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最後那裏昨天少了一點,我補齊了,大家可以回去看看,不然會不連貫。
這叫什麽?柿子撿軟乎的捏?
一個千戶,在這些地頭蛇的眼裏就是軟乎柿子。
昌平日久,武官的地位在逐漸下降,這也是為何李知府敢為了妍玉春兩成幹股的利益,就反悔跟魏千戶家正在議著的親。
慧姐兒呼的一下站起來,就往外奔去。
袁明珠歎口氣,知道是武將家女兒,直來直往慣了的,學不會口中一團蜜心中一把刀那些做派。
忙也起身跟過去。
她怕慧姐兒跟唐淑蘭對上會吃虧。
還未走到外頭,就聽外頭唐淑蘭繼續說著:“哼,她袁明珠就等著倒黴吧,她家有什麽值得知府家看上的?還不是有幾個臭錢?”
袁明珠拉住慧姐兒,伸手捂住她的嘴。
鄭媽媽見此情景,也止住其他人的腳步,示意大家安靜。
“能為了銀子背信棄義的人家,能是什麽好人家?”
唐淑蘭說著咯咯笑起來。
暇姐兒:“表姐若不走我先走了。”
“走得累死了,歇歇嘛,這兒正好能曬曬日暖,你著什麽急呀!”
唐淑蘭還未說盡興,拉著暇姐兒不讓走。
袁明珠拉著慧姐站在山石後頭,她知道外頭有一條石凳,外頭的人應該就是在石凳上歇腳。
“知府夫人真是好算計,犧牲一個繼子把袁明珠綁住,袁家上供的銀子又不是他們小兩口的,等以後李知府沒了分家的時候,袁家那麽多年給的銀子誰知道還能剩下多少啊!”
總結:“攤上這麽精明厲害的繼婆婆,有她受的了。”
唐淑蘭覺得鬱氣盡消!
果然呐,看對頭倒黴就是暢快。
真是太暢快了!
石障後頭,袁明珠真是太感謝唐淑蘭了。
有她這番解釋,比她說一萬句都有效,沒看到慧姐兒看她的眼神都帶著憐憫了。
袁明珠覺得憑著唐淑蘭那個腦子,這番話肯定不是她自己琢磨出來的,肯定是他們家長輩議論這事的時候她聽來的。
聽著她似乎太高興了,袁明珠就不高興了。
鬆開了慧姐兒的手,說:“這位唐姨娘真是見不得別人好,好像別人倒黴了她能撿到兩個大錢似的。”
石障外頭的人聽到裏頭傳來的聲音,都尷尬了。
正不知該如何應對呢,就看到袁明珠和魏慧娟從後頭攜手轉了出來。
背後說人是非被人聽個正著,這事就難看了。
不過唐淑蘭丟臉之餘還覺得惱怒,袁明珠的那句“唐姨娘”就是當眾扇她的臉,啪啪作響那種。
偏她還沒話反駁,誰讓她想上趕著做袁明珠口中的唐姨娘呢。
暇姐兒忍下羞愧,上去跟袁明珠二人見了禮。
袁明珠也回了禮。
經過定親又退親,兩家再回不到從前的親厚,不過是麵子局罷了。
袁明珠看向唐淑蘭:“唐姨娘高興的似乎早了點吧,難不成李家要娶我就非得嫁不成?”
袁明珠覺得這也是個好機會,正好趁機透漏些她要“硬”攀高枝的苗頭來,省得回頭突然像安陽侯世子“逼婚”大家反應不及。
也給唐淑蘭預定一雙小鞋穿穿。
至於這雙堪稱東風快遞級別的小鞋送達以後,唐姨娘還能不能如願做成唐姨娘,就不是該她操心的了。
這事歸唐庾吏操心,到時候就得看唐家能不能拿出足以令劉大老爺心動的好處了。
袁明珠覺得難!
在場的至於暇姐兒聽出袁明珠的話又深意,怕事態變得難控,出來道歉道:“是我們言語無狀,二位姐姐消消氣……。”
未等她說完就被唐淑蘭打斷,“嘁!能嫁進知府家都是你高攀了,你當你是個什麽玩意,不是看著你們家的銀子,就憑你……?”
又說:“表妹,你怕她什麽?就算嫁進知府家她也狗肉上不了菜盤,知府府還輪不到她當家,她能不能翻出知府夫人的手心還兩說呢!”
覺得袁明珠就是在吹牛說大話。
她能攀上知府府都是銀子的麵子,也就是李家這種人家能做出這種事來,她哪裏有更好的運氣再遇到一個這麽不堪的人家?
反正她是不信。
袁明珠:“哎呦,這一聲表妹叫得可真親熱啊!”
跟慧姐擠擠眼。
慧姐兒:“可不是得叫得親熱些,再過些日子就不能叫了,得抓緊叫過癮了。”
這裏是去後山的必經之路,她們說話的這一會工夫就過來了好幾波人。
看到小姑娘拌嘴,有熱鬧可看,都圍著不走了。
聽到慧姐兒的話,有人笑出聲。
唐淑蘭的臉憋得通紅。
袁明珠打著坑她主意,哪裏會就此放過,繼續擠兌她:“過些日子該叫什麽呢?”
眼光掃過人群,表示這話問的是全體在場的人。
有人就回道:“改叫小姐。”
袁明珠一副受教的模樣點點頭,“哦!”
也有人因為沒有從頭看,覺得袁明珠她們欺負人,做妾又不是人家小姑娘願意的,至於這樣揭人家短處嘛!
唐淑蘭氣死了。
袁明珠拿她的短處攻擊她,她也思考著該拿她的短處攻擊她。
“你一個退過親的,人家不嫌棄你就不錯了,錯過了知府府,就嫁個販夫走卒吧,還笑話我,到時候你還不如我呢!”
覺得袁明珠她們欺負人的聽了這話,才知道兩方是素日舊怨。
一打聽果然是,聽著仇還怪深。
難怪雙方都撿短處戳。
一時間所有人都歇了抱打不平的心思,安心做前排吃瓜群眾。
袁明珠呢,就等著她說這話,好借機把話題引到她想說的話題上。
“我會不如你?真是笑話!”
斜睨著唐淑蘭的眼神裏都是不屑。
“我就是想嫁進超品的侯府,那也是一句話的事。”
這話一出,慧姐兒都替她擔心了,風太大,怕把牛吹上天去。
還好袁明珠把大話放出來就喊她:“我們走!”
她以為這是袁明珠的計策,怕被拆穿難看。
趕緊跟著袁明珠的後頭走了。
一邊走一邊拿眼偷偷瞟袁明珠,以至於沒有看腳下,差點絆倒。
袁明珠拉了她一下,才免了她扭到腳的下場,“你看著路,看我幹嘛,我臉上又沒有花。”
慧姐嘟囔:“比臉上有花還稀奇。”
替她發愁,“你說些什麽不好?非得說什麽嫁給超品的侯府。”
這會才開國沒多少年,京城裏的勳貴們還都是有實權的,哪有那麽容易嫁?
根本不可能好不好,就是庶子也不可能。
又不是幾代以後有些人家隻剩下空殼子,需要娶個有錢的媳婦換銀子花。
袁明珠:“說怎麽了?我是不想嫁,想嫁就能嫁。”
“你還亂說。”
慧姐兒心虛的左右看著。
袁明珠笑了,“你是不是覺得我是吹牛啊?”
慧姐暗自吐槽:不是我覺得,是根本就是,這牛吹得,還真敢說。
袁明珠:“我們家以前收養過一個叫顧重陽,你知道吧?知道他是誰嗎?”
慧姐睜大眼睛,嘴巴都張大了。
指著袁明珠:“你……。”
驚得囫圇話都說不出來了。
安陽侯世子顧重陽曾經流落民間在袁家做奴仆,期間受盡袁家年少無知的二小姐的欺淩,武安府誰不知道啊!
這種情況下嫁去安陽侯府,怕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吧?
“絕對不行,你可千萬別亂來啊,顧世子會報複你的。”慧姐終於找回自己的聲音了,都快哭了。
恨不得上手搖晃袁明珠,把昏了頭的她搖醒。
若是李家是狼窩,那安陽侯府就是虎口。
袁明珠:“看把你嚇的,我以前能打他顧重陽,現在會怕他?他敢報複我,我打死他。”
似乎已經打定主意要去招惹安陽侯府了。
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袁明珠問:“你呢,你打算怎麽辦?千戶夫人怎麽說?”
慧姐兒低著頭,瞟一眼袁明珠,再瞟一眼。
袁明珠看她這樣就知道他們家的打算了。
千戶府應該是準備跟劉家結親。
難怪剛剛她給慧姐兒示意,慧姐兒這次的反應這樣敏銳,一下子就明白她想讓她說什麽,一擊即中唐淑蘭的要害。
她還以為是經過這次的事她長了能耐了呢,果然是她想多了。
應該是他們家考慮劉永昶的時候給她說過跟劉家結親的利弊,她聽進去了。
袁明珠站住,等著後頭丫鬟仆婦們跟上來。
吩咐春蕎和夏灩:“你們兩個去看看我哥他們在哪裏,跟他們說一聲我跟慧姐兒在這邊玩一會,晚點再過去,讓他們別擔心。”
春蕎領命,帶著夏灩過去了。
袁明珠看了一眼看著春蕎她們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百壽。
百壽忙屏息斂氣端手恭立。
這些年跟著小姐接觸多了袁家的這位,知道這位不能小瞧,她遠比外人知道的更精明。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深意。
她懷疑袁二小姐讓丫鬟去報信是假,把人支開有話要說才是真。
百壽正想著,就聽袁二小姐說:“你要聽你父母的建議,親爹娘才是真對你好的人,總不會害你,
認真說起來李家和劉家都差不多,兩家的兒郎都是好兒郎,就是家裏有些人一言難盡,李家就不說了,有了晚娘就有晚爺。”
“至於那劉家……。”說到劉家,袁明珠已經沒了之前的意難平。
有的隻是造化弄人的感慨。
頓了頓,“劉家的那個繼母沒有子嗣,倒是不足為慮,就是她娘家得小心應對,那個女人做事不要臉麵,不好對付。”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還有那個唐姨娘……,”說著又看了一眼百壽。
如果她沒猜錯,慧姐兒心思耿直,百壽是千戶夫人放在她身邊提點她的。
百壽以後就是慧姐兒身邊的管事媽媽,不會提了做妾。
果然看到百壽正支棱著耳朵聽她們說話。
百壽不敢走神,凝神細聽,袁二小姐在這裏停頓,下麵要說的話應該才是重點。
“唐姨娘嘛……。”說著笑了笑。
“過了叫今天,唐姨娘還是不是唐姨娘可就說不準了。”
慧姐兒:“為什麽?”
袁明珠指著自己的鼻子,“因為我啊!”
“我因為受了她的刺激,堅決不嫁李家了,決定去攀京裏侯府那個高枝,回頭李家知道了,還不得恨死她了,
她這樣還沒進劉府就給劉府樹了這麽大個大敵,劉家本來就不想讓她進門,這下子隻怕就更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慧姐兒:“哦!”
若是千戶夫婦屬意的是劉永昶,就該有所行動了,要是能除掉唐淑蘭這個礙事的麻煩,劉府應該擇婿的是上選。
慧姐兒對她好,從來跟她交往都不存著其它心思,這番提點就算回報吧。
說完該說的,“我們過去吧,那邊該出風頭的應該都出過了,我們再過去也不顯了。”
她們倆都不是雅人,吟詩作賦跟她們沒關係,去早了也沒用。
袁明珠一貫是應試型人才,在她眼中知識的吸收應該帶著目的性,人的大腦容量有限,不能讓用不上的知識占用空間。
領著還有點傻呆呆的慧姐兒去後頭。
到了後山,就看到桃林旁邊的一片空地上搭了數個彩棚,中間用布幔隔開男女。
她們之間去了女賓那邊。
看到她們過來,人群裏都在交頭接耳。
袁明珠知道,這會工夫她之間說過的那些話已經傳開了。
隱在人群中的春蕎和夏灩發現了她們,走了過來。
袁明珠也沒避著慧姐兒,問:“大家都在說什麽?”
春蕎回道:“說什麽的都有,有人知道您跟顧世子曾經有過婚約。”
那個被安定侯府杜撰出來的婚姻也被提起來了。
袁明珠不覺得是巧合,就是不知道這個消息是誰散布的?
是顧重陽的人呢?還是安定侯府的人?
事出突然,她是突然間決定走這步棋的,不然該自己準備一些人散布消息,引導輿論的方向。
還好有人早有準備,雖然她沒有做什麽,不過有人替她做了,事情依舊朝著她想要的方向發展。
袁明珠:事出突然,她是突然間決定走這步棋的,不然該自己準備一些人散布消息,引導輿論的方向。
還好有人早有準備,雖然她沒有做什麽,不過有人替她做了,事情依舊朝著她想要的方向發展。
袁明珠:
這叫什麽?柿子撿軟乎的捏?
一個千戶,在這些地頭蛇的眼裏就是軟乎柿子。
昌平日久,武官的地位在逐漸下降,這也是為何李知府敢為了妍玉春兩成幹股的利益,就反悔跟魏千戶家正在議著的親。
慧姐兒呼的一下站起來,就往外奔去。
袁明珠歎口氣,知道是武將家女兒,直來直往慣了的,學不會口中一團蜜心中一把刀那些做派。
忙也起身跟過去。
她怕慧姐兒跟唐淑蘭對上會吃虧。
還未走到外頭,就聽外頭唐淑蘭繼續說著:“哼,她袁明珠就等著倒黴吧,她家有什麽值得知府家看上的?還不是有幾個臭錢?”
袁明珠拉住慧姐兒,伸手捂住她的嘴。
鄭媽媽見此情景,也止住其他人的腳步,示意大家安靜。
“能為了銀子背信棄義的人家,能是什麽好人家?”
唐淑蘭說著咯咯笑起來。
暇姐兒:“表姐若不走我先走了。”
“走得累死了,歇歇嘛,這兒正好能曬曬日暖,你著什麽急呀!”
唐淑蘭還未說盡興,拉著暇姐兒不讓走。
袁明珠拉著慧姐站在山石後頭,她知道外頭有一條石凳,外頭的人應該就是在石凳上歇腳。
“知府夫人真是好算計,犧牲一個繼子把袁明珠綁住,袁家上供的銀子又不是他們小兩口的,等以後李知府沒了分家的時候,袁家那麽多年給的銀子誰知道還能剩下多少啊!”
總結:“攤上這麽精明厲害的繼婆婆,有她受的了。”
唐淑蘭覺得鬱氣盡消!
果然呐,看對頭倒黴就是暢快。
真是太暢快了!
石障後頭,袁明珠真是太感謝唐淑蘭了。
有她這番解釋,比她說一萬句都有效,沒看到慧姐兒看她的眼神都帶著憐憫了。
袁明珠覺得憑著唐淑蘭那個腦子,這番話肯定不是她自己琢磨出來的,肯定是他們家長輩議論這事的時候她聽來的。
聽著她似乎太高興了,袁明珠就不高興了。
鬆開了慧姐兒的手,說:“這位唐姨娘真是見不得別人好,好像別人倒黴了她能撿到兩個大錢似的。”
石障外頭的人聽到裏頭傳來的聲音,都尷尬了。
正不知該如何應對呢,就看到袁明珠和魏慧娟從後頭攜手轉了出來。
背後說人是非被人聽個正著,這事就難看了。
不過唐淑蘭丟臉之餘還覺得惱怒,袁明珠的那句“唐姨娘”就是當眾扇她的臉,啪啪作響那種。
偏她還沒話反駁,誰讓她想上趕著做袁明珠口中的唐姨娘呢。
暇姐兒忍下羞愧,上去跟袁明珠二人見了禮。
袁明珠也回了禮。
經過定親又退親,兩家再回不到從前的親厚,不過是麵子局罷了。
袁明珠看向唐淑蘭:“唐姨娘高興的似乎早了點吧,難不成李家要娶我就非得嫁不成?”
袁明珠覺得這也是個好機會,正好趁機透漏些她要“硬”攀高枝的苗頭來,省得回頭突然像安陽侯世子“逼婚”大家反應不及。
也給唐淑蘭預定一雙小鞋穿穿。
至於這雙堪稱東風快遞級別的小鞋送達以後,唐姨娘還能不能如願做成唐姨娘,就不是該她操心的了。
這事歸唐庾吏操心,到時候就得看唐家能不能拿出足以令劉大老爺心動的好處了。
袁明珠覺得難!
在場的至於暇姐兒聽出袁明珠的話又深意,怕事態變得難控,出來道歉道:“是我們言語無狀,二位姐姐消消氣……。”
未等她說完就被唐淑蘭打斷,“嘁!能嫁進知府家都是你高攀了,你當你是個什麽玩意,不是看著你們家的銀子,就憑你……?”
又說:“表妹,你怕她什麽?就算嫁進知府家她也狗肉上不了菜盤,知府府還輪不到她當家,她能不能翻出知府夫人的手心還兩說呢!”
覺得袁明珠就是在吹牛說大話。
她能攀上知府府都是銀子的麵子,也就是李家這種人家能做出這種事來,她哪裏有更好的運氣再遇到一個這麽不堪的人家?
反正她是不信。
袁明珠:“哎呦,這一聲表妹叫得可真親熱啊!”
跟慧姐擠擠眼。
慧姐兒:“可不是得叫得親熱些,再過些日子就不能叫了,得抓緊叫過癮了。”
這裏是去後山的必經之路,她們說話的這一會工夫就過來了好幾波人。
看到小姑娘拌嘴,有熱鬧可看,都圍著不走了。
聽到慧姐兒的話,有人笑出聲。
唐淑蘭的臉憋得通紅。
袁明珠打著坑她主意,哪裏會就此放過,繼續擠兌她:“過些日子該叫什麽呢?”
眼光掃過人群,表示這話問的是全體在場的人。
有人就回道:“改叫小姐。”
袁明珠一副受教的模樣點點頭,“哦!”
也有人因為沒有從頭看,覺得袁明珠她們欺負人,做妾又不是人家小姑娘願意的,至於這樣揭人家短處嘛!
唐淑蘭氣死了。
袁明珠拿她的短處攻擊她,她也思考著該拿她的短處攻擊她。
“你一個退過親的,人家不嫌棄你就不錯了,錯過了知府府,就嫁個販夫走卒吧,還笑話我,到時候你還不如我呢!”
覺得袁明珠她們欺負人的聽了這話,才知道兩方是素日舊怨。
一打聽果然是,聽著仇還怪深。
難怪雙方都撿短處戳。
一時間所有人都歇了抱打不平的心思,安心做前排吃瓜群眾。
袁明珠呢,就等著她說這話,好借機把話題引到她想說的話題上。
“我會不如你?真是笑話!”
斜睨著唐淑蘭的眼神裏都是不屑。
“我就是想嫁進超品的侯府,那也是一句話的事。”
這話一出,慧姐兒都替她擔心了,風太大,怕把牛吹上天去。
還好袁明珠把大話放出來就喊她:“我們走!”
她以為這是袁明珠的計策,怕被拆穿難看。
趕緊跟著袁明珠的後頭走了。
一邊走一邊拿眼偷偷瞟袁明珠,以至於沒有看腳下,差點絆倒。
袁明珠拉了她一下,才免了她扭到腳的下場,“你看著路,看我幹嘛,我臉上又沒有花。”
慧姐嘟囔:“比臉上有花還稀奇。”
替她發愁,“你說些什麽不好?非得說什麽嫁給超品的侯府。”
這會才開國沒多少年,京城裏的勳貴們還都是有實權的,哪有那麽容易嫁?
根本不可能好不好,就是庶子也不可能。
又不是幾代以後有些人家隻剩下空殼子,需要娶個有錢的媳婦換銀子花。
袁明珠:“說怎麽了?我是不想嫁,想嫁就能嫁。”
“你還亂說。”
慧姐兒心虛的左右看著。
袁明珠笑了,“你是不是覺得我是吹牛啊?”
慧姐暗自吐槽:不是我覺得,是根本就是,這牛吹得,還真敢說。
袁明珠:“我們家以前收養過一個叫顧重陽,你知道吧?知道他是誰嗎?”
慧姐睜大眼睛,嘴巴都張大了。
指著袁明珠:“你……。”
驚得囫圇話都說不出來了。
安陽侯世子顧重陽曾經流落民間在袁家做奴仆,期間受盡袁家年少無知的二小姐的欺淩,武安府誰不知道啊!
這種情況下嫁去安陽侯府,怕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吧?
“絕對不行,你可千萬別亂來啊,顧世子會報複你的。”慧姐終於找回自己的聲音了,都快哭了。
恨不得上手搖晃袁明珠,把昏了頭的她搖醒。
若是李家是狼窩,那安陽侯府就是虎口。
袁明珠:“看把你嚇的,我以前能打他顧重陽,現在會怕他?他敢報複我,我打死他。”
似乎已經打定主意要去招惹安陽侯府了。
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袁明珠問:“你呢,你打算怎麽辦?千戶夫人怎麽說?”
慧姐兒低著頭,瞟一眼袁明珠,再瞟一眼。
袁明珠看她這樣就知道他們家的打算了。
千戶府應該是準備跟劉家結親。
難怪剛剛她給慧姐兒示意,慧姐兒這次的反應這樣敏銳,一下子就明白她想讓她說什麽,一擊即中唐淑蘭的要害。
她還以為是經過這次的事她長了能耐了呢,果然是她想多了。
應該是他們家考慮劉永昶的時候給她說過跟劉家結親的利弊,她聽進去了。
袁明珠站住,等著後頭丫鬟仆婦們跟上來。
吩咐春蕎和夏灩:“你們兩個去看看我哥他們在哪裏,跟他們說一聲我跟慧姐兒在這邊玩一會,晚點再過去,讓他們別擔心。”
春蕎領命,帶著夏灩過去了。
袁明珠看了一眼看著春蕎她們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百壽。
百壽忙屏息斂氣端手恭立。
這些年跟著小姐接觸多了袁家的這位,知道這位不能小瞧,她遠比外人知道的更精明。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深意。
她懷疑袁二小姐讓丫鬟去報信是假,把人支開有話要說才是真。
百壽正想著,就聽袁二小姐說:“你要聽你父母的建議,親爹娘才是真對你好的人,總不會害你,
認真說起來李家和劉家都差不多,兩家的兒郎都是好兒郎,就是家裏有些人一言難盡,李家就不說了,有了晚娘就有晚爺。”
“至於那劉家……。”說到劉家,袁明珠已經沒了之前的意難平。
有的隻是造化弄人的感慨。
頓了頓,“劉家的那個繼母沒有子嗣,倒是不足為慮,就是她娘家得小心應對,那個女人做事不要臉麵,不好對付。”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還有那個唐姨娘……,”說著又看了一眼百壽。
如果她沒猜錯,慧姐兒心思耿直,百壽是千戶夫人放在她身邊提點她的。
百壽以後就是慧姐兒身邊的管事媽媽,不會提了做妾。
果然看到百壽正支棱著耳朵聽她們說話。
百壽不敢走神,凝神細聽,袁二小姐在這裏停頓,下麵要說的話應該才是重點。
“唐姨娘嘛……。”說著笑了笑。
“過了叫今天,唐姨娘還是不是唐姨娘可就說不準了。”
慧姐兒:“為什麽?”
袁明珠指著自己的鼻子,“因為我啊!”
“我因為受了她的刺激,堅決不嫁李家了,決定去攀京裏侯府那個高枝,回頭李家知道了,還不得恨死她了,
她這樣還沒進劉府就給劉府樹了這麽大個大敵,劉家本來就不想讓她進門,這下子隻怕就更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慧姐兒:“哦!”
若是千戶夫婦屬意的是劉永昶,就該有所行動了,要是能除掉唐淑蘭這個礙事的麻煩,劉府應該擇婿的是上選。
慧姐兒對她好,從來跟她交往都不存著其它心思,這番提點就算回報吧。
說完該說的,“我們過去吧,那邊該出風頭的應該都出過了,我們再過去也不顯了。”
她們倆都不是雅人,吟詩作賦跟她們沒關係,去早了也沒用。
袁明珠一貫是應試型人才,在她眼中知識的吸收應該帶著目的性,人的大腦容量有限,不能讓用不上的知識占用空間。
領著還有點傻呆呆的慧姐兒去後頭。
到了後山,就看到桃林旁邊的一片空地上搭了數個彩棚,中間用布幔隔開男女。
她們之間去了女賓那邊。
看到她們過來,人群裏都在交頭接耳。
袁明珠知道,這會工夫她之間說過的那些話已經傳開了。
隱在人群中的春蕎和夏灩發現了她們,走了過來。
袁明珠也沒避著慧姐兒,問:“大家都在說什麽?”
春蕎回道:“說什麽的都有,有人知道您跟顧世子曾經有過婚約。”
那個被安定侯府杜撰出來的婚姻也被提起來了。
袁明珠不覺得是巧合,就是不知道這個消息是誰散布的?
是顧重陽的人呢?還是安定侯府的人?
事出突然,她是突然間決定走這步棋的,不然該自己準備一些人散布消息,引導輿論的方向。
還好有人早有準備,雖然她沒有做什麽,不過有人替她做了,事情依舊朝著她想要的方向發展。
袁明珠:事出突然,她是突然間決定走這步棋的,不然該自己準備一些人散布消息,引導輿論的方向。
還好有人早有準備,雖然她沒有做什麽,不過有人替她做了,事情依舊朝著她想要的方向發展。
袁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