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章《出謀》失蹤了。
黑魚這個蠢魚發錯分卷了,發到第二卷裏去了,大家可以翻到156章後頭看。
本來想今天早上跟編輯說一下更改完再把前天欠的一章補上,結果奏是這麽巧,木棉今天和明天請假兩天。
沒辦法了,大家克服一下,等木棉回來再說吧!
下麵正文:
平靜下來薑文翰又有了新的擔憂,“重陽那邊隻怕不會願意。”
當年顧氏跟沈姨娘之間也不太平。
沈氏手段了得,把顧檝櫂迷得五迷三道的,估計顧氏活著的時候也不能少了教兒子將來向沈姨娘報仇。
讓顧重陽跟敵人聯手,他能樂意?
袁明珠:“沈氏那邊你們安排好,顧重陽這邊我能說服他。”
為了把這尊大佛送走,袁明珠決定拚了。
到時候使出渾身解數也得擺平他。
袁明珠跟薑文翰很快達成共識。
薑文翰喊楊婆子進來收拾被袁明珠摔得一地的碎瓷的時候,才驚覺一直被她掌握著話題。
不過現在再想這些有些多餘了,不管誰掌握話題,這件事如果能順利解決,不僅目前的問題解決了,對顧重陽的將來也是有利的。
他才是老安陽伯的血脈,安陽侯府名正言順的主人,憑什麽他流落在外,讓姓胡的女人和她生的兒子鵲巢鳩占?
說服了薑文翰不久,袁弘德就跟著周大人回來了。
二人是在大門口遇上的。
周大人得知有袁樹的消息,說:“本官去守備大人府上借幾個人手。”
袁樹忙拒絕道:“謝謝大人,人手已經夠了,去太多人反而拖慢行程。”
官府的人不像江湖人士吃苦耐勞,要長途奔襲還是江湖上的人更好用。
謝絕了周大人的挽留,袁弘德帶著袁明珠去了回龍居客棧投宿。
薑文翰安排了人手臨摹袁家的尋人啟事,把一切安排好了以後,越想越覺得自己得親自跑一趟京城才行。
看看天色,差不多也到了晚飯時間了。
吩咐隨從:“去稼莘居點幾道小菜,我晚上找周大人喝兩盅。”
帶了酒菜找到周玉典。
酒至半酣,拿著酒壺給周玉典把酒杯斟滿:“再有半個多月我們的差事就算辦完了,大人以後有什麽打算?”
周玉典閑散多年,朝中一無根基二無人脈,這次外放的差事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砸自己個頭上的。
至於回去什麽打算,就是沒有打算,聽天由命吧!
不是他佛,也不是他不想打算,而是根本無從打算。
走門路該找誰他都不知道,他認識人家人家不認識他。
薑文翰一看周玉典的樣子,肚子裏就偷笑開了!
當初選這人做上官選得太對了。
說:“屬下想先回趟京城,不管行不行,總得試著給咱們倆打個前哨,打聽一下回去了怎麽安置咱們,
雖說也能原來打哪來的回哪裏去,就怕原來的差事早被人頂了,咱們出來受了這兩年罪,差事辦得也沒出差錯,不說往上抬抬,總不能比原來還差吧?”
周玉典哪有拒絕的,馬上應道:“你把這邊安排好,找件差事頂著回去一趟。”
“順便把我的行李捎回去。”
在這邊兩年,再是清廉也攢了些家底。
兩人又喝了些酒,就散了。
第二天袁明珠跟著曾祖父過來辭行的時候,就看到院子裏正在往馬車上裝行囊。
得知是薑文翰要往京城去公幹,袁明珠覺得這人做事雷厲風行。
薑文翰拿了一隻明瓦的燈籠給袁弘德:“給你家曾孫女一個小玩意玩。”
這個是他昨天收拾行李收拾出來的,在這邊也算是個好東西了。
不過回到京城這東西就不稀罕了,京城裏有一條街都是製作經營這個的,不說爛大街,也隨手可得。
長者賜不可辭,袁明珠也沒有推辭,接過來道了謝。
拿在手裏看了,就是盞羊角燈。
不過比紙糊的燈籠高大上了許多,至少防火防水。
看袁明珠左瞧右瞧似乎很喜歡,薑文翰又挑了些小玩意拿來哄她玩。
似乎隻當她是個小兒,忘記了昨天的事。
袁明珠知道他是示好於她呢,既然對方伸過來橄欖枝,她也配合著展現和諧。
出頭的椽子先爛,她也不願意表現的與眾不同,薑文翰願意把這件事低調的掩過去她求之不得呢!
袁弘德給找來的二個幫手騎著高頭大馬跟著他們去了醬醋坊。
馬蹄巷,顧名思義,就是個馬蹄型的地帶。
因為地勢比四周高,所以曆經多年洪水肆虐一直沒受過大災。
雖然地勢好,不過卻是像孤島一樣的地方,所以這裏住著的富貴人家不多,一般都是些貧民。
其中幾個大些的莊子也不是城裏大戶的,分屬於武安州的幾個中小地主。
袁家就是看中這裏地勢高又沒有強勢惹不起的鄰居,才把作坊安置在這裏。
醬醋作坊開業至今,袁明珠還是第一次踏足這裏。
一車寬的巷子四通八達,袁明珠覺得要是有車在這裏會車的話兩輛車都得堵在巷子裏頭。
這種情況說明這裏進出的車應該很少。
看了一會,果然進出的人都是挑著擔子或提著籃子。
袁明珠看著作坊門口的招牌,“萬香園”。
進了門袁明珠就知道為什麽曾祖父不帶她們來作坊了。
她這個少主人,都不知道自家的作坊門朝哪開。
就看到作坊裏的工人都打著赤膊,正在把一車壇壇罐罐往下搬。
看到他們進來,蘇管事忙喊那些工人:“光著膀子像什麽樣子,趕緊穿上衣裳。”
工人們亂糟糟的找各自的衣裳。
看得出由於她的到來打擾了工人們幹活的節奏。
這個時節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醬油就指著這段時間來曬製。
空氣中彌散著醬醋的氣味。
待到天氣涼爽下來,曬好的醬油就能出售了。
袁家不是唯一的東家,不過跟李家兩家都是最大的股東,所以進來蘇管事就把賬冊拿給袁弘德看。
袁弘德接過去隨意翻了翻,“今天來是為了私事,先不說這個。”
蘇管事忙把打聽到的消息說了:“那個老漢姓龐,確實是在碼頭上幹活,之前來我們這裏送過貨,
他說的那艘昌隆號撈起落水的人也有其他人見到,不過撈人的地方在城東南幾十裏外……。”
言下之意,那人離著袁樹失蹤的地點實在太遠了,八竿子打不著,是袁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到袁明珠的嘴唇抿成了一條線,袁弘德伸手止住了蘇管事下頭要說的話。
黑魚這個蠢魚發錯分卷了,發到第二卷裏去了,大家可以翻到156章後頭看。
本來想今天早上跟編輯說一下更改完再把前天欠的一章補上,結果奏是這麽巧,木棉今天和明天請假兩天。
沒辦法了,大家克服一下,等木棉回來再說吧!
下麵正文:
平靜下來薑文翰又有了新的擔憂,“重陽那邊隻怕不會願意。”
當年顧氏跟沈姨娘之間也不太平。
沈氏手段了得,把顧檝櫂迷得五迷三道的,估計顧氏活著的時候也不能少了教兒子將來向沈姨娘報仇。
讓顧重陽跟敵人聯手,他能樂意?
袁明珠:“沈氏那邊你們安排好,顧重陽這邊我能說服他。”
為了把這尊大佛送走,袁明珠決定拚了。
到時候使出渾身解數也得擺平他。
袁明珠跟薑文翰很快達成共識。
薑文翰喊楊婆子進來收拾被袁明珠摔得一地的碎瓷的時候,才驚覺一直被她掌握著話題。
不過現在再想這些有些多餘了,不管誰掌握話題,這件事如果能順利解決,不僅目前的問題解決了,對顧重陽的將來也是有利的。
他才是老安陽伯的血脈,安陽侯府名正言順的主人,憑什麽他流落在外,讓姓胡的女人和她生的兒子鵲巢鳩占?
說服了薑文翰不久,袁弘德就跟著周大人回來了。
二人是在大門口遇上的。
周大人得知有袁樹的消息,說:“本官去守備大人府上借幾個人手。”
袁樹忙拒絕道:“謝謝大人,人手已經夠了,去太多人反而拖慢行程。”
官府的人不像江湖人士吃苦耐勞,要長途奔襲還是江湖上的人更好用。
謝絕了周大人的挽留,袁弘德帶著袁明珠去了回龍居客棧投宿。
薑文翰安排了人手臨摹袁家的尋人啟事,把一切安排好了以後,越想越覺得自己得親自跑一趟京城才行。
看看天色,差不多也到了晚飯時間了。
吩咐隨從:“去稼莘居點幾道小菜,我晚上找周大人喝兩盅。”
帶了酒菜找到周玉典。
酒至半酣,拿著酒壺給周玉典把酒杯斟滿:“再有半個多月我們的差事就算辦完了,大人以後有什麽打算?”
周玉典閑散多年,朝中一無根基二無人脈,這次外放的差事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砸自己個頭上的。
至於回去什麽打算,就是沒有打算,聽天由命吧!
不是他佛,也不是他不想打算,而是根本無從打算。
走門路該找誰他都不知道,他認識人家人家不認識他。
薑文翰一看周玉典的樣子,肚子裏就偷笑開了!
當初選這人做上官選得太對了。
說:“屬下想先回趟京城,不管行不行,總得試著給咱們倆打個前哨,打聽一下回去了怎麽安置咱們,
雖說也能原來打哪來的回哪裏去,就怕原來的差事早被人頂了,咱們出來受了這兩年罪,差事辦得也沒出差錯,不說往上抬抬,總不能比原來還差吧?”
周玉典哪有拒絕的,馬上應道:“你把這邊安排好,找件差事頂著回去一趟。”
“順便把我的行李捎回去。”
在這邊兩年,再是清廉也攢了些家底。
兩人又喝了些酒,就散了。
第二天袁明珠跟著曾祖父過來辭行的時候,就看到院子裏正在往馬車上裝行囊。
得知是薑文翰要往京城去公幹,袁明珠覺得這人做事雷厲風行。
薑文翰拿了一隻明瓦的燈籠給袁弘德:“給你家曾孫女一個小玩意玩。”
這個是他昨天收拾行李收拾出來的,在這邊也算是個好東西了。
不過回到京城這東西就不稀罕了,京城裏有一條街都是製作經營這個的,不說爛大街,也隨手可得。
長者賜不可辭,袁明珠也沒有推辭,接過來道了謝。
拿在手裏看了,就是盞羊角燈。
不過比紙糊的燈籠高大上了許多,至少防火防水。
看袁明珠左瞧右瞧似乎很喜歡,薑文翰又挑了些小玩意拿來哄她玩。
似乎隻當她是個小兒,忘記了昨天的事。
袁明珠知道他是示好於她呢,既然對方伸過來橄欖枝,她也配合著展現和諧。
出頭的椽子先爛,她也不願意表現的與眾不同,薑文翰願意把這件事低調的掩過去她求之不得呢!
袁弘德給找來的二個幫手騎著高頭大馬跟著他們去了醬醋坊。
馬蹄巷,顧名思義,就是個馬蹄型的地帶。
因為地勢比四周高,所以曆經多年洪水肆虐一直沒受過大災。
雖然地勢好,不過卻是像孤島一樣的地方,所以這裏住著的富貴人家不多,一般都是些貧民。
其中幾個大些的莊子也不是城裏大戶的,分屬於武安州的幾個中小地主。
袁家就是看中這裏地勢高又沒有強勢惹不起的鄰居,才把作坊安置在這裏。
醬醋作坊開業至今,袁明珠還是第一次踏足這裏。
一車寬的巷子四通八達,袁明珠覺得要是有車在這裏會車的話兩輛車都得堵在巷子裏頭。
這種情況說明這裏進出的車應該很少。
看了一會,果然進出的人都是挑著擔子或提著籃子。
袁明珠看著作坊門口的招牌,“萬香園”。
進了門袁明珠就知道為什麽曾祖父不帶她們來作坊了。
她這個少主人,都不知道自家的作坊門朝哪開。
就看到作坊裏的工人都打著赤膊,正在把一車壇壇罐罐往下搬。
看到他們進來,蘇管事忙喊那些工人:“光著膀子像什麽樣子,趕緊穿上衣裳。”
工人們亂糟糟的找各自的衣裳。
看得出由於她的到來打擾了工人們幹活的節奏。
這個時節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醬油就指著這段時間來曬製。
空氣中彌散著醬醋的氣味。
待到天氣涼爽下來,曬好的醬油就能出售了。
袁家不是唯一的東家,不過跟李家兩家都是最大的股東,所以進來蘇管事就把賬冊拿給袁弘德看。
袁弘德接過去隨意翻了翻,“今天來是為了私事,先不說這個。”
蘇管事忙把打聽到的消息說了:“那個老漢姓龐,確實是在碼頭上幹活,之前來我們這裏送過貨,
他說的那艘昌隆號撈起落水的人也有其他人見到,不過撈人的地方在城東南幾十裏外……。”
言下之意,那人離著袁樹失蹤的地點實在太遠了,八竿子打不著,是袁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到袁明珠的嘴唇抿成了一條線,袁弘德伸手止住了蘇管事下頭要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