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種看著有些家底,又操著外地口音的,在他們眼裏就跟肥羊一樣,等著挨宰呢!”
袁明珠偷笑,仿佛看到他五哥腦門上都寫著呢,人傻錢多。
經曆過被張家下套訛詐那件事,袁少駒聽到這種事就心肝發顫。
“還,還有這種事?沒有王法了嗎?”
“有王法也沒用,你又找不著證據,人家做好的機關,還能給你看出來?”
袁少駒耷拉著腦袋,趕廟會的興致都蕩然無存了。
袁明珠不厚道的笑著,像個長著兩隻角的小惡魔。
又給他科普了好幾個廟會上常見的騙人的小把戲。
把袁少駒嚇得小臉發白。
袁少駒像是個被惡棍調戲的少女,躲在一邊風中淩亂,那個調戲了他的惡棍,已經坐到桌前,準備吃蛋羹。
吃之前還不忘拿調羹敲著顧重陽的腦袋:“想不想吃?想吃給我耍一趟猴拳。”
完全是在家的時候戲弄袁幼駒的口氣。
出門在外,袁幼駒沒帶在身邊,就改拿顧重陽開涮。
顧重陽沒怎麽樣,倒把樊嬤嬤氣得夠嗆。
她好歹還記得不能暴露身份,端著笑臉上前把她的調羹拿過去:“二小姐,用調羹敲頭多髒啊,奴婢幫你換一個吧。”
袁明珠的目光在她和顧重陽之間掃視了一圈,點點頭。
樊嬤嬤緊張的屏住呼吸,以為她察覺了什麽呢,看到她沒有異常,乖乖拿了新調羹吃起蛋羹才疏了口氣。
她這個人很執拗。
如果不執拗也不會這麽些年還保持著那份忠心。
她對袁明珠有著太深的成見,這種成見還會隨著相處日久越來越深。
暗自嘀咕著:這些騙人的伎倆我老婆子活了這麽些年才聽說過兩三種,也不知道她怎麽懂的這些?皮裏頭包著的全是心眼子,看著就不是好東西,這麽小點年紀就懂這麽多花招,還這麽會欺負人,長大了還了得?
鐵礦驛的廚娘跟驛丞府的廚娘似乎是一脈相承,做出來的味道都很好吃。
袁明珠專心致誌的吃著,其他人都看著她吃。
樊嬤嬤躲到一片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內心戲有些多。
看著她家少主就體味到“龍困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悲涼。
她想多了,之所以隻有袁明珠一個人有蛋羹吃,是因為她喜歡吃這個。
再說了,尊卑有序,真讓顧重陽跟袁明珠平起平坐,跟拿著鑼鼓昭示天下有什麽區別?
隻是這會她鑽了牛角尖了,看不透事態。
廟會的正日子,出門就看到路上絡繹不絕的人往一個方向匯集。
驛丞夫人介紹道:“這些都是去趕會的,就是不知道地方也沒事,跟著人群走就能找到。”
“娘娘廟的香火很靈驗,廟門處的栓馬泉的水喝了能保佑身強體健……”
驛丞夫人正說著,突然把車簾子放下了,也不再吱聲。
袁家諸人正疑惑,馬車停下來,就聽外頭一個怯怯的聲音:“嬸子。”
袁明珠就覺著這聲音太造作了,讓人起雞皮疙瘩。
驛丞夫人隻能掀開簾子:“喲,我說誰呢,原來是綠珠呀!”
“是呀嬸子,這麽巧遇上了,正巧跟您同路。”
說話的女子穿著淺粉色褙子,梳著墮馬髻,拿著繡著紅梅的絲帕輕掩檀口。
驛丞夫人:“那可不巧,我今天家裏來了客人,得先陪客人去辦些事,就不耽誤你了,你先過去吧!”
落下的車簾擋住女子楚楚可憐的臉。
趕車的知機,催動馬車上了另一條往驛站拐的路。
雖不知道那女子是誰,能讓驛丞家為了不跟她同行避開走的,想來也不是一般角色。
看那一身打扮和矯揉造作的模樣,看著就不像良家女子,應該是哪個房頭的小妾。
怕涉及家醜,袁家人也沒問。
等到了驛站,驛丞夫人才笑道:“剛剛那個是我們宗房大少爺的妾,整天一副全天下都欺負她的樣子,我實在不耐煩跟她打交道。”
宗房大少爺的妾?
難不成是張家的女兒?那位張書吏的胞妹?
袁家女眷交換了一下眼神,杜氏問:“可是姓張?西市口張家的人?”
驛丞夫人:“你們認識?”
可不是認識,真是冤家路窄。
聽杜氏說了其中的恩怨,驛丞夫人身邊的嬤嬤:“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堆臭狗屎,偏這些個臭男人當成香餑餑。”
袁明珠抬眼看她,那嬤嬤臉上深深的法令紋,發髻梳的一絲不苟,瞧著一張臉嚴肅得跟教導主任似的。
陶氏:“既如此,咱們就晚些上山好了。”
照著薑大人說的,劉家會出手料理他們,用不著他們出頭。
娘娘廟是求子嗣的,他們就是去瞧個熱鬧,又不搶頭柱香,用不著急趕著過去。
出門前都沒怎麽吃飯,等著去廟會上吃小吃呢。
現在耽擱在這裏,驛丞夫人就吩咐她那個貼身的嬤嬤:“黃嬤嬤,去廚房看看有什麽合口的,做一些端過來。”
黃嬤嬤:“這裏離著山門也不遠了,奴婢去給少爺小姐買些小食來嚐嚐,吃了再過去。”
賣吃食和小物件的攤子就在山門外的空地上。
就是去了廟會,他們跟著驛丞一家,也不好坐到路邊吃東西,也得進了禪院讓人下山去買。
有些葷食也不好帶上去。
黃嬤嬤如此提議甚好。
驛丞夫人:“快去買來。”
黃嬤嬤帶著人去了。
不一時就拎著壇壇罐罐、大包小包回來了。
“外頭的東西就是吃個新鮮勁,味道肯定沒有自家做的好。”黃嬤嬤說著把買回來的小吃在桌上鋪排開。
這會子也不擔心工業鹽和地溝油,袁明珠捏了個新出爐的油炸丸子吃。
拇指大的丸子,炸得酥酥脆脆的,挺好吃。
大家吃了,覺得時辰差不多了,那張姨娘也該走遠了。
“我們也過去吧,再晚人就多了。”黃嬤嬤很有經驗。
“去早了,第一波上山上香的正下山,山道上又是上山的又是下山的,人擠人;去晚了,山門外頭逛廟會的就多了,走都走不過去。”
他們出門的時辰本來正好,讓那個張姨娘一耽擱,路上走得很慢。
袁明珠偷笑,仿佛看到他五哥腦門上都寫著呢,人傻錢多。
經曆過被張家下套訛詐那件事,袁少駒聽到這種事就心肝發顫。
“還,還有這種事?沒有王法了嗎?”
“有王法也沒用,你又找不著證據,人家做好的機關,還能給你看出來?”
袁少駒耷拉著腦袋,趕廟會的興致都蕩然無存了。
袁明珠不厚道的笑著,像個長著兩隻角的小惡魔。
又給他科普了好幾個廟會上常見的騙人的小把戲。
把袁少駒嚇得小臉發白。
袁少駒像是個被惡棍調戲的少女,躲在一邊風中淩亂,那個調戲了他的惡棍,已經坐到桌前,準備吃蛋羹。
吃之前還不忘拿調羹敲著顧重陽的腦袋:“想不想吃?想吃給我耍一趟猴拳。”
完全是在家的時候戲弄袁幼駒的口氣。
出門在外,袁幼駒沒帶在身邊,就改拿顧重陽開涮。
顧重陽沒怎麽樣,倒把樊嬤嬤氣得夠嗆。
她好歹還記得不能暴露身份,端著笑臉上前把她的調羹拿過去:“二小姐,用調羹敲頭多髒啊,奴婢幫你換一個吧。”
袁明珠的目光在她和顧重陽之間掃視了一圈,點點頭。
樊嬤嬤緊張的屏住呼吸,以為她察覺了什麽呢,看到她沒有異常,乖乖拿了新調羹吃起蛋羹才疏了口氣。
她這個人很執拗。
如果不執拗也不會這麽些年還保持著那份忠心。
她對袁明珠有著太深的成見,這種成見還會隨著相處日久越來越深。
暗自嘀咕著:這些騙人的伎倆我老婆子活了這麽些年才聽說過兩三種,也不知道她怎麽懂的這些?皮裏頭包著的全是心眼子,看著就不是好東西,這麽小點年紀就懂這麽多花招,還這麽會欺負人,長大了還了得?
鐵礦驛的廚娘跟驛丞府的廚娘似乎是一脈相承,做出來的味道都很好吃。
袁明珠專心致誌的吃著,其他人都看著她吃。
樊嬤嬤躲到一片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內心戲有些多。
看著她家少主就體味到“龍困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悲涼。
她想多了,之所以隻有袁明珠一個人有蛋羹吃,是因為她喜歡吃這個。
再說了,尊卑有序,真讓顧重陽跟袁明珠平起平坐,跟拿著鑼鼓昭示天下有什麽區別?
隻是這會她鑽了牛角尖了,看不透事態。
廟會的正日子,出門就看到路上絡繹不絕的人往一個方向匯集。
驛丞夫人介紹道:“這些都是去趕會的,就是不知道地方也沒事,跟著人群走就能找到。”
“娘娘廟的香火很靈驗,廟門處的栓馬泉的水喝了能保佑身強體健……”
驛丞夫人正說著,突然把車簾子放下了,也不再吱聲。
袁家諸人正疑惑,馬車停下來,就聽外頭一個怯怯的聲音:“嬸子。”
袁明珠就覺著這聲音太造作了,讓人起雞皮疙瘩。
驛丞夫人隻能掀開簾子:“喲,我說誰呢,原來是綠珠呀!”
“是呀嬸子,這麽巧遇上了,正巧跟您同路。”
說話的女子穿著淺粉色褙子,梳著墮馬髻,拿著繡著紅梅的絲帕輕掩檀口。
驛丞夫人:“那可不巧,我今天家裏來了客人,得先陪客人去辦些事,就不耽誤你了,你先過去吧!”
落下的車簾擋住女子楚楚可憐的臉。
趕車的知機,催動馬車上了另一條往驛站拐的路。
雖不知道那女子是誰,能讓驛丞家為了不跟她同行避開走的,想來也不是一般角色。
看那一身打扮和矯揉造作的模樣,看著就不像良家女子,應該是哪個房頭的小妾。
怕涉及家醜,袁家人也沒問。
等到了驛站,驛丞夫人才笑道:“剛剛那個是我們宗房大少爺的妾,整天一副全天下都欺負她的樣子,我實在不耐煩跟她打交道。”
宗房大少爺的妾?
難不成是張家的女兒?那位張書吏的胞妹?
袁家女眷交換了一下眼神,杜氏問:“可是姓張?西市口張家的人?”
驛丞夫人:“你們認識?”
可不是認識,真是冤家路窄。
聽杜氏說了其中的恩怨,驛丞夫人身邊的嬤嬤:“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堆臭狗屎,偏這些個臭男人當成香餑餑。”
袁明珠抬眼看她,那嬤嬤臉上深深的法令紋,發髻梳的一絲不苟,瞧著一張臉嚴肅得跟教導主任似的。
陶氏:“既如此,咱們就晚些上山好了。”
照著薑大人說的,劉家會出手料理他們,用不著他們出頭。
娘娘廟是求子嗣的,他們就是去瞧個熱鬧,又不搶頭柱香,用不著急趕著過去。
出門前都沒怎麽吃飯,等著去廟會上吃小吃呢。
現在耽擱在這裏,驛丞夫人就吩咐她那個貼身的嬤嬤:“黃嬤嬤,去廚房看看有什麽合口的,做一些端過來。”
黃嬤嬤:“這裏離著山門也不遠了,奴婢去給少爺小姐買些小食來嚐嚐,吃了再過去。”
賣吃食和小物件的攤子就在山門外的空地上。
就是去了廟會,他們跟著驛丞一家,也不好坐到路邊吃東西,也得進了禪院讓人下山去買。
有些葷食也不好帶上去。
黃嬤嬤如此提議甚好。
驛丞夫人:“快去買來。”
黃嬤嬤帶著人去了。
不一時就拎著壇壇罐罐、大包小包回來了。
“外頭的東西就是吃個新鮮勁,味道肯定沒有自家做的好。”黃嬤嬤說著把買回來的小吃在桌上鋪排開。
這會子也不擔心工業鹽和地溝油,袁明珠捏了個新出爐的油炸丸子吃。
拇指大的丸子,炸得酥酥脆脆的,挺好吃。
大家吃了,覺得時辰差不多了,那張姨娘也該走遠了。
“我們也過去吧,再晚人就多了。”黃嬤嬤很有經驗。
“去早了,第一波上山上香的正下山,山道上又是上山的又是下山的,人擠人;去晚了,山門外頭逛廟會的就多了,走都走不過去。”
他們出門的時辰本來正好,讓那個張姨娘一耽擱,路上走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