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德找了中人寫了契紙,水娃就成了袁家的新成員。
袁弘德覺得他的名字太過隨意,問他:“水娃這個名字誰給取的?原本的名字叫啥?”
“水娃是五爺給取的,原來的名字叫鄭賁思。”
袁明珠想著:皎皎白駒,賁然來思。
袁弘德則是微微一愣,他們家已然有五駒了,居然又來一駒,認為這就是緣分。
說:“以後改名叫袁白駒吧,長大以後倒省了再取字了,就用賁思做字好了。”
新出爐的袁白駒忍不住昂著小腦袋衝著袁弘德一笑。
這個家裏沒有人會假裝給他東西吃,等他去吃再端走,戲耍於他。
沒有人會因為他笑一笑就露出猥瑣的表情,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會給他取名字,長大以後的字都有了。
原本的他以為長大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像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現在也可以展望一下了。
袁弘德問他:“五爺是什麽人?”
袁白駒還是太小,困惑的看著他,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五爺做什麽營生的?”他換了個問法。
“買賣人口。”
知道袁白駒所說的五爺跟吳寡婦一樣是個牙子,袁弘德就不再問了。
因為他就是腦洞開到天際,也想不到韓老五會因為袁鐵栓他們吹噓的幾句牛皮就設法謀害他們。
袁家人很快就發現,袁白駒像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掃地、燒火、看孩子、撿柴火……
大人們起床的時辰他就跟著起床了,踩著小板凳從水缸裏舀了水倒進洗臉盆裏,再幫著遞上巾帕。
袁弘德看著給自己遞巾帕的孩子,默默的接了過去。
中午休息的時候,袁弘德對陶氏說:“你找機會跟白駒說說,讓他跟少駒一樣就行了,不用總找著活幹。”
陶氏說:“這孩子在人牙子家住了有些日子了,那等地方,沒眼色不勤快的要挨打,慢慢來,時日久了就好了。”
人牙子買來的人都是要賣出去的,賣出去之前得訓練得有點做人奴仆的樣子,不然影響口碑。
而且沒賣出去之前牙子也不願意白養著他們,總是要使喚著。
袁家的孩子也要幹活,農家的孩子不可能跟個富家少爺似的隻讀書什麽都不用做,養得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袁伯駒幾個大些的兄弟早晨要去撿糞、撿柴火、割草,從學堂回來要抬水澆菜園,休沐的時候要跟著下地……。
袁珍珠幾個小的有玩耍的資格,不過也要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不過他們無論幹什麽活,跟袁白駒跟人的感覺不同,袁少駒他們幹活是因為該幹活,而不是為了討好誰。
都說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強,來了一個多月,袁白駒就跟袁少駒差不多了。
袁樹杜氏一早要去地裏幹活,袁少駒扯著父親的衣襟非要跟著。
“你跟你爹幹活去,你跟著幹啥啊?”杜氏想把他哄下來。
陶氏:“太陽以後就出來了,外頭熱,別去了在家玩,看看小妹都不去。”
袁少駒看了眼都不會爬的袁明珠,十分堅定的拉著他爹,立場鮮明。
袁明珠:你那是什麽眼神?
她都能看出他眼神裏的嫌棄。
或許是覺得拿小女兒比較太沒有說服力,杜氏隻能換個說法:“你看弟弟都不去。”
一扭頭看到袁白駒也站在丈夫的另一邊拉著衣裳不撒手。
杜氏:……
“弟弟說了跟我一起去,我們要抓土蠶回來給大蘆花吃。”
說得十分理直氣壯。
大蘆花是家裏的一隻母雞,繼黑白花抱了一窩小雞仔出來後,它也想要抱窩了。
抱窩的母雞吃食變少,要給加點營養。
袁樹寵孩子,跟著講情:“想去就去吧,我給拿著草帽。”
杜氏:“他們走得慢,到地方太陽都老高了,幹不了多少活就該回來了,工夫都瞎搭在路上了。”
他們家是慈父嚴母。
袁樹好脾氣:“我擔著筐好了,讓他們坐筐裏我擔著他們,不耽誤啥,帶著他們吧,這樣走不了也一樣耽誤事,別再給招哭了。”
杜氏被勸得沒脾氣了,“你不嫌累就擔著吧!”
袁樹擔著筐,一個筐裏坐著一個戴著草帽的小兒,兩口子一起往地裏去。
走到對著東坡的那條路,遠遠的看到張氏從東坡上下來。
張氏也看到他們,喊著他們跑了過來:“小樹兄弟……。”
跑到跟前問他們:“你們這是去幹啥呐?咋還挑著孩子?小叔祖在家呢?”
杜氏搶著道:“俺們去地裏看看,帶著他們幫忙幹點活,叔祖在家。”
怕袁樹老實說出挑著孩子去玩的話,惹得張氏說一籮筐的怪話。
誰家孩子小時候都寵著些,但是自己寵沒關係,看到別人寵就會說三道四。
張氏嘴角撇了撇,說:“你們去地裏吧,俺找小叔祖有點事。”
待看到袁樹兩口子走遠了,回頭呸了一聲。
“哄誰呢?屎尖子大的孩子帶去幹活?他能幹個屁的活。”
心裏對袁弘德愈發不滿:“對個買來的野種比對俺家孩兒都好,個老不死的東西。”
進了袁家的院子,看到陶氏正坐在窯洞門口挑雞蛋。
原本的來意都忘記了,對陶氏說:“叔祖母幹嘛呢?喲,這麽多雞蛋!鐵栓、銅栓去五渡屯幹活,都累瘦了,家裏也沒啥給他們補補。”
陶氏對她動不動就哭窮還不能完全免疫,聽著十分不自在。
隻能訕訕道:“這些雞蛋是留著做種蛋用的,那隻蘆花雞要抱窩。”
袁明珠聽得十分無奈,自己家的東西,不想給就不給,曾祖母這樣,好像不給人占便宜是犯了什麽大錯似的。
因為要攢夠二十一隻種蛋,袁家自己家都舍不得吃雞蛋。
更加覺得把曾祖父給治好的必要性。
要是曾祖父沒了,曾祖母這樣就等著讓人生吞活剝吧!
看到沒便宜占,張氏懶得應付陶氏,問道:“俺小叔祖呢?沒在家呀?”
“你小叔祖他們在前麵院子幹活呢,找他有啥事?”
袁明珠看著她合不攏的嘴,覺得是好事。
就聽張氏把大腿拍的“啪”得一聲響:“好事,俺家鐵栓那孩子前陣子不是去五渡屯找了個活幹嘛,
一起幹活的有個人看中俺家鐵栓了,非要把閨女嫁給他。”
袁弘德覺得他的名字太過隨意,問他:“水娃這個名字誰給取的?原本的名字叫啥?”
“水娃是五爺給取的,原來的名字叫鄭賁思。”
袁明珠想著:皎皎白駒,賁然來思。
袁弘德則是微微一愣,他們家已然有五駒了,居然又來一駒,認為這就是緣分。
說:“以後改名叫袁白駒吧,長大以後倒省了再取字了,就用賁思做字好了。”
新出爐的袁白駒忍不住昂著小腦袋衝著袁弘德一笑。
這個家裏沒有人會假裝給他東西吃,等他去吃再端走,戲耍於他。
沒有人會因為他笑一笑就露出猥瑣的表情,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會給他取名字,長大以後的字都有了。
原本的他以為長大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像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現在也可以展望一下了。
袁弘德問他:“五爺是什麽人?”
袁白駒還是太小,困惑的看著他,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五爺做什麽營生的?”他換了個問法。
“買賣人口。”
知道袁白駒所說的五爺跟吳寡婦一樣是個牙子,袁弘德就不再問了。
因為他就是腦洞開到天際,也想不到韓老五會因為袁鐵栓他們吹噓的幾句牛皮就設法謀害他們。
袁家人很快就發現,袁白駒像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掃地、燒火、看孩子、撿柴火……
大人們起床的時辰他就跟著起床了,踩著小板凳從水缸裏舀了水倒進洗臉盆裏,再幫著遞上巾帕。
袁弘德看著給自己遞巾帕的孩子,默默的接了過去。
中午休息的時候,袁弘德對陶氏說:“你找機會跟白駒說說,讓他跟少駒一樣就行了,不用總找著活幹。”
陶氏說:“這孩子在人牙子家住了有些日子了,那等地方,沒眼色不勤快的要挨打,慢慢來,時日久了就好了。”
人牙子買來的人都是要賣出去的,賣出去之前得訓練得有點做人奴仆的樣子,不然影響口碑。
而且沒賣出去之前牙子也不願意白養著他們,總是要使喚著。
袁家的孩子也要幹活,農家的孩子不可能跟個富家少爺似的隻讀書什麽都不用做,養得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袁伯駒幾個大些的兄弟早晨要去撿糞、撿柴火、割草,從學堂回來要抬水澆菜園,休沐的時候要跟著下地……。
袁珍珠幾個小的有玩耍的資格,不過也要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不過他們無論幹什麽活,跟袁白駒跟人的感覺不同,袁少駒他們幹活是因為該幹活,而不是為了討好誰。
都說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強,來了一個多月,袁白駒就跟袁少駒差不多了。
袁樹杜氏一早要去地裏幹活,袁少駒扯著父親的衣襟非要跟著。
“你跟你爹幹活去,你跟著幹啥啊?”杜氏想把他哄下來。
陶氏:“太陽以後就出來了,外頭熱,別去了在家玩,看看小妹都不去。”
袁少駒看了眼都不會爬的袁明珠,十分堅定的拉著他爹,立場鮮明。
袁明珠:你那是什麽眼神?
她都能看出他眼神裏的嫌棄。
或許是覺得拿小女兒比較太沒有說服力,杜氏隻能換個說法:“你看弟弟都不去。”
一扭頭看到袁白駒也站在丈夫的另一邊拉著衣裳不撒手。
杜氏:……
“弟弟說了跟我一起去,我們要抓土蠶回來給大蘆花吃。”
說得十分理直氣壯。
大蘆花是家裏的一隻母雞,繼黑白花抱了一窩小雞仔出來後,它也想要抱窩了。
抱窩的母雞吃食變少,要給加點營養。
袁樹寵孩子,跟著講情:“想去就去吧,我給拿著草帽。”
杜氏:“他們走得慢,到地方太陽都老高了,幹不了多少活就該回來了,工夫都瞎搭在路上了。”
他們家是慈父嚴母。
袁樹好脾氣:“我擔著筐好了,讓他們坐筐裏我擔著他們,不耽誤啥,帶著他們吧,這樣走不了也一樣耽誤事,別再給招哭了。”
杜氏被勸得沒脾氣了,“你不嫌累就擔著吧!”
袁樹擔著筐,一個筐裏坐著一個戴著草帽的小兒,兩口子一起往地裏去。
走到對著東坡的那條路,遠遠的看到張氏從東坡上下來。
張氏也看到他們,喊著他們跑了過來:“小樹兄弟……。”
跑到跟前問他們:“你們這是去幹啥呐?咋還挑著孩子?小叔祖在家呢?”
杜氏搶著道:“俺們去地裏看看,帶著他們幫忙幹點活,叔祖在家。”
怕袁樹老實說出挑著孩子去玩的話,惹得張氏說一籮筐的怪話。
誰家孩子小時候都寵著些,但是自己寵沒關係,看到別人寵就會說三道四。
張氏嘴角撇了撇,說:“你們去地裏吧,俺找小叔祖有點事。”
待看到袁樹兩口子走遠了,回頭呸了一聲。
“哄誰呢?屎尖子大的孩子帶去幹活?他能幹個屁的活。”
心裏對袁弘德愈發不滿:“對個買來的野種比對俺家孩兒都好,個老不死的東西。”
進了袁家的院子,看到陶氏正坐在窯洞門口挑雞蛋。
原本的來意都忘記了,對陶氏說:“叔祖母幹嘛呢?喲,這麽多雞蛋!鐵栓、銅栓去五渡屯幹活,都累瘦了,家裏也沒啥給他們補補。”
陶氏對她動不動就哭窮還不能完全免疫,聽著十分不自在。
隻能訕訕道:“這些雞蛋是留著做種蛋用的,那隻蘆花雞要抱窩。”
袁明珠聽得十分無奈,自己家的東西,不想給就不給,曾祖母這樣,好像不給人占便宜是犯了什麽大錯似的。
因為要攢夠二十一隻種蛋,袁家自己家都舍不得吃雞蛋。
更加覺得把曾祖父給治好的必要性。
要是曾祖父沒了,曾祖母這樣就等著讓人生吞活剝吧!
看到沒便宜占,張氏懶得應付陶氏,問道:“俺小叔祖呢?沒在家呀?”
“你小叔祖他們在前麵院子幹活呢,找他有啥事?”
袁明珠看著她合不攏的嘴,覺得是好事。
就聽張氏把大腿拍的“啪”得一聲響:“好事,俺家鐵栓那孩子前陣子不是去五渡屯找了個活幹嘛,
一起幹活的有個人看中俺家鐵栓了,非要把閨女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