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子,你說這世事為何總是不得兩全?”


    在朱元璋的特意吩咐之下,其餘的護衛侍從都落後了二人一大截,唯有徐欽緊跟在他近旁。


    “陛下,臣以為,世事並非是不得兩全,隻是凡是都有因果,有因才有果,而有得卻也必定有失,此乃自然之理。隻是人往往隻想得果卻不想種因,又或是什麽都想要,故而徒增煩惱罷了。”麵對朱元璋的突然有感而問,徐欽依然保持著極度的冷靜。


    “嗬嗬,莫非你還信佛不成?”


    朱元璋聞言,扭頭帶著戲謔的眼神瞄了他一眼。


    “回陛下,臣不怎麽信佛,臣隻信陛下的英明神武!這天下能得太平美滿,臣能有榮華富貴,全賴陛下之神武英名,若是滿天神佛真有莫大的庇佑之能,那昔日廟裏的和尚豈能餓死?臣隻是覺得,他們說的有些話還是有點兒道理的,所以就隨便說說,也不知是不是佛家箴言。”


    “哈哈哈!你真是個小滑頭!相信就算是真有佛,怕是貢品也要被你給騙了去。”朱元璋聽他兩句正經沒有,便又開始插科打諢,不由得也是會心一笑,其實他很喜歡徐欽這種風格,乍一聽詼諧幽默,仔細一品卻又貌似還靠譜。


    “臣不敢,不過若是真有佛,他們又真是法力無邊,那自然也用不著貢品,有沒有也就無所謂了。”


    “是啊,若是佛也需要人間獻上香火供奉,自然也就無甚稀奇的了。因果得失,那你說說,朕有何得失?”


    “臣不敢妄議朝政。”


    “有什麽不敢的?你不就是有話想說麽?朕恕你無罪,你想說什麽就說來看看吧!”朱元璋的心情好轉,不過其思維可一直不曾有半點真的放鬆,故而很容易便聽出了徐欽的話外之音。


    “那臣就鬥膽妄議了!還望陛下莫要怪罪。就拿衛所和海禁兩策來說吧!創建衛所,確實可以起到寓兵於農的效果,陛下養兵百萬而不費百姓一粒糧秣,自然是大大的善政。可相應的,士卒屯田自養,則必然將大量精力用於耕種,時日一長,必然疏於戰陣。其實陛下也明白,像重要的京衛、邊兵,還是得朝廷撥付糧草軍餉才可保證較高的戰力。此乃其一,在軍隊士卒上的花費和他們的戰力,就是魚和熊掌,不可麵麵兼得。再說海禁,海禁一策確實可安靖海疆,但資貨往來本是常情,況沿海多山、少良田,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之民也早已習慣出海打漁或海運貨物補充家資,如今陛下禁片板不得下海,雖可讓百姓不枉受刀兵,可也斷了他們半條持家之路,故而臣時有聽聞,海邊百姓生活不免有些困苦。此乃其二,平安和富足,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聽他這話,朱元璋暗暗有些詫異,照理來說徐欽不會看不出來他想暗示的是什麽,可偏偏費了好大的勁,卻扯的是一通衛所和海禁的事情。這和他原本估計的完全不同,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實際上,徐欽也心裏也明白,這應該是朱棣臨走之前的那一套組合拳引起的效果。這個老四幾乎完美的表現,說沒有給朱元璋造成任何觸動,那肯定是扯淡,要打仗能打仗,要安民也能安民,要決斷有決斷。而且最重要的做事沉穩,不像老二老三之流,三天兩頭惹點事出來,幾乎從小到大從來都沒出過什麽紕漏,也能禮賢下士,除了長幼排序幾乎就是個完美的繼承人。


    但這長幼卻是最大的問題,涉及到日後江山傳承的傳統問題。傳統這個東西,看似虛無縹緲,也無法準確的言述,卻是實打實存在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未來的關鍵。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前唐自太宗李世民玄武門弑兄囚父上位,樹立了一個極度惡劣的反麵例子之後,幾乎每一次傳承都是鮮血淋漓,宮廷政變此起彼伏,近三百年的國祚中,僅是規模較大、曆史有名的政變就有:神龍、唐隆、景龍、馬嵬、甘露等一大串,如果在算上名氣比較小的、沒成功的,更是有二三十起,整個大明宮的朱紅色幾乎全是由李唐皇室的鮮血澆染成的。朱元璋本就是個重親情的人,當然不願意見到日後出現此等可怕的景象,因此長幼有序就成了他最大的堅持。


    徐欽很清楚這一點,而且現在名分既定,在朱允炆沒有犯下大錯的情況下,哪怕是朱元璋再感動於朱棣的好,也不可能突然就改變主意。所以多說無益,反而有可能暴露自己的傾向,倒不如東拉西扯一通,順便強調自己站在絕對中立的位置上,以圖後麵的關鍵機會。


    當然了,他說得這些其實也不是完全的胡扯,相信以朱元璋的聰明,並不難看出這些政策的危險和弊端。如果機會合適,他不介意在這些遺毒上麵打開一個口子,隻要有了一個口子,後麵要進一步改革,阻力也就自然會小很多。


    “那你倒是說說,該怎麽個取舍法?”


    “以小子淺見,凡事過猶不及。其實在衛所上麵,陛下應該早已想到了,咱們還是得要一些專事征戰的衛所。實際上就是把衛所分為兩部,一部就是專職戰兵,可謂之為主兵;一部半農半兵,寓兵於農,卻也不徹底廢了操練,還可以承擔內地安靖地方之任,可謂之預備兵或輔兵。有征戰,自然是主兵先上,萬一規模較大,需進一步增加兵力,再由輔兵經過整訓之後加以補充,此等進退有序,自然不虞兵無戰力。而海禁方麵,禁自然是要禁的,可也不妨開幾個口岸,允服從王化的海外藩屬持令交易,以為榜樣和賞賜,同時也能適當學習前宋以海貿獲利,充實國庫之益,豈不一舉多得?”


    “嗯,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大體其實都是堵不如疏的路子。朕會考慮考慮,另外你也再先想想詳細的陳條,待此間事了,再合計合計這些事。”


    “臣遵旨。”徐欽當然明白他所說的“此間事”是什麽事了。


    “對了,說起此間之事,準備得如何了?”


    “回陛下,臣這邊已經準備妥當,而且錦衣衛眾人大多也對陛下忠心耿耿,想必一兩個人的去留,隻要師出有名,完全不會引起什麽麻煩。”


    “哦?師出有名?你還想說什麽?”朱元璋瞬間就聽出來貓膩了。


    “陛下明察秋毫,臣五體投地!”


    “廢話,說!”


    “臣以為,這蔣瓛的事情,陛下不當下重刑、行雷霆。”


    “此話何解?”


    “陛下您想,蔣瓛縱有千般不對,那也是陛下最信賴的近臣之一。現在雖有咎由自取之嫌,可畢竟從大局上還是忠於陛下的,正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是陛下礙於朝臣的群情激奮,便處之以雷霆重刑,怕是有損陛下威嚴,更會助長小人之誌,還有可能給別有用心之人平添口實。”


    “那你說該當如何?朕總不能置國法於不顧吧?”


    “當然不能枉顧法紀!陛下正是要嚴明法紀,讓天下知道,您是礙於法紀才處置的他,而並不是…且臣也仔細想過了,蔣瓛一定不能死,否則難免有流言蜚語,有損陛下威名。”而不是後麵的內容,大家心知肚明,朱元璋其實也明白,但這話是絕對不能真說出口的。


    “可…”說到這裏,朱元璋明顯有些迷茫了猶豫,但也絕對他說的好像也對,並未直接反對。


    “陛下,您覺得,以蔣瓛的聰明,您饒他不死,還優待其家人,他敢說什麽大逆不道的話麽?”


    “這倒也是。”


    朱元璋倒也是極聰明之人,有徐欽這樣在一旁瘋狂地暗示,他馬上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如果是要除掉胡藍這種心腹大患,他擔一點兒惡名也沒什麽,可是現在這種小事上麵,他自然也是要愛惜自己的羽毛的。既然能有妥善處理的辦法,他又不是神經病,自然能不動刀、不沾血是最好的了。


    被這幾件事吸引了注意力,朱元璋倒是不再糾結於自己那可愛的老四的遺憾問題,而是專心思考起了這方麵。尤其是蔣瓛的事情,要讓徐欽進一步加強對錦衣衛的控製,保證穩住局麵,同時他也需要等待一個最好的機會。


    徐欽終於被放出了皇宮,不由得輕輕地吐了一口濁氣。這一番對答,表麵上風平浪靜,但實則步步驚險,應對上隻要稍微有點兒差池,就足以產生巨大的麻煩。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現場發揮,應該沒有半點紕漏,這才慢悠悠地走出了這座威嚴沉寂的皇宮。


    仔細算起來,其實他今天提的這三個點,雖然在朱元璋麵前說的也就是幾句話,可實際上都是他精心策劃了好久的方案。


    蔣瓛的事情自不用說,一方麵是確實由於自己大意中計,如果真的撕破臉,那麵子上是真不好看,他徐欽出師未捷就先成笑柄了。而且據他這段時間的觀察,這個蔣瓛也不算什麽大奸大惡、窮凶惡極之輩,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更何況他背後還有一家老小十來口人?再說,這種白撿一個漂亮老婆的事情,他也明顯不虧。


    而最根本的是,他下來也仔細衡量過這當中的利弊得失了。其實這樣做對他本身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的,至少可以向朝野釋放出一種和善的信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蔣瓛的事情必然是要交給自己來辦的,如果隻是聽朱元璋的命令手起刀落,那自然最簡單不過。然而若能保蔣瓛一條命,那即使是眼前有可能得罪一些特別憎恨蔣瓛的朝臣,但卻能釋放出一種與人為善、有禮有節的信號,實際上從長期來看,是有利於提高自己在朱元璋和絕大部分朝臣心中的評價的。


    而另外兩件政令,也是他思考良久的重要計劃。明朝作為推翻異族統治後重建的最後一個中原封建王朝,其缺陷確實也極多,其中最為後世詬病的三個政策失誤就是海禁、衛所和分藩。尤其是海禁和衛所製度,其缺陷很快就會體現出來,又是屬於基本國策性質,改革的必要性強、需求迫切,而且越往後推難度越大。所以自然是早做早好。


    他現在的出發點到一方麵是要盡量爭取為將來的全麵改革和開放打好基礎。


    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則是在給朱允炆挖坑!因為朱允炆身邊都是些臉上寫字,做表麵文章的高手,更是張口閉口聖賢曰的學究,改革和開放本就是和他們天然對立的,不管是在政策取向上出現衝突,還是在勉強同意之後給他們機會暗中使壞,都是妥妥的減分項。這無關能力高低或者聰明程度的問題,而是關於屁股和信仰的問題。可以說是最誅心的陽謀,當然了,如果算上徐欽現在還把自己沉在水下,那也算是陰謀中的陽謀。


    至於他們有沒有機會的問題,這個倒是好辦,徐欽會把機會送給他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妖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子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子江山並收藏我的妖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