展需要人口,那是未來的事情,反正現在他無力安置這些難民。
“不管怎麽說,都要安置一些。
尤其是新收的這批難民,基本上都是桂林府本地人,你這父母官可不能放任不管。
錢糧的問題,你可以向朝廷申請撥款。
不光是桂林府,其餘各府都要承擔一部分難民安置工作。
朝廷劃撥的經費不足,缺額部分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本撫不管你們怎奈解決,反正不能惹出大亂子。”
張思翰嚴肅的說道。
新任總督在錢糧上很是吝嗇,就連應該劃撥的軍費,都被狠砍了一大刀。
雖然他們存在虛報的嫌疑,可大虞也有漂沒的傳統,多報上兩三成的份額,最後收到的錢糧剛好夠用。
在錢糧不足的情況下,肯定要優先保障軍隊的供應,難民一下子成了棘手的難題。
“各地的礦山已經陸續恢複生產,正是缺少勞動力的時候。
可以從難民中挑選部分青壯過去,賺工錢養家糊口。
萬事開頭難,隻要有一部分民眾恢複了正常生活,其餘人也會迅速從陰影中走出來。”
賈博開口安慰道。
作為布政使,掌管著一省財政和各府屬官,安置災民也屬於分內之事。
到了關鍵時刻,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
“幾位,你們就別抱怨了。
經費不足的可不光是你們,軍中的情況更慘。
新任總督認為我們的部隊多是衛所兵,有義務無償為朝廷作戰。
在分配錢糧的時候,直接砍了他們的錢糧。
本將麾下坐擁五六萬大軍,能夠拿到軍餉的僅有不到萬人。
如此大的窟窿,還不知道該怎麽去填。”
嘴上抱怨的厲害,心裏李牧卻沒有當成一回事。
衛所兵沒有軍餉,這是大虞的老傳統。
前麵能夠拿到朝廷撥款,那是鑒於廣西的特殊情況。
現在的廣西,就剩下最後一個梧州府在叛軍手中,軍事壓力已經大幅度降低。
在軍費不足的情況下,砍掉撥付給衛所兵的錢糧,完全是正常操作。
早在擔任都指揮使那一刻,李牧就預料到了現在的局麵。
在收複失地的同時,也在不斷組織人手,複耕他搶回來的軍田。
連續收獲幾季之後,在糧食上已經完成了自給自足。
不過窮還是要哭的。
養活一支軍隊,光讓士卒們吃飽飯還不夠,日常訓練產生的其他開銷同樣不小。
想要覆蓋大軍的所有支出,除非衛所的軍田全部完成複耕,這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朝廷的物資不要白不要。
反正大虞這種體製,甭管國庫中有多少錢糧,都會慢慢被官僚集團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