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樹愁壞了:“沒有布料……。”
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裳,大概是打自己衣裳的主意。
袁明珠:“那人家裏應該有舊棉衣棉被吧?”
袁樹似乎回想了一下,搖搖頭:“沒有。”
袁明珠:“這麽困難啊?”
袁明珠猜著是不是劉家的那些雇農,不過很快又讓她給否定了。
劉家對雇農也沒苛刻到讓人衣不蔽體的地步,沒有三麵新的棉襖,蘆花襖總還有一件。
此地蘆葦到處都是,窮苦人家沒有棉麻做棉衣棉被,會采了蘆花做棉襖,用麥草墊得厚厚的睡在裏頭。
哄著她爹:“做棉衣得量尺寸,可不能做小了,人在哪裏呀?讓娘幫他量了尺寸給他做好。”
袁樹:“他在湖邊,可遠了,馬車也得走一天。”
可把袁明珠給嚇壞了,還以為遇到居心不良的人了呢?
鬧了半天她爹是看到天冷了擔心當初收留他的那人沒有過冬的衣物。
又有些心酸。
他們隻顧得全家團聚的喜悅了,聽說她爹被找到的時候是在幫著當地大戶放鵝,就想當然的認為救了他的是那大戶。
也委托了任驛丞對那家做了答謝。
原來謝錯了人了。
這叫什麽?
吃水忘了打井人?
也難怪她爹總也沒辦法融入這個家,是他們沒有去了解他爹心裏在想什麽。
這些日子,尤其是天氣轉涼以後,他的心裏還不知道怎麽煎熬呢。
“不怕,我們家有馬車,爹可以趕著馬車去。”
袁樹再次露出單純的笑容。
他們父女身後,顧重陽握緊雕件。
每次他下定決心要恨她,跟她決裂的時候,她總是讓他又看到她最好的那一麵。
其實他最該恨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不爭氣,總是受她蠱惑。
回到家裏,正看到曾祖母單盛了一份飯菜,喊了秦三花:“給你呂南叔端他屋裏去,他今天昏倒了,跟他說讓他好好吃飯補補。”
一家人吃了一頓歡歡喜喜的午飯。
袁明珠找到她娘,把中午她爹說的那些說了給她娘聽。
杜氏本來也不愚笨,經小女兒稍微一點撥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旁邊做著針線的袁珍珠和梁氏妯娌也聽得若有所思。
原來還可以這樣籠絡丈夫的心。
杜氏悄悄找了丈夫,問他:“明珠說你想給恩人送些禦寒的衣物?”
袁樹點點頭。
杜氏:“是該送些去,不是人家救你,我們一家人也再難團聚。”
“說起來人家是咱們一家的大恩人,我跟你一起去找祖父母,要些棉花和布料,再拿些糧食,我陪著你一起去潘家凹看看恩人。”
袁樹聽了果然感動得眼睛亮晶晶的,跟她傾訴了當初老王頭救他,為他準備禦寒衣物的事。
杜氏拉著他找到袁弘德和陶氏,把要求說了,“……,眼瞅著天一天冷似一天,聽伯駒他爹說老人家無兒無女的一個孤寡老人,
那時候天還熱著就替伯駒爹擔心冬天沒有禦寒的衣物,天天偷偷藏些在湖邊撿的鴨鵝毛攢著,要等到冬天給他用……,
人心換人心,人家真心待我們,我們也不能做那沒良心的人,我就想拿些棉花布料糧食啥的去看看老人家。”
這種知恩圖報的事,陶氏最是讚賞。
幫著張羅東西。
袁明珠慫恿著她娘大張旗鼓去酬謝恩人,也是要做個榜樣給呂南看。
別隻記得他們拿他當奴仆使喚,忘了他們對他還有收容之恩。
不想挾恩圖報,至少別忘恩負義。
呂南一直趁著病躲在屋裏沒出來,中午飯和晚飯都是秦三花給端屋裏吃的。
不過他一直關注著外頭的動靜。
秦三花給他送晚飯,他就跟她打聽:“家裏出什麽事了?誰又要出門?”
他自己都沒發覺他說的事家裏。
秦三花也不防備他一個摔壞了腦袋的人,一邊給他布著飯一邊回答:“是大奶奶和大爺,當初大爺走丟了讓潘家凹的人撿了回去,
大奶奶說天冷了,給恩人送些禦寒的衣物和糧食過去。”
楊啟毓披著衣服坐到桌旁,看著桌上適合病號吃的飯,深呼吸了一下。
聽著倒是像是歎息。
杜氏體諒丈夫的心焦,次日一早起來就帶了幾個孩子趕去潘家凹。
陶氏把東西拎了往車上放:“這些是給任驛丞家的,你祖父回來了,知會他們一聲。”
說是知會一聲,實際就是個過場。
武安州境內,消息靈通些的估計都已經知道袁弘德回來了。
之所以知會一聲,就是個禮數,也是邀請他們來參加宴席,禮多人不怪。
“這些是給潘家的,這些是給恩人的。”
“這些是給任家女學的夫子的,我們珍珠和明珠一直說去,一直也沒去,別讓夫子有意見。”
屋內的楊啟毓再次深呼吸。
他住的南屋這邊,能清楚的聽到外麵的聲音。
從他昨天偷聽來的,袁家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他疑慮的是袁家如何知道的他的身份?
他身上並沒有能暴露身份的物件。
而且他們家的那個小廝,看著也是個練家子。
如今聽著,跟鐵礦那邊關係也不一般。
別讓不知道,他卻知道鐵礦是他大姑母漢陽公主的地盤。
漢陽公主跟皇族中誰都不親近,誰的賬也不買。
袁家,似乎並不像表麵表現的那樣單純。
他沒有敢貿然聯係晉王府在武安州聯絡點,得等他弄清楚了再說。
他私自離開封地,被人抓到把柄就是晉王府的大罪。
等家裏人都各自去忙活了,楊啟毓偷偷摸出房間。
他知道袁家各人都住在哪間屋子。
進了後院直奔袁弘德和陶氏的房間,袁弘德是家裏主事的,若是有什麽也肯定放在他屋裏。
晉王世子確實不是一般人,分析的對了,他輕易就在櫃子裏找到了他的匕首和玉佩。
匕首被拆了寶石,坑坑窪窪得十分慘不忍睹。
他把東西放回原位,然後回到自己屋裏。
想不通把寶石摳下來的目的。
袁明珠兄妹幾個跟著他們爹娘一路往鐵礦去,他們要住在驛丞府,明天再去潘家凹。
聽說他們來了,任驛丞帶著人出來迎接。
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裳,大概是打自己衣裳的主意。
袁明珠:“那人家裏應該有舊棉衣棉被吧?”
袁樹似乎回想了一下,搖搖頭:“沒有。”
袁明珠:“這麽困難啊?”
袁明珠猜著是不是劉家的那些雇農,不過很快又讓她給否定了。
劉家對雇農也沒苛刻到讓人衣不蔽體的地步,沒有三麵新的棉襖,蘆花襖總還有一件。
此地蘆葦到處都是,窮苦人家沒有棉麻做棉衣棉被,會采了蘆花做棉襖,用麥草墊得厚厚的睡在裏頭。
哄著她爹:“做棉衣得量尺寸,可不能做小了,人在哪裏呀?讓娘幫他量了尺寸給他做好。”
袁樹:“他在湖邊,可遠了,馬車也得走一天。”
可把袁明珠給嚇壞了,還以為遇到居心不良的人了呢?
鬧了半天她爹是看到天冷了擔心當初收留他的那人沒有過冬的衣物。
又有些心酸。
他們隻顧得全家團聚的喜悅了,聽說她爹被找到的時候是在幫著當地大戶放鵝,就想當然的認為救了他的是那大戶。
也委托了任驛丞對那家做了答謝。
原來謝錯了人了。
這叫什麽?
吃水忘了打井人?
也難怪她爹總也沒辦法融入這個家,是他們沒有去了解他爹心裏在想什麽。
這些日子,尤其是天氣轉涼以後,他的心裏還不知道怎麽煎熬呢。
“不怕,我們家有馬車,爹可以趕著馬車去。”
袁樹再次露出單純的笑容。
他們父女身後,顧重陽握緊雕件。
每次他下定決心要恨她,跟她決裂的時候,她總是讓他又看到她最好的那一麵。
其實他最該恨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不爭氣,總是受她蠱惑。
回到家裏,正看到曾祖母單盛了一份飯菜,喊了秦三花:“給你呂南叔端他屋裏去,他今天昏倒了,跟他說讓他好好吃飯補補。”
一家人吃了一頓歡歡喜喜的午飯。
袁明珠找到她娘,把中午她爹說的那些說了給她娘聽。
杜氏本來也不愚笨,經小女兒稍微一點撥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旁邊做著針線的袁珍珠和梁氏妯娌也聽得若有所思。
原來還可以這樣籠絡丈夫的心。
杜氏悄悄找了丈夫,問他:“明珠說你想給恩人送些禦寒的衣物?”
袁樹點點頭。
杜氏:“是該送些去,不是人家救你,我們一家人也再難團聚。”
“說起來人家是咱們一家的大恩人,我跟你一起去找祖父母,要些棉花和布料,再拿些糧食,我陪著你一起去潘家凹看看恩人。”
袁樹聽了果然感動得眼睛亮晶晶的,跟她傾訴了當初老王頭救他,為他準備禦寒衣物的事。
杜氏拉著他找到袁弘德和陶氏,把要求說了,“……,眼瞅著天一天冷似一天,聽伯駒他爹說老人家無兒無女的一個孤寡老人,
那時候天還熱著就替伯駒爹擔心冬天沒有禦寒的衣物,天天偷偷藏些在湖邊撿的鴨鵝毛攢著,要等到冬天給他用……,
人心換人心,人家真心待我們,我們也不能做那沒良心的人,我就想拿些棉花布料糧食啥的去看看老人家。”
這種知恩圖報的事,陶氏最是讚賞。
幫著張羅東西。
袁明珠慫恿著她娘大張旗鼓去酬謝恩人,也是要做個榜樣給呂南看。
別隻記得他們拿他當奴仆使喚,忘了他們對他還有收容之恩。
不想挾恩圖報,至少別忘恩負義。
呂南一直趁著病躲在屋裏沒出來,中午飯和晚飯都是秦三花給端屋裏吃的。
不過他一直關注著外頭的動靜。
秦三花給他送晚飯,他就跟她打聽:“家裏出什麽事了?誰又要出門?”
他自己都沒發覺他說的事家裏。
秦三花也不防備他一個摔壞了腦袋的人,一邊給他布著飯一邊回答:“是大奶奶和大爺,當初大爺走丟了讓潘家凹的人撿了回去,
大奶奶說天冷了,給恩人送些禦寒的衣物和糧食過去。”
楊啟毓披著衣服坐到桌旁,看著桌上適合病號吃的飯,深呼吸了一下。
聽著倒是像是歎息。
杜氏體諒丈夫的心焦,次日一早起來就帶了幾個孩子趕去潘家凹。
陶氏把東西拎了往車上放:“這些是給任驛丞家的,你祖父回來了,知會他們一聲。”
說是知會一聲,實際就是個過場。
武安州境內,消息靈通些的估計都已經知道袁弘德回來了。
之所以知會一聲,就是個禮數,也是邀請他們來參加宴席,禮多人不怪。
“這些是給潘家的,這些是給恩人的。”
“這些是給任家女學的夫子的,我們珍珠和明珠一直說去,一直也沒去,別讓夫子有意見。”
屋內的楊啟毓再次深呼吸。
他住的南屋這邊,能清楚的聽到外麵的聲音。
從他昨天偷聽來的,袁家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他疑慮的是袁家如何知道的他的身份?
他身上並沒有能暴露身份的物件。
而且他們家的那個小廝,看著也是個練家子。
如今聽著,跟鐵礦那邊關係也不一般。
別讓不知道,他卻知道鐵礦是他大姑母漢陽公主的地盤。
漢陽公主跟皇族中誰都不親近,誰的賬也不買。
袁家,似乎並不像表麵表現的那樣單純。
他沒有敢貿然聯係晉王府在武安州聯絡點,得等他弄清楚了再說。
他私自離開封地,被人抓到把柄就是晉王府的大罪。
等家裏人都各自去忙活了,楊啟毓偷偷摸出房間。
他知道袁家各人都住在哪間屋子。
進了後院直奔袁弘德和陶氏的房間,袁弘德是家裏主事的,若是有什麽也肯定放在他屋裏。
晉王世子確實不是一般人,分析的對了,他輕易就在櫃子裏找到了他的匕首和玉佩。
匕首被拆了寶石,坑坑窪窪得十分慘不忍睹。
他把東西放回原位,然後回到自己屋裏。
想不通把寶石摳下來的目的。
袁明珠兄妹幾個跟著他們爹娘一路往鐵礦去,他們要住在驛丞府,明天再去潘家凹。
聽說他們來了,任驛丞帶著人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