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其他明軍現已裝備的火器,裝備類型可謂是花樣繁多。


    除了聞名已久的“大口徑火炮”洪武鐵炮之外,還有兩種口徑各異、作用也不同的中口徑火炮是現在明軍的主力裝備。


    其中口徑和倍徑都較小的是碗口銃,主要用於中近距離的霰彈攻勢,徐欽估計,這大概是此後戚家軍大名鼎鼎的虎蹲炮的原型。這種火炮一般不發射單發炮彈,因為倍徑小,所以發射單發炮彈的威力和精度都慘不忍睹,而在發射霰彈的時候,效果卻還不錯,有效射程大致在五十步至一百五十步之間,雖然穿甲能力不及單人火銃,但其火力密集程度堪稱變態,間隔一丈排開三門,同時開炮可讓百步之內的一切非重甲生物統統變成血葫蘆,堪稱輕甲單位的噩夢,比弓弩之流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另一種看上去有些類似後世歐洲近代青銅野戰炮大小,又像是放大版的單兵火銃的中型火炮,則號稱神威將軍炮。其相對來說倍徑較大,彈丸初速高,射程和精度也不錯,主要用於發射單顆重達三斤六兩的實心彈,一般情況下用於攻堅,可謂攻城拔寨的利器,或者守城戰也可以裝填霰彈。


    此外就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在徐欽看來明顯走了歪路的邪門武器了,什麽火龍出水、神火飛鴉之類的。好吧,其實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道路上,科技樹點歪也是很正常的,這非但不應該嘲笑,反倒是更應該鼓勵創新,不過既然有他在,必要的引導還是要有的。


    然而另一件土裏土氣怪模怪樣的東西倒是引起了徐欽的極大興趣,地雷!或者說就是簡單的薄皮鐵疙瘩炸彈。這東西雖然原理並不複雜,可卻是實打實的好東西,隻要運用得當,那可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坑蒙拐騙的神器。


    可惜根據徐千戶的介紹,現階段明軍隻是將其作為騷擾對方騎兵集群的普通武器,通常就是那麽直愣愣地放在陣前的地上,派幾個跑得快的士兵大致算好時間,點燃引線就往回跑;又或者是用於守城,點燃後直接扔下城牆。


    也是了,這個年代應該還沒有很好很穩定的遠程引爆方式,因此不能開發出其真正的價值也就不足為奇。


    “走,咱們去隔壁工坊看看。”


    看完錦衣衛火器千戶所的存貨,徐欽步子一邁,就打算直接去隔壁的帝國兵工廠看看,這也才是他目前興趣最大的地方。


    產品落後不要緊,人才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就算徐大少可以設計飛機大炮,甚至殲星艦,可憑他一人之力要做出這些東西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座帝國兵工廠裏麵大量的,具備豐富的火器製造經驗的工匠,才是他最為看重的未來基石。


    “呃,小公爺,這,這工坊是工部的,一般咱們都隻是負責派人保護和驗收軍器,這…”


    一聽就明白是怎麽回事,大帝國不可避免的,各個相關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和權利傾紮。不過他徐大少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錦衣衛僉事,就是順便去看看這種小事,想必工部也不會拿來大做文章。


    “放心,本官就是過去看看,不會惹出什麽亂子來的。”


    “是,卑職馬上派人去知會陳大使一聲,您這邊請。”


    見徐欽並不介意他先去知會工部的軍器局大使,徐千戶這才暗中擦一把汗。畢竟此事於理不合,要是他真鬧出什麽事來,徐欽可能沒什麽關係,可他說不定就要倒大黴了。這也足以見得,當前錦衣衛上下還是顯得有些風聲鶴唳,區區一個九品的工部大使,正常來說既是是不同單位,一個正五品的千戶官,又是有業務往來的,原本是不用這麽謹小慎微才是。


    對此,反倒是那位主管這個工坊的工部大使有些異常地積極和配合。


    也是,像他這種剛入秩品的芝麻官,往往消息卻是極為靈通的,即使是常駐於此處外城工坊,這京中大事也是了然於心。朱元璋親自賜婚江都郡主,至少說明徐家聖眷不衰,人家堂堂小公爺,莫說是興致來了來看看,就算是有點兒什麽小要求,他也絕對不可能拒絕。


    更何況人家在禮儀上還無可挑剔,做足了以禮相待的樣子,更是讓陳大使受寵若驚都來不及,又怎會主動找不痛快?


    徐欽大致在工坊裏麵轉了一圈,然而看著這種工坊式的帝國最大兵工廠,即使是在對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他的眉頭依然忍不住明顯皺起。


    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來看,這種粗放、落後到極致的作坊式工廠顯然不能讓人滿意。不過這畢竟已經是帝國第一兵工廠,更多半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火器兵工廠了,時代的局限性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為了不太過打擊這些這個年代最高等級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也為了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徐大少還是不得不昧著良心,或挑了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將工部、陳大使的工作和工坊都誇讚了一通,這才劍指自己真正的目的。


    “陳大使,本官有些關於鑄造火銃的粗略想法,想和工坊內的師傅們聊一聊,不知方便與否?”回到工坊的大使簽押房,徐欽貌似隨口一說。


    “方便,方便!下官這就去給您把工坊最好的匠戶找來!勞您稍後片刻。”


    不多時,陳大使便將整個工坊手藝最為精湛,經驗最為老道的五個老匠戶給請了過來。


    “老朽,拜見徐小公爺!”


    幾位老匠戶年紀估計至少都有五十開外了,恐怕在這工坊之中,也是屬於那種做技術指導的老專家。可應該是主管工坊的陳主事已經將徐欽的身份透露給了他們,這幾個論年紀都可以做徐欽爺爺的老專家,依舊對他極為恭敬,甚至一上來就欲行大禮。


    畢竟莫說是徐欽魏國公小公爺的身份,就算隻是個平常的四品武官,對他們而言都已經算是大人物了。這也從側麵反應了中國的官本位惡習,從客觀上,嚴重打壓了技術進步和商業發展。


    徐欽當然不可能任由他們跪下去,別說他這還算是有求於人,至少人家一大把年紀了,最基本的尊重還是要的。


    “誒,諸位師傅不必多禮。諸位為國製器,當有大功於社稷,來,都請坐!”


    徐欽的舉動,讓幾位老工匠都有些真正意義上的受寵若驚。


    “不敢不敢,多謝徐小公爺。不知小公爺召老朽等前來,有何吩咐?”幾人戰戰兢兢地在徐欽下首坐了,還不忘抬頭仔細打量周圍一群錦衣衛的千戶大老爺們,以及他們原本的主官陳大使,畢竟這些大人們,可都還站著呢。


    “吩咐不敢當,不過是有一點淺見,望諸位與小子解惑而已。”徐欽在遣詞用句上也依然盡量客氣。


    “小公爺客氣了,但凡有何疑惑,我等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此一來,幾位老工匠也漸漸冷靜了下來。


    “是這樣的,小子在之前見到火銃之時就曾突發奇想。火銃固然有其獨到之處,可確有幾處弊病:其一是射速過慢,其二是懼潮怕濕,其三是過於笨重,其四是威力也還有待改進…這當中,有些確實難以改進,但也並不是全無辦法,小子隻是奇怪,難道諸位師傅都從未想過改進之法?”


    徐欽雖幾乎將現有的明軍製式火銃批了個體無完膚,但一則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二則他言語間也彬彬有禮,不像是刻意來找茬的。所以盡管心中有些氣悶,可看在他的身份的份上,幾位老匠人也不敢發火,而是繼續由剛剛領頭和徐欽說話的那位,耐心地向他解釋。


    “小公爺有所不知,這些缺陷確實存在,但若要說改進,卻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就以這笨重為例,老朽等人也明白在戰場上,軍爺們少負重一斤,便多一分勝算。可若是將這火銃做得輕了,便有炸膛的危險,或者隻能減小威力。老朽等人經過反複的試製,當前已經是在保證威力的情況下,取了能保障將士安全的最小重量了。”


    “嗬嗬,是,諸位都是行家裏手,這點小子是自愧不如的。不過小子有一些更大膽的想法:如果將火銃由鑄造,改為鍛打而成,是否能夠在繼續減重的同時,保證安全呢?如果將火銃後端的握把取消,改為由木托托舉,是否又能減輕一些重量呢?如果不采用引線點火的方式,而是用一個機括,以燧石敲擊的方式,是否就可以省去點火的那個人?”


    徐欽一番大膽至極、天馬行空的設想,可謂振聾發聵,仿佛為這些做了一輩子火器的老人,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眾人聞言,臉上完全就是一種類似於見了鬼的表情。幾位老工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一時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甚至就連旁邊陳大使和徐千戶等對火器較為熟悉的人,都被震驚得目瞪口呆。而從他們的表情中,徐欽也知道,這些這個時代的專家們,其實已經在自己這輕輕一點之下,馬上就意識到這些改進確實是可行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妖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子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子江山並收藏我的妖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