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曹銘的命令,下麵自有都察院的一位年輕禦史,將厚厚的案卷給拿了上來。
這案卷不同於上奏皇帝的奏本,隻是簡明扼要地表達清楚事實即可,而是事無巨細地記錄了都察院查到的所有相關資料、證人證言、證物等詳細內容。都察院既然這次敢強出頭,哪怕就是得到了什麽暗示,那也肯定是有極為充分的準備才敢行動的。
這一份厚厚的案卷拿在手中,曹銘臉上也露出了自信和嘲諷的笑容,仿佛隻要有這些東西在手,他就已經勝券在握了一樣。
“咱們先由小到大,一條一條來理你的罪狀!首先是粗暴執法!現有無為縣民三千人聯名血書,及巢湖水師上下三萬餘官兵的聯名奏本!都是彈劾你在此前奉旨查辦濡須河疏浚工程時,不問緣由、不明真相,隻是粗暴地將涉事兩方統統懲處!往小了說,你這是執法不公,往大了說,你這是有負聖恩,是在蓄意抹黑聖上!意圖不軌!”曹銘越說越激動,越說越順溜,最後也以一次重重地拍打驚堂木為結尾。
徐欽不由得輕輕捂了捂自己的耳朵,默默吐槽這個老家夥實在無趣得緊。驚堂木這種小花招,本就是對付心理素質較差的犯人的招式,對蔣瓛這種早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老油條而言,作用實在極為有限。而且這樣頻繁的連續的使用,效果更是驚人的差,除了製造噪音之外,估計什麽作用都不會有。
“某彼時奉旨前往無為,隻為平息軍民紛爭,有過即罰!何罪之有?樁樁件件,各中詳情,亦已記錄在案,且均已呈交禦覽,也皆有卷宗備查。曹禦史,你也是掌刑獄彈劾之事多年的老臣了,審過的案子不計其數,查辦過的犯人也不計其數,若是有朝一日,你站在某如今的位置上,別人拿著你懲處過的案犯及家屬的說你當年審理不公,你覺得可不問卷宗存檔即可采納麽?!”
沒想到蔣瓛平日裏看起來不善言辭,真要嘴炮起來也挺厲害的。徐欽不由得在心裏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一招避實就虛用得好!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糊塗官司,若是跟他糾纏案子本身則毫無意義,而這樣打蛇隨棍上,把事情攀咬到曹銘身上是最聰明的做法。因為曹銘怎麽敢同意這個說法?
正如蔣瓛所說,曹銘做了幾十年的禦史,彈劾過的人,查處過的案子不計其數,隻要他敢點這個頭,明天他的那些仇家就能從皇城門口的大中橋排隊排到金川門外。
“好,好,就算你是據理用刑,但一個案子,惹得民怨四起、群情激奮,那也是你處置失當!”曹銘出師不利,果然不敢再提什麽蓄意抹黑皇帝,意圖不軌之類的大罪。不過也不要緊,對他而言,這個本就是虛晃一槍的事。
“此案本就案情複雜,各種緣由交雜,雙方也確實各有錯處,聖上當時下旨令某查辦之時,也曾聖諭要盡快處理好此事,既要讓百姓不再生事,也要讓巢湖入江工程順利進行。某駑鈍,唯有小懲大誡,將所有違律者從輕懲處,以誡百姓不得阻擾工程,並責巢湖水師及地方府縣,詳細調查百姓家中情況,適當給予更多補償。試問,若是曹禦史奉旨查辦此事,將會有何高見呢?”
“哼!聖上是欽點的你去查辦,與本官何幹!既然聖諭是要你平息事態,那現在軍民皆不服,那便是你失措!”
“哼,那也無非是考評失分,該是兵部上奏或降秩品,或降調職位,亦或是聖裁施懲,怕是用不著如此興師動眾,四司會審來定罪的事吧?”
“你!”
看來當年蔣瓛也是個**,而且還是頗有水準的**,真耍起流氓來也有模有樣。
“以下官看來,此事確實如嫌犯所言嘛!要不,咱們先把兵部職方郎中請過來?”徐欽見縫插針地補上這一刀,簡直把曹銘的胡子都給氣歪了。
這下曹銘算是確定了,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定然是早就沆瀣一氣,串通好了的。再想想,錦衣衛拿來的奏本副本,根本就不是為了查辦蔣瓛,而是為了設法給他脫罪!這曹銘就有些想不通了,徐欽不管是從勳貴集團的立場上而言,還是從接手錦衣衛全部力量的角度來說,都該是整死蔣瓛了事的,為何會無緣無故地同他達成默契?
不過也不要緊,現在隻是開胃菜,曹銘自信手中有如山鐵證,更仔細謀劃多時,看你們能狡辯到何時!就讓你這黃口小兒,見識見識我都察院的厲害!曹銘心中如此鼓勵自己。
接下來就是逐條逐條的漫長扯皮,而且相對於本就是自己故意留下的把柄,準備極為充分,很多捕風捉影的事情更是麻煩。很多事情蔣瓛自己都沒什麽印象了,隻能讓曹銘拿出切實的證據,再來見招拆招。
同時,徐欽作為主審官,自然不能真的明火執仗地和蔣瓛站在一邊,否則就實在太難看了。他的任務就是,保證給蔣瓛一個公平公正的擂台,順便偶爾找準機會,不動聲色地拉一下偏架。
雖然徐欽的行為讓曹銘很是惱怒,心裏也明知道這兩人乃是官犯勾結,但無奈兩人在底線上都把握得極好,抓不住真憑實據,就算是右都禦史也得考慮考慮彈劾魏國公繼承人、皇帝欽定的嫡長孫女婿的後果。
更何況,他也不傻,按理來說徐欽完全沒必要和蔣瓛沆瀣一氣,如此說來,難道是皇帝陛下的授意?
這是什麽鬼情況?縱使曹銘在朝堂上混了幾十年了,一時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於是更不敢直接對徐欽發難。
當然了,既然皇帝陛下一點兒風都沒給他露,那他也不可能就這樣輕易的退縮了。在他眼裏,於公於私他這次都要把蔣瓛這個惡魔給送進地獄,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也隻好打起精神,以一對二。
什麽?你說還有兩個主審官?
刑部左侍郎和希文估計已經是真睡著了,雖然他秩品比曹銘低了兩級,但年齡可要長上十幾二十歲,是即將徹底致仕的古稀老人,曹銘還真不好把他呼來喝去。而大理寺左少卿唐盛,現在就跟個神經病一樣,眼神不斷遊移。考慮到他的立場和地位,他沒有站到徐欽那邊就已經是很給自己麵子了。
好在都察院籌劃多時、準備充分,在事實和鐵證麵前,蔣瓛也不過隻是垂死掙紮,隻能盡量減輕罪名而不能完全脫罪。照這種邏輯發展,這個惡貫滿盈的劊子手、大奸臣的伏法也隻是時間問題。
由於抗辯異常激烈,雙方幾乎是逐條逐款,在每一個細節上逐個爭論、舉證,因此審理進度自然算不上快。這第一堂會審,從當日巳時開始,中午休息了半個時辰,然後一直進行到酉時兩刻才宣告結束。
而初步議定的內容,就連處事不當、強買強賣、欺壓百姓等十一條不致命的輕罪都沒有審理透徹。
不過等會審結束,三司衙門的人離開之後,徐欽卻並未離開,而是再次去了鎮撫司監牢,和蔣瓛一邊一起吃牢飯,一邊繼續溝通案情。
當然了,說是牢飯也不假,畢竟確實是在牢房裏吃的,就算是牢門沒關,也改變不了這地點的事實。可若是真正的牢飯能有這五葷五素,外加陳年佳釀的水準,怕是各地牢房早都被人擠爆了。
“看今天這架勢,曹銘可是擺明了一副要將你千刀萬剮而後快的架勢呀!”
“嗬嗬,小公爺入朝時間還短,要說咱們錦衣衛是聖上養的一條惡犬,那這都察院就是一條瘋狗,那是見人就咬!而且咬上就不鬆口!”或許是今天的會審其實都在計劃之中,蔣瓛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
“哈哈哈,蔣指揮使早該這樣放鬆些了。”
“誒,身在朝堂波詭雲譎,能做到像小公爺這般風輕雲淡的,怕是整個洪武朝都難找出第二個來!對了,某這才想起來了,前太子少保、左都禦史兼吏部尚書詹徽,乃是曹銘的兒女親家!”
“哦?原來還有這層淵源,可這詹徽不是被太孫殿下下令拿下的麽?”
對於這位牽涉進藍玉案的最高級別文官,徐欽還是有點兒印象的。
據說當時藍玉案剛剛爆發,藍玉被捕之後,最開始奉旨主審的就是這位詹徽和新任的儲君、皇太孫朱允炆。而主審官和案犯之間,有些惡語相向也是正常的,然而藍玉當堂指證詹徽就是其黨羽,於是朱允炆也在大驚之下,當即下令將詹徽緝拿。
“人是太孫殿下抓的,可最後人還是落到了我們錦衣衛手裏,查證、處決的事也都是錦衣衛做的。詹徽之子,尚寶丞詹紱也受到牽連,被判去職充軍,世代不赦。曹銘的女兒正是詹紱之妻,連同他的外孫也都被一同充軍,小公爺說這曹銘恨不恨?”
“那接下來,你可要小心了。萬一有什麽拿不準的,你就裝病!咱們用一個拖字訣,看他能有什麽辦法!”
蔣瓛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輕酌了一口杯中的美酒,神色陶醉,似乎是想牢牢地記住這等美味。
這案卷不同於上奏皇帝的奏本,隻是簡明扼要地表達清楚事實即可,而是事無巨細地記錄了都察院查到的所有相關資料、證人證言、證物等詳細內容。都察院既然這次敢強出頭,哪怕就是得到了什麽暗示,那也肯定是有極為充分的準備才敢行動的。
這一份厚厚的案卷拿在手中,曹銘臉上也露出了自信和嘲諷的笑容,仿佛隻要有這些東西在手,他就已經勝券在握了一樣。
“咱們先由小到大,一條一條來理你的罪狀!首先是粗暴執法!現有無為縣民三千人聯名血書,及巢湖水師上下三萬餘官兵的聯名奏本!都是彈劾你在此前奉旨查辦濡須河疏浚工程時,不問緣由、不明真相,隻是粗暴地將涉事兩方統統懲處!往小了說,你這是執法不公,往大了說,你這是有負聖恩,是在蓄意抹黑聖上!意圖不軌!”曹銘越說越激動,越說越順溜,最後也以一次重重地拍打驚堂木為結尾。
徐欽不由得輕輕捂了捂自己的耳朵,默默吐槽這個老家夥實在無趣得緊。驚堂木這種小花招,本就是對付心理素質較差的犯人的招式,對蔣瓛這種早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老油條而言,作用實在極為有限。而且這樣頻繁的連續的使用,效果更是驚人的差,除了製造噪音之外,估計什麽作用都不會有。
“某彼時奉旨前往無為,隻為平息軍民紛爭,有過即罰!何罪之有?樁樁件件,各中詳情,亦已記錄在案,且均已呈交禦覽,也皆有卷宗備查。曹禦史,你也是掌刑獄彈劾之事多年的老臣了,審過的案子不計其數,查辦過的犯人也不計其數,若是有朝一日,你站在某如今的位置上,別人拿著你懲處過的案犯及家屬的說你當年審理不公,你覺得可不問卷宗存檔即可采納麽?!”
沒想到蔣瓛平日裏看起來不善言辭,真要嘴炮起來也挺厲害的。徐欽不由得在心裏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一招避實就虛用得好!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糊塗官司,若是跟他糾纏案子本身則毫無意義,而這樣打蛇隨棍上,把事情攀咬到曹銘身上是最聰明的做法。因為曹銘怎麽敢同意這個說法?
正如蔣瓛所說,曹銘做了幾十年的禦史,彈劾過的人,查處過的案子不計其數,隻要他敢點這個頭,明天他的那些仇家就能從皇城門口的大中橋排隊排到金川門外。
“好,好,就算你是據理用刑,但一個案子,惹得民怨四起、群情激奮,那也是你處置失當!”曹銘出師不利,果然不敢再提什麽蓄意抹黑皇帝,意圖不軌之類的大罪。不過也不要緊,對他而言,這個本就是虛晃一槍的事。
“此案本就案情複雜,各種緣由交雜,雙方也確實各有錯處,聖上當時下旨令某查辦之時,也曾聖諭要盡快處理好此事,既要讓百姓不再生事,也要讓巢湖入江工程順利進行。某駑鈍,唯有小懲大誡,將所有違律者從輕懲處,以誡百姓不得阻擾工程,並責巢湖水師及地方府縣,詳細調查百姓家中情況,適當給予更多補償。試問,若是曹禦史奉旨查辦此事,將會有何高見呢?”
“哼!聖上是欽點的你去查辦,與本官何幹!既然聖諭是要你平息事態,那現在軍民皆不服,那便是你失措!”
“哼,那也無非是考評失分,該是兵部上奏或降秩品,或降調職位,亦或是聖裁施懲,怕是用不著如此興師動眾,四司會審來定罪的事吧?”
“你!”
看來當年蔣瓛也是個**,而且還是頗有水準的**,真耍起流氓來也有模有樣。
“以下官看來,此事確實如嫌犯所言嘛!要不,咱們先把兵部職方郎中請過來?”徐欽見縫插針地補上這一刀,簡直把曹銘的胡子都給氣歪了。
這下曹銘算是確定了,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定然是早就沆瀣一氣,串通好了的。再想想,錦衣衛拿來的奏本副本,根本就不是為了查辦蔣瓛,而是為了設法給他脫罪!這曹銘就有些想不通了,徐欽不管是從勳貴集團的立場上而言,還是從接手錦衣衛全部力量的角度來說,都該是整死蔣瓛了事的,為何會無緣無故地同他達成默契?
不過也不要緊,現在隻是開胃菜,曹銘自信手中有如山鐵證,更仔細謀劃多時,看你們能狡辯到何時!就讓你這黃口小兒,見識見識我都察院的厲害!曹銘心中如此鼓勵自己。
接下來就是逐條逐條的漫長扯皮,而且相對於本就是自己故意留下的把柄,準備極為充分,很多捕風捉影的事情更是麻煩。很多事情蔣瓛自己都沒什麽印象了,隻能讓曹銘拿出切實的證據,再來見招拆招。
同時,徐欽作為主審官,自然不能真的明火執仗地和蔣瓛站在一邊,否則就實在太難看了。他的任務就是,保證給蔣瓛一個公平公正的擂台,順便偶爾找準機會,不動聲色地拉一下偏架。
雖然徐欽的行為讓曹銘很是惱怒,心裏也明知道這兩人乃是官犯勾結,但無奈兩人在底線上都把握得極好,抓不住真憑實據,就算是右都禦史也得考慮考慮彈劾魏國公繼承人、皇帝欽定的嫡長孫女婿的後果。
更何況,他也不傻,按理來說徐欽完全沒必要和蔣瓛沆瀣一氣,如此說來,難道是皇帝陛下的授意?
這是什麽鬼情況?縱使曹銘在朝堂上混了幾十年了,一時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於是更不敢直接對徐欽發難。
當然了,既然皇帝陛下一點兒風都沒給他露,那他也不可能就這樣輕易的退縮了。在他眼裏,於公於私他這次都要把蔣瓛這個惡魔給送進地獄,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也隻好打起精神,以一對二。
什麽?你說還有兩個主審官?
刑部左侍郎和希文估計已經是真睡著了,雖然他秩品比曹銘低了兩級,但年齡可要長上十幾二十歲,是即將徹底致仕的古稀老人,曹銘還真不好把他呼來喝去。而大理寺左少卿唐盛,現在就跟個神經病一樣,眼神不斷遊移。考慮到他的立場和地位,他沒有站到徐欽那邊就已經是很給自己麵子了。
好在都察院籌劃多時、準備充分,在事實和鐵證麵前,蔣瓛也不過隻是垂死掙紮,隻能盡量減輕罪名而不能完全脫罪。照這種邏輯發展,這個惡貫滿盈的劊子手、大奸臣的伏法也隻是時間問題。
由於抗辯異常激烈,雙方幾乎是逐條逐款,在每一個細節上逐個爭論、舉證,因此審理進度自然算不上快。這第一堂會審,從當日巳時開始,中午休息了半個時辰,然後一直進行到酉時兩刻才宣告結束。
而初步議定的內容,就連處事不當、強買強賣、欺壓百姓等十一條不致命的輕罪都沒有審理透徹。
不過等會審結束,三司衙門的人離開之後,徐欽卻並未離開,而是再次去了鎮撫司監牢,和蔣瓛一邊一起吃牢飯,一邊繼續溝通案情。
當然了,說是牢飯也不假,畢竟確實是在牢房裏吃的,就算是牢門沒關,也改變不了這地點的事實。可若是真正的牢飯能有這五葷五素,外加陳年佳釀的水準,怕是各地牢房早都被人擠爆了。
“看今天這架勢,曹銘可是擺明了一副要將你千刀萬剮而後快的架勢呀!”
“嗬嗬,小公爺入朝時間還短,要說咱們錦衣衛是聖上養的一條惡犬,那這都察院就是一條瘋狗,那是見人就咬!而且咬上就不鬆口!”或許是今天的會審其實都在計劃之中,蔣瓛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
“哈哈哈,蔣指揮使早該這樣放鬆些了。”
“誒,身在朝堂波詭雲譎,能做到像小公爺這般風輕雲淡的,怕是整個洪武朝都難找出第二個來!對了,某這才想起來了,前太子少保、左都禦史兼吏部尚書詹徽,乃是曹銘的兒女親家!”
“哦?原來還有這層淵源,可這詹徽不是被太孫殿下下令拿下的麽?”
對於這位牽涉進藍玉案的最高級別文官,徐欽還是有點兒印象的。
據說當時藍玉案剛剛爆發,藍玉被捕之後,最開始奉旨主審的就是這位詹徽和新任的儲君、皇太孫朱允炆。而主審官和案犯之間,有些惡語相向也是正常的,然而藍玉當堂指證詹徽就是其黨羽,於是朱允炆也在大驚之下,當即下令將詹徽緝拿。
“人是太孫殿下抓的,可最後人還是落到了我們錦衣衛手裏,查證、處決的事也都是錦衣衛做的。詹徽之子,尚寶丞詹紱也受到牽連,被判去職充軍,世代不赦。曹銘的女兒正是詹紱之妻,連同他的外孫也都被一同充軍,小公爺說這曹銘恨不恨?”
“那接下來,你可要小心了。萬一有什麽拿不準的,你就裝病!咱們用一個拖字訣,看他能有什麽辦法!”
蔣瓛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輕酌了一口杯中的美酒,神色陶醉,似乎是想牢牢地記住這等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