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午後,門外傳來車馬聲。
算算時辰應該是袁伯駒回來了。
不過等馬車停在門前,從馬車上下來的除了袁伯駒和陪著他去當鋪兵丁,還有韓家老夫婦和他家的兩個兒子。
“正巧在路上遇到了。”袁伯駒說。
若不是遇到袁伯駒,韓家四口不會雇車,會一路走回來。
這會的人,交通完全靠走,通訊完全靠吼,治安完全靠狗,取暖完全靠抖……。
看到袁家的來了韓老爺子很高興,拿了銀子讓兒子去打酒買菜。
禹麟娘小聲對丈夫說:“別買魚了,佩蘭早晨給了一魚簍。”
兩口子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你怎麽又要人家魚?”
“哪是我要的,她早晨遇到禹麟了。”
小叔子進廚房喝水,禹麟娘忙拿胳膊肘搗了搗丈夫,提醒他別說了。
可惜晚了,禹麟爹:“你跟禹麟說不能再要他們家魚……,你搗我幹什麽?”
韓朝貴聽著他哥的話,看著放在水缸邊上的魚簍,想想他回到家爹娘就把他使喚得團團轉,讓他沒有空閑去看佩蘭,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拎著魚簍就往外走。
韓老爺子:“站住!”
韓朝貴的腳步停了一下,但是跟愛情和責任相比,好似韓老爺子的威嚴略遜一籌,還是跑開了。
氣得老爺子跺著腳罵他:“你這個逆子,等回來我打斷你的腿。”
韓老太太跟著勸。
看的袁明珠笑得露出她的豁牙子。
推著她曾祖父:“曾祖父去給韓家小叔說說情。”
拉著他曾祖父的衣襟晃悠著。
中午才吃了人家的魚,再說也是舉手之勞。
看他家老太太和其他人的態度,應該也是不反對的,至少反對的不似老爺子這麽堅決。
袁明珠悄聲說:“早晨見到的那姑娘,應該就是之前在昌吉號上韓家爺爺說的那個程家的姑娘,想要韓家小叔入贅的那個。”
袁弘德一聽入贅,自先把一顆心往女方偏了偏。
上前說:“老丈別生氣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韓老爺子:“讓袁先生見笑了。”
拉了袁弘德進屋坐,“不管他了,兒大不由爺。”
袁弘德坐下:“我早晨在江堤上見到個姑娘,看著倒是個勤快會過日子的孩子,可是老丈說的那個程家的姑娘嗎?”
韓老爺子:“嗯!”
似乎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
“那閨女我倒是沒說不好,我是該說什麽是什麽,我對那孩子沒意見,就是入贅不行,絕對不行,我要是真讓二郎入了贅,死了都沒臉見祖宗。”
袁明珠:倒是她害了那一對小兒女?不是她救治好韓家的兩個孩子,韓家小叔娶不上老婆就隻能入贅了。
禍福相依啊!
袁弘德:“就是可惜了那麽好個姑娘,可惜了那麽一對好姻緣。”
家務事裏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和無奈,不好深勸。
不然也就沒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老話了。
袁明珠一看她曾祖父要退縮,又晃了晃他的衣擺。
袁弘德:“出去找你大哥玩去。”
暗示她:你大哥手裏有剛贖回來的寶石和玉佩,你去看看。
找個理由把她哄走,省得在這裏搗亂。
袁明珠知道自己被嫌棄了,隻能悻悻然去找她大哥玩了。
袁伯駒拿了個小包給她:“別弄丟了。”
十幾兩銀子呢!
不過多虧著當鋪坑人,覺得韓家人不知道東西的價值,壓價壓得厲害。
他看了寶石和玉佩的品相,真細究起來,最小的那顆寶石的價值隻怕都不止這個價。
看他拿著當票去贖,當鋪的掌櫃臉色跟要下雨似的。
對方這會虧大了。
當初若是按價值付銀子,還能多得些利息,現在利息都少得可憐。
耍了賴要本人去才能贖。
還是跟去的兵丁把刀往他臉上一懟:“真當老子是沒見識的?當我們不知道當票不記名,認票不認人啊?”
當鋪的也怕這些兵油子,這才順順當當的把當票給兌了。
袁明珠笑道:“還得謝謝這位大叔。”
拿了兩塊碎銀讓她二哥給跟去車夫和兵丁。
他們也沒當過東西,沒跟當票打過交道,真不知道這裏頭的規矩和貓膩。
別說他們不知道,隻怕他們曾祖父都不知道,不然也不放心他大哥去,得自己親自走一趟。
那兵丁拿了賞錢,過來跟他們道謝。
“謝謝少爺賞。”
袁明珠:“虧得你跟著,不然還不知道生多少波折呐!”
“這倒是,想哄我們可不是那麽容易,不瞞少爺,我們經常跟當鋪打交道,這冬天的衣裳等暖和了不穿了就送當鋪去,秋天再去贖,還能防止蟲蛀呢。”
當成個自嘲的笑話說給袁伯駒幾個聽。
袁明珠:“為啥送當鋪啊?”
那兵丁:“那個,有時候喝點酒,或是耍錢輸了……。”
袁明珠:??(??''??''??)????????????
難怪有那句把褲子當了也要怎麽樣的俗話。
袁弘德等袁明珠出去,又勸了韓老爺子幾句。
聽說袁家把東西贖了回來,韓老爺子:“本來該把銀子還給袁先生,實在是……。”
當日他拿了銀子就先把欠下程家的銀子連本帶利還了,如今再次兜裏空空。
“不用,不用。”袁弘德拒絕道。
晚上韓朝貴回來,韓老爺子倒是氣消了,沒真的打斷他的腿。
袁弘德晚上看了寶石和玉佩的成色,囑咐韓家的人:“這些東西怕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未免惹禍上身,就別跟外人說起了。”
韓老爺子瑟瑟道:“老朽知道輕重,多謝先生提醒。”
第二天早起,天蒙蒙亮一對人就啟程趕路。
到了碼頭,人馬上了船就揚帆起航。
韓家小叔直把他們送上船才返回去。
分別的時候跪在地下,給袁弘德磕了頭:“多謝袁先生。”
袁弘德:“好好過日子,夫妻互敬互讓。”
“謝謝先生教誨,這一個頭是我替佩蘭磕的。”又磕了一個頭才起身。
袁明珠歪著頭看向她曾祖父:原來她曾祖父不是沒幫著說情,隻怕是有些話不好當著她的麵說,才把她攆了出去。
越往北,沿河看到的草木顏色越枯黃。
他們不知道,就在他們走出揚州境內的兩日之後,一隊人在當地衙役的帶領下在城內各處當鋪裏拿著畫著那把匕首和玉佩的圖詢問。
韓家人典當的那家當鋪的朝奉看著手裏的圖紙,眼睛遽然睜大。
“有,一個本地小夥子天還熱著的時候來當了這上頭的寶石和這塊玉佩。”
“人呢?”
“本地人?你確定沒記錯?”
“沒記錯,絕對不會記錯。”
他就是以為本地人鄉下人沒什麽見識,才本著能坑一把是一把的主意壓低價錢。
沒想到看走了眼。
算算時辰應該是袁伯駒回來了。
不過等馬車停在門前,從馬車上下來的除了袁伯駒和陪著他去當鋪兵丁,還有韓家老夫婦和他家的兩個兒子。
“正巧在路上遇到了。”袁伯駒說。
若不是遇到袁伯駒,韓家四口不會雇車,會一路走回來。
這會的人,交通完全靠走,通訊完全靠吼,治安完全靠狗,取暖完全靠抖……。
看到袁家的來了韓老爺子很高興,拿了銀子讓兒子去打酒買菜。
禹麟娘小聲對丈夫說:“別買魚了,佩蘭早晨給了一魚簍。”
兩口子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你怎麽又要人家魚?”
“哪是我要的,她早晨遇到禹麟了。”
小叔子進廚房喝水,禹麟娘忙拿胳膊肘搗了搗丈夫,提醒他別說了。
可惜晚了,禹麟爹:“你跟禹麟說不能再要他們家魚……,你搗我幹什麽?”
韓朝貴聽著他哥的話,看著放在水缸邊上的魚簍,想想他回到家爹娘就把他使喚得團團轉,讓他沒有空閑去看佩蘭,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拎著魚簍就往外走。
韓老爺子:“站住!”
韓朝貴的腳步停了一下,但是跟愛情和責任相比,好似韓老爺子的威嚴略遜一籌,還是跑開了。
氣得老爺子跺著腳罵他:“你這個逆子,等回來我打斷你的腿。”
韓老太太跟著勸。
看的袁明珠笑得露出她的豁牙子。
推著她曾祖父:“曾祖父去給韓家小叔說說情。”
拉著他曾祖父的衣襟晃悠著。
中午才吃了人家的魚,再說也是舉手之勞。
看他家老太太和其他人的態度,應該也是不反對的,至少反對的不似老爺子這麽堅決。
袁明珠悄聲說:“早晨見到的那姑娘,應該就是之前在昌吉號上韓家爺爺說的那個程家的姑娘,想要韓家小叔入贅的那個。”
袁弘德一聽入贅,自先把一顆心往女方偏了偏。
上前說:“老丈別生氣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韓老爺子:“讓袁先生見笑了。”
拉了袁弘德進屋坐,“不管他了,兒大不由爺。”
袁弘德坐下:“我早晨在江堤上見到個姑娘,看著倒是個勤快會過日子的孩子,可是老丈說的那個程家的姑娘嗎?”
韓老爺子:“嗯!”
似乎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
“那閨女我倒是沒說不好,我是該說什麽是什麽,我對那孩子沒意見,就是入贅不行,絕對不行,我要是真讓二郎入了贅,死了都沒臉見祖宗。”
袁明珠:倒是她害了那一對小兒女?不是她救治好韓家的兩個孩子,韓家小叔娶不上老婆就隻能入贅了。
禍福相依啊!
袁弘德:“就是可惜了那麽好個姑娘,可惜了那麽一對好姻緣。”
家務事裏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和無奈,不好深勸。
不然也就沒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老話了。
袁明珠一看她曾祖父要退縮,又晃了晃他的衣擺。
袁弘德:“出去找你大哥玩去。”
暗示她:你大哥手裏有剛贖回來的寶石和玉佩,你去看看。
找個理由把她哄走,省得在這裏搗亂。
袁明珠知道自己被嫌棄了,隻能悻悻然去找她大哥玩了。
袁伯駒拿了個小包給她:“別弄丟了。”
十幾兩銀子呢!
不過多虧著當鋪坑人,覺得韓家人不知道東西的價值,壓價壓得厲害。
他看了寶石和玉佩的品相,真細究起來,最小的那顆寶石的價值隻怕都不止這個價。
看他拿著當票去贖,當鋪的掌櫃臉色跟要下雨似的。
對方這會虧大了。
當初若是按價值付銀子,還能多得些利息,現在利息都少得可憐。
耍了賴要本人去才能贖。
還是跟去的兵丁把刀往他臉上一懟:“真當老子是沒見識的?當我們不知道當票不記名,認票不認人啊?”
當鋪的也怕這些兵油子,這才順順當當的把當票給兌了。
袁明珠笑道:“還得謝謝這位大叔。”
拿了兩塊碎銀讓她二哥給跟去車夫和兵丁。
他們也沒當過東西,沒跟當票打過交道,真不知道這裏頭的規矩和貓膩。
別說他們不知道,隻怕他們曾祖父都不知道,不然也不放心他大哥去,得自己親自走一趟。
那兵丁拿了賞錢,過來跟他們道謝。
“謝謝少爺賞。”
袁明珠:“虧得你跟著,不然還不知道生多少波折呐!”
“這倒是,想哄我們可不是那麽容易,不瞞少爺,我們經常跟當鋪打交道,這冬天的衣裳等暖和了不穿了就送當鋪去,秋天再去贖,還能防止蟲蛀呢。”
當成個自嘲的笑話說給袁伯駒幾個聽。
袁明珠:“為啥送當鋪啊?”
那兵丁:“那個,有時候喝點酒,或是耍錢輸了……。”
袁明珠:??(??''??''??)????????????
難怪有那句把褲子當了也要怎麽樣的俗話。
袁弘德等袁明珠出去,又勸了韓老爺子幾句。
聽說袁家把東西贖了回來,韓老爺子:“本來該把銀子還給袁先生,實在是……。”
當日他拿了銀子就先把欠下程家的銀子連本帶利還了,如今再次兜裏空空。
“不用,不用。”袁弘德拒絕道。
晚上韓朝貴回來,韓老爺子倒是氣消了,沒真的打斷他的腿。
袁弘德晚上看了寶石和玉佩的成色,囑咐韓家的人:“這些東西怕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未免惹禍上身,就別跟外人說起了。”
韓老爺子瑟瑟道:“老朽知道輕重,多謝先生提醒。”
第二天早起,天蒙蒙亮一對人就啟程趕路。
到了碼頭,人馬上了船就揚帆起航。
韓家小叔直把他們送上船才返回去。
分別的時候跪在地下,給袁弘德磕了頭:“多謝袁先生。”
袁弘德:“好好過日子,夫妻互敬互讓。”
“謝謝先生教誨,這一個頭是我替佩蘭磕的。”又磕了一個頭才起身。
袁明珠歪著頭看向她曾祖父:原來她曾祖父不是沒幫著說情,隻怕是有些話不好當著她的麵說,才把她攆了出去。
越往北,沿河看到的草木顏色越枯黃。
他們不知道,就在他們走出揚州境內的兩日之後,一隊人在當地衙役的帶領下在城內各處當鋪裏拿著畫著那把匕首和玉佩的圖詢問。
韓家人典當的那家當鋪的朝奉看著手裏的圖紙,眼睛遽然睜大。
“有,一個本地小夥子天還熱著的時候來當了這上頭的寶石和這塊玉佩。”
“人呢?”
“本地人?你確定沒記錯?”
“沒記錯,絕對不會記錯。”
他就是以為本地人鄉下人沒什麽見識,才本著能坑一把是一把的主意壓低價錢。
沒想到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