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


    “朱大人,這些都是整理好的資料和賬冊。


    你檢查一下,確認無誤之後,我們就算完成交接了。”


    徐文嶽急切的說道。


    五省總督這破位置,他是一天也不想多幹。


    難得有人過來填坑,自然要盡快交接。


    在他擔任五省總督期間,雖然搞丟了半個廣東,卻也收複了大半個廣西,還把叛軍趕出了雲貴。


    從地圖上看,叛軍的活動空間被狠狠壓縮,局勢正朝著有利於朝廷方向發展。


    問題在於這些勝利,都是用錢糧堆出來。


    開年才一個多月,就花掉了年度軍費預算的四分之一。


    按照這種打法,上半年就會花光全年的經費。


    如果能在半年內平定叛亂,那麽一切好說。


    萬一局勢發生變化,戰爭拖了下去,經費將成為最大的難題。


    朝廷不富裕,花錢的地方又多。


    廣西、雲南、貴州新收複的土地上,還有大量的難民,等待著朝廷撥款賑濟。


    叛軍的手段非常歹毒,朝廷每收複一地,就相當於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如果錢糧供應不上,就算軍方有餘力,也不敢繼續收複失地。


    除非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下令屠戮難民,不然這就是無解的難題。


    正是看透了這一切,徐文嶽才主動遞交辭呈,沒有運作奪情留任。


    “閣老,前線戰事緊急,大家現在離不開你……”


    不等朱景逸把挽留的話說完,徐文嶽就開口打斷道。


    “朱大人不必多言,老夫現在心情萬分悲痛,實在是無心考慮其他。


    軍事上的問題,你可以和諸位臣公商議。


    多餘的話就不說了,我這個不孝子要回家奔喪了!”


    說完,徐文嶽把大印往朱景逸身前一推,直接起身離去。


    見到這一幕,朱景逸瞬間無語。


    這未免也太過急切,就算是奔喪,也不急於一時。


    世界離了誰都轉,徐文嶽的離開,不影響軍事會議的繼續。


    戰爭時期一切從簡,從接過大印的那一刻開始,朱景逸就是新的五省總督。


    “尚書大人,廣西前線傳來捷報,官軍成功收複桂林府。


    擊潰叛軍十萬,斬殺反賊一萬,俘虜敵軍三千,解救被叛軍禍害的民眾二十餘萬。


    希望朝廷能夠劃撥錢糧賑濟災民,犒賞有功之臣。”


    廣西兵備道呂靈川上前奏報道。


    捷報中一天就抵達了,為了等新任總督上位,他才特意拖到了現在。


    “哦!


    戰績確認了沒有?”


    朱景逸略顯欣喜的問道。


    官軍收複了桂林府,就意味著廣西之戰,即將落下帷幕。


    剛上任就收到這個好消息,無疑是大大的吉兆。


    不過朱景逸心裏還是有幾分不放心,為了討好上司謊報軍功的事,在大虞是屢見不鮮。


    “大人放心,戰報是經過多方核驗的,經得起查證。


    收複桂林這種大事,沒有人敢作假!”


    呂靈川當即保證道。


    戰績可能存在水分,但戰線絕對是真的。


    如果沒有收複桂林,誰也不敢放這個大新聞。


    “好!


    劃撥十萬兩白銀給廣西,用來賑濟災民、犒賞三軍。”


    朱景逸滿意的說道。


    廣西之戰結束,意味著他手中多出了幾萬機動兵力,可以投向其他戰場。


    無論是向東收複廣東,還是向北夾擊敵人的北伐軍,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沒準還能取得一次大捷。


    “尚書大人,十萬兩怕是不夠。


    光安置災民一項,所需支出就不是十萬兩能夠打住的。


    何況前線的將士們剛立下大功,需要進行犒賞。


    廣西巡撫、都指揮使、監軍聯名上奏,希望朝廷能夠劃撥四十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米、三萬匹布……”


    不等呂靈川把話說完,朱景逸就臉色大變。


    廣西方麵要的實在是太多了,按照這種消耗法,朝廷給他的經費根本不夠用。


    在來的時候,他是做了功課的。


    徐文嶽主持平叛工作期間,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也消耗了大量的錢糧。


    朝廷選擇換帥,除了永寧帝想要削減輔臣的影響力外,前線耗費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他不是輔政大臣,沒有那麽大的麵子,能夠讓朝廷無限製的提供錢糧支持。


    想要完成平叛任務,不可避免的要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向民間加稅攤派,不過叛軍都殺到了家門口,對臨近前線的民眾加稅,絕不是什麽好選擇。


    開源的路不容易走通,那就隻剩下節流。


    從平叛戰爭開啟到現在,人均軍費支出最高的,就是廣西幾支部隊。


    對一名數字敏感型官員來說,超出人均支出的地方,必然存在著節流空間。


    “那就再加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石米、八千匹布,除了軍械足額補充外,剩下的物資一律五折。


    告訴張思翰,朝廷不富裕,讓他們多擔待一下。”


    朱景逸想了想說道。


    如果不是看在捷報的份兒上,這些物資他都不想給。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廣西方麵軍前麵領取的錢糧太多。


    即便是兵力超過他們一倍的湖廣,從朝廷手中拿到的物資,都沒有廣西拿的多。


    “尚書大人,這麽點兒物資,怕是不夠啊!


    廣西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幾乎為零,所需開銷全部依賴朝廷撥款。


    如果物資供應不上,那是會出大亂子的!”


    呂靈川慌亂的說道。


    總督給的物資,同預期相差太遠,他根本沒法回去交差。


    內心深處,他是一肚子的疑惑。


    貌似廣西的幾位主官,都沒有得罪過朱景逸。


    在總督上任當日,還送了一份捷報,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


    就算是殺雞儆猴,也該區分一下敵我。


    一上來就砍了劃撥給廣西的錢糧,明顯不合常理。


    “行了,一共就這麽多。


    朝廷劃撥的錢糧有限,總督衙門中有多少錢糧,想來你們心裏都是有數的。


    如果不省著點兒用,根本支撐不到大戰結束。


    接下來大家必須要開源節流,為朝廷分憂。


    想要更多的錢糧可以,那就到戰場上取。


    廣西方麵軍一直表現不錯,確實可以拿更多的錢糧,但這次收複桂林並不圓滿。


    如果部署更謹慎一些,把賊首給生擒活捉了,再多的錢糧本官也願意給!”


    朱景逸開口安撫道。


    隻是他的話,並沒有讓人安心,反而令一眾官員坐立不安。


    朝廷劃撥的錢糧不足,在場眾人都是知道的。


    以往的時候,都是徐文嶽想方設法向朝廷要錢,向各省要錢。


    總督大半的業務,都是圍繞著錢糧問題展開的。


    毫無疑問,麵對戰爭這種吞金獸,財政缺口隻會越來越大。


    連徐文嶽這位輔臣都招架不住,想要脫離苦海,朱景逸就更沒辦法了。


    手中的錢糧不夠,那就隻能讓大家勒緊褲腰帶,一起過苦日子。


    哪怕明知道這麽幹,會讓下麵的人心生不滿,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


    永州府。


    脫離了官軍追捕,抵達安全區的史榮軒,臉上完全看不到笑容。


    三大異姓王均以前線戰事要緊,沒有過來迎接他這位聖皇,僅僅隻是派來了代表。


    誰都看得出來,隨著廣西的一係列戰敗,他這位聖皇的權威遭到了嚴重削弱。


    一起合夥的三位異姓王,此時已經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倒不是說三人想要謀反上位,大家的冷漠態度,主要是因為軍權。


    以往聖皇坐鎮後方,前線的軍政大權盡數在他們的手中。


    現在史榮軒到了前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有君臣大義的束縛,史榮軒插手前線的軍政事務,完全是名正言順。


    對習慣了手握大權的三位異姓王來說,這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不知道該怎麽拒絕,索性就避而不見,把問題擱置起來。


    如果史榮軒下令保障大家的權益,估摸著又是另一種局麵。


    “人心啊,總是欲壑難平!”


    感歎一聲之後,史榮軒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麵對三位異姓王的試探,要不要做出妥協,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


    繼續放權的話,那麽三位異姓王在聖國中的權勢,還會不斷膨脹壯大。


    采取措施集權,又有可能引發內亂。


    白蓮聖國尚未脫離危險,此時發生內亂,那就是自取滅亡。


    “傳旨,擢升東平王魏豪為東王,升平南王傅皓軒為南王、升鎮西王衛嘉瑞為西王。


    令他們三人合軍一處,不惜代價拿下長沙!”


    史榮軒強忍著不滿下令道。


    現在不是翻臉的時候,為了大局著想,他必須進行妥協。


    一旦起義失敗,其他人都有一線生機,唯獨他這個白蓮聖皇會死無葬身之地。


    隱入深山之中當土匪,那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隻要官府賞格開的足夠高,叛徒早晚都會出現。


    朝廷隻要下定決心,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聖皇,晉升三王之後,未來可就不好調度了。”


    吳澤楷委婉的提醒道。


    封無可封,一直都是君臣關係中的大忌。


    隻要走到這一步,結局通常都不怎麽好。


    “無妨!


    一字王是最高封賞,那都是傳統陋習。


    我聖國有意鼎革天命,自然不能遵守這些前朝殘餘的規矩。


    如果三位王弟能夠立下更多的戰功,大家一起平分江山,又未嚐不可!”


    嘴上說的輕鬆,內心深處史榮軒同樣迷茫。


    靠著妥協退讓,暫時整合了聖國的力量,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清楚。


    平分江山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不會信。


    古往今來那麽多君主,承諾和臣子平分江山的不計其數,真正兌現承諾的一個都沒有。


    能夠分出些許股份,允許下屬參與共治天下的,都是屈指可數。


    更多的還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有那麽多曆史教訓在,下麵的三位異姓王,肯定會防備他這位聖皇。


    如果各方力量區域平衡,史榮軒這位聖皇,還可以扮演裁決者的角色。


    倘若朝中平衡被打破,出現了一家獨大的局麵,政變內亂幾乎是不可避免。


    一瞬間,史榮軒做出了決定,要培養更多的嫡係武裝力量。


    ……


    桂林府。


    看著殘破的城池,入城的一眾官員,臉色都不怎麽好看。


    收複失地的好心情,在這一刻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隻留下無盡的惆悵。


    “巡撫大人,桂林府完了!


    外麵的農田遭到叛軍破壞,各地的城池更是淪為廢墟,現在就連府城也沒能保住。


    想要重建桂林,沒有數十年之功,怕是難以見成效。”


    柴景程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是他悲觀,著實是看不到希望。


    相比前麵收複的州府,就數桂林被敵人破壞的最徹底。


    作為桂林知府,柴景程已經提前預料到了自己未來的悲催生活。


    別說什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能夠抹平日常開銷都算不錯了。


    想要貪汙腐敗,那也得有銀子可貪才行。


    現在的桂林府,就是一個大型爆破現場。


    殘存下來的那些鄉民,人家連養活自己都難。


    “食君俸祿,為君分憂。


    就算是再難,我們也必須做。


    柴大人,桂林府就勞煩你多費心了。


    你無需擔心人口不足,本撫手中還有數十萬難民,可以全部留給你。”


    聽了張思翰的話,柴景程被氣的說不出話來。


    他在此時叫苦,為的是向巡撫衙門要錢,以便盡快展開戰後重建工作。


    然而錢沒有要到,麻煩先給送了過來。


    桂林府缺人不假,那也要他能養得起才行。


    手中既無錢,又沒有糧。


    若是收下這些難民,估摸著要不了三天,境內又會狼煙四起。


    “巡撫大人,桂林遭到叛軍破壞,現在是一清二白。


    下官雖然有意接手安置難民,怎奈手中缺乏錢糧,實屬有心無力。”


    柴景程急忙拒絕道。


    涉及到了個人仕途,他可不想挑戰地獄模式。


    巡撫衙門都被難民壓的喘不過氣來,桂林府就更接不起這盤。


    後續發展需要人口,那是未來的事情,反正現在他無力安置這些難民。


    “不管怎麽說,都要安置一些。


    尤其是新收的這批難民,基本上都是桂林府本地人,你這父母官可不能放任不管。


    錢糧的問題,你可以向朝廷申請撥款。


    不光是桂林府,其餘各府都要承擔一部分難民安置工作。


    朝廷劃撥的經費不足,缺額部分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本撫不管你們怎奈解決,反正不能惹出大亂子。”


    張思翰嚴肅的說道。


    新任總督在錢糧上很是吝嗇,就連應該劃撥的軍費,都被狠砍了一大刀。


    雖然他們存在虛報的嫌疑,可大虞也有漂沒的傳統,多報上兩三成的份額,最後收到的錢糧剛好夠用。


    在錢糧不足的情況下,肯定要優先保障軍隊的供應,難民一下子成了棘手的難題。


    “各地的礦山已經陸續恢複生產,正是缺少勞動力的時候。


    可以從難民中挑選部分青壯過去,賺工錢養家糊口。


    萬事開頭難,隻要有一部分民眾恢複了正常生活,其餘人也會迅速從陰影中走出來。”


    賈博開口安慰道。


    作為布政使,掌管著一省財政和各府屬官,安置災民也屬於分內之事。


    到了關鍵時刻,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


    “幾位,你們就別抱怨了。


    經費不足的可不光是你們,軍中的情況更慘。


    新任總督認為我們的部隊多是衛所兵,有義務無償為朝廷作戰。


    在分配錢糧的時候,直接砍了他們的錢糧。


    本將麾下坐擁五六萬大軍,能夠拿到軍餉的僅有不到萬人。


    如此大的窟窿,還不知道該怎麽去填。”


    嘴上抱怨的厲害,心裏李牧卻沒有當成一回事。


    衛所兵沒有軍餉,這是大虞的老傳統。


    前麵能夠拿到朝廷撥款,那是鑒於廣西的特殊情況。


    現在的廣西,就剩下最後一個梧州府在叛軍手中,軍事壓力已經大幅度降低。


    在軍費不足的情況下,砍掉撥付給衛所兵的錢糧,完全是正常操作。


    早在擔任都指揮使那一刻,李牧就預料到了現在的局麵。


    在收複失地的同時,也在不斷組織人手,複耕他搶回來的軍田。


    連續收獲幾季之後,在糧食上已經完成了自給自足。


    不過窮還是要哭的。


    養活一支軍隊,光讓士卒們吃飽飯還不夠,日常訓練產生的其他開銷同樣不小。


    想要覆蓋大軍的所有支出,除非衛所的軍田全部完成複耕,這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朝廷的物資不要白不要。


    反正大虞這種體製,甭管國庫中有多少錢糧,都會慢慢被官僚集團吞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