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進宮一趟,僅僅是言語上與宛妃爭鋒相對自然不是薑君的目的。
上次玉妃派她宮中內侍攔住宮門,告知她宛妃與雲妃勾結,這份人情薑君領了,此次進宮她有意去謝過這份恩情。
在宛妃進宮前,玉妃寵冠六宮多年肯定有她的本事,斷然不會輕易失寵。
等皇上對宛妃的新鮮勁過了,玉妃定是與宛妃分寵的強力對手。
此時去與玉妃結好,薑君隻當給自己拉攏了一個宮中勢力。
從皇上處離開後,薑君徑直來到了玉妃的寢宮。
與宛妃的高貴氣質不同,玉妃的氣質更偏向於清新脫俗,且雖然年紀大了些,但美貌絲毫不遜色於宛妃,還比她多了幾分風韻。
玉妃親熱地拉薑君坐下後,端詳著她道:“難怪昭王對你如此深情,如此絕色的人兒,本宮看了都喜歡。”
薑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娘過獎了,我家殿下從前對侯府多又得罪,玉妃娘娘卻不計前嫌,告知薑君宮中陰謀,薑君實在感激不盡。”
玉妃聽言,臉上的笑容盡收,冷冷道:“侯府分崩瓦解,本宮感激昭王還來不及呢,那裏不是本宮的娘家,薑側妃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說這話時,她眼前浮現的是她被折磨致死的娘親,以及她飽受欺辱的侯府時光。
妾室,庶女,這兩個身份讓她與她娘親在侯府過得連下人都不如,她對那似海侯門,隻有恨意。
薑君看她的神情,聽她說話的語氣,雖心中有諸多不解,但對她的心情卻了然。
“薑君此次前來,是特意感謝娘娘的。”
她將一個精致的匣子遞給玉妃,這是她特意讓韻意準備的。
“這裏麵有幾件式樣新奇的首飾,還有幾樣自家製的熏香,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還請娘娘笑納。”
玉妃受寵多年,金銀不會缺。
首飾與熏香,正適合她為悅己者容。
玉妃接過匣子,打開看了一眼,驚喜道:“這首飾可真精致,就算是宮中司造局,也未必定製出如此式樣,定是價值不菲,本宮可收不得。”
薑君淡笑道:“都是自家鋪子裏製作的,不花什麽錢,隻要娘娘喜歡,下次出了新式樣,我再給娘娘送來,戴在身上,皇上肯定挪不開眼。”
玉妃合上匣子,讓婢女收好後,歎氣道:“唉,宮裏宮外誰人不知,自從宛妃進宮,皇上身邊哪還有本宮的位置。”
薑君出言安慰道:“我也聽說了,但是娘娘畢竟寵冠六宮多年,等皇上的新鮮勁過了,自然會回到娘娘身邊。”
宛妃輕輕一笑,緩緩道:“我聽說薑側妃與這位宛妃也有些淵源,想必不是什麽好的淵源吧?”
薑君咧嘴一笑,“從前隨殿下去南楚時,做了讓宛妃下不來台的事,得罪了她,故宛妃到了大嶽後,就想方設法地報複我。”
她還不知道玉妃是敵是友,故宛妃愛慕就劉瑾戈之事,暫時還不能讓玉妃知曉。
以免玉妃為了對付宛妃,連劉瑾戈一塊拉下水。
“難怪呢,我就說宛妃為何平白無故的,要與你作對。”玉妃若有所思道,“不過皇上對你甚是喜歡,想必你也不用太擔心。”
薑君一臉憂愁,無奈道:“皇上喜歡我,那是因為我沒有犯錯,若我稍有不慎,犯了什麽過錯,宛妃在吹吹枕邊風,腦袋估計都不保。
娘娘應該聽說過,昭王府薑側妃最是不講理,不知禮的,所以我太容易犯錯了。”
玉妃抿嘴一笑,“那不過是旁人見你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嫉妒你,胡亂編排你罷了,本宮看你就很明事理。
再說了,就算你犯了什麽錯,昭王也會袒護你的。”
薑君搖搖頭,“我不連累殿下就阿彌陀佛了,在皇上眼裏,如今是宛妃最大,我們家殿下實在算不了什麽。”
玉妃聽了她的話,沉默片刻後,神色決然道:“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本宮就不拐彎抹角了,本宮送你人情,就是希望與你合作。”
薑君佯裝茫然,困惑地問道:“合作?不知薑君有何特別之處值得娘娘與我合作?”
玉妃將三個小瓷杯放在桌子中間,指著它們說道:“這三個瓷杯,分別是你我,還有宛妃,你我有共同之處,就是不能任由宛妃的勢力在皇宮在大嶽壯大,簡單來說,不能讓她一直受寵。”
薑君看著在玉妃手下移動的三個瓷杯,頷首微笑道:“娘娘說的沒錯,不瞞娘娘,宛妃進宮很有可能是受南楚二皇子宇文讓指使,我想讓玉妃失寵,一是為了給自己減少麻煩,二是為了就算宇文讓有何陰謀,也不能通過宛妃掀起任何風浪。”
玉妃麵露詫異,用異樣的眼神看著薑君,道:“本宮竟不知還有這層,本以為你隻是與宛妃有恩怨,這才試圖拉攏你,沒想到薑側妃心中所係,不僅僅是自己個人安危。
難怪昭王唯獨青睞於你,也難怪皇上會封你為大將軍,也難怪北山大營的一萬凰字軍對你心服口服。”
她雖然身居深宮,但關於這位薑側妃的事,沒少聽宮人們談論。
其中有褒有貶,但更多的是對這位女將軍的誇讚與憧憬。
一個女子能活得灑脫如此,就算是早已習慣深宮生活的玉妃,也對她充滿了羨慕之情。
薑君低頭一笑,“娘娘謬讚,薑君愧不敢當,若能得娘娘相助,薑君自然欣喜不已。”
皇後不是爭寵之人,容妃更是一心放在劉瑾瑜身上,唯有玉妃,才能與宛妃一爭。
與玉妃合作,於薑君而言,絕對是有利無弊。
玉妃點點頭,認真道:“好,今日本宮與你就正式成為盟友,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咱們再謹慎思量。”
薑君打量著容貌與氣質俱佳的玉妃,道:“皇上看中宛妃的,不過是她那白衣一舞,而看中娘娘的,則是這一身脫俗氣質。”
而如妃,則是兩者兼備,一顰一笑皆我見猶憐,且性格溫和,善解人意。
這些都是薑君從皇後娘娘那裏打聽到的,容貌天賜,無可奈何。
但玉妃的氣質,卻深似如妃,若舞蹈能跳得更好些,定能與玉妃一爭。
想到這些,薑君心中便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既然玉妃與宛妃都隻是皇上的愛屋及烏,那就比比誰更像了。
上次玉妃派她宮中內侍攔住宮門,告知她宛妃與雲妃勾結,這份人情薑君領了,此次進宮她有意去謝過這份恩情。
在宛妃進宮前,玉妃寵冠六宮多年肯定有她的本事,斷然不會輕易失寵。
等皇上對宛妃的新鮮勁過了,玉妃定是與宛妃分寵的強力對手。
此時去與玉妃結好,薑君隻當給自己拉攏了一個宮中勢力。
從皇上處離開後,薑君徑直來到了玉妃的寢宮。
與宛妃的高貴氣質不同,玉妃的氣質更偏向於清新脫俗,且雖然年紀大了些,但美貌絲毫不遜色於宛妃,還比她多了幾分風韻。
玉妃親熱地拉薑君坐下後,端詳著她道:“難怪昭王對你如此深情,如此絕色的人兒,本宮看了都喜歡。”
薑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娘過獎了,我家殿下從前對侯府多又得罪,玉妃娘娘卻不計前嫌,告知薑君宮中陰謀,薑君實在感激不盡。”
玉妃聽言,臉上的笑容盡收,冷冷道:“侯府分崩瓦解,本宮感激昭王還來不及呢,那裏不是本宮的娘家,薑側妃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說這話時,她眼前浮現的是她被折磨致死的娘親,以及她飽受欺辱的侯府時光。
妾室,庶女,這兩個身份讓她與她娘親在侯府過得連下人都不如,她對那似海侯門,隻有恨意。
薑君看她的神情,聽她說話的語氣,雖心中有諸多不解,但對她的心情卻了然。
“薑君此次前來,是特意感謝娘娘的。”
她將一個精致的匣子遞給玉妃,這是她特意讓韻意準備的。
“這裏麵有幾件式樣新奇的首飾,還有幾樣自家製的熏香,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還請娘娘笑納。”
玉妃受寵多年,金銀不會缺。
首飾與熏香,正適合她為悅己者容。
玉妃接過匣子,打開看了一眼,驚喜道:“這首飾可真精致,就算是宮中司造局,也未必定製出如此式樣,定是價值不菲,本宮可收不得。”
薑君淡笑道:“都是自家鋪子裏製作的,不花什麽錢,隻要娘娘喜歡,下次出了新式樣,我再給娘娘送來,戴在身上,皇上肯定挪不開眼。”
玉妃合上匣子,讓婢女收好後,歎氣道:“唉,宮裏宮外誰人不知,自從宛妃進宮,皇上身邊哪還有本宮的位置。”
薑君出言安慰道:“我也聽說了,但是娘娘畢竟寵冠六宮多年,等皇上的新鮮勁過了,自然會回到娘娘身邊。”
宛妃輕輕一笑,緩緩道:“我聽說薑側妃與這位宛妃也有些淵源,想必不是什麽好的淵源吧?”
薑君咧嘴一笑,“從前隨殿下去南楚時,做了讓宛妃下不來台的事,得罪了她,故宛妃到了大嶽後,就想方設法地報複我。”
她還不知道玉妃是敵是友,故宛妃愛慕就劉瑾戈之事,暫時還不能讓玉妃知曉。
以免玉妃為了對付宛妃,連劉瑾戈一塊拉下水。
“難怪呢,我就說宛妃為何平白無故的,要與你作對。”玉妃若有所思道,“不過皇上對你甚是喜歡,想必你也不用太擔心。”
薑君一臉憂愁,無奈道:“皇上喜歡我,那是因為我沒有犯錯,若我稍有不慎,犯了什麽過錯,宛妃在吹吹枕邊風,腦袋估計都不保。
娘娘應該聽說過,昭王府薑側妃最是不講理,不知禮的,所以我太容易犯錯了。”
玉妃抿嘴一笑,“那不過是旁人見你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嫉妒你,胡亂編排你罷了,本宮看你就很明事理。
再說了,就算你犯了什麽錯,昭王也會袒護你的。”
薑君搖搖頭,“我不連累殿下就阿彌陀佛了,在皇上眼裏,如今是宛妃最大,我們家殿下實在算不了什麽。”
玉妃聽了她的話,沉默片刻後,神色決然道:“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本宮就不拐彎抹角了,本宮送你人情,就是希望與你合作。”
薑君佯裝茫然,困惑地問道:“合作?不知薑君有何特別之處值得娘娘與我合作?”
玉妃將三個小瓷杯放在桌子中間,指著它們說道:“這三個瓷杯,分別是你我,還有宛妃,你我有共同之處,就是不能任由宛妃的勢力在皇宮在大嶽壯大,簡單來說,不能讓她一直受寵。”
薑君看著在玉妃手下移動的三個瓷杯,頷首微笑道:“娘娘說的沒錯,不瞞娘娘,宛妃進宮很有可能是受南楚二皇子宇文讓指使,我想讓玉妃失寵,一是為了給自己減少麻煩,二是為了就算宇文讓有何陰謀,也不能通過宛妃掀起任何風浪。”
玉妃麵露詫異,用異樣的眼神看著薑君,道:“本宮竟不知還有這層,本以為你隻是與宛妃有恩怨,這才試圖拉攏你,沒想到薑側妃心中所係,不僅僅是自己個人安危。
難怪昭王唯獨青睞於你,也難怪皇上會封你為大將軍,也難怪北山大營的一萬凰字軍對你心服口服。”
她雖然身居深宮,但關於這位薑側妃的事,沒少聽宮人們談論。
其中有褒有貶,但更多的是對這位女將軍的誇讚與憧憬。
一個女子能活得灑脫如此,就算是早已習慣深宮生活的玉妃,也對她充滿了羨慕之情。
薑君低頭一笑,“娘娘謬讚,薑君愧不敢當,若能得娘娘相助,薑君自然欣喜不已。”
皇後不是爭寵之人,容妃更是一心放在劉瑾瑜身上,唯有玉妃,才能與宛妃一爭。
與玉妃合作,於薑君而言,絕對是有利無弊。
玉妃點點頭,認真道:“好,今日本宮與你就正式成為盟友,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咱們再謹慎思量。”
薑君打量著容貌與氣質俱佳的玉妃,道:“皇上看中宛妃的,不過是她那白衣一舞,而看中娘娘的,則是這一身脫俗氣質。”
而如妃,則是兩者兼備,一顰一笑皆我見猶憐,且性格溫和,善解人意。
這些都是薑君從皇後娘娘那裏打聽到的,容貌天賜,無可奈何。
但玉妃的氣質,卻深似如妃,若舞蹈能跳得更好些,定能與玉妃一爭。
想到這些,薑君心中便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既然玉妃與宛妃都隻是皇上的愛屋及烏,那就比比誰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