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還真就是巧合。朱棣本就不是個閑得住的性子,否則後世他也不會在當了皇帝之後還五次親征漠北了,甚至最後死也是死在了征途之上。真要說起來,他這性子和後世的武宗正德倒是頗有幾分類似,隻不過朱棣那會兒,沒人敢指著他的鼻子教訓他就是了。
這段時間,雖然他和徐欽達成了要深居簡出,盡量暫時不要引起大家的太多關注的共識。可也絕不是真就老老實實做宅男,畢竟不管他再怎麽低調,隻要他在京師一天,東宮方麵都不可能忽視他這位眾藩之中最耀眼的存在。畢竟藩王得以回京的機會確實異常珍貴,諸如和宗親來往,刷刷好感度這種絕對讓人挑不出毛病的事還是可以做的,隻是不適合直接做接觸其他普通朝臣之類,尤其是明麵上要盡量減少和徐欽這枚暗子的過多接觸。
朱棣先是在王府裏麵老老實實地窩了幾天,然後很快就實在是覺得有些悶得慌,反正上述決意的目的隻是盡量不要引起注意,所以便裝在京城裏麵逛一逛,大概也並不算是太過引人注目的事情。而他堂堂一個王爺,要在外麵吃飯,這醉仙樓自然是不多的選擇之一,因此這樣算下來,其實也不算是太過離奇。隻不過對於今天的徐大少來說,這接二連三的際遇,也確實讓他有些錯愕就是了。
既然都碰到了,以二人表麵上的關係,其實倒不好刻意再分開。兩人眼神微微一交匯,迅速達成了新的共識,大概互相也都在心裏讚歎了一句:和聰明人共事就是省事!
“姑父,不想在此處偶遇,實在是巧。”徐欽作為晚輩和臣子,自然是要先打招呼的。
“嗬嗬,正好相請不如偶遇!欽兒該不會有美人相陪,便嫌姑父礙事了吧?哈哈哈…”朱棣早看見他身後的關雎,隻能說這種女子,走到哪兒都是男人最為關注的焦點。
“姑父哪裏話,難得有機會,侄兒平日裏想請都請不到您,來,您請!”
聽見二人的對話,采蓮小丫頭倒是一時沒反應過來,她也未曾見過這位王府的親王姑爺,自是有些蒙圈。反而是關雎不由得暗暗心驚,她不但清楚徐欽的身份,更對整個徐家的情況也有過細致的了解,反正這些明麵上的資料,她已算是爛熟於心。她很清楚,這中山王徐達的四個女兒當中,兩個已經出嫁的都是王妃:長女為皇四子燕王之妃,次女為皇十三子代王之妃。那徐欽的姑父便隻有這兩位王爺了,而眼前這個“姑父”就隻可能是最近正好身在京師的燕王殿下。
不過她生就一顆七竅玲瓏心,又接受過最高端的服務業專業培訓,二人既然都隻是普通的互相招呼,定然是不想太過張揚,更何況她現在還假裝不知道徐欽是位小公爺呢!所以她雖然心裏有些緊張,但表情控製得很好,隻微微閃現出一瞬間幾乎不可察覺的不自然,緊接著便盈盈一禮,便也不多說什麽。至於說朱棣的調笑之語,那更是無傷大雅,反而她現在是巴不得這位燕王殿下亂點鴛鴦譜,把自己直接點給徐欽才好。
一行人進了醉仙樓,找了一個位置極好的包間,他們兩個以及徐欽帶的“女眷”自然也都進了包間。另外,徐欽想了想,也強行將張玉和朱能兩個朱棣手下的高級馬仔也請了進去。其他侍衛家將們則在包間外麵開了一桌,點了些吃食,也不耽擱護衛工作。
“姑娘大方得體,不知是哪家的千金?”
人多嘴雜,朱棣自然也是從家常開始聊起。從關雎的穿著舉止上,他一眼便看出,此人定然不是中山王府的婢女,故而有前說,有此問。
“大爺謬讚,蒲柳之姿上不得大雅之堂。實不相瞞,小女子乃是秦淮河畔恨別館的樂戶,今日隻是巧遇公子,便順道一起閑逛一番,還望大爺不要見怪才是。”
關雎心裏清楚眼前這位“長輩”是個王爺,哪敢有所欺瞞?雖然聽他的意思,倒是有撮合自己和徐欽的意思,不過她的腦子也是很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可能瞞得住,自是老老實實地作答。
“哦,原來如此,不想咱們家欽哥兒還有此等豔福。不過你二人若是有意…”好在朱棣也是風流瀟灑慣了的,雖熱情稍減,卻也沒有流露出鄙視的意思。
“噗…咳咳…”
徐欽聽朱棣還真點上了,剛喝下去的一口熱茶就噴了出來。
“呃…好啦好啦,有什麽不好意思的,這恨別館…你們小年輕的事情,你們自己看著辦就好。不過要我說,欽兒你倒是也老大不小了,你們家人丁又不旺,確實該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如果家裏找不到合適的,回頭我讓你姑姑給你張羅張羅?咱隻是可惜咱在北平城,往來也太遠了些…”
“此事怕是還要稟明了家父才好,家父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
“那倒是了,回頭本,我跟他說說。”
這一係列話題讓徐欽和關雎心裏或多或少都有些尷尬,不過朱棣倒是渾然不覺。畢竟他的思想是標準的封建思想,既然知道了關雎的身份,就算表麵不說,心裏肯定也是有些輕視的,當然更不可能顧忌她的感受,當場就轉而談起了徐欽的正式婚事。
不過好在她涵養足夠,而且也很明白,人家堂堂一個王爺,在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後,沒有攆她出去就已經是給了徐欽麵子了。倒是徐欽有些受不了這種尷尬,於是連忙找了個話題將此事岔開。
“姑父多年未回京城,今日這一逛感覺如何?”
“愈發繁華呀!特別是這京師十樓建成之後,其勢雄甲天下,北方荒僻之地自然是比不了的。”
“江南曆來富庶,然則北方現今的確是窮困了些,以至於明明北方就有大片田地,軍資糧草卻還是要依賴千裏之外的江南,以至頗多平白耗費。”
“關鍵是人,北方久經戰亂,人口奇缺良田荒蕪,而北狄猖獗,依舊不時擾邊,朝廷用兵頗繁,軍資自然難以支撐。”
“對了,聽說北方此等時節已是千裏冰封,小侄還未曾見識過此等景象,不知何時能親身領略一番。”
“有機會的。你不說我倒是忘了,這時候北方定然已經下雪了吧!這雪隻要一下,就要明年開春才會化啦!”
二人東拉西扯,總算是把話頭繞到了比較正常的點上麵。由於人多口雜,二人也沒有過多地談及正事,即使涉及到軍政的也隻是淺嚐即止,更不可能談及謀劃儲位的關鍵問題。
用過午飯,徐欽倒是正好借路遇長輩的借口派人送了關雎回去。
此時關雎也反應過來,她自己剛剛的做法貌似是有些過猶不及了,而且看徐欽的表現,多半是已經察覺到了什麽。這讓她既有些懊悔,更對這個魏國公小公爺有些刮目相看,畢竟自己的魅力她心裏還是有數的,能在這種魅力下依舊保持高度清醒的男人,從心性上講,怎麽看也不是凡俗之輩。
而徐欽和朱棣二人也在關雎上了馬車之後,馬上就分道揚鑣。半是刻意適當拉開距離,半是順勢而為,徐欽是真打算回府了,朱棣則是還想到外城各個坊市去看看。
回到中山王府,讓門房將這一路上買回來的東西運到自己的小院,徐欽馬上就開始了各種整理。
要點開現代科技樹,最基礎的自然是後世常說的數理化,隻要這些基礎科學上去了,其他實用化的技術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數學自不必說,其實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相比於國外,領先優勢也是極為明顯的,單單是個算盤,在二十世紀之前都算是先進的計算工具。而真正被超越,一方麵是因為歐洲文藝複興之後的大發展確實成果矚目;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所謂的阿拉伯數字的應用。這種數字符號對計算的簡化功效簡直就是開掛一般。而中國則一直是使用的漢字書寫,光是那一堆漢字列成的數學計算過程就足以讓一般人抓狂。徐欽倒是聽說過有一種專業級的算籌法,但基礎不變的情況下,估計也簡化不到哪兒去。
這方麵倒是簡單,隻要適時稍稍推廣一下數字應用,也就沒什麽大問題了。另外,也是因為他自己對數學方麵並不算特別擅長,微積分之類勉強算是高端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更分不清當中的輕重緩急和實際意義。所以他能做的,無非就是以後慢慢找到和培養一些專業人才,讓他們來做適合這個時代的具體推動工作。
物理方麵,則是分化嚴重。
在一部分基礎領域,中國的古代工匠等相關人士,其實已經在長時間的有了非常精辟的初步認識。然而遺憾的是沒有形成係統的理論體係,隻能作為口口相傳的經驗之談,並在不斷的戰亂中遺散。
這個方麵倒是好解決,慢慢教他們一些總結的方法,在擴展一下傳授渠道就行,至於是牛頓三大定律還是叫二狗子三定律又有什麽關係呢?
至於兩極的宏觀和微觀方麵,確實是中國的研究薄弱之處,不過這也主要是時代的限製,歐洲的天體物理學,實際上也要等到一百多年後的文藝複興時期才明顯超過中國的水平。至於微觀方麵,現在大家都是一抹黑,徐欽也沒有太多的辦法,最多就是以後影響力大了,散布幾個猜想出去,然後就任由後世造化。
最麻煩的其實還是化學,這方麵一來是這個年代的中國積累極為薄弱,二來是很多東西搞起來很麻煩,不像基礎物理很多就是在身邊就有的自然現象,缺的隻是一個歸納總結,而是需要大量精確的試驗和從無到有的係統性構建。
所以徐欽已經打定了主意,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帶一批化學方麵的專業人才出來。正好他中學階段的化學學得還可以,雖然有十幾年沒有怎麽用了,不過回憶一些基礎的東西應該還是不難。隻要把硝化棉之類的東西弄出來,有了立竿見影的成效,相信無論是哪個帝王都會對這種能極大提高人類自我毀滅效率的東西非常感興趣。
所以徐欽今天買回來的東西裏麵,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各式各樣的玻璃器皿,雖然不是專業的燒杯試管,但也都是那種比較純淨的玻璃,用來做一些初級的化學試驗應該問題不大。不過現在他專門定製的一些特殊器皿,比如玻璃導管、酒精燈,以及高濃度酒精等原材料都還沒有配置齊全,所以也隻是在自己的小院的角落裏找了個偏僻的雜物房間,將這些東西搬進去,並將此處劃為日後專門的小實驗室。
等到傍晚,估計朱棣也回來了,徐欽再次喬裝潛入吳王府,因為中午他們分開之前,朱棣曾留言相邀,大概又是有什麽要事要跟他商議了。
這段時間,雖然他和徐欽達成了要深居簡出,盡量暫時不要引起大家的太多關注的共識。可也絕不是真就老老實實做宅男,畢竟不管他再怎麽低調,隻要他在京師一天,東宮方麵都不可能忽視他這位眾藩之中最耀眼的存在。畢竟藩王得以回京的機會確實異常珍貴,諸如和宗親來往,刷刷好感度這種絕對讓人挑不出毛病的事還是可以做的,隻是不適合直接做接觸其他普通朝臣之類,尤其是明麵上要盡量減少和徐欽這枚暗子的過多接觸。
朱棣先是在王府裏麵老老實實地窩了幾天,然後很快就實在是覺得有些悶得慌,反正上述決意的目的隻是盡量不要引起注意,所以便裝在京城裏麵逛一逛,大概也並不算是太過引人注目的事情。而他堂堂一個王爺,要在外麵吃飯,這醉仙樓自然是不多的選擇之一,因此這樣算下來,其實也不算是太過離奇。隻不過對於今天的徐大少來說,這接二連三的際遇,也確實讓他有些錯愕就是了。
既然都碰到了,以二人表麵上的關係,其實倒不好刻意再分開。兩人眼神微微一交匯,迅速達成了新的共識,大概互相也都在心裏讚歎了一句:和聰明人共事就是省事!
“姑父,不想在此處偶遇,實在是巧。”徐欽作為晚輩和臣子,自然是要先打招呼的。
“嗬嗬,正好相請不如偶遇!欽兒該不會有美人相陪,便嫌姑父礙事了吧?哈哈哈…”朱棣早看見他身後的關雎,隻能說這種女子,走到哪兒都是男人最為關注的焦點。
“姑父哪裏話,難得有機會,侄兒平日裏想請都請不到您,來,您請!”
聽見二人的對話,采蓮小丫頭倒是一時沒反應過來,她也未曾見過這位王府的親王姑爺,自是有些蒙圈。反而是關雎不由得暗暗心驚,她不但清楚徐欽的身份,更對整個徐家的情況也有過細致的了解,反正這些明麵上的資料,她已算是爛熟於心。她很清楚,這中山王徐達的四個女兒當中,兩個已經出嫁的都是王妃:長女為皇四子燕王之妃,次女為皇十三子代王之妃。那徐欽的姑父便隻有這兩位王爺了,而眼前這個“姑父”就隻可能是最近正好身在京師的燕王殿下。
不過她生就一顆七竅玲瓏心,又接受過最高端的服務業專業培訓,二人既然都隻是普通的互相招呼,定然是不想太過張揚,更何況她現在還假裝不知道徐欽是位小公爺呢!所以她雖然心裏有些緊張,但表情控製得很好,隻微微閃現出一瞬間幾乎不可察覺的不自然,緊接著便盈盈一禮,便也不多說什麽。至於說朱棣的調笑之語,那更是無傷大雅,反而她現在是巴不得這位燕王殿下亂點鴛鴦譜,把自己直接點給徐欽才好。
一行人進了醉仙樓,找了一個位置極好的包間,他們兩個以及徐欽帶的“女眷”自然也都進了包間。另外,徐欽想了想,也強行將張玉和朱能兩個朱棣手下的高級馬仔也請了進去。其他侍衛家將們則在包間外麵開了一桌,點了些吃食,也不耽擱護衛工作。
“姑娘大方得體,不知是哪家的千金?”
人多嘴雜,朱棣自然也是從家常開始聊起。從關雎的穿著舉止上,他一眼便看出,此人定然不是中山王府的婢女,故而有前說,有此問。
“大爺謬讚,蒲柳之姿上不得大雅之堂。實不相瞞,小女子乃是秦淮河畔恨別館的樂戶,今日隻是巧遇公子,便順道一起閑逛一番,還望大爺不要見怪才是。”
關雎心裏清楚眼前這位“長輩”是個王爺,哪敢有所欺瞞?雖然聽他的意思,倒是有撮合自己和徐欽的意思,不過她的腦子也是很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可能瞞得住,自是老老實實地作答。
“哦,原來如此,不想咱們家欽哥兒還有此等豔福。不過你二人若是有意…”好在朱棣也是風流瀟灑慣了的,雖熱情稍減,卻也沒有流露出鄙視的意思。
“噗…咳咳…”
徐欽聽朱棣還真點上了,剛喝下去的一口熱茶就噴了出來。
“呃…好啦好啦,有什麽不好意思的,這恨別館…你們小年輕的事情,你們自己看著辦就好。不過要我說,欽兒你倒是也老大不小了,你們家人丁又不旺,確實該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如果家裏找不到合適的,回頭我讓你姑姑給你張羅張羅?咱隻是可惜咱在北平城,往來也太遠了些…”
“此事怕是還要稟明了家父才好,家父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
“那倒是了,回頭本,我跟他說說。”
這一係列話題讓徐欽和關雎心裏或多或少都有些尷尬,不過朱棣倒是渾然不覺。畢竟他的思想是標準的封建思想,既然知道了關雎的身份,就算表麵不說,心裏肯定也是有些輕視的,當然更不可能顧忌她的感受,當場就轉而談起了徐欽的正式婚事。
不過好在她涵養足夠,而且也很明白,人家堂堂一個王爺,在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後,沒有攆她出去就已經是給了徐欽麵子了。倒是徐欽有些受不了這種尷尬,於是連忙找了個話題將此事岔開。
“姑父多年未回京城,今日這一逛感覺如何?”
“愈發繁華呀!特別是這京師十樓建成之後,其勢雄甲天下,北方荒僻之地自然是比不了的。”
“江南曆來富庶,然則北方現今的確是窮困了些,以至於明明北方就有大片田地,軍資糧草卻還是要依賴千裏之外的江南,以至頗多平白耗費。”
“關鍵是人,北方久經戰亂,人口奇缺良田荒蕪,而北狄猖獗,依舊不時擾邊,朝廷用兵頗繁,軍資自然難以支撐。”
“對了,聽說北方此等時節已是千裏冰封,小侄還未曾見識過此等景象,不知何時能親身領略一番。”
“有機會的。你不說我倒是忘了,這時候北方定然已經下雪了吧!這雪隻要一下,就要明年開春才會化啦!”
二人東拉西扯,總算是把話頭繞到了比較正常的點上麵。由於人多口雜,二人也沒有過多地談及正事,即使涉及到軍政的也隻是淺嚐即止,更不可能談及謀劃儲位的關鍵問題。
用過午飯,徐欽倒是正好借路遇長輩的借口派人送了關雎回去。
此時關雎也反應過來,她自己剛剛的做法貌似是有些過猶不及了,而且看徐欽的表現,多半是已經察覺到了什麽。這讓她既有些懊悔,更對這個魏國公小公爺有些刮目相看,畢竟自己的魅力她心裏還是有數的,能在這種魅力下依舊保持高度清醒的男人,從心性上講,怎麽看也不是凡俗之輩。
而徐欽和朱棣二人也在關雎上了馬車之後,馬上就分道揚鑣。半是刻意適當拉開距離,半是順勢而為,徐欽是真打算回府了,朱棣則是還想到外城各個坊市去看看。
回到中山王府,讓門房將這一路上買回來的東西運到自己的小院,徐欽馬上就開始了各種整理。
要點開現代科技樹,最基礎的自然是後世常說的數理化,隻要這些基礎科學上去了,其他實用化的技術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數學自不必說,其實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相比於國外,領先優勢也是極為明顯的,單單是個算盤,在二十世紀之前都算是先進的計算工具。而真正被超越,一方麵是因為歐洲文藝複興之後的大發展確實成果矚目;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所謂的阿拉伯數字的應用。這種數字符號對計算的簡化功效簡直就是開掛一般。而中國則一直是使用的漢字書寫,光是那一堆漢字列成的數學計算過程就足以讓一般人抓狂。徐欽倒是聽說過有一種專業級的算籌法,但基礎不變的情況下,估計也簡化不到哪兒去。
這方麵倒是簡單,隻要適時稍稍推廣一下數字應用,也就沒什麽大問題了。另外,也是因為他自己對數學方麵並不算特別擅長,微積分之類勉強算是高端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更分不清當中的輕重緩急和實際意義。所以他能做的,無非就是以後慢慢找到和培養一些專業人才,讓他們來做適合這個時代的具體推動工作。
物理方麵,則是分化嚴重。
在一部分基礎領域,中國的古代工匠等相關人士,其實已經在長時間的有了非常精辟的初步認識。然而遺憾的是沒有形成係統的理論體係,隻能作為口口相傳的經驗之談,並在不斷的戰亂中遺散。
這個方麵倒是好解決,慢慢教他們一些總結的方法,在擴展一下傳授渠道就行,至於是牛頓三大定律還是叫二狗子三定律又有什麽關係呢?
至於兩極的宏觀和微觀方麵,確實是中國的研究薄弱之處,不過這也主要是時代的限製,歐洲的天體物理學,實際上也要等到一百多年後的文藝複興時期才明顯超過中國的水平。至於微觀方麵,現在大家都是一抹黑,徐欽也沒有太多的辦法,最多就是以後影響力大了,散布幾個猜想出去,然後就任由後世造化。
最麻煩的其實還是化學,這方麵一來是這個年代的中國積累極為薄弱,二來是很多東西搞起來很麻煩,不像基礎物理很多就是在身邊就有的自然現象,缺的隻是一個歸納總結,而是需要大量精確的試驗和從無到有的係統性構建。
所以徐欽已經打定了主意,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帶一批化學方麵的專業人才出來。正好他中學階段的化學學得還可以,雖然有十幾年沒有怎麽用了,不過回憶一些基礎的東西應該還是不難。隻要把硝化棉之類的東西弄出來,有了立竿見影的成效,相信無論是哪個帝王都會對這種能極大提高人類自我毀滅效率的東西非常感興趣。
所以徐欽今天買回來的東西裏麵,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各式各樣的玻璃器皿,雖然不是專業的燒杯試管,但也都是那種比較純淨的玻璃,用來做一些初級的化學試驗應該問題不大。不過現在他專門定製的一些特殊器皿,比如玻璃導管、酒精燈,以及高濃度酒精等原材料都還沒有配置齊全,所以也隻是在自己的小院的角落裏找了個偏僻的雜物房間,將這些東西搬進去,並將此處劃為日後專門的小實驗室。
等到傍晚,估計朱棣也回來了,徐欽再次喬裝潛入吳王府,因為中午他們分開之前,朱棣曾留言相邀,大概又是有什麽要事要跟他商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