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裏日日都是相同的景色,鄭方菡“拚命”的相救,並不曾換來君戰的一絲悔愧。他身體好了之後,雖說已比之前正常許多,卻仍然日日抱著涼溪的畫像,還有盛滿她血的玉瓶。
言而有信地派人去博州城接涼溪的皇帝,自是知道兒子情狀。雖說心中不明原委,但一想大法師留下的話,對兒子過分地去想念涼溪,就沒有那麽詫異失望。相反,若涼溪真是天降於世的新法師,他倒希望兒子更癡一些。
宮中派去博州城的人,自然是接不到涼溪了。但因為皇帝對她十分看重,派去接她的人自然個個不簡單,並且數量不少。這一去,沒有接到涼溪,卻也做成了別的事。
雖然宮老爺已經從孟總兵口中得知了雲台山的那些土匪,究竟都被他安排到了何處,一時間除了在軍營中的,別的卻也抓不齊。而將軍即日就要被押解上京,這樣天大的事,他的手下哪裏有不知道的?雖說宮老爺知道詳細位置,下手極快,總還是有給逃了的。
那些土匪行事沒輕沒重,被孟總兵放了,倒是很講義氣,記著他的一份恩德。兄弟們一商量,也不知是誰拿定的主意,竟是要在半路劫囚。
要去皇都的人,要到博州城的人,都堂堂正正走的官道。也是那些土匪合該倒黴,不知被皇帝派出去接涼溪的人的腳程,劫囚時正好給這一批高手撞到。
雙方惡鬥了一場,土匪死的死,傷的傷,逃走的沒幾個,再也不成氣候了。
涼溪騎著馬,過著與宮中人完全不同的生活,一日一日看的,都是從未見過的景色。離開博州城後,她又溜達過幾座城鎮,大事小情也做了一些。日後,等到博州城小神仙的名頭傳到這些城鎮來,她做的那些善事被聯想起來,雖然不多,雖然不大,於她的名聲上卻是大大有益。
自來,曝光度,或者在如今這個時代,應該叫知名度比較高的人,身上的最細微之處,都會被放大。惡是如此,善良,自然也是如此。
這一日,涼溪又來到了一處小城。這裏距離邊關已經很遠,國家強大,關城的百姓也是心安自在,更不用提這些被保護的地方。
早晨,大街上多的是人來來往往。挑著擔的,推著車的,精神麵貌極佳,一路走去,沒見到幾個麵色愁苦的。講話聲音愉悅而洪亮,大家都在互相招呼“老兄昨晚江邊收獲怎麽樣,魚兒大麽”、“兄弟又推了一車桂花糕去賣麽”、“老大哥今年中秋過得好啊”……
除了他們這些為生計而奔波勞苦的,世上自然還有享福的。街邊的茶攤小食館外,早早兒就坐滿了人,嘻嘻哈哈地高談闊論。他們有老有少,還有極小的幼童,操著一口稚嫩的聲音,嘴甜地叫著伯伯或阿媽。然後掏出家中長輩給的銀錢,說他們要買點什麽好吃的。
這一幅《清晨的小城老街圖》,格調實在是清新溫馨、韻味悠長。涼溪本來不用吃飯,見他們樂哈哈地或喝粥或喝茶,自己也突然覺得身上涼涼的。找了個攤子,跟老板要了一碗熱粥細細地吹。
她一邊喝粥,一邊豎起耳朵。
老百姓們的八卦總是很神奇的,總是有人消息靈通。涼溪就是在喝粥的時候,才知道孟總兵差點被劫走的事。見那消息靈通之人講得繪聲繪色,說到興奮之處更是手舞足蹈,引得許多來買零食的小孩子駐足觀看,連爹爹媽媽囑咐的早點回家都忘了,涼溪也是偷聽的興致勃勃。
“嘿嘿!當今聖上是什麽樣的人物,朝上又有多少能人強將,會猜想不到他一個總兵什麽心思嗎?”
“巴老蔫兒,那孟將軍犯了什麽事?”
“嘿嘿……這怎麽敢……嘿嘿……怎麽敢去打聽呢?這可是朝廷機密,巴老蔫兒……”
蓄著一把山羊胡子的老頭兒用手指抹了抹脖子,但見聽眾都一下子大失所望,沒了興趣,他又壯起膽子繼續說:“我家在博州城有行商的朋友,聽他們講啊,那孟總兵似乎是放了什麽土匪。他行為不端,心思叵測,手底下教出來的人也不是好東西,似乎禍害了不少好人家的姑娘。這些醜事兒,要不是博州城裏出來了一個小神仙,可不知要過多久才能被扒出來……”
“你這老頭子騙人,你們家哪認識什麽博州城的商賈?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這巴老蔫兒說的話句句屬實,涼溪能給他作證。不過,雖然這老頭兒言語裏提起了她,在為她揚名,實在是她大大的恩人,但她卻不好出聲。
巴老蔫兒著急了,他委實不是胡說。正要跟質疑他的人辯上300回合時,乖乖做聽眾,忘了回家的小孩兒好奇地問:“小神仙是什麽神仙?他是從天上下來的嗎?就和聖賢菩薩一樣嗎?”
“阿彌陀佛!狗蛋兒可不能亂說!”
那孩子年幼不知事,冒冒失失地就說了聖賢菩薩四個字,卻把周圍一圈的人全都驚得站了起來。包括巴老蔫兒,他們或是雙手合十,或是隻低著頭,都默默念了一句佛,這才複又坐下。一陣亂糟糟之中,倒是沒幾人發現涼溪一呆之下,根本沒對聖賢菩薩表現出什麽敬意。
果然聖賢菩薩排名更靠前,老百姓跟提起樓丞相時又不一樣。但他們為什麽在說起君朝帝王時,又不這般鄭重虔誠呢?
大家皆在心中默默地拜過了菩薩,然後又立刻該說的說,該笑的笑了。涼溪一碗清粥喝了好久,見他們接下去說的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了,便不打算再聽下去。
她站起身,正要去四處走走,看看是否有人正當危難,她好搭一把手。誰料這步子還沒邁開,八卦的眾人又說起了皇都的大法師。
涼溪前兩天已經聽說了大法師逝世的消息,老百姓們盡皆哀然。此時在這大街上有人提起,道路兩邊眾人皆是一默,長長歎氣,不由記起了大法師一生的功德善行。
她可不知這位法師去世,實在與她脫不了幹係。前兩天已經打開善人碑瞧過,也已經吃驚過。
君朝的大法師名叫金堂,這好像不是他的真名,大家也都不敢叫他的名字,隻是心裏知道法師的大名是這個。從前,此人在善人碑上排在第六位,僅次於君朝帝後。現在他死了,碑上第六名還是金堂二字。
“死人還可以待在碑上啊!難道是要等下一次刷新?”涼溪不明,詢問十三。
“這碑上有許多死人。”
十三聲音冷冰冰地告知涼溪,在善人碑上,死人的數量大概能占到兩成。大多排名靠後的人一死,不再做什麽善事,也就漸漸被世人遺忘了。等善人碑刷新個一兩次,碑上就再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了。但像金堂這樣的大法師,恐怕再等個四五十年一百年,善人碑上仍舊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涼溪對這位大法師做過的好事,實在已經打聽到差不多了,但聽街邊的人說起,她仍然忍不住駐足靜聽。
金堂本身便是極完美的人,年輕的時候是整片大地上所有少女的夢中情人,卻一生未娶。還沒有做君朝法師的時候,人已經在善人碑上,是天下知名的少年英傑。做了大法師後,這位大善人是滿世界地跑著去叫人趨災避禍啊!
即便如此,也隻混了個前六。
第一咋得呀?
涼溪不知不覺間,心裏已經接受了小鴨鴨說的統一世界、開創千古盛世才能拿第一的說法。不過說一說就是上下嘴皮一碰,要做到談何容易?
尤其她現在已經數了敵人,孟家人肯定怨恨死她了。隻要有機會,大概不是想要報仇雪恨弄死她,就是拚命抹黑她,玩兒命地倒髒水。
涼溪心裏沉甸甸的,無聲歎氣,沿著大街向前而去。
轉悠了一天,還真給她做了兩件好事。這城裏有不少人打漁為生,涼溪下午在江邊,一聽江水裏翻了船,馬上就坐船往事發地點趕。她趕到的時候,江麵上已經有了哭聲。
原來掉到江水裏的人已經淹死,涼溪擺足了高人架勢過去,把個已經喘不上來氣的人救活了。
淹死又被救活的隻有一個,剩下的都自己爬上了別人的船,保住了性命。
被淹死的大漢人緣大約很好,否則涼溪趕去時也不至於聽到那一片哭聲。眼見已經斷了氣的人被涼溪給救活,大夥兒都又驚又喜,一群人一疊聲跟涼溪道謝。
被救了性命的漢子更是攔也攔不住地以大禮相謝。他家裏有正在孕中的妻子,還有三歲的小兒,年歲已高的父母。他若在這江中出了事,一家人都完了。
三十多歲的漢子對著她一個孩子磕頭,船上空間又小,涼溪讓不開,隻得側過了身子,無奈道:“大叔可莫要折我的福壽,快快請起吧。”
她走上船頭去,見江麵上無風無浪,今日實在不是能翻船的天氣。這些漁夫料來個個水性極好,撐船的功夫不深,自然不會做這個行當。怎麽會在這風平浪靜的時候翻了船?而且一翻翻好幾艘?
“唉……”涼溪將她的疑惑問出口,船上的人都是歎氣後怕。
“姑娘不知道啊,一年多以前,這江裏突然來了一種怪魚。它們不知有多少條,我們也不曾抓住過,一直也很難見到,是以並不了解這種怪魚的習性。這種魚體型不大,就奇在魚頭上長了根尖刺,刺破我們的船底是隨隨便便。”
那不是金槍魚嗎?
涼溪腦中一念閃過,船艙裏有人接上話頭道:“頭一回見到這種怪魚,可給我們嚇壞了,連著大半月不敢到江上去捕魚。但我們這些人,也再沒別的什麽本事了。不出去抓魚,家裏生活可顧不過來。大家隻能結伴一起行船,所幸再沒見到那怪魚。”
“隻是,好容易安穩了兩個月,這怪魚又出現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它們就總要遊出來刺破船底。每一次,總會有那麽一兩個兄弟出事。有的是獨自一人,船漏水之後旁人來不及救。落水之後有的會被那些怪魚刺傷,甚至是刺死,刺傷的沒辦法遊水,等不及人救的話,隻能淹死在這江中了。”
大夥兒歎氣聲連連,本來隻是想給涼溪普及常識。見她一個小小女孩兒,救了人,他們已是感激涕零,可全然沒想過讓她去處理那些怪魚。
涼溪卻高興地險些沒有跳起來,細細地與眾漁夫問了那些魚兒一般都在什麽地方“行凶”,又細問了這種魚的模樣,便連她已經交了錢,決定晚上去住,順便叫店小二去拍暈了問一問,這城中可有什麽惡霸可以讓她收拾的客店也沒有去。
“那些魚絕不靠岸。”
“那種怪魚差不多有這麽……這麽大,見了肯定能認出來。魚頭上那一尺多長的尖刺,我這輩子就沒有見過。”
大家給涼溪比劃著,隻當她小孩子心性,好奇想要了解,誰知他們說完了,涼溪突然拿出一錠銀子來說要租船。
“伯伯,您就將這艘船租給我吧。今晚我獨自一人撐船到江心去,瞧瞧那些魚還來不來。若是……”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船上瞬間就炸了鍋。
眾大漢見涼溪隻是一個柔柔弱弱的小姑娘,會救人並不代表她會殺魚。見她神態間一派天真,心裏都是又喜歡又感謝。隻想著船靠岸之後,大家一定要多弄些好吃的去謝謝她,誰料她爆出這麽一句話來。
一群人大呼小叫,弄得小船搖搖晃晃。涼溪微微一笑,袖中的符籙往水裏一拋,自己便輕輕巧巧地從船頭跳進了江水裏。
船上的人更慌了,待想要救她上來,卻見她端端婷婷地就立在江麵之上,那水底下好像有什麽托著她一般,使她根本不會墜入水麵,甚至就連鞋子裙邊也沒有濕了。
船上的人這一下吃驚非小,立刻就不拿涼溪當大夫,而當她是武林高手或者神仙了。
言而有信地派人去博州城接涼溪的皇帝,自是知道兒子情狀。雖說心中不明原委,但一想大法師留下的話,對兒子過分地去想念涼溪,就沒有那麽詫異失望。相反,若涼溪真是天降於世的新法師,他倒希望兒子更癡一些。
宮中派去博州城的人,自然是接不到涼溪了。但因為皇帝對她十分看重,派去接她的人自然個個不簡單,並且數量不少。這一去,沒有接到涼溪,卻也做成了別的事。
雖然宮老爺已經從孟總兵口中得知了雲台山的那些土匪,究竟都被他安排到了何處,一時間除了在軍營中的,別的卻也抓不齊。而將軍即日就要被押解上京,這樣天大的事,他的手下哪裏有不知道的?雖說宮老爺知道詳細位置,下手極快,總還是有給逃了的。
那些土匪行事沒輕沒重,被孟總兵放了,倒是很講義氣,記著他的一份恩德。兄弟們一商量,也不知是誰拿定的主意,竟是要在半路劫囚。
要去皇都的人,要到博州城的人,都堂堂正正走的官道。也是那些土匪合該倒黴,不知被皇帝派出去接涼溪的人的腳程,劫囚時正好給這一批高手撞到。
雙方惡鬥了一場,土匪死的死,傷的傷,逃走的沒幾個,再也不成氣候了。
涼溪騎著馬,過著與宮中人完全不同的生活,一日一日看的,都是從未見過的景色。離開博州城後,她又溜達過幾座城鎮,大事小情也做了一些。日後,等到博州城小神仙的名頭傳到這些城鎮來,她做的那些善事被聯想起來,雖然不多,雖然不大,於她的名聲上卻是大大有益。
自來,曝光度,或者在如今這個時代,應該叫知名度比較高的人,身上的最細微之處,都會被放大。惡是如此,善良,自然也是如此。
這一日,涼溪又來到了一處小城。這裏距離邊關已經很遠,國家強大,關城的百姓也是心安自在,更不用提這些被保護的地方。
早晨,大街上多的是人來來往往。挑著擔的,推著車的,精神麵貌極佳,一路走去,沒見到幾個麵色愁苦的。講話聲音愉悅而洪亮,大家都在互相招呼“老兄昨晚江邊收獲怎麽樣,魚兒大麽”、“兄弟又推了一車桂花糕去賣麽”、“老大哥今年中秋過得好啊”……
除了他們這些為生計而奔波勞苦的,世上自然還有享福的。街邊的茶攤小食館外,早早兒就坐滿了人,嘻嘻哈哈地高談闊論。他們有老有少,還有極小的幼童,操著一口稚嫩的聲音,嘴甜地叫著伯伯或阿媽。然後掏出家中長輩給的銀錢,說他們要買點什麽好吃的。
這一幅《清晨的小城老街圖》,格調實在是清新溫馨、韻味悠長。涼溪本來不用吃飯,見他們樂哈哈地或喝粥或喝茶,自己也突然覺得身上涼涼的。找了個攤子,跟老板要了一碗熱粥細細地吹。
她一邊喝粥,一邊豎起耳朵。
老百姓們的八卦總是很神奇的,總是有人消息靈通。涼溪就是在喝粥的時候,才知道孟總兵差點被劫走的事。見那消息靈通之人講得繪聲繪色,說到興奮之處更是手舞足蹈,引得許多來買零食的小孩子駐足觀看,連爹爹媽媽囑咐的早點回家都忘了,涼溪也是偷聽的興致勃勃。
“嘿嘿!當今聖上是什麽樣的人物,朝上又有多少能人強將,會猜想不到他一個總兵什麽心思嗎?”
“巴老蔫兒,那孟將軍犯了什麽事?”
“嘿嘿……這怎麽敢……嘿嘿……怎麽敢去打聽呢?這可是朝廷機密,巴老蔫兒……”
蓄著一把山羊胡子的老頭兒用手指抹了抹脖子,但見聽眾都一下子大失所望,沒了興趣,他又壯起膽子繼續說:“我家在博州城有行商的朋友,聽他們講啊,那孟總兵似乎是放了什麽土匪。他行為不端,心思叵測,手底下教出來的人也不是好東西,似乎禍害了不少好人家的姑娘。這些醜事兒,要不是博州城裏出來了一個小神仙,可不知要過多久才能被扒出來……”
“你這老頭子騙人,你們家哪認識什麽博州城的商賈?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這巴老蔫兒說的話句句屬實,涼溪能給他作證。不過,雖然這老頭兒言語裏提起了她,在為她揚名,實在是她大大的恩人,但她卻不好出聲。
巴老蔫兒著急了,他委實不是胡說。正要跟質疑他的人辯上300回合時,乖乖做聽眾,忘了回家的小孩兒好奇地問:“小神仙是什麽神仙?他是從天上下來的嗎?就和聖賢菩薩一樣嗎?”
“阿彌陀佛!狗蛋兒可不能亂說!”
那孩子年幼不知事,冒冒失失地就說了聖賢菩薩四個字,卻把周圍一圈的人全都驚得站了起來。包括巴老蔫兒,他們或是雙手合十,或是隻低著頭,都默默念了一句佛,這才複又坐下。一陣亂糟糟之中,倒是沒幾人發現涼溪一呆之下,根本沒對聖賢菩薩表現出什麽敬意。
果然聖賢菩薩排名更靠前,老百姓跟提起樓丞相時又不一樣。但他們為什麽在說起君朝帝王時,又不這般鄭重虔誠呢?
大家皆在心中默默地拜過了菩薩,然後又立刻該說的說,該笑的笑了。涼溪一碗清粥喝了好久,見他們接下去說的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了,便不打算再聽下去。
她站起身,正要去四處走走,看看是否有人正當危難,她好搭一把手。誰料這步子還沒邁開,八卦的眾人又說起了皇都的大法師。
涼溪前兩天已經聽說了大法師逝世的消息,老百姓們盡皆哀然。此時在這大街上有人提起,道路兩邊眾人皆是一默,長長歎氣,不由記起了大法師一生的功德善行。
她可不知這位法師去世,實在與她脫不了幹係。前兩天已經打開善人碑瞧過,也已經吃驚過。
君朝的大法師名叫金堂,這好像不是他的真名,大家也都不敢叫他的名字,隻是心裏知道法師的大名是這個。從前,此人在善人碑上排在第六位,僅次於君朝帝後。現在他死了,碑上第六名還是金堂二字。
“死人還可以待在碑上啊!難道是要等下一次刷新?”涼溪不明,詢問十三。
“這碑上有許多死人。”
十三聲音冷冰冰地告知涼溪,在善人碑上,死人的數量大概能占到兩成。大多排名靠後的人一死,不再做什麽善事,也就漸漸被世人遺忘了。等善人碑刷新個一兩次,碑上就再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了。但像金堂這樣的大法師,恐怕再等個四五十年一百年,善人碑上仍舊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涼溪對這位大法師做過的好事,實在已經打聽到差不多了,但聽街邊的人說起,她仍然忍不住駐足靜聽。
金堂本身便是極完美的人,年輕的時候是整片大地上所有少女的夢中情人,卻一生未娶。還沒有做君朝法師的時候,人已經在善人碑上,是天下知名的少年英傑。做了大法師後,這位大善人是滿世界地跑著去叫人趨災避禍啊!
即便如此,也隻混了個前六。
第一咋得呀?
涼溪不知不覺間,心裏已經接受了小鴨鴨說的統一世界、開創千古盛世才能拿第一的說法。不過說一說就是上下嘴皮一碰,要做到談何容易?
尤其她現在已經數了敵人,孟家人肯定怨恨死她了。隻要有機會,大概不是想要報仇雪恨弄死她,就是拚命抹黑她,玩兒命地倒髒水。
涼溪心裏沉甸甸的,無聲歎氣,沿著大街向前而去。
轉悠了一天,還真給她做了兩件好事。這城裏有不少人打漁為生,涼溪下午在江邊,一聽江水裏翻了船,馬上就坐船往事發地點趕。她趕到的時候,江麵上已經有了哭聲。
原來掉到江水裏的人已經淹死,涼溪擺足了高人架勢過去,把個已經喘不上來氣的人救活了。
淹死又被救活的隻有一個,剩下的都自己爬上了別人的船,保住了性命。
被淹死的大漢人緣大約很好,否則涼溪趕去時也不至於聽到那一片哭聲。眼見已經斷了氣的人被涼溪給救活,大夥兒都又驚又喜,一群人一疊聲跟涼溪道謝。
被救了性命的漢子更是攔也攔不住地以大禮相謝。他家裏有正在孕中的妻子,還有三歲的小兒,年歲已高的父母。他若在這江中出了事,一家人都完了。
三十多歲的漢子對著她一個孩子磕頭,船上空間又小,涼溪讓不開,隻得側過了身子,無奈道:“大叔可莫要折我的福壽,快快請起吧。”
她走上船頭去,見江麵上無風無浪,今日實在不是能翻船的天氣。這些漁夫料來個個水性極好,撐船的功夫不深,自然不會做這個行當。怎麽會在這風平浪靜的時候翻了船?而且一翻翻好幾艘?
“唉……”涼溪將她的疑惑問出口,船上的人都是歎氣後怕。
“姑娘不知道啊,一年多以前,這江裏突然來了一種怪魚。它們不知有多少條,我們也不曾抓住過,一直也很難見到,是以並不了解這種怪魚的習性。這種魚體型不大,就奇在魚頭上長了根尖刺,刺破我們的船底是隨隨便便。”
那不是金槍魚嗎?
涼溪腦中一念閃過,船艙裏有人接上話頭道:“頭一回見到這種怪魚,可給我們嚇壞了,連著大半月不敢到江上去捕魚。但我們這些人,也再沒別的什麽本事了。不出去抓魚,家裏生活可顧不過來。大家隻能結伴一起行船,所幸再沒見到那怪魚。”
“隻是,好容易安穩了兩個月,這怪魚又出現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它們就總要遊出來刺破船底。每一次,總會有那麽一兩個兄弟出事。有的是獨自一人,船漏水之後旁人來不及救。落水之後有的會被那些怪魚刺傷,甚至是刺死,刺傷的沒辦法遊水,等不及人救的話,隻能淹死在這江中了。”
大夥兒歎氣聲連連,本來隻是想給涼溪普及常識。見她一個小小女孩兒,救了人,他們已是感激涕零,可全然沒想過讓她去處理那些怪魚。
涼溪卻高興地險些沒有跳起來,細細地與眾漁夫問了那些魚兒一般都在什麽地方“行凶”,又細問了這種魚的模樣,便連她已經交了錢,決定晚上去住,順便叫店小二去拍暈了問一問,這城中可有什麽惡霸可以讓她收拾的客店也沒有去。
“那些魚絕不靠岸。”
“那種怪魚差不多有這麽……這麽大,見了肯定能認出來。魚頭上那一尺多長的尖刺,我這輩子就沒有見過。”
大家給涼溪比劃著,隻當她小孩子心性,好奇想要了解,誰知他們說完了,涼溪突然拿出一錠銀子來說要租船。
“伯伯,您就將這艘船租給我吧。今晚我獨自一人撐船到江心去,瞧瞧那些魚還來不來。若是……”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船上瞬間就炸了鍋。
眾大漢見涼溪隻是一個柔柔弱弱的小姑娘,會救人並不代表她會殺魚。見她神態間一派天真,心裏都是又喜歡又感謝。隻想著船靠岸之後,大家一定要多弄些好吃的去謝謝她,誰料她爆出這麽一句話來。
一群人大呼小叫,弄得小船搖搖晃晃。涼溪微微一笑,袖中的符籙往水裏一拋,自己便輕輕巧巧地從船頭跳進了江水裏。
船上的人更慌了,待想要救她上來,卻見她端端婷婷地就立在江麵之上,那水底下好像有什麽托著她一般,使她根本不會墜入水麵,甚至就連鞋子裙邊也沒有濕了。
船上的人這一下吃驚非小,立刻就不拿涼溪當大夫,而當她是武林高手或者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