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叫扶桑嗎?”
“是阿爺取的,屈子有詩雲:飲餘馬於鹹池兮,總餘轡乎扶桑。阿姐說,扶桑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扶桑回答道。
“是個好名字!”
扶桑聽到別人誇自己的名字,又開始介紹自己的姐姐,“阿姐叫扶疏,出自花樹扶疏白雲遮,是樹木茂盛的意思。”
一旁的扶疏滿臉黑線,恨不得衝上去把這個自來熟的弟弟湊一頓出氣。
姐弟倆的樣子落在鄭闊眼裏,不由得嘴角上揚,堪堪忍住笑意。
扶桑見鄭闊沒有誇姐姐名字好,接著問道:“阿兄,你叫什麽名字啊?”
鄭闊突然被點名,隻好回答道:“我叫鄭闊,字寬之。出自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小扶桑才是啟蒙階段,自然沒有背過這首詩,於是轉頭悄聲問扶疏:“阿姐,我什麽意思啊?”
扶疏還在生氣,幹脆扭過頭去不理他。
季開遠都看在眼裏,對扶桑說道:“阿墨,阿爺有客,晚上再聽你背《千字文》。”又轉頭對扶疏說:“阿凝,去跟你阿娘說一聲,讓她準備好午飯,差人送到書房來!”
扶疏“喏”了一聲,退了出去。
在去母親院子的路上,扶疏還在生氣,扶桑一點兒還沒察覺到,自顧自地說道:“剛剛的那位阿兄可真有才華,我說的他都知道,他說的我都沒聽過。阿姐,我要跟著你好好讀書!”
扶疏聽到這句話,氣消了一半:“說話算話?”
扶桑朝她伸出小指頭:“我們拉勾勾呀!”
兩隻小手一勾,扶桑開始了他被阿姐逼著勤學苦讀的生涯。
扶桑已經會背《千字文》了,扶疏開始教他背《九九乘法歌》。
姐弟倆正背著,史氏走了進來。
“阿凝阿墨!”
“阿娘!”扶桑一看史氏來了,立馬撲上去:“九九乘法歌我已經背到五了呢!”
“阿墨真乖,阿娘正在給你找啟蒙夫子,以後你就跟著夫子學習。”史氏摸摸兒子的頭,拉著他跪坐在墊子上,寵溺地說道。
“我不要夫子,我就要阿姐教!”扶桑賴在史氏懷裏撒嬌。
“阿墨乖,”史氏說道:“阿姐也有自己的功課要學習,不能一直做你的夫子。”
“阿娘,我要學什麽啊?”扶疏好奇地問道。
“你自小聰穎,女德女工書法文學皆已學完。但是身為女子總是要嫁人的,嫁人之後就要執掌中饋,這些書本上可沒有,你得跟著阿娘好好學!”
“阿娘,我還小呢!”扶疏也湊夠來在史氏懷裏撒嬌。
“皇後殿下嫁給聖人的時候才十三歲,你今年十歲,不小了。”史氏正色道:“這事我已與你阿爺商議過,就這麽定了!”
扶疏見狀,正欲給弟弟扶桑使眼色,讓他幫忙,史氏身邊的使女佳慧拿著一副名帖進來了。“夫人、小娘子、小郎君安好!門房的阿興剛剛送了長安王三郎君的帖子進來,說已到揚州,五月初二欲約小娘子茱萸樓一聚。”
聽了佳慧的話,史氏轉頭問扶疏:“阿娘之前叮囑你的話還記得嗎?”
扶疏點點頭:“我記得呢阿娘,你放心吧。”
“是阿爺取的,屈子有詩雲:飲餘馬於鹹池兮,總餘轡乎扶桑。阿姐說,扶桑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扶桑回答道。
“是個好名字!”
扶桑聽到別人誇自己的名字,又開始介紹自己的姐姐,“阿姐叫扶疏,出自花樹扶疏白雲遮,是樹木茂盛的意思。”
一旁的扶疏滿臉黑線,恨不得衝上去把這個自來熟的弟弟湊一頓出氣。
姐弟倆的樣子落在鄭闊眼裏,不由得嘴角上揚,堪堪忍住笑意。
扶桑見鄭闊沒有誇姐姐名字好,接著問道:“阿兄,你叫什麽名字啊?”
鄭闊突然被點名,隻好回答道:“我叫鄭闊,字寬之。出自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小扶桑才是啟蒙階段,自然沒有背過這首詩,於是轉頭悄聲問扶疏:“阿姐,我什麽意思啊?”
扶疏還在生氣,幹脆扭過頭去不理他。
季開遠都看在眼裏,對扶桑說道:“阿墨,阿爺有客,晚上再聽你背《千字文》。”又轉頭對扶疏說:“阿凝,去跟你阿娘說一聲,讓她準備好午飯,差人送到書房來!”
扶疏“喏”了一聲,退了出去。
在去母親院子的路上,扶疏還在生氣,扶桑一點兒還沒察覺到,自顧自地說道:“剛剛的那位阿兄可真有才華,我說的他都知道,他說的我都沒聽過。阿姐,我要跟著你好好讀書!”
扶疏聽到這句話,氣消了一半:“說話算話?”
扶桑朝她伸出小指頭:“我們拉勾勾呀!”
兩隻小手一勾,扶桑開始了他被阿姐逼著勤學苦讀的生涯。
扶桑已經會背《千字文》了,扶疏開始教他背《九九乘法歌》。
姐弟倆正背著,史氏走了進來。
“阿凝阿墨!”
“阿娘!”扶桑一看史氏來了,立馬撲上去:“九九乘法歌我已經背到五了呢!”
“阿墨真乖,阿娘正在給你找啟蒙夫子,以後你就跟著夫子學習。”史氏摸摸兒子的頭,拉著他跪坐在墊子上,寵溺地說道。
“我不要夫子,我就要阿姐教!”扶桑賴在史氏懷裏撒嬌。
“阿墨乖,”史氏說道:“阿姐也有自己的功課要學習,不能一直做你的夫子。”
“阿娘,我要學什麽啊?”扶疏好奇地問道。
“你自小聰穎,女德女工書法文學皆已學完。但是身為女子總是要嫁人的,嫁人之後就要執掌中饋,這些書本上可沒有,你得跟著阿娘好好學!”
“阿娘,我還小呢!”扶疏也湊夠來在史氏懷裏撒嬌。
“皇後殿下嫁給聖人的時候才十三歲,你今年十歲,不小了。”史氏正色道:“這事我已與你阿爺商議過,就這麽定了!”
扶疏見狀,正欲給弟弟扶桑使眼色,讓他幫忙,史氏身邊的使女佳慧拿著一副名帖進來了。“夫人、小娘子、小郎君安好!門房的阿興剛剛送了長安王三郎君的帖子進來,說已到揚州,五月初二欲約小娘子茱萸樓一聚。”
聽了佳慧的話,史氏轉頭問扶疏:“阿娘之前叮囑你的話還記得嗎?”
扶疏點點頭:“我記得呢阿娘,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