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來選去,徐夫人還是覺得蔣家的這個女兒好,隻不過可惜了。她當然也明白這種事不是開玩笑,違逆皇命就算是徐家也擔待不起,那就繼續選唄!隻是這都過去大半個月了,眼看就要洪武二十七年了,這事兒連個眉目都沒有,徐夫人開始有些著急上火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因此徐大少這一剛回府,也就正好被徐夫人抓了個正著。
“你看看你們兩父子!啊,這是咱們徐家的頭等大事,一個一個的都沒心沒肺的,你們這般不上心,以後徐家子孫不旺,如何有顏麵去見老王爺?”
“這不是公…”
徐欽下意識地還想解釋一下,誰知道徐輝祖竟是悄悄用力扯了扯他的袖子,用力地給他使了個眼色。你還別說,魏國公老爺皮起來,胡子一抖一抖的,倒是頗為有趣。隻不過徐欽反應也是極快,心知現在不是嘲笑自家老爹的時候,同時趕快閉了嘴,可還是稍微有些晚。
“忙忙忙,那咱們就去陛下那裏說道說道,看看他老人家怎麽說!你才多大的官兒?不是為娘說你,你…”
巴拉巴拉一大堆數落,順帶連徐輝祖都時不時遭受池魚之殃。徐欽這才明白,原來天下的老娘都是一個模子裏麵刻出來的,更真正認識到了這位平日裏溫溫婉碗的娘親的厲害。
隻是畢竟徐欽是他的心頭肉,也舍不得下重口,從頭到尾數落了一頓,徐夫人也知道這樣影響不好,再加上發泄了一通,氣也消了大半。這才拉著徐欽開始一個一個地給他介紹一下現在殺入了決賽圈的選手們,徐輝祖則幹脆趁機腳底抹油,不知道溜到哪裏去了。
“先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徐欽大致將這一塌畫像給翻了一遍,順便讚歎了一下封建時代的高級畫工們,雖然比不得後世的照片完全複刻的細節,但高級畫師的水墨功夫也絕對不可小覷。素筆勾勒,寫意為主,點出來的是一種神韻,而且這些官宦小姐們,本身的底子也著實不凡,這哪是相親照片?簡直就是一大摞明初仕女集錦,放到後世拍賣場上,隨便一張怕是也值個百八十萬的。
不過說了這麽多,徐欽其實完全沒招,且不說這比二十一世紀的修圖還誇張好麽!這樣連性格愛好都完全不知的情況下,他也確實沒法選。於是理所當然地,又迎來了一陣母愛的狂風暴雨。
數九臘月,自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
應天雖位於江南,比不得千裏冰封、銀裝素裹的北方,甚至各處都還能看到些許蒼翠的青色,但由於位於長江邊上,淩冽的江風吹過來,卷起幾片殘破的雪花,又或者是點點枯葉,濕潤的冷氣直往領口鑽,冷得讓人從骨子裏發顫。
雖然進入臘月二十以後,每日的常朝就已經取消了,各部官員在處理完了要務之後,也陸續進入年休狀態,不過作為天子近衛,錦衣衛可沒有這麽長的假期。尤其是徐欽作為錦衣衛主管禦駕儀仗的主官,還得仔細準備正旦朝賀等過節慶賀儀式,因此這幾天他還是不得不早早地跑到錦衣衛衙門坐鎮,時不時還要進宮一趟,向朱元璋當麵報告一些各項事務的進展。
不過今天走在內秦淮北岸的河堤街道上,燈火酒綠的繁華之所次第嶙峋,城中顯貴富戶已經開始準備過年,放眼望去全是花燈彩綢,就算是來來往往的普通百姓,臉上也都帶著即將迎來新年的喜慶,手中也大多提著各式各樣的年貨,就連這徹骨的寒意,都好似驅散了不少。
可就是在這種普天同慶、歡樂祥和,至少是表麵上普天同慶、歡樂祥和的地方,街角卻突兀地出現了幾個蓬頭垢麵的乞丐!
這一發現不由得讓徐欽極為驚愕。來不及感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徐大少在發現這幾個奇怪的乞丐之後,馬上第一時間命人上前去把人給帶了過來。
要知道,洪武一朝的民生工程抓得很嚴格,在皇帝陛下的鐵血手腕下,也搞得很好,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後世的某主義社會還要強一些。孤兒收容所、貧困救濟、免費養老院、甚至是免費的喪葬服務,一條龍的非常完備,而且直接和地方官政績掛鉤,這要是堂堂京師出現乞丐的事情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裏,估計應天府、京畿縣和五城兵馬司都會有大麻煩。
帶著幾分好奇,徐欽當即就吩咐護衛上前詢問,沒想到這一問,還真就攤上了事。
這些人並非是京師,或京師附近的百姓流落進城乞討,而是專門到京城來告禦狀的!
洪武年間,朱元璋於宮門外設鳴冤鼓,百姓若有冤屈,大可直接前去擊鼓鳴冤。而且這鼓和一般意義上的各地方和執法衙門登聞鼓還不同,隻要這鼓一響,那就是直達天聽,再小的事瞬間就會搞成大新聞,甚至稍有不慎,立馬就是人頭滾滾的大案。不過這個設想雖好,但實際執行上也麵臨一個大問題,這告禦狀的鳴冤鼓雖設於宮門之外,但也是深在皇城之中。普通百姓要想在上十衛數萬最精銳的官兵的森嚴守備下進皇城擊鼓,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幾個人蓬頭垢麵、狀若乞丐,守衛的軍士哪敢隨便放他們進皇城?
這事要是認真計較起來,那恐怕又是一個大麻煩。應天府、十衛,甚至包括錦衣衛都有可能攤上責任,這在朱元璋的手上,有責任就意味著不死也要脫層皮。於是徐欽不敢怠慢,馬上將人給帶回了徐家,先將人安頓下來,再詳細盤問了一圈相關案情,否則不明不白報上去,徐欽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有可能是不明不白地得罪了朝中相關部門,某個大佬,甚至可能是直接開罪於朱大老板。
路上徐欽簡單地了解了一下,這些人都是從廬州府趕來的窮苦百姓,身上的盤纏早已用盡這才淪落至斯。於是在回到中山王府之後,徐欽先是讓人給他們準備了些吃食,然後才慢慢的盤問。
這些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其中隻有一個算是讀書人,不過也就是個連童子試都沒考過的大齡童生。當然,也正是因為有這個讀書人帶頭,他們才能威脅到當地縣令,拿到了來京城的路引。
可是他們要告的人也絕不簡單,乃是巢湖俞氏!
說起巢湖俞氏,就不得不說巢湖水師。
作為朱元璋起家的兩大支柱之一,巢湖水師在朱元璋起家中前期,統一長江下遊流域的戰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著名的鄱陽湖水戰中,一舉擊潰陳友諒,更是奠定了朱元璋一統南方的關鍵中的關鍵。在此之後,巢湖水師改編、增編為大明帝國水師,雖說俞氏此後還繼續守著他們在巢湖的那一畝三分地,可在遍布全國的水師之中門生故舊遍天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影響力絲毫不弱於徐家。
而且若論犧牲,俞家甚至也可以說是開國第一家,首先是河間郡公俞廷玉戰死沙場,之後其長子虢國公俞通海又為國捐軀。連續兩任家主戰死的功勞,以至於俞廷玉次子,安南侯俞通源卷入胡惟庸一案之後,也並未過多追究,隻是除了他的安南侯爵位。但他家實際上還有一個越嶲侯俞通淵。如果再算上俞廷玉的夫人,俞家老太君的影響力,這俞家還真是個極為燙手的山芋。
聽了這些百姓的全盤控訴,徐欽其實是有點懵的。其實此事說來不大,而且也不見得俞家有多少錯,反而是有點後世拆遷釘子戶的感覺。
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場政府工程和當地居民的拆遷糾紛。
作為當今天下水師的發源地,巢湖現在雖已經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了,但依然保持著一隻規模不小的水師部隊,並且繼續由俞家掌管。
當然了,這支部隊現在基本上已沒有作戰任務,更多是作為帝國水師的訓練艦隊而存在,畢竟俞家經營水師多年,自然是有兩把別人不具備的特別的刷子。若要讓徐欽來下個定論的話,這支巢湖水師,其實更類似於後世的海軍訓練基地的角色。
而巢湖雖和長江相通,卻不像洞庭、鄱陽等湖一般,有一個寬大的湖口,甚至連高郵湖之類更小一些的湖泊和長江之間的連接水道都不如。巢湖和長江之間由一條長度超過一百裏的濡須河河道相連,而且這條濡須河的通航條件並不好,現在的常用航道,據傳是在漢景帝時開挖的一條人工河,多年未曾大規模清理疏浚,加之當下戰船越來越大。因此為方便水師出入,朝廷之前批準了巢湖水師會同地方官府拓寬河道。
這些人正是巢湖到長江的濡須河流經的無為縣河道附近的人家,由於被河道拓寬工程占了田地,官府和巢湖水師雖做出賠償,但是他們覺得不夠,於是組織了一批人去阻撓施工。
監工的水師官兵又豈會是善茬?言語衝突順理成章地升級成了械鬥,而理所當然的,水師完勝農民。好在也沒死人,就是這幫吃了虧的農民覺得巢湖水師仗勢欺人,於是一氣之下就跑來京城告禦狀了。可沒想到一時意氣,來倒是來了,可發現傳說中的告禦狀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現在又沒了回鄉的盤纏,於是才幾乎淪為乞丐。
因此徐大少這一剛回府,也就正好被徐夫人抓了個正著。
“你看看你們兩父子!啊,這是咱們徐家的頭等大事,一個一個的都沒心沒肺的,你們這般不上心,以後徐家子孫不旺,如何有顏麵去見老王爺?”
“這不是公…”
徐欽下意識地還想解釋一下,誰知道徐輝祖竟是悄悄用力扯了扯他的袖子,用力地給他使了個眼色。你還別說,魏國公老爺皮起來,胡子一抖一抖的,倒是頗為有趣。隻不過徐欽反應也是極快,心知現在不是嘲笑自家老爹的時候,同時趕快閉了嘴,可還是稍微有些晚。
“忙忙忙,那咱們就去陛下那裏說道說道,看看他老人家怎麽說!你才多大的官兒?不是為娘說你,你…”
巴拉巴拉一大堆數落,順帶連徐輝祖都時不時遭受池魚之殃。徐欽這才明白,原來天下的老娘都是一個模子裏麵刻出來的,更真正認識到了這位平日裏溫溫婉碗的娘親的厲害。
隻是畢竟徐欽是他的心頭肉,也舍不得下重口,從頭到尾數落了一頓,徐夫人也知道這樣影響不好,再加上發泄了一通,氣也消了大半。這才拉著徐欽開始一個一個地給他介紹一下現在殺入了決賽圈的選手們,徐輝祖則幹脆趁機腳底抹油,不知道溜到哪裏去了。
“先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徐欽大致將這一塌畫像給翻了一遍,順便讚歎了一下封建時代的高級畫工們,雖然比不得後世的照片完全複刻的細節,但高級畫師的水墨功夫也絕對不可小覷。素筆勾勒,寫意為主,點出來的是一種神韻,而且這些官宦小姐們,本身的底子也著實不凡,這哪是相親照片?簡直就是一大摞明初仕女集錦,放到後世拍賣場上,隨便一張怕是也值個百八十萬的。
不過說了這麽多,徐欽其實完全沒招,且不說這比二十一世紀的修圖還誇張好麽!這樣連性格愛好都完全不知的情況下,他也確實沒法選。於是理所當然地,又迎來了一陣母愛的狂風暴雨。
數九臘月,自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
應天雖位於江南,比不得千裏冰封、銀裝素裹的北方,甚至各處都還能看到些許蒼翠的青色,但由於位於長江邊上,淩冽的江風吹過來,卷起幾片殘破的雪花,又或者是點點枯葉,濕潤的冷氣直往領口鑽,冷得讓人從骨子裏發顫。
雖然進入臘月二十以後,每日的常朝就已經取消了,各部官員在處理完了要務之後,也陸續進入年休狀態,不過作為天子近衛,錦衣衛可沒有這麽長的假期。尤其是徐欽作為錦衣衛主管禦駕儀仗的主官,還得仔細準備正旦朝賀等過節慶賀儀式,因此這幾天他還是不得不早早地跑到錦衣衛衙門坐鎮,時不時還要進宮一趟,向朱元璋當麵報告一些各項事務的進展。
不過今天走在內秦淮北岸的河堤街道上,燈火酒綠的繁華之所次第嶙峋,城中顯貴富戶已經開始準備過年,放眼望去全是花燈彩綢,就算是來來往往的普通百姓,臉上也都帶著即將迎來新年的喜慶,手中也大多提著各式各樣的年貨,就連這徹骨的寒意,都好似驅散了不少。
可就是在這種普天同慶、歡樂祥和,至少是表麵上普天同慶、歡樂祥和的地方,街角卻突兀地出現了幾個蓬頭垢麵的乞丐!
這一發現不由得讓徐欽極為驚愕。來不及感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徐大少在發現這幾個奇怪的乞丐之後,馬上第一時間命人上前去把人給帶了過來。
要知道,洪武一朝的民生工程抓得很嚴格,在皇帝陛下的鐵血手腕下,也搞得很好,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後世的某主義社會還要強一些。孤兒收容所、貧困救濟、免費養老院、甚至是免費的喪葬服務,一條龍的非常完備,而且直接和地方官政績掛鉤,這要是堂堂京師出現乞丐的事情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裏,估計應天府、京畿縣和五城兵馬司都會有大麻煩。
帶著幾分好奇,徐欽當即就吩咐護衛上前詢問,沒想到這一問,還真就攤上了事。
這些人並非是京師,或京師附近的百姓流落進城乞討,而是專門到京城來告禦狀的!
洪武年間,朱元璋於宮門外設鳴冤鼓,百姓若有冤屈,大可直接前去擊鼓鳴冤。而且這鼓和一般意義上的各地方和執法衙門登聞鼓還不同,隻要這鼓一響,那就是直達天聽,再小的事瞬間就會搞成大新聞,甚至稍有不慎,立馬就是人頭滾滾的大案。不過這個設想雖好,但實際執行上也麵臨一個大問題,這告禦狀的鳴冤鼓雖設於宮門之外,但也是深在皇城之中。普通百姓要想在上十衛數萬最精銳的官兵的森嚴守備下進皇城擊鼓,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幾個人蓬頭垢麵、狀若乞丐,守衛的軍士哪敢隨便放他們進皇城?
這事要是認真計較起來,那恐怕又是一個大麻煩。應天府、十衛,甚至包括錦衣衛都有可能攤上責任,這在朱元璋的手上,有責任就意味著不死也要脫層皮。於是徐欽不敢怠慢,馬上將人給帶回了徐家,先將人安頓下來,再詳細盤問了一圈相關案情,否則不明不白報上去,徐欽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有可能是不明不白地得罪了朝中相關部門,某個大佬,甚至可能是直接開罪於朱大老板。
路上徐欽簡單地了解了一下,這些人都是從廬州府趕來的窮苦百姓,身上的盤纏早已用盡這才淪落至斯。於是在回到中山王府之後,徐欽先是讓人給他們準備了些吃食,然後才慢慢的盤問。
這些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其中隻有一個算是讀書人,不過也就是個連童子試都沒考過的大齡童生。當然,也正是因為有這個讀書人帶頭,他們才能威脅到當地縣令,拿到了來京城的路引。
可是他們要告的人也絕不簡單,乃是巢湖俞氏!
說起巢湖俞氏,就不得不說巢湖水師。
作為朱元璋起家的兩大支柱之一,巢湖水師在朱元璋起家中前期,統一長江下遊流域的戰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著名的鄱陽湖水戰中,一舉擊潰陳友諒,更是奠定了朱元璋一統南方的關鍵中的關鍵。在此之後,巢湖水師改編、增編為大明帝國水師,雖說俞氏此後還繼續守著他們在巢湖的那一畝三分地,可在遍布全國的水師之中門生故舊遍天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影響力絲毫不弱於徐家。
而且若論犧牲,俞家甚至也可以說是開國第一家,首先是河間郡公俞廷玉戰死沙場,之後其長子虢國公俞通海又為國捐軀。連續兩任家主戰死的功勞,以至於俞廷玉次子,安南侯俞通源卷入胡惟庸一案之後,也並未過多追究,隻是除了他的安南侯爵位。但他家實際上還有一個越嶲侯俞通淵。如果再算上俞廷玉的夫人,俞家老太君的影響力,這俞家還真是個極為燙手的山芋。
聽了這些百姓的全盤控訴,徐欽其實是有點懵的。其實此事說來不大,而且也不見得俞家有多少錯,反而是有點後世拆遷釘子戶的感覺。
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場政府工程和當地居民的拆遷糾紛。
作為當今天下水師的發源地,巢湖現在雖已經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了,但依然保持著一隻規模不小的水師部隊,並且繼續由俞家掌管。
當然了,這支部隊現在基本上已沒有作戰任務,更多是作為帝國水師的訓練艦隊而存在,畢竟俞家經營水師多年,自然是有兩把別人不具備的特別的刷子。若要讓徐欽來下個定論的話,這支巢湖水師,其實更類似於後世的海軍訓練基地的角色。
而巢湖雖和長江相通,卻不像洞庭、鄱陽等湖一般,有一個寬大的湖口,甚至連高郵湖之類更小一些的湖泊和長江之間的連接水道都不如。巢湖和長江之間由一條長度超過一百裏的濡須河河道相連,而且這條濡須河的通航條件並不好,現在的常用航道,據傳是在漢景帝時開挖的一條人工河,多年未曾大規模清理疏浚,加之當下戰船越來越大。因此為方便水師出入,朝廷之前批準了巢湖水師會同地方官府拓寬河道。
這些人正是巢湖到長江的濡須河流經的無為縣河道附近的人家,由於被河道拓寬工程占了田地,官府和巢湖水師雖做出賠償,但是他們覺得不夠,於是組織了一批人去阻撓施工。
監工的水師官兵又豈會是善茬?言語衝突順理成章地升級成了械鬥,而理所當然的,水師完勝農民。好在也沒死人,就是這幫吃了虧的農民覺得巢湖水師仗勢欺人,於是一氣之下就跑來京城告禦狀了。可沒想到一時意氣,來倒是來了,可發現傳說中的告禦狀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現在又沒了回鄉的盤纏,於是才幾乎淪為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