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七夕便已經近在眼前了。
顧清若今年呆在府中才知曉,原來過這七夕也有許多講究。
提前兩日國公府中的課業便已經停了,顧清莀卻也哪裏都不能去,被拘在家中練習雕刻瓜花巧果,編織瓔珞珠珞等女兒節所需之品。待女兒節那一天,各府小姐所製的物件會盡數蒙上名姓,放置出去,由京中德高望重的夫人最終評定出“魁首”。此外還另有禮、樂、射、書等才藝比試,不分高低貴賤、身份大小,皆可上場比試,最終得勝之人也分別各自列為“魁首”。
獲得魁首,便是所有京中女兒們那一日的目標。
不過顧清若隻在顧清莀那裏呆了不到一天就已經告饒,那些精細的活計她真是做不來,一個水果還要分無數功夫雕成花,在她這裏隻有分幾步被吃掉的份。
至於琴棋書畫……
還是饒了她吧。
鎮國公夫人早早便準備起來了,吩咐府中備下足夠數量的食材和物件,供給府中的姑娘們使用。
為了不被鎮國公夫人抓到去陪顧清莀練習那些才藝,顧清若甚至往兵部跑了好幾趟。弄得整個兵部和清河軍上下都緊張兮兮,皆猜測是否何處出了差錯,惹了顧清若的眼,這才日日過來巡查,變相地警告他們把皮給繃緊了。
常去的這兩日,不僅兵部辦事的所用時辰大大縮短了,連清河軍操練次數都多了起來。
不過這天顧清若回府之前,聽到了一個消息。讓她一回府便直奔正院去尋鎮國公夫人。
鎮國公夫人見到顧清若卻是一愣,隨即笑道:“蘇蘇,怎麽今日有空過來了?不躲著娘親了?”鎮國公夫人又不是瞎子,哪裏看不出來顧清若這兩日早出晚歸的是為了躲著她。
鎮國公夫人不過是沒說穿罷了,由著顧清若折騰,心中卻是對自己女兒那點本事清楚得很。舞刀弄槍倒是很有一套,這讓她坐下來拈針繡花,她能想出來一百個偷懶耍滑的花招。
所以從頭至尾,鎮國公夫人也沒打算讓顧清若真的去練習那些技藝。隻是顧清若自己想多,而鎮國公夫人又不提醒所致。
“娘親……”顧清若不由得心虛地笑了笑:“蘇蘇哪有躲著您,是我們都太忙了,這一忙起來難免就顧不上見麵……”
鎮國公夫人向來拿服軟的顧清若沒辦法,隻能放下手中的賬冊,道:“說吧,這回又是什麽事情?”
“娘親,您和三妹一會兒收拾下東西,我讓林管家去套車,趁著這會兒天色還早,我們趕緊動身,應該能在天黑前趕到慈恩寺。”顧清若一口氣說完,期待地看著鎮國公夫人,一切都準備妥當,就等鎮國公夫人點頭了。
鎮國公夫人拉住了顧清若,疑惑道:“為何要去慈恩寺?”
“娘親,您是不是忙糊塗了,明日可是七夕啊。”顧清若語重心長:“若三妹七夕這日去拿慈恩寺的頭香,那對她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啊。”
七夕女兒節這一日,除了晚間的各項才藝比試之外,京中的貴女還有一樣分外重要的事情。
便是去拿慈恩寺的頭香。
當然,其他寺廟的頭香也不是不可以,但慈恩寺身為皇家寺廟,宮中若有祭祀大典,皆是於慈恩寺所行。所以慈恩寺的頭香對於京中貴女有著特殊的意義。
京中若有公主及笄,那一年,慈恩寺的頭香則歸公主所有,剩下的人便隻能等公主祭拜之後再行祭祀祈福之禮。
今年恰好宮中並無公主及笄,這慈恩寺的頭香便自然成為京中貴女所要爭取之事。不過此事便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誰能拿到,未到當夜仍然不能確定。
顧清若得此消息之後即刻盤算了一番,鎮國公府乃是一品國公府邸,她如今又是京中炙手可熱的將軍,能為蓁蓁爭得這頭香的可能非常大。而這路上唯一的阻礙便是要說服鎮國公夫人,若鎮國公夫人有讓蓁蓁去上香祈福之心,也不會這個時候都不動身。
但顧清若知道,對兒女有好處之事,鎮國公夫人向來是不會反對的。
所以此行顧清若誌在必得。
沒想打……
鎮國公夫人之事淡淡應了一聲,轉而卻道:“不必去了。”
顧清若完全沒有想到鎮國公夫人居然會是這麽個答案:“為何?”
鎮國公夫人瞥了顧清若一眼,拿起桌上未看完的賬本繼續盤算,一邊道:“我這三個女兒都定出去了,還需要去慈恩寺叩拜求姻緣麽?”
呃……
顧清若被鎮國公夫人的話不輕不重地噎了一下。緩了緩,才重新振作精神:“可是外人看來,蓁蓁還未有人家,就算去了也是有益無害不是麽。”
“有益無害?”鎮國公夫人反問:“外人是不知曉,可是兩府的人心都是有數的,隻不過是等程二公子考中功名之後,再來府中正式提親。可此時蓁蓁卻去了慈恩寺扣求姻緣,落在淮陽侯府眼中成了什麽?”
顧清若被鎮國公夫人說服了。
她一時竟未想到這層,若是真帶蓁蓁去了,縱是拿到頭香祈福,可反而讓淮陽侯府誤會就得不償失了。
此事行不通,顧清若頓時泄了氣,以手撐首,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鎮國公夫人被女兒難得的低落驚訝,放下了賬本,輕聲問道:“蘇蘇,這是遇上什麽事情了?能否說與娘親一聽?”顧清若聰慧,自小主意便大得很,有什麽事情大多自己背地裏便解決了,縱是些難題也不過讓她越挫越勇,換著方法嚐試,非最終解決不可。
少有見顧清若被拒絕便如此低落的,像是燃盡的煙火,忽而一下就熄滅了。
雖然隻有一瞬,顧清若便恢複了淡漠模樣,但是自己的女兒,鎮國公夫人又怎會不了解。
仿佛想到了什麽,鎮國公夫人又補上一句:“若是因著方才之事,讓蓁蓁去也無妨,回頭娘親與淮陽侯府那邊解釋清楚便是了。”這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若因此讓顧清若難過,反倒不值得。
但鎮國公夫人總覺得不致如此。
“不必了。”顧清若搖搖頭,道:“是我方才一時情急了。”
緩了緩,顧清若低聲道:“娘親,若我與您說了,您要為我保密……”
“自然。”鎮國公夫人鄭重點頭。
顧清若今年呆在府中才知曉,原來過這七夕也有許多講究。
提前兩日國公府中的課業便已經停了,顧清莀卻也哪裏都不能去,被拘在家中練習雕刻瓜花巧果,編織瓔珞珠珞等女兒節所需之品。待女兒節那一天,各府小姐所製的物件會盡數蒙上名姓,放置出去,由京中德高望重的夫人最終評定出“魁首”。此外還另有禮、樂、射、書等才藝比試,不分高低貴賤、身份大小,皆可上場比試,最終得勝之人也分別各自列為“魁首”。
獲得魁首,便是所有京中女兒們那一日的目標。
不過顧清若隻在顧清莀那裏呆了不到一天就已經告饒,那些精細的活計她真是做不來,一個水果還要分無數功夫雕成花,在她這裏隻有分幾步被吃掉的份。
至於琴棋書畫……
還是饒了她吧。
鎮國公夫人早早便準備起來了,吩咐府中備下足夠數量的食材和物件,供給府中的姑娘們使用。
為了不被鎮國公夫人抓到去陪顧清莀練習那些才藝,顧清若甚至往兵部跑了好幾趟。弄得整個兵部和清河軍上下都緊張兮兮,皆猜測是否何處出了差錯,惹了顧清若的眼,這才日日過來巡查,變相地警告他們把皮給繃緊了。
常去的這兩日,不僅兵部辦事的所用時辰大大縮短了,連清河軍操練次數都多了起來。
不過這天顧清若回府之前,聽到了一個消息。讓她一回府便直奔正院去尋鎮國公夫人。
鎮國公夫人見到顧清若卻是一愣,隨即笑道:“蘇蘇,怎麽今日有空過來了?不躲著娘親了?”鎮國公夫人又不是瞎子,哪裏看不出來顧清若這兩日早出晚歸的是為了躲著她。
鎮國公夫人不過是沒說穿罷了,由著顧清若折騰,心中卻是對自己女兒那點本事清楚得很。舞刀弄槍倒是很有一套,這讓她坐下來拈針繡花,她能想出來一百個偷懶耍滑的花招。
所以從頭至尾,鎮國公夫人也沒打算讓顧清若真的去練習那些技藝。隻是顧清若自己想多,而鎮國公夫人又不提醒所致。
“娘親……”顧清若不由得心虛地笑了笑:“蘇蘇哪有躲著您,是我們都太忙了,這一忙起來難免就顧不上見麵……”
鎮國公夫人向來拿服軟的顧清若沒辦法,隻能放下手中的賬冊,道:“說吧,這回又是什麽事情?”
“娘親,您和三妹一會兒收拾下東西,我讓林管家去套車,趁著這會兒天色還早,我們趕緊動身,應該能在天黑前趕到慈恩寺。”顧清若一口氣說完,期待地看著鎮國公夫人,一切都準備妥當,就等鎮國公夫人點頭了。
鎮國公夫人拉住了顧清若,疑惑道:“為何要去慈恩寺?”
“娘親,您是不是忙糊塗了,明日可是七夕啊。”顧清若語重心長:“若三妹七夕這日去拿慈恩寺的頭香,那對她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啊。”
七夕女兒節這一日,除了晚間的各項才藝比試之外,京中的貴女還有一樣分外重要的事情。
便是去拿慈恩寺的頭香。
當然,其他寺廟的頭香也不是不可以,但慈恩寺身為皇家寺廟,宮中若有祭祀大典,皆是於慈恩寺所行。所以慈恩寺的頭香對於京中貴女有著特殊的意義。
京中若有公主及笄,那一年,慈恩寺的頭香則歸公主所有,剩下的人便隻能等公主祭拜之後再行祭祀祈福之禮。
今年恰好宮中並無公主及笄,這慈恩寺的頭香便自然成為京中貴女所要爭取之事。不過此事便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誰能拿到,未到當夜仍然不能確定。
顧清若得此消息之後即刻盤算了一番,鎮國公府乃是一品國公府邸,她如今又是京中炙手可熱的將軍,能為蓁蓁爭得這頭香的可能非常大。而這路上唯一的阻礙便是要說服鎮國公夫人,若鎮國公夫人有讓蓁蓁去上香祈福之心,也不會這個時候都不動身。
但顧清若知道,對兒女有好處之事,鎮國公夫人向來是不會反對的。
所以此行顧清若誌在必得。
沒想打……
鎮國公夫人之事淡淡應了一聲,轉而卻道:“不必去了。”
顧清若完全沒有想到鎮國公夫人居然會是這麽個答案:“為何?”
鎮國公夫人瞥了顧清若一眼,拿起桌上未看完的賬本繼續盤算,一邊道:“我這三個女兒都定出去了,還需要去慈恩寺叩拜求姻緣麽?”
呃……
顧清若被鎮國公夫人的話不輕不重地噎了一下。緩了緩,才重新振作精神:“可是外人看來,蓁蓁還未有人家,就算去了也是有益無害不是麽。”
“有益無害?”鎮國公夫人反問:“外人是不知曉,可是兩府的人心都是有數的,隻不過是等程二公子考中功名之後,再來府中正式提親。可此時蓁蓁卻去了慈恩寺扣求姻緣,落在淮陽侯府眼中成了什麽?”
顧清若被鎮國公夫人說服了。
她一時竟未想到這層,若是真帶蓁蓁去了,縱是拿到頭香祈福,可反而讓淮陽侯府誤會就得不償失了。
此事行不通,顧清若頓時泄了氣,以手撐首,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鎮國公夫人被女兒難得的低落驚訝,放下了賬本,輕聲問道:“蘇蘇,這是遇上什麽事情了?能否說與娘親一聽?”顧清若聰慧,自小主意便大得很,有什麽事情大多自己背地裏便解決了,縱是些難題也不過讓她越挫越勇,換著方法嚐試,非最終解決不可。
少有見顧清若被拒絕便如此低落的,像是燃盡的煙火,忽而一下就熄滅了。
雖然隻有一瞬,顧清若便恢複了淡漠模樣,但是自己的女兒,鎮國公夫人又怎會不了解。
仿佛想到了什麽,鎮國公夫人又補上一句:“若是因著方才之事,讓蓁蓁去也無妨,回頭娘親與淮陽侯府那邊解釋清楚便是了。”這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若因此讓顧清若難過,反倒不值得。
但鎮國公夫人總覺得不致如此。
“不必了。”顧清若搖搖頭,道:“是我方才一時情急了。”
緩了緩,顧清若低聲道:“娘親,若我與您說了,您要為我保密……”
“自然。”鎮國公夫人鄭重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