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二小姐正打算再取一塊的動作不由一頓,麵色一紅,忙收回手,雙手交疊在腹前坐好。


    謝靜悅瞥見這一幕,雙眸忍不住彎了彎。


    謝袁秉擱了手中的茶盞,清了清嗓子,“鄉君……”


    謝靜悅忙道,“二伯父喚我名字就好,咱們都是自家人,無需稱呼那些。”


    “禮不可廢,你是聖上親封的鄉君,就算是自家人,有些規矩也是要守的。”謝袁秉這次沒有依謝靜悅所言,還是堅持喚她鄉君。


    謝靜悅先前也在謝嬤嬤跟前大致了解過謝袁秉此人。


    謝袁秉早年中過秀才,後來雖一直沒能高中舉人,之前倒是在家開了一間私塾,教些蒙童。


    自從謝大少爺謝宜暢兩年前高中舉人之後,他就關了私塾,據說如今賦閑在家,平日裏喜歡養些鳥雀打發時間。


    除了沒什麽大的作為,為人倒是沒人什麽值得讓人詬病的地方。


    謝袁秉伸手撫了一下短須,“這次來除了拜見鄉君,再有就是想問問鄉君,待法事一過,文正公的靈柩可是要護送回族中安葬。”


    謝袁秉也沒拐彎抹角,直接就把今日的來意道明。


    謝靜悅也擱了手中的茶盞,“二伯父想來也是接到外祖母送去的消息了,其實您今天不來見我,我過兩日也是要打發人給您送信,正是想要與二伯父商議此事。”


    謝袁秉原本見她隻是個十來歲的孩子,還沒自家的小女兒大,心裏還有些犯嘀咕,與這麽大的孩子商議此事,是不是不太妥當。


    哪知自打一照麵,就見謝靜悅行事進退有度,舉止大方嫻雅,一派大家閨秀的做派。


    顯然靖遠侯府的老夫人把她教養的極好。


    謝靜悅笑著道,“我自小在外祖家長大,族中如今是個什麽情形,也並不清楚,所以護送父親靈柩回族中安葬等事宜,隻怕還要勞煩二伯父費心操持。”


    “此事也是我們謝家的大事,都是分內之事,鄉君不必如此。”謝袁秉一擺手,直接就應承下此事,“此事族中已經商議過,自是要辦的妥帖。”


    “揚州那邊也已經打發人送信過去了,想來要不了多久,祖宅那邊應該也會派人過來,我今天來,也是想要問問鄉君的意思,是否要驚動其他親眷……”


    他言下之意,就是詢問謝靜悅是否想要將謝袁銳風光大葬。


    謝靜悅自是明了。


    不過她並沒有大辦這件事的想法。


    這次建武帝的這道聖旨,她還沒能琢磨明白這背後究竟還隱藏著什麽謀算,此時隻願父親能早日入土為安。


    所以在此時謝家越是低調行事,便越是安穩。


    隻是這樣的話,隻怕與一些謝氏族人的想法相悖。


    當初謝袁銳連中三元,可以說是轟動京城,名揚天下,就連揚州老家也由耕讀世家直接改換門庭,成了遠近聞名的書香門第。


    可惜好景不長,謝袁銳才在京中嶄露頭角,就突遭橫禍離世。


    謝家接連變故,直至整個嫡枝隻餘下謝靜悅這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孩。


    謝袁銳的突然離世,連帶著剛剛煊赫起來的謝氏族人,又漸漸沉寂下去。


    京中的這幾房族人,少了謝袁銳的提攜,這些年有沒有才學特別出眾的子弟,也就越發沒落了。


    這次謝袁銳突然被追封,隻怕得到消息的謝氏族人心思又活泛了。


    未嚐沒有想要借此東風結交上一些權貴,若是能在此時得了貴人提攜,說不得也能有謝家子弟的重新步入仕途。


    一旦如此,何愁將來謝氏不能重振門楣。


    但是謝袁銳下葬一事,具體操辦還得要謝靜悅首肯才成,或者站在她背後的靖遠侯府默許才行。


    她是謝袁銳留下的唯一骨血,而且她現在又被封為清平鄉君,背後還有靖遠侯府的依仗。


    若是能得了她的支持,肯伸手拉拔一下謝家幾個子弟,謝家說不得能趁機崛起。


    隻是這些年,謝靜悅一直居住在靖遠侯府,從未與謝氏族人這邊往來,兩邊除了名義上族親,實則沒有任何情誼。


    若是貿然提出這要求,隻怕是謝靜悅是不會答應,而且就算是她答應,她如今還隻是個十來歲孩子,又哪裏能做得了主。


    凡事還不得仰仗靖遠侯府。


    謝靜悅想到這裏,不由看著坐在太師椅上的謝袁秉,大致也能猜得出他這次來的目的。


    雖這些不一定是眼前這個雖早已年過四旬,身上還帶著一些文人習性的謝家二老爺的想法。


    但他身後畢竟還站著上百號的謝氏族人,這些年,隨著謝家嫡枝的沒落,京中隱隱以謝家三房為首,他就算再淡泊名利,也總要為身後的族人著想。


    而且她還聽謝嬤嬤說過,謝家三房謝袁秉膝下的兩個兒子,謝宜暢和謝宜源書念得極好,謝宜暢甚至已經考取了舉人,算是謝家下一輩裏的翹楚。


    以他如今的年歲,再過幾年,未必不能考取進士。


    若是能借由這次的事,搭上靖遠侯府或是其他權勢,將來謝宜暢一旦高中後,步入仕途,也能添些助力。


    謝靜悅想到這裏,不由抬眼打量了一下坐在謝袁秉下首的謝宜暢。


    他此時正襟危坐,右手搭在一側的扶手上,微微垂眼好似在看扶手上的木質紋理。


    謝靜悅挑眉,此時倒也頗覺得謝宜暢此人頗有些意思。


    自打進了這屋內,他不但沒有主動前來搭話,更沒有主動示好,隻先前與自己見過禮之後,便隨著謝袁秉坐下,後再未發一言。


    這樣子委實不太像是想要盡力攀交自己的樣子。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


    謝家三房的人,真隻是想要幫著操持一下此事,並無其他想法。


    謝靜悅凝眉,眼神不經意掃過謝家二房幾人,卻正好對上一雙好奇的眼眸。


    謝靜怡正在偷偷打量這個素未謀麵的堂妹,哪知正好被對方看了個正著。


    對著謝靜悅露出一個有些羞怯的笑,便捏著帕子坐著再也不敢四下裏偷看。


    她嘴角微微上翹,忍不住微微一笑。


    這個堂姐瞧著倒是個性子柔善的,隻是也不知以盧氏那樣性情強勢的人,是如何教出這樣溫婉和善的謝靜怡。


    謝靜悅收回心神,接過剛剛謝袁秉的話,“其他親眷就先不要驚動了,我想父親他也不願意驚動其他人,到時還是早些入土為安吧。”


    謝袁秉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麵上的神情不由越發和煦起來,“這是鄉君的意思,還是……裴老夫人的意思?”


    謝靜悅早已猜到他如此問,畢竟自己如今年紀尚幼,說出的話做過的事,外人難免要以為是裴老夫人授意她如此做。


    謝靜悅嘴角微微翹了翹,“我和外祖母都是一個意思。”


    謝袁秉頷首


    謝二小姐正打算再取一塊的動作不由一頓,麵色一紅,忙收回手,雙手交疊在腹前坐好。謝靜悅瞥見這一幕,雙眸忍不住彎了彎。


    謝袁秉擱了手中的茶盞,清了清嗓子,“鄉君……”


    謝靜悅忙道,“二伯父喚我名字就好,咱們都是自家人,無需稱呼那些。”


    “禮不可廢,你是聖上親封的鄉君,就算是自家人,有些規矩也是要守的。”謝袁秉這次沒有依謝靜悅所言,還是堅持喚她鄉君。


    謝靜悅先前也在謝嬤嬤跟前大致了解過謝袁秉此人。


    謝袁秉早年中過秀才,後來雖一直沒能高中舉人,之前倒是在家開了一間私塾,教些蒙童。


    自從謝大少爺謝宜暢兩年前高中舉人之後,他就關了私塾,據說如今賦閑在家,平日裏喜歡養些鳥雀打發時間。


    除了沒什麽大的作為,為人倒是沒人什麽值得讓人詬病的地方。


    謝袁秉伸手撫了一下短須,“這次來除了拜見鄉君,再有就是想問問鄉君,待法事一過,文正公的靈柩可是要護送回族中安葬。”


    謝袁秉也沒拐彎抹角,直接就把今日的來意道明。


    謝靜悅也擱了手中的茶盞,“二伯父想來也是接到外祖母送去的消息了,其實您今天不來見我,我過兩日也是要打發人給您送信,正是想要與二伯父商議此事。”


    謝袁秉原本見她隻是個十來歲的孩子,還沒自家的小女兒大,心裏還有些犯嘀咕,與這麽大的孩子商議此事,是不是不太妥當。


    哪知自打一照麵,就見謝靜悅行事進退有度,舉止大方嫻雅,一派大家閨秀的做派。


    顯然靖遠侯府的老夫人把她教養的極好。


    謝靜悅笑著道,“我自小在外祖家長大,族中如今是個什麽情形,也並不清楚,所以護送父親靈柩回族中安葬等事宜,隻怕還要勞煩二伯父費心操持。”


    “此事也是我們謝家的大事,都是分內之事,鄉君不必如此。”謝袁秉一擺手,直接就應承下此事,“此事族中已經商議過,自是要辦的妥帖。”


    “揚州那邊也已經打發人送信過去了,想來要不了多久,祖宅那邊應該也會派人過來,我今天來,也是想要問問鄉君的意思,是否要驚動其他親眷……”


    他言下之意,就是詢問謝靜悅是否想要將謝袁銳風光大葬。


    謝靜悅自是明了。


    不過她並沒有大辦這件事的想法。


    這次建武帝的這道聖旨,她還沒能琢磨明白這背後究竟還隱藏著什麽謀算,此時隻願父親能早日入土為安。


    所以在此時謝家越是低調行事,便越是安穩。


    隻是這樣的話,隻怕與一些謝氏族人的想法相悖。


    當初謝袁銳連中三元,可以說是轟動京城,名揚天下,就連揚州老家也由耕讀世家直接改換門庭,成了遠近聞名的書香門第。


    可惜好景不長,謝袁銳才在京中嶄露頭角,就突遭橫禍離世。


    謝家接連變故,直至整個嫡枝隻餘下謝靜悅這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孩。


    謝袁銳的突然離世,連帶著剛剛煊赫起來的謝氏族人,又漸漸沉寂下去。


    京中的這幾房族人,少了謝袁銳的提攜,這些年有沒有才學特別出眾的子弟,也就越發沒落了。


    這次謝袁銳突然被追封,隻怕得到消息的謝氏族人心思又活泛了。


    未嚐沒有想要借此東風結交上一些權貴,若是能在此時得了貴人提攜,說不得也能有謝家子弟的重新步入仕途。


    一旦如此,何愁將來謝氏不能重振門楣。


    但是謝袁銳下葬一事,具體操辦還得要謝靜悅首肯才成,或者站在她背後的靖遠侯府默許才行。


    她是謝袁銳留下的唯一骨血,而且她現在又被封為清平鄉君,背後還有靖遠侯府的依仗。


    若是能得了她的支持,肯伸手拉拔一下謝家幾個子弟,謝家說不得能趁機崛起。


    隻是這些年,謝靜悅一直居住在靖遠侯府,從未與謝氏族人這邊往來,兩邊除了名義上族親,實則沒有任何情誼。


    若是貿然提出這要求,隻怕是謝靜悅是不會答應,而且就算是她答應,她如今還隻是個十來歲孩子,又哪裏能做得了主。


    凡事還不得仰仗靖遠侯府。


    謝靜悅想到這裏,不由看著坐在太師椅上的謝袁秉,大致也能猜得出他這次來的目的。


    雖這些不一定是眼前這個雖早已年過四旬,身上還帶著一些文人習性的謝家二老爺的想法。


    但他身後畢竟還站著上百號的謝氏族人,這些年,隨著謝家嫡枝的沒落,京中隱隱以謝家三房為首,他就算再淡泊名利,也總要為身後的族人著想。


    而且她還聽謝嬤嬤說過,謝家三房謝袁秉膝下的兩個兒子,謝宜暢和謝宜源書念得極好,謝宜暢甚至已經考取了舉人,算是謝家下一輩裏的翹楚。


    以他如今的年歲,再過幾年,未必不能考取進士。


    若是能借由這次的事,搭上靖遠侯府或是其他權勢,將來謝宜暢一旦高中後,步入仕途,也能添些助力。


    謝靜悅想到這裏,不由抬眼打量了一下坐在謝袁秉下首的謝宜暢。


    他此時正襟危坐,右手搭在一側的扶手上,微微垂眼好似在看扶手上的木質紋理。


    謝靜悅挑眉,此時倒也頗覺得謝宜暢此人頗有些意思。


    自打進了這屋內,他不但沒有主動前來搭話,更沒有主動示好,隻先前與自己見過禮之後,便隨著謝袁秉坐下,後再未發一言。


    這樣子委實不太像是想要盡力攀交自己的樣子。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


    謝家三房的人,真隻是想要幫著操持一下此事,並無其他想法。


    謝靜悅凝眉,眼神不經意掃過謝家二房幾人,卻正好對上一雙好奇的眼眸。


    謝靜怡正在偷偷打量這個素未謀麵的堂妹,哪知正好被對方看了個正著。


    對著謝靜悅露出一個有些羞怯的笑,便捏著帕子坐著再也不敢四下裏偷看。


    她嘴角微微上翹,忍不住微微一笑。


    這個堂姐瞧著倒是個性子柔善的,隻是也不知以盧氏那樣性情強勢的人,是如何教出這樣溫婉和善的謝靜怡。


    謝靜悅收回心神,接過剛剛謝袁秉的話,“其他親眷就先不要驚動了,我想父親他也不願意驚動其他人,到時還是早些入土為安吧。”


    謝袁秉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麵上的神情不由越發和煦起來,“這是鄉君的意思,還是……裴老夫人的意思?”


    謝靜悅早已猜到他如此問,畢竟自己如今年紀尚幼,說出的話做過的事,外人難免要以為是裴老夫人授意她如此做。


    謝靜悅嘴角微微翹了翹,“我和外祖母都是一個意思。”


    謝袁秉頷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生的蘆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生的蘆葦並收藏謀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