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學校的事情,崔永建又匯報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都督,皇太極讓李倧派了幾個大臣回來,想要收回漢城的權利,並讓我們退兵。”崔永建一臉便秘的神情,想來非常無語。
“哦,這個皇太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這是唯恐天下不亂啊。這些人你是怎麽處理的?”魯若麟覺得有些好笑的問道。
都這局麵了,皇太極肯定是不指望金州軍退出的,派那些朝鮮官員回來無非是覺得有棗沒棗打兩杆子再說,反正也不會吃虧,要是能給金州軍製造一點麻煩就再好不過了。
不過李倧就不好說了,他可能還真抱著可以收回漢城的希望派人回來的。
坐慣了高高在上的王位,現在淪為階下囚,李倧從內心裏是非常惶恐的。
好在李倧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皇太極對他們並沒有苛待,隻是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怎麽可能比得了在漢城逍遙快活?李倧已經不止一次向皇太極請求回到漢城去,甚至為此承諾給滿清提供更多的錢糧物資。
至於能不能兌現承諾李倧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重要的是回去做他的朝鮮王,大不了搜刮得再狠一些。
皇太極也為此動心過,有過讓李倧回去的想法。在皇太極看來,經過這番遭遇,李倧甚至朝鮮上下應該是不敢再違背滿清的意誌了,乖乖的為滿清輸血就行。
可惜金州軍的行動太快,輕輕鬆鬆的就占領了漢城,並得到了朝鮮百姓的熱烈歡迎,這個時候放李倧回去就有點不劃算了。
以朝鮮現在的情況,李倧回去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的作為,甚至有可能被魯若麟幹掉,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還不如捏在自己手裏,至少在大義上李倧還是朝鮮的國王,這個國王當初可是得到過明王朝冊封的。
隻要朝鮮還有對金州軍心存不滿的野心家,那麽李倧就還有利用價值,這樣的稀罕貨怎麽能夠輕易放出去?倒是底下的朝鮮大臣可以放一些回去,探探路數。
“下官覺得他們有可能被韃子迫害過,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嚴重不良,所以安排了專門的醫生為他們治病,讓他們安心休養,等休養好了再說。”崔永建一副擔憂的表情,好似很為這些大人的身體著急。
“確實,韃子毫無人性,這些大人肯定受了不少苦,是要好生照料。這樣的病情最忌喧鬧,最好不要讓旁人打擾他們。”魯若麟叮囑道。
“下官明白。”崔永建點點頭,“不過漢城有不少人知道他們回來,有些人就有點蠢蠢欲動了。”
“哦,什麽人?”魯若麟問道。
“當然是那些懷念往日時光,對咱們金州軍心有抵觸的那幫人。”崔永建咬牙切齒的說道。
魯若麟拍了拍崔永建的肩膀,平淡的說道:“願意跟我們走的人,我們要全力幫助;不願意跟我們走,但是也不壞我們事的人,我們要全力去爭取;那些鐵了心要跟我們作對的,既然那麽懷念他們的舊主,那就讓他們追隨舊主去吧,我們金州軍可是非常仁義的。”
崔永建心中一凜,知道魯若麟動了殺心,連忙低著頭應是:“是,下官明白了。”
“要不要暗影司幫忙?他們最擅長這個了,畢竟你是個文化人,怎麽能髒了自己的手呢。”魯若麟好心的提醒道。
崔永建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親自下手確實有些為難,還不如交給專業人員去做。
“如此,就麻煩朱大人了。”
“不麻煩,他們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將這些刺頭剔除了,你以後也更好開展工作,這也不算壞事。”魯若麟並沒有把這個事當多大的事情,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花招無非是增加一點點小麻煩。
拿到魯若麟的指示,崔永建終於對那些漢城不配合的權貴們下手了。
有暗影司的配合,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全都安上了私通韃奴的罪名。對暗影司來說,炮製那些證據簡直不要太簡單。
接下來的流程就非常明了了,下獄、抄家,該砍頭的砍頭,該服勞役的服勞役。魯若麟說把他們送到李倧那裏去隻能當笑話聽聽,崔永建肯定是不會去做那種傻事的。
就這樣,漢城裏好多世代富貴的家族瞬間煙消雲散,沒有留下一絲波瀾。
百姓對於金州軍是說什麽就信什麽,對這些權貴們更加不會同情,反而幸災樂禍的看著往日高高在上的貴人們跌落雲端。
不過與以往不同,金州軍並沒有實行禍及家人的封建王朝策略。對這些家族的主犯當然不放過,那些無足輕重的人則全都放了,更不用說仆人之類的了。
甚至在抄家之後,還發還了一些財產讓那些無罪的人維持生計,可以說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
斬草除根這樣的事情魯若麟是不屑去做的,真要有人想要報仇他接著就是了。禍不及家人,不牽扯無辜是他做人的準則,不這樣做他自己都念頭不通達。
結果金州軍的這種做法在朝鮮上層人士中引來了如潮好評。
對他們來說,犯錯不可怕,甚至自己死亡也不可怕,怕的是家族血脈斷絕,金州軍的做法可謂是深得人心。甚至是那些罪犯的家屬都要讚一句:金州軍真的是仁義之師。
朝鮮的事情魯若麟交給崔永建他們後,直接就乘船前往濟州島,中途還特意在全羅道的木浦港做了短暫的停留,接見了前來拜會的全羅道官員。
如今的全羅道徹底的倒向了金州軍,對魯若麟完全是一副跪舔的模樣,非常的謙卑。
事實也證明倒向金州軍完全是正確的,沒有了來自漢城的剝削,全羅道依靠與金州軍的貿易,很快就恢複了元氣,日子甚至比以往更好一些。
特別是金州軍以雷霆之勢將全羅道的大小匪患清掃一空,大大的震懾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就是金州軍暫時顧不上他們,否則全羅道早就變天了。
魯若麟接見全羅道的官員主要是安撫他們,承諾隻要願意跟著金州軍走,即使以後有些變動,也不會虧待他們,至少榮華富貴是可以保證的。
有了魯若麟的承諾,全羅道的官員們徹底的放心下來,安安心心的做好金州軍的後勤供應基地角色。
魯若麟回到濟州島的時候,受到了留守官員們的熱烈歡迎。
這兩年來魯若麟留在濟州島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遼南待著,讓濟州島的官民們很是失落。就像一個婦人一樣,感覺自己受到了魯若麟的冷落。
現在魯若麟回來了,自然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熱切的將這段時間的成果展示給魯若麟看。
金州軍成熟的官僚體係使得哪怕魯若麟離開了,濟州島依然可以正常的運作,發展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
隨著遼南的崛起,濟州島的定位也開始悄然發生改變。
以前作為濟州島支柱產業的冶鐵和鍛造開始逐漸在向遼南轉移,紡織行業則更加興盛起來,成為濟州島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畢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原材料的供應,遼南更加靠近鋼鐵行業的原材料產地,生產效率和成本比濟州島更加具有優勢,將鋼鐵產業轉移過去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同樣的道理,紡織行業因為有江南供應原材料,優勢更加明顯,自然成為濟州島的優先發展方向。
除了紡織行業,濟州島還形成了製鹽、造船、捕魚、食品加工等其他優勢產業,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商貿異常繁榮,此時依然是金州軍最重要的根據地。
更重要的是濟州島目前還是金州軍的科技中心,大量的先進技術在這裏研發出來,大大的提高了金州軍的技術水平和實力,是周邊地區名副其實的技術之都。
大明、日本、朝鮮、歐洲的匠人們經常慕名前來,在這裏進行學習和交流,大大的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優越的生活環境,寬鬆的氛圍,加上對技術人才的尊重,使得那些外來的技術人才有很多都選擇了留下來,更加坐實了濟州島“匠人之島”的名頭。
魯若麟回到濟州島沒幾天,鄭芝龍就帶著船隊到達了濟州島,似乎算準了時間一般。
鄭芝龍這次來到濟州島的陣仗可不小,大小戰艦有上百艘,其中旗艦更是一艘巨大的烏尾船,上有大炮幾十門,水手三四百人。
鄭芝龍的艦隊以遠洋武裝商船為主,戰鬥的主力是烏尾船和鳥船。這些船上裝備了數量不少的火炮,是鄭芝龍縱橫南海的重要本錢。
鄭芝龍知道這次魯若麟的邀請肯定不是什麽好事情,所以特意帶來了自己的主力艦隊展示實力,一旦雙方撕破了臉,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為了迎接鄭芝龍的到來,魯若麟派出了十艘戰艦出海迎接,雖然數量上遠遠不如鄭芝龍,但是質量上卻遠非鄭芝龍的艦隊可比。
領頭的是魯若麟的旗艦雷霆號,即使過了這麽多年,依然是絕對的龐然大物,至少現在還沒有比它噸位更大的存在了。
雷霆號現在已經很少參與海戰了,畢竟金州軍這些年的實力飛漲,已經沒有哪個海上勢力敢與金州軍硬碰硬了。而且金州軍主要的精力又放在了陸地上,雷霆號很少有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
除了雷霆號,其他的戰艦在鄭芝龍看來也都是巨無霸級別的。在金州軍的戰艦麵前,鄭芝龍的戰艦就像小弟弟一樣。
“那就是雷霆號嗎?”鄭芝龍對身邊的鄭采問道。
“是的,除了雷霆號,再也找不出這麽大的戰艦了。也不知道這艘戰艦從哪裏來的,完全沒有跟腳。哪怕是金州軍自己,也造不出這樣的戰艦來。”鄭采點點頭。
“聽說雷霆號是鋼鐵之軀,是真的嗎?”鄭芝龍有些懷疑這個說法,畢竟用鋼鐵造戰艦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從各方麵得到的消息來看,確實是真的。不過雷霆號是金州軍的最高機密,除了魯若麟的親信,別人都不能上去,所以無法證明。”鄭采也曾希望上雷霆號去看一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這次看能不能找機會上去看看,否則始終不能安心。”雷霆號的傳說太多,鄭芝龍也有很大的壓力。
也就是這些年金州軍與鄭芝龍相安無事,所以沒有感受到雷霆號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萬一哪天雙方翻臉了呢?
“雷霆號雖然厲害,但是隻有一艘。金州軍的其他戰艦戰力同樣非常恐怖,特別是他們的火炮,比西洋鬼子們都厲害。以前那些西洋鬼子還有些想法,現在已經徹底的偃旗息鼓了,在北麵聽話得很。除了老老實實的做生意,一點錯都不敢犯。”鄭采在一旁提醒道。
“這就是實力啊。也不知道金州軍怎麽發展的,不但有錢,造船和造炮也這麽厲害,我們不如啊。”鄭芝龍感歎道。
雖然鄭芝龍這些年也在拚命開發大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對比起金州軍還是遠遠不如。
看看金州軍與大員的貿易貨物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差別。
金州軍賣給鄭芝龍的都是工業品,比如布匹、鋼鐵製品、武器、玻璃、肥皂等。大員賣給金州軍的呢?糧食、水果、皮貨、香料、蔗糖是大頭,再就是一些初級的礦產,兩者之間的價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就像金州軍最先進的大炮,鄭芝龍想要換的話,一門幾乎就要幾船大米。鄭芝龍在大員辛苦挖出來的石油,賣給金州軍加工後變成了燈油,價值更是翻了不知道多少倍,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酸。
同樣是靠海上起家,魯若麟當初的基礎甚至沒有鄭芝龍好,為何現在差距越來越大呢?
濟州島如今在華夏周邊那是聲名遐邇,是無數人的向往之地。特別是那些有錢人,全都以能夠在濟州島定居為傲,聽說繁華程度就是京師都比不上。
而鄭家的大員呢?雖然已經不再是一片原始風貌,但是依然是傳統的田園風光。樸實、自然,充滿詩情畫意,唯獨與繁榮熱鬧沾不上邊。
鄭芝龍越想越氣餒。
“都督,皇太極讓李倧派了幾個大臣回來,想要收回漢城的權利,並讓我們退兵。”崔永建一臉便秘的神情,想來非常無語。
“哦,這個皇太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這是唯恐天下不亂啊。這些人你是怎麽處理的?”魯若麟覺得有些好笑的問道。
都這局麵了,皇太極肯定是不指望金州軍退出的,派那些朝鮮官員回來無非是覺得有棗沒棗打兩杆子再說,反正也不會吃虧,要是能給金州軍製造一點麻煩就再好不過了。
不過李倧就不好說了,他可能還真抱著可以收回漢城的希望派人回來的。
坐慣了高高在上的王位,現在淪為階下囚,李倧從內心裏是非常惶恐的。
好在李倧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皇太極對他們並沒有苛待,隻是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怎麽可能比得了在漢城逍遙快活?李倧已經不止一次向皇太極請求回到漢城去,甚至為此承諾給滿清提供更多的錢糧物資。
至於能不能兌現承諾李倧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重要的是回去做他的朝鮮王,大不了搜刮得再狠一些。
皇太極也為此動心過,有過讓李倧回去的想法。在皇太極看來,經過這番遭遇,李倧甚至朝鮮上下應該是不敢再違背滿清的意誌了,乖乖的為滿清輸血就行。
可惜金州軍的行動太快,輕輕鬆鬆的就占領了漢城,並得到了朝鮮百姓的熱烈歡迎,這個時候放李倧回去就有點不劃算了。
以朝鮮現在的情況,李倧回去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的作為,甚至有可能被魯若麟幹掉,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還不如捏在自己手裏,至少在大義上李倧還是朝鮮的國王,這個國王當初可是得到過明王朝冊封的。
隻要朝鮮還有對金州軍心存不滿的野心家,那麽李倧就還有利用價值,這樣的稀罕貨怎麽能夠輕易放出去?倒是底下的朝鮮大臣可以放一些回去,探探路數。
“下官覺得他們有可能被韃子迫害過,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嚴重不良,所以安排了專門的醫生為他們治病,讓他們安心休養,等休養好了再說。”崔永建一副擔憂的表情,好似很為這些大人的身體著急。
“確實,韃子毫無人性,這些大人肯定受了不少苦,是要好生照料。這樣的病情最忌喧鬧,最好不要讓旁人打擾他們。”魯若麟叮囑道。
“下官明白。”崔永建點點頭,“不過漢城有不少人知道他們回來,有些人就有點蠢蠢欲動了。”
“哦,什麽人?”魯若麟問道。
“當然是那些懷念往日時光,對咱們金州軍心有抵觸的那幫人。”崔永建咬牙切齒的說道。
魯若麟拍了拍崔永建的肩膀,平淡的說道:“願意跟我們走的人,我們要全力幫助;不願意跟我們走,但是也不壞我們事的人,我們要全力去爭取;那些鐵了心要跟我們作對的,既然那麽懷念他們的舊主,那就讓他們追隨舊主去吧,我們金州軍可是非常仁義的。”
崔永建心中一凜,知道魯若麟動了殺心,連忙低著頭應是:“是,下官明白了。”
“要不要暗影司幫忙?他們最擅長這個了,畢竟你是個文化人,怎麽能髒了自己的手呢。”魯若麟好心的提醒道。
崔永建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親自下手確實有些為難,還不如交給專業人員去做。
“如此,就麻煩朱大人了。”
“不麻煩,他們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將這些刺頭剔除了,你以後也更好開展工作,這也不算壞事。”魯若麟並沒有把這個事當多大的事情,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花招無非是增加一點點小麻煩。
拿到魯若麟的指示,崔永建終於對那些漢城不配合的權貴們下手了。
有暗影司的配合,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全都安上了私通韃奴的罪名。對暗影司來說,炮製那些證據簡直不要太簡單。
接下來的流程就非常明了了,下獄、抄家,該砍頭的砍頭,該服勞役的服勞役。魯若麟說把他們送到李倧那裏去隻能當笑話聽聽,崔永建肯定是不會去做那種傻事的。
就這樣,漢城裏好多世代富貴的家族瞬間煙消雲散,沒有留下一絲波瀾。
百姓對於金州軍是說什麽就信什麽,對這些權貴們更加不會同情,反而幸災樂禍的看著往日高高在上的貴人們跌落雲端。
不過與以往不同,金州軍並沒有實行禍及家人的封建王朝策略。對這些家族的主犯當然不放過,那些無足輕重的人則全都放了,更不用說仆人之類的了。
甚至在抄家之後,還發還了一些財產讓那些無罪的人維持生計,可以說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
斬草除根這樣的事情魯若麟是不屑去做的,真要有人想要報仇他接著就是了。禍不及家人,不牽扯無辜是他做人的準則,不這樣做他自己都念頭不通達。
結果金州軍的這種做法在朝鮮上層人士中引來了如潮好評。
對他們來說,犯錯不可怕,甚至自己死亡也不可怕,怕的是家族血脈斷絕,金州軍的做法可謂是深得人心。甚至是那些罪犯的家屬都要讚一句:金州軍真的是仁義之師。
朝鮮的事情魯若麟交給崔永建他們後,直接就乘船前往濟州島,中途還特意在全羅道的木浦港做了短暫的停留,接見了前來拜會的全羅道官員。
如今的全羅道徹底的倒向了金州軍,對魯若麟完全是一副跪舔的模樣,非常的謙卑。
事實也證明倒向金州軍完全是正確的,沒有了來自漢城的剝削,全羅道依靠與金州軍的貿易,很快就恢複了元氣,日子甚至比以往更好一些。
特別是金州軍以雷霆之勢將全羅道的大小匪患清掃一空,大大的震懾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就是金州軍暫時顧不上他們,否則全羅道早就變天了。
魯若麟接見全羅道的官員主要是安撫他們,承諾隻要願意跟著金州軍走,即使以後有些變動,也不會虧待他們,至少榮華富貴是可以保證的。
有了魯若麟的承諾,全羅道的官員們徹底的放心下來,安安心心的做好金州軍的後勤供應基地角色。
魯若麟回到濟州島的時候,受到了留守官員們的熱烈歡迎。
這兩年來魯若麟留在濟州島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遼南待著,讓濟州島的官民們很是失落。就像一個婦人一樣,感覺自己受到了魯若麟的冷落。
現在魯若麟回來了,自然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熱切的將這段時間的成果展示給魯若麟看。
金州軍成熟的官僚體係使得哪怕魯若麟離開了,濟州島依然可以正常的運作,發展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
隨著遼南的崛起,濟州島的定位也開始悄然發生改變。
以前作為濟州島支柱產業的冶鐵和鍛造開始逐漸在向遼南轉移,紡織行業則更加興盛起來,成為濟州島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畢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原材料的供應,遼南更加靠近鋼鐵行業的原材料產地,生產效率和成本比濟州島更加具有優勢,將鋼鐵產業轉移過去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同樣的道理,紡織行業因為有江南供應原材料,優勢更加明顯,自然成為濟州島的優先發展方向。
除了紡織行業,濟州島還形成了製鹽、造船、捕魚、食品加工等其他優勢產業,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商貿異常繁榮,此時依然是金州軍最重要的根據地。
更重要的是濟州島目前還是金州軍的科技中心,大量的先進技術在這裏研發出來,大大的提高了金州軍的技術水平和實力,是周邊地區名副其實的技術之都。
大明、日本、朝鮮、歐洲的匠人們經常慕名前來,在這裏進行學習和交流,大大的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優越的生活環境,寬鬆的氛圍,加上對技術人才的尊重,使得那些外來的技術人才有很多都選擇了留下來,更加坐實了濟州島“匠人之島”的名頭。
魯若麟回到濟州島沒幾天,鄭芝龍就帶著船隊到達了濟州島,似乎算準了時間一般。
鄭芝龍這次來到濟州島的陣仗可不小,大小戰艦有上百艘,其中旗艦更是一艘巨大的烏尾船,上有大炮幾十門,水手三四百人。
鄭芝龍的艦隊以遠洋武裝商船為主,戰鬥的主力是烏尾船和鳥船。這些船上裝備了數量不少的火炮,是鄭芝龍縱橫南海的重要本錢。
鄭芝龍知道這次魯若麟的邀請肯定不是什麽好事情,所以特意帶來了自己的主力艦隊展示實力,一旦雙方撕破了臉,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為了迎接鄭芝龍的到來,魯若麟派出了十艘戰艦出海迎接,雖然數量上遠遠不如鄭芝龍,但是質量上卻遠非鄭芝龍的艦隊可比。
領頭的是魯若麟的旗艦雷霆號,即使過了這麽多年,依然是絕對的龐然大物,至少現在還沒有比它噸位更大的存在了。
雷霆號現在已經很少參與海戰了,畢竟金州軍這些年的實力飛漲,已經沒有哪個海上勢力敢與金州軍硬碰硬了。而且金州軍主要的精力又放在了陸地上,雷霆號很少有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
除了雷霆號,其他的戰艦在鄭芝龍看來也都是巨無霸級別的。在金州軍的戰艦麵前,鄭芝龍的戰艦就像小弟弟一樣。
“那就是雷霆號嗎?”鄭芝龍對身邊的鄭采問道。
“是的,除了雷霆號,再也找不出這麽大的戰艦了。也不知道這艘戰艦從哪裏來的,完全沒有跟腳。哪怕是金州軍自己,也造不出這樣的戰艦來。”鄭采點點頭。
“聽說雷霆號是鋼鐵之軀,是真的嗎?”鄭芝龍有些懷疑這個說法,畢竟用鋼鐵造戰艦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從各方麵得到的消息來看,確實是真的。不過雷霆號是金州軍的最高機密,除了魯若麟的親信,別人都不能上去,所以無法證明。”鄭采也曾希望上雷霆號去看一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這次看能不能找機會上去看看,否則始終不能安心。”雷霆號的傳說太多,鄭芝龍也有很大的壓力。
也就是這些年金州軍與鄭芝龍相安無事,所以沒有感受到雷霆號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萬一哪天雙方翻臉了呢?
“雷霆號雖然厲害,但是隻有一艘。金州軍的其他戰艦戰力同樣非常恐怖,特別是他們的火炮,比西洋鬼子們都厲害。以前那些西洋鬼子還有些想法,現在已經徹底的偃旗息鼓了,在北麵聽話得很。除了老老實實的做生意,一點錯都不敢犯。”鄭采在一旁提醒道。
“這就是實力啊。也不知道金州軍怎麽發展的,不但有錢,造船和造炮也這麽厲害,我們不如啊。”鄭芝龍感歎道。
雖然鄭芝龍這些年也在拚命開發大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對比起金州軍還是遠遠不如。
看看金州軍與大員的貿易貨物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差別。
金州軍賣給鄭芝龍的都是工業品,比如布匹、鋼鐵製品、武器、玻璃、肥皂等。大員賣給金州軍的呢?糧食、水果、皮貨、香料、蔗糖是大頭,再就是一些初級的礦產,兩者之間的價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就像金州軍最先進的大炮,鄭芝龍想要換的話,一門幾乎就要幾船大米。鄭芝龍在大員辛苦挖出來的石油,賣給金州軍加工後變成了燈油,價值更是翻了不知道多少倍,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酸。
同樣是靠海上起家,魯若麟當初的基礎甚至沒有鄭芝龍好,為何現在差距越來越大呢?
濟州島如今在華夏周邊那是聲名遐邇,是無數人的向往之地。特別是那些有錢人,全都以能夠在濟州島定居為傲,聽說繁華程度就是京師都比不上。
而鄭家的大員呢?雖然已經不再是一片原始風貌,但是依然是傳統的田園風光。樸實、自然,充滿詩情畫意,唯獨與繁榮熱鬧沾不上邊。
鄭芝龍越想越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