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成年就離了家族的庇護,隻怕更為艱難。
家裏這些年對袁伯駒在教育方麵的投入很大,一旦分開遷移,不說他還有沒有能力繼續讀書科考,即便有能力繼續讀書,也不再是家族的助力。
這些年投入的金錢和心力就都打了水漂了。
所以袁明珠覺得,無論是為了家裏好還是為了大哥好,曾祖父都決對不會讓大哥跟家裏分開。
他肯定會極力促成這次遷徙,免得拖得久了夜長夢多。
因為這種未知的變故,所有人都有些壓抑,袁白駒的麵容,比平日更顯陰鬱,讓袁少駒都沒敢再擺弄他新得的麵具。
他討好似的哄著袁白駒:“六弟,以後咱們一起玩這個麵具。”
以為袁白駒的陰鬱是因為他霸占了麵具才這樣。
袁白駒突然有些羨慕這個五哥,也隻有被保護著的人才能如此沒心沒肺。
袁白駒抬眸看他一眼:“你玩吧,我不喜歡。”
袁少駒放心了,摟著麵具睡著了。
袁白駒望著屋頂的承塵,思索著如果袁家往東部遷徙,他該何去何從。
他的仇人在這裏。
外祖父和父親未竟的抱負還沒有達成,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著他來實現。
晉王在這裏。
他不能離開這裏,他得留下。
至於怎麽脫離袁家,他得想想。
次日早晨,昨晚睡遲的袁白駒還是照著往日的作息習慣早早醒來,梳洗罷跟著哥哥們開始早讀。
袁弘德翻看著他們昨日買來的那些書,不自覺讚歎出聲:“好文章啊!”
他手裏所拿的正是昨日袁伯駒選中的那本經義的例文集。
聽到他讚歎,兄弟幾個都抬頭看過去,見他們看過來,袁弘德把書遞給袁伯駒。
“看看這一篇,什麽時候你所做的經義能達到這篇七成的水平,前去應試就比較有把握了。”
再次讚歎道:“真不愧為陸駁先生的高足,所作文章辭藻華麗卻不顯空洞,言之有物。”
自言自語般歎道:“隻可惜天不假年,天妒英才呀!”
袁仲駒看著作者名,讀道:“鄭長英?”
不知道這位頗受曾祖父推崇的鄭長英是何許人也。
袁伯駒解釋道:“鄭弈寧,字長英,師從陸駁先生,陸駁先生惜其才華,許之以次女,咱們縣五渡屯人士……。”
說到五渡屯,連陶氏都明白了。
五渡屯鄭家的牌坊聲名遠揚。
袁明珠往袁白駒看了一眼,就見他挺直著脊背坐著,手裏捧著書,麵色平靜,看不出異樣。
看不出異樣才是最大的異樣。
她能隱隱覺察出袁白駒的狀況不對,卻想不到這小子已經做了出人意料的決定。
袁珍珠:“是鄭家六奶奶的丈夫吧?鄭家六奶奶重義輕生,讓人好生欽佩。”
聽著姐姐的話,袁明珠差點被自己的口水給嗆著了。
其他人也驚愕的看向她,看過她又扭頭看向袁弘德。
就看到袁弘德臉色鐵青。
袁家的幾個兄弟和袁明珠都是袁弘德一手教養的,知道他對讓女人殉節最是鄙夷不過。
之前或許還沒有如此明顯的離經叛道,自從知曉了鄭家六奶奶和小少爺死因的疑點以後,對那些假仁假義的假道學更加棄如敝屣。
隻有袁珍珠,終日跟著陶氏,學些女紅針黹,也看些《女戒》之類的書識識字。
袁弘德鬧怒道:“欽佩個……,欽佩什麽欽佩?娘家捧在手心裏養大的閨女,嫁出去也希望她一生平安,活生生的人自盡而死,讓生養她的親人如何自處?”
他想罵欽佩個屁,到底還記得那是嬌滴滴的曾孫女,不是皮糙肉厚的曾孫子,把粗口收斂起來。
抱怨陶氏:“你平日都給她看了什麽亂七八糟的書?趕緊拿出來燒了。”
都說當麵教子背後教妻,袁弘德從來沒有當眾訓斥過陶氏,尤其是在子孫跟前,從來都是給足陶氏麵子。
即便是人後,跟陶氏說話也是耐心細致。
今日這樣是破天荒頭一遭。
袁珍珠看到曾祖父發火,還連累曾祖母被訓斥,十分惶恐。
袁弘德看著大的小的都泫然欲泣,捏捏發痛的額頭,放軟聲音:“好了,別哭了,以後知道那牌坊不是什麽好東西就行了,
真正的偉男兒大丈夫,自己死後也是希望妻兒都好生活著,隻有不自信的猥瑣小人,才讓人陪葬,才會靠著女人換取榮華富貴。”
他這是肺腑之言,說的就是自己的心聲。
當年他身上餘毒未清,怕自己去後陶氏生活無著,都替她安排好後路。
袁弘德的這些觀點影響著家裏的孩子們,包括已決意要離開的袁白駒,他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已經成型,將影響他一生。
待袁弘德出門了,他摸著袁明珠的小腦袋,問她:“這兩次遷徙的人都是去的很遠的地方吧?”
袁明珠:“嗯,聽說很遠,黃河的下遊。”
“以後山長水遠,再見就不易了!”
留下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走開了。
袁弘德去了前頭長安客棧,一年過完了,賬目都得整理好。
還遣了人去縣衙探聽消息。
宋淵的人去了三十裏堡也回來了,使人來叫他。
袁弘德剛到梁家,就聽到宋宏盛大笑的聲音。
看到來到,扯著他的衣袖:“果然不出所料,那黑臉漢子就是三十裏堡的人,名字就叫韓大牙,還是當地的一個土大夫。”
“你侄兒已經讓人拿了名帖去了縣衙,晚些時候就能見分曉了。”
袁弘德就放心了。
犯人到了堂上,板子枷鎖加身,屈打成招的都不稀罕,由不得他不招。
袁弘德說:“年前這事要是能順利了結,也能過一個安生的年。”
“放心吧,年前肯定能辦完案子。”梁博山說。
“要我說袁大牛老娘怎麽死的都不好說,說不定就是他勾結韓老五害死的,賊喊捉賊。”
袁弘德也是如此懷疑。
若是真能水落石出,弑母是遇赦不赦的大罪,他們就能徹底擺脫對方了。
袁大牛家這樣巴著他們家,不僅是出些錢財,若是不能擺脫,天長日久遲早受其連累。
家裏這些年對袁伯駒在教育方麵的投入很大,一旦分開遷移,不說他還有沒有能力繼續讀書科考,即便有能力繼續讀書,也不再是家族的助力。
這些年投入的金錢和心力就都打了水漂了。
所以袁明珠覺得,無論是為了家裏好還是為了大哥好,曾祖父都決對不會讓大哥跟家裏分開。
他肯定會極力促成這次遷徙,免得拖得久了夜長夢多。
因為這種未知的變故,所有人都有些壓抑,袁白駒的麵容,比平日更顯陰鬱,讓袁少駒都沒敢再擺弄他新得的麵具。
他討好似的哄著袁白駒:“六弟,以後咱們一起玩這個麵具。”
以為袁白駒的陰鬱是因為他霸占了麵具才這樣。
袁白駒突然有些羨慕這個五哥,也隻有被保護著的人才能如此沒心沒肺。
袁白駒抬眸看他一眼:“你玩吧,我不喜歡。”
袁少駒放心了,摟著麵具睡著了。
袁白駒望著屋頂的承塵,思索著如果袁家往東部遷徙,他該何去何從。
他的仇人在這裏。
外祖父和父親未竟的抱負還沒有達成,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著他來實現。
晉王在這裏。
他不能離開這裏,他得留下。
至於怎麽脫離袁家,他得想想。
次日早晨,昨晚睡遲的袁白駒還是照著往日的作息習慣早早醒來,梳洗罷跟著哥哥們開始早讀。
袁弘德翻看著他們昨日買來的那些書,不自覺讚歎出聲:“好文章啊!”
他手裏所拿的正是昨日袁伯駒選中的那本經義的例文集。
聽到他讚歎,兄弟幾個都抬頭看過去,見他們看過來,袁弘德把書遞給袁伯駒。
“看看這一篇,什麽時候你所做的經義能達到這篇七成的水平,前去應試就比較有把握了。”
再次讚歎道:“真不愧為陸駁先生的高足,所作文章辭藻華麗卻不顯空洞,言之有物。”
自言自語般歎道:“隻可惜天不假年,天妒英才呀!”
袁仲駒看著作者名,讀道:“鄭長英?”
不知道這位頗受曾祖父推崇的鄭長英是何許人也。
袁伯駒解釋道:“鄭弈寧,字長英,師從陸駁先生,陸駁先生惜其才華,許之以次女,咱們縣五渡屯人士……。”
說到五渡屯,連陶氏都明白了。
五渡屯鄭家的牌坊聲名遠揚。
袁明珠往袁白駒看了一眼,就見他挺直著脊背坐著,手裏捧著書,麵色平靜,看不出異樣。
看不出異樣才是最大的異樣。
她能隱隱覺察出袁白駒的狀況不對,卻想不到這小子已經做了出人意料的決定。
袁珍珠:“是鄭家六奶奶的丈夫吧?鄭家六奶奶重義輕生,讓人好生欽佩。”
聽著姐姐的話,袁明珠差點被自己的口水給嗆著了。
其他人也驚愕的看向她,看過她又扭頭看向袁弘德。
就看到袁弘德臉色鐵青。
袁家的幾個兄弟和袁明珠都是袁弘德一手教養的,知道他對讓女人殉節最是鄙夷不過。
之前或許還沒有如此明顯的離經叛道,自從知曉了鄭家六奶奶和小少爺死因的疑點以後,對那些假仁假義的假道學更加棄如敝屣。
隻有袁珍珠,終日跟著陶氏,學些女紅針黹,也看些《女戒》之類的書識識字。
袁弘德鬧怒道:“欽佩個……,欽佩什麽欽佩?娘家捧在手心裏養大的閨女,嫁出去也希望她一生平安,活生生的人自盡而死,讓生養她的親人如何自處?”
他想罵欽佩個屁,到底還記得那是嬌滴滴的曾孫女,不是皮糙肉厚的曾孫子,把粗口收斂起來。
抱怨陶氏:“你平日都給她看了什麽亂七八糟的書?趕緊拿出來燒了。”
都說當麵教子背後教妻,袁弘德從來沒有當眾訓斥過陶氏,尤其是在子孫跟前,從來都是給足陶氏麵子。
即便是人後,跟陶氏說話也是耐心細致。
今日這樣是破天荒頭一遭。
袁珍珠看到曾祖父發火,還連累曾祖母被訓斥,十分惶恐。
袁弘德看著大的小的都泫然欲泣,捏捏發痛的額頭,放軟聲音:“好了,別哭了,以後知道那牌坊不是什麽好東西就行了,
真正的偉男兒大丈夫,自己死後也是希望妻兒都好生活著,隻有不自信的猥瑣小人,才讓人陪葬,才會靠著女人換取榮華富貴。”
他這是肺腑之言,說的就是自己的心聲。
當年他身上餘毒未清,怕自己去後陶氏生活無著,都替她安排好後路。
袁弘德的這些觀點影響著家裏的孩子們,包括已決意要離開的袁白駒,他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已經成型,將影響他一生。
待袁弘德出門了,他摸著袁明珠的小腦袋,問她:“這兩次遷徙的人都是去的很遠的地方吧?”
袁明珠:“嗯,聽說很遠,黃河的下遊。”
“以後山長水遠,再見就不易了!”
留下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走開了。
袁弘德去了前頭長安客棧,一年過完了,賬目都得整理好。
還遣了人去縣衙探聽消息。
宋淵的人去了三十裏堡也回來了,使人來叫他。
袁弘德剛到梁家,就聽到宋宏盛大笑的聲音。
看到來到,扯著他的衣袖:“果然不出所料,那黑臉漢子就是三十裏堡的人,名字就叫韓大牙,還是當地的一個土大夫。”
“你侄兒已經讓人拿了名帖去了縣衙,晚些時候就能見分曉了。”
袁弘德就放心了。
犯人到了堂上,板子枷鎖加身,屈打成招的都不稀罕,由不得他不招。
袁弘德說:“年前這事要是能順利了結,也能過一個安生的年。”
“放心吧,年前肯定能辦完案子。”梁博山說。
“要我說袁大牛老娘怎麽死的都不好說,說不定就是他勾結韓老五害死的,賊喊捉賊。”
袁弘德也是如此懷疑。
若是真能水落石出,弑母是遇赦不赦的大罪,他們就能徹底擺脫對方了。
袁大牛家這樣巴著他們家,不僅是出些錢財,若是不能擺脫,天長日久遲早受其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