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宮正殿。
對於這個即使是上朝也不摘掉麵具、甚至這一行為還被皇上默許的男人,群臣每每看向其,目光都難免會有些複雜。
入朝不過將近半年時間,卻已走到了丞相之下的位置,沒人能夠窺見其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隻因其光芒早已將除此之外的東西盡數掩蓋。
“皇上,銀燭請命。”
六個字出口,大殿陷入了全然的死寂。
首先是對於請命這件事本身,領兵出征雖是一件風光無限的事,同時也伴隨著難以估計的風險,畢竟,其他地方還好說,總歸能得到不少地方軍隊的幫扶,可這一仗,領兵將領能夠依靠的就隻有自身了。
其次,請命之人可以是曾經與蠻國之北那邊打過的趙潛和阮礪二人,多少交戰過,對對方定然有所了解,可這銀燭,哪裏聽說過與蠻國之北有過什麽交集?別說交集了,此人恐怕都沒有帶兵打仗過,簡直無稽之談。
再者,人們萬萬不會想到,朝堂上一向不怎麽開口的銀燭竟然會主動站出來。
麵對銀燭,這些人一無所知。
可能就連名字,也不過是一個代號。
臉上覆著不知材質的銀色麵具,一身靛青,從其出現伊始,那副裝扮就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再加上語調平淡得仿佛經年未改,無論是和他麵對麵,還是隻觀其背影,都難以在心中留下什麽確切的印象。
似白開水,人群中最不出挑的存在,卻是無人能夠忽視分毫。
或許皇上知道,但即使如此,又能有什麽幹係呢,誰敢去問?所以疑問隻能在心裏埋著,等哪天光線從縫隙裏透出來,再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
更令眾人難以接受的是,皇上竟然點了點頭。
直接當場同意了這人的請命,沒有給事情留下任何轉圜餘地,使得殿內幾乎全部老狐狸腦子卡了殼——皇上,是不是沒睡醒?
再如何這銀燭也隻不過是個新人罷,怎麽能夠就這麽下了決定呢?
莫非……其中大有隱情,甚至大膽猜測,其一切行為都是皇上默許的!大概也隻有這種猜測能夠對如今的荒唐解釋一二,但即使是如此,下了朝的諸位大臣仍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回了府後,不論是碰見幾欲撲入懷中的兒女,還是看到夫人難得一次對著自己媚眼如絲,紛紛裝作沒看見一般,逃也似的鑽進了各自的書房。
此種局麵一直持續了足足七日,直到第八日承乾宮頒布新詔令之後才些許緩解。
金口玉言,銀燭領兵出征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副將的人選已經出來了,那就是趙潛與阮礪。
由此,各方勢力不再糾結於皇上此舉為何以及銀燭其人,均是將目光投到了趙、阮二者的身上。
銀燭是油鹽不進,如何示好都等同於空氣,可趙家和阮家總歸不是,作為一方勢力的代表或追隨者,他們想要在世間立足,唯有打理好來自各處的關係。
既有了門,敲門磚還會遠麽?
隻是方式的問題。
這些人心思活絡得很。
安寧而表麵和諧的京城,自皇帝點頭的那日起,那點平靜便再也維持不住了,隱藏在棉布下的劍尖終於顯露了它的銳利,或亮或折,今後恐怕都不過是在一念之間。
機遇,發展,蠢蠢欲動。
爭鬥,亂世,接踵而至。
鳳儀宮裏聽聞了一切消息的洛墨卻隻是吃了塊甜瓜,自己的小勢力有人帶領有人幫扶,穩步發展即可,不必擔心那些有的沒的,宮中的自己也不會受到什麽影響,自是依舊老神在在。
隻不過,關注與思索的東西突然變了很多。
而她對麵的荔枝,則在略顯憂慮的走來走去,嘴裏不住地念叨著打仗了打仗了,仿佛戰爭明天就要開始了一般。
事實上,還有三月有餘。
“我說荔枝,你能不能別在這兒轉來轉去得了,晃得我眼睛都有些花了。”說話的是榴蓮,此刻正坐在洛墨一側在布麵上比劃著什麽。
“你做你的小衣裳,我走我的路,何曾礙著你什麽事了?”荔枝又走了幾步,這持續了一刻鍾之久的行動方停止了,隻見她有些氣鼓鼓地看了洛墨一眼,然後道,“我說娘娘,大昌都該打仗了,怎麽看您還是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洛墨抬頭瞧了荔枝一眼,道:“本宮急了如何,不急又如何,可曾會造成什麽影響麽?”
“這……”荔枝瞬間啞口無言。
見自己接著再說恐怕也是多費口舌,荔枝隻有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喝了口水,然後才不解地對洛墨道:“可是娘娘,您就沒有一點想勸勸皇上的念頭嗎?”
“沒有。”洛墨道。
“可是……可是,您就不覺得……”荔枝欲言又止。
不必荔枝繼續說,洛墨也曉得其話中含義,無非就是鍾離卿那般決定有失嚴謹還需三思等等一係列的話。
雖說那日鍾離卿力排眾議同意了銀燭的請命,百官見此也隻得無話可說,可耐不住壽康宮還有一位,比如那趙家的家主,便連夜換了衣裳求見了太後。
對於自個兒的母家,太後自是不會拒絕,好吃好喝地接見,轉而轉日一早,便領著赤梅嬤嬤入了那承乾宮,將尚在睡夢中的鍾離卿給叫了起來。
起因是有了,過程也有了,但結果仍不會有什麽動搖,據說是太後氣得將皇上給罵了一通,然而聽見的人沒一個傻的,截口否認,那不算謠言的謠言也就在半路夭折。
洛墨搖了搖頭,沒有讓荔枝繼續說。
這時候,榴蓮的機靈就顯示了出來,荔枝雖也聰明,但並不會在熟人跟前隱藏,該說什麽話還是什麽話,但榴蓮不會,縱使長時間相處,其說話做事也總有自己的準則,手裏那根針還是那根針,綢子上比對來比對去,嘴裏還不時念念叨叨,仿佛對於周圍的對話一無所知。
“鍾離卿不會突然發了癔症,言語行事絕不會一時衝動。倒是你,還是趕緊收拾收拾自己的那點東西,同那北門嘯去北地玩去罷。”
對於這個即使是上朝也不摘掉麵具、甚至這一行為還被皇上默許的男人,群臣每每看向其,目光都難免會有些複雜。
入朝不過將近半年時間,卻已走到了丞相之下的位置,沒人能夠窺見其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隻因其光芒早已將除此之外的東西盡數掩蓋。
“皇上,銀燭請命。”
六個字出口,大殿陷入了全然的死寂。
首先是對於請命這件事本身,領兵出征雖是一件風光無限的事,同時也伴隨著難以估計的風險,畢竟,其他地方還好說,總歸能得到不少地方軍隊的幫扶,可這一仗,領兵將領能夠依靠的就隻有自身了。
其次,請命之人可以是曾經與蠻國之北那邊打過的趙潛和阮礪二人,多少交戰過,對對方定然有所了解,可這銀燭,哪裏聽說過與蠻國之北有過什麽交集?別說交集了,此人恐怕都沒有帶兵打仗過,簡直無稽之談。
再者,人們萬萬不會想到,朝堂上一向不怎麽開口的銀燭竟然會主動站出來。
麵對銀燭,這些人一無所知。
可能就連名字,也不過是一個代號。
臉上覆著不知材質的銀色麵具,一身靛青,從其出現伊始,那副裝扮就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再加上語調平淡得仿佛經年未改,無論是和他麵對麵,還是隻觀其背影,都難以在心中留下什麽確切的印象。
似白開水,人群中最不出挑的存在,卻是無人能夠忽視分毫。
或許皇上知道,但即使如此,又能有什麽幹係呢,誰敢去問?所以疑問隻能在心裏埋著,等哪天光線從縫隙裏透出來,再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
更令眾人難以接受的是,皇上竟然點了點頭。
直接當場同意了這人的請命,沒有給事情留下任何轉圜餘地,使得殿內幾乎全部老狐狸腦子卡了殼——皇上,是不是沒睡醒?
再如何這銀燭也隻不過是個新人罷,怎麽能夠就這麽下了決定呢?
莫非……其中大有隱情,甚至大膽猜測,其一切行為都是皇上默許的!大概也隻有這種猜測能夠對如今的荒唐解釋一二,但即使是如此,下了朝的諸位大臣仍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回了府後,不論是碰見幾欲撲入懷中的兒女,還是看到夫人難得一次對著自己媚眼如絲,紛紛裝作沒看見一般,逃也似的鑽進了各自的書房。
此種局麵一直持續了足足七日,直到第八日承乾宮頒布新詔令之後才些許緩解。
金口玉言,銀燭領兵出征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副將的人選已經出來了,那就是趙潛與阮礪。
由此,各方勢力不再糾結於皇上此舉為何以及銀燭其人,均是將目光投到了趙、阮二者的身上。
銀燭是油鹽不進,如何示好都等同於空氣,可趙家和阮家總歸不是,作為一方勢力的代表或追隨者,他們想要在世間立足,唯有打理好來自各處的關係。
既有了門,敲門磚還會遠麽?
隻是方式的問題。
這些人心思活絡得很。
安寧而表麵和諧的京城,自皇帝點頭的那日起,那點平靜便再也維持不住了,隱藏在棉布下的劍尖終於顯露了它的銳利,或亮或折,今後恐怕都不過是在一念之間。
機遇,發展,蠢蠢欲動。
爭鬥,亂世,接踵而至。
鳳儀宮裏聽聞了一切消息的洛墨卻隻是吃了塊甜瓜,自己的小勢力有人帶領有人幫扶,穩步發展即可,不必擔心那些有的沒的,宮中的自己也不會受到什麽影響,自是依舊老神在在。
隻不過,關注與思索的東西突然變了很多。
而她對麵的荔枝,則在略顯憂慮的走來走去,嘴裏不住地念叨著打仗了打仗了,仿佛戰爭明天就要開始了一般。
事實上,還有三月有餘。
“我說荔枝,你能不能別在這兒轉來轉去得了,晃得我眼睛都有些花了。”說話的是榴蓮,此刻正坐在洛墨一側在布麵上比劃著什麽。
“你做你的小衣裳,我走我的路,何曾礙著你什麽事了?”荔枝又走了幾步,這持續了一刻鍾之久的行動方停止了,隻見她有些氣鼓鼓地看了洛墨一眼,然後道,“我說娘娘,大昌都該打仗了,怎麽看您還是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洛墨抬頭瞧了荔枝一眼,道:“本宮急了如何,不急又如何,可曾會造成什麽影響麽?”
“這……”荔枝瞬間啞口無言。
見自己接著再說恐怕也是多費口舌,荔枝隻有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喝了口水,然後才不解地對洛墨道:“可是娘娘,您就沒有一點想勸勸皇上的念頭嗎?”
“沒有。”洛墨道。
“可是……可是,您就不覺得……”荔枝欲言又止。
不必荔枝繼續說,洛墨也曉得其話中含義,無非就是鍾離卿那般決定有失嚴謹還需三思等等一係列的話。
雖說那日鍾離卿力排眾議同意了銀燭的請命,百官見此也隻得無話可說,可耐不住壽康宮還有一位,比如那趙家的家主,便連夜換了衣裳求見了太後。
對於自個兒的母家,太後自是不會拒絕,好吃好喝地接見,轉而轉日一早,便領著赤梅嬤嬤入了那承乾宮,將尚在睡夢中的鍾離卿給叫了起來。
起因是有了,過程也有了,但結果仍不會有什麽動搖,據說是太後氣得將皇上給罵了一通,然而聽見的人沒一個傻的,截口否認,那不算謠言的謠言也就在半路夭折。
洛墨搖了搖頭,沒有讓荔枝繼續說。
這時候,榴蓮的機靈就顯示了出來,荔枝雖也聰明,但並不會在熟人跟前隱藏,該說什麽話還是什麽話,但榴蓮不會,縱使長時間相處,其說話做事也總有自己的準則,手裏那根針還是那根針,綢子上比對來比對去,嘴裏還不時念念叨叨,仿佛對於周圍的對話一無所知。
“鍾離卿不會突然發了癔症,言語行事絕不會一時衝動。倒是你,還是趕緊收拾收拾自己的那點東西,同那北門嘯去北地玩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