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對了,汝陽和含山的親事都定下來了,你知道了吧?”
“誒?”對朱元璋突然拐了這麽大一個彎,徐欽實在有些意外。
“混賬小子!自己的婚事都忘記了麽?!”
經他這一斥責,徐欽這才想起,當時朱元璋賜婚的時候就說了。自己與江都郡主的婚事,要和汝陽、含山兩位公主的婚事一起辦。
“陛下恕罪,臣這些日子確實忙於政務,非是有心怠慢。”
“哼,朕知道你忙於政務,可婚姻大事亦非同小可,你要更上心一些才是。”
“是是是,臣定然不負陛下隆恩。”
這都叫什麽事兒啊!徐欽真的很想說,什麽婚姻大事非同小可,你們不都直接包辦了麽?有我毛事啊?但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出口的,否則保準真要挨打。
朱元璋這意思,其實徐欽很清楚。他這是在替江都郡主敲打自己來著,生怕自己的寶貝孫女吃了虧、受了冷落。可這皇家規矩甚大,江都郡主又是直接居住於東宮的,連朱元璋親自安排他們約個會都要放在禦前殿試出題會議上麵,他能咋樣重視?直接溜宮牆根兒?雖說他作為錦衣衛首領有這個條件,但被抓住了也非得被淩遲不可!
更何況,這段時間他確實很忙。就連徐妙錦那邊的現代科學課程幾乎都完全中斷了,哪有時間參與這件包辦婚姻?而且這些工作,不都是您朱大老板栽到我頭上的麽?
然而哪怕是滿腹委屈、滿腔牢騷,他還是不得不小心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大概就是家庭背景女強男弱的“鳳凰男”的悲哀了。關鍵是他這還是被強買強賣,連討價還價和撂挑子的機會都沒有的那種。
在宮裏受了一頓窩囊氣,回到錦衣衛衙門時間還早。今天這一堂會審要下午未時之後才開始,主要是針對昨日沒有定下來的幾條輕罪再進行舉證和辯論,昨天下來之後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次曹銘的準備更為充分,各種新的人證物證層出不窮,看樣子是一點兒都不打算退縮。
隻是徐欽有點兒奇怪,難道這位右都禦史大人,一點兒都看不出朱元璋在這件事裏麵的態度麽?和希文、唐盛這兩位都是純粹的文官,就算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他們能如此肆無忌憚的劃水,擺明了就是在忌憚那位皇帝陛下的態度。曹銘知道的肯定不比他們少,為何卻偏要一意孤行?
隻是現在的情況,也容不得徐欽去追根究底了。在大量的證人、證據麵前,要想深陷圇圄的蔣瓛獨力對抗身後站著整個都察院的曹銘,顯然是不現實的。尤其是今天審理的一樁有關蔣瓛的田地買賣案,尤為麻煩。
本身這種案子就有點兒類似於後世那種,短時間內因為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房屋買賣未過戶爭端。由於是現金交易,這個交易本身就很難說得清楚,又再加上是官民紛爭,無理也能三分攪。
最重要的是,這事還真可大可小,若是蔣瓛說不清楚這事兒,完全可以定性為強搶民產,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有鑒於此,徐欽也不得不擼起袖子,親自下場了。
“曹右都,據錦衣衛的調查,應天府的良田大致分為三等,這些年二等良田的田價都是在三十多石一畝,極少有超過四十的,兩年前出價三十五石一畝,雖算不得貴,但也絕不是低價賤買!劉樑!你可要想好了!你們當時賣給蔣家的田地,真的是一等的好田?!蔣瓛真的未曾付款?!本官提醒你一句,誣告朝廷命官,弄不好殺頭事小!”徐欽也學著曹銘那一套,將驚堂木在桌案上拍得震天響,嚇得那個都察院找來的小地主全身都直哆嗦。
對於這件事,徐欽當然是早有準備的。蔣瓛作為羅織罪名的行家裏手,在之前拿到那份曹銘彈劾他諸條罪狀的奏疏之後,便意識到了這件事絕對是個關鍵點。
正所謂:小人喻於利,又有:小鬼難纏,這些俗語其實都非常有道理,而說的其實也基本是一件事。往往在某些時刻,平日裏連給這些高官提鞋都沒資格的小人物,卻是最難打發的。他們雖然平時看起來完全不敢和官家作對,甚至用盡渾身解數來巴結任何官員,但隻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又再給他們一點兒蠅頭小利,那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最瘋的狗。
包括在藍玉案、胡惟庸案之中,很多旁證都是這種小人物做出來的,隻要方法得當,當權者讓他怎麽說、他便怎麽說,讓他怎麽咬,他便會怎麽咬,反倒是比當權者更肆無忌憚,你辯也辯不過,說也說不清,隻能是黃泥巴掉褲襠的結局。
這占田案,顯然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
況且蔣瓛也承認,當初他買田的時候,也確實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市價三十多石一畝的田地,他其實當時隻付了一半的價錢,便買了兩百畝。
這其實也算是正常情況,一百畝的田用來送錦衣衛指揮使的禮,也不算是有多闊綽。而劉家本就算是應天城外的富戶,不但名下有兩千多畝田地,還有其他各色產業若幹,若是能和錦衣衛指揮使大人搭上線,一百畝地買個平安順暢也絕對值得。
但現在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情況就很微妙了,是他主動送的,還是蔣瓛強逼的,不過就是嘴皮一張的事,而且他真要咬定是蔣瓛搶的,蔣瓛還真說不清楚。
好在蔣瓛做事一向老道穩妥,當時田契交割的時候,契文上寫明的是七千石買兩百畝,非但有劉樑親自簽字畫押的文書,在江寧縣也有交易案卷存檔。
早得到消息的徐欽,自然是從蔣家拿到了契文原檔,還搶先一步從江寧縣衙調來了備案存檔,甚至還派人走訪了事發的秣陵鎮相關地點附近的村民,找到了部分相關人證。這
“劉樑!本官再問你一次!你是否真要狀告前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強搶你的田產可有什麽真憑實據?!”徐欽再度猛拍驚堂木,厲聲喝問道。
他也是故意把事情往嚴重了說,弄成個不是你死就是他亡的局麵。相信都察院給劉樑許下的承諾,多半就是無償收回這兩百畝田,其他最多就是有點兒空頭支票,否則若是他們真敢明目張膽地買通證人,錦衣衛絕對有把握查出來,順帶把曹銘也給報銷了。
這點兒小利,若是不讓劉樑承擔風險,他多半是樂得順水推舟的,可真要豁出性命去幹,那他多半要慫!
“大,大老爺!草民沒說是蔣大人強搶,隻,隻是說,蔣大人當初買田的錢款,並未足額…”果然,被徐欽這麽一恐嚇,劉樑馬上就改口了。
而徐欽不等他說完,馬上又是猛地一拍驚堂木,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大膽狂徒!公堂之上,豈容爾顛三倒四?!如今田地買賣的契文、存檔俱在,若是當初蔣瓛並未足額支付錢款,那你為何要簽字畫押?!若是商議的借欠,那你可有借據文憑?!”
麵對徐欽的不斷恐嚇,劉樑更是全身抖得跟篩糠一般,尤其是他哪拿得出什麽字據文書,於是連話都沒法說了。
“曹右都,您看,這無知小民,言語顛倒、思緒混亂,無憑無據、空口白話。這就是典型的誣告、錯案,您說是吧?”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這個小地主,徐欽帶著詭異的微笑扭頭對曹銘說道。
曹銘此時也是渾身發抖,隻不過他是被氣的。
原本這種局麵下,蔣瓛是必死之局,沒有了高官的威勢,變成了階下囚,對付這種無賴小民,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可誰曾想,徐欽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是一副死保蔣瓛的模樣。像劉樑這種野狗,他敢去咬已經變成階下囚的蔣瓛,卻絕對不敢跟徐欽正麵唱對台戲的。
見徐欽得意洋洋地反過來質問自己,曹銘還是強忍著心中的怒氣,以公事公辦的口吻回到。
“徐同知此言也過於武斷了!爾不過升鬥小民,豈敢平白誣告朝廷重臣?蔣瓛彼時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生殺予奪盡在一手。即使強行威逼,劉樑又豈敢不從?故而即使有田契文書,蔣瓛也絕難洗脫嫌疑!”
“那曹右都的意思是,給他來個莫須有?”
“你!…哼!我們都察院可不像你們錦衣衛,都是先抓人,再拿證據!本官有當時江寧縣負責見證田地買賣的戶科主簿、文書,及劉府賬房、幫傭一幹人等的證詞…”曹銘也是科舉進士出身,又長年在刑律口任職,雖然被徐欽幾句話氣得不輕,但水平還是有的,一邊反唇相譏,一邊也正麵駁斥了徐欽的說法。
“哦,原來是這些人指證蔣瓛強搶民田的麽?那倒要傳上堂來,好好當麵對質一番了!”徐欽也不理會他言語之中的譏諷,反而很是認真地半自言自語道。
“哼!這一幹人等的證言,均指向蔣瓛並未足額支付買賣錢款!”見徐欽又想直接扣大帽子,曹銘頓時有些急了,隻得趕快補救道。
這要真是把這些書吏、平民喚上堂來,再一番恐嚇,若是前言不搭後語,必然又被其抓住把柄,那整件事就全黃了。於是曹銘也幹脆直接先撂了真話,免得被徐欽徹底翻盤,完全前功盡棄。
“誒?”對朱元璋突然拐了這麽大一個彎,徐欽實在有些意外。
“混賬小子!自己的婚事都忘記了麽?!”
經他這一斥責,徐欽這才想起,當時朱元璋賜婚的時候就說了。自己與江都郡主的婚事,要和汝陽、含山兩位公主的婚事一起辦。
“陛下恕罪,臣這些日子確實忙於政務,非是有心怠慢。”
“哼,朕知道你忙於政務,可婚姻大事亦非同小可,你要更上心一些才是。”
“是是是,臣定然不負陛下隆恩。”
這都叫什麽事兒啊!徐欽真的很想說,什麽婚姻大事非同小可,你們不都直接包辦了麽?有我毛事啊?但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出口的,否則保準真要挨打。
朱元璋這意思,其實徐欽很清楚。他這是在替江都郡主敲打自己來著,生怕自己的寶貝孫女吃了虧、受了冷落。可這皇家規矩甚大,江都郡主又是直接居住於東宮的,連朱元璋親自安排他們約個會都要放在禦前殿試出題會議上麵,他能咋樣重視?直接溜宮牆根兒?雖說他作為錦衣衛首領有這個條件,但被抓住了也非得被淩遲不可!
更何況,這段時間他確實很忙。就連徐妙錦那邊的現代科學課程幾乎都完全中斷了,哪有時間參與這件包辦婚姻?而且這些工作,不都是您朱大老板栽到我頭上的麽?
然而哪怕是滿腹委屈、滿腔牢騷,他還是不得不小心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大概就是家庭背景女強男弱的“鳳凰男”的悲哀了。關鍵是他這還是被強買強賣,連討價還價和撂挑子的機會都沒有的那種。
在宮裏受了一頓窩囊氣,回到錦衣衛衙門時間還早。今天這一堂會審要下午未時之後才開始,主要是針對昨日沒有定下來的幾條輕罪再進行舉證和辯論,昨天下來之後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次曹銘的準備更為充分,各種新的人證物證層出不窮,看樣子是一點兒都不打算退縮。
隻是徐欽有點兒奇怪,難道這位右都禦史大人,一點兒都看不出朱元璋在這件事裏麵的態度麽?和希文、唐盛這兩位都是純粹的文官,就算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他們能如此肆無忌憚的劃水,擺明了就是在忌憚那位皇帝陛下的態度。曹銘知道的肯定不比他們少,為何卻偏要一意孤行?
隻是現在的情況,也容不得徐欽去追根究底了。在大量的證人、證據麵前,要想深陷圇圄的蔣瓛獨力對抗身後站著整個都察院的曹銘,顯然是不現實的。尤其是今天審理的一樁有關蔣瓛的田地買賣案,尤為麻煩。
本身這種案子就有點兒類似於後世那種,短時間內因為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房屋買賣未過戶爭端。由於是現金交易,這個交易本身就很難說得清楚,又再加上是官民紛爭,無理也能三分攪。
最重要的是,這事還真可大可小,若是蔣瓛說不清楚這事兒,完全可以定性為強搶民產,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有鑒於此,徐欽也不得不擼起袖子,親自下場了。
“曹右都,據錦衣衛的調查,應天府的良田大致分為三等,這些年二等良田的田價都是在三十多石一畝,極少有超過四十的,兩年前出價三十五石一畝,雖算不得貴,但也絕不是低價賤買!劉樑!你可要想好了!你們當時賣給蔣家的田地,真的是一等的好田?!蔣瓛真的未曾付款?!本官提醒你一句,誣告朝廷命官,弄不好殺頭事小!”徐欽也學著曹銘那一套,將驚堂木在桌案上拍得震天響,嚇得那個都察院找來的小地主全身都直哆嗦。
對於這件事,徐欽當然是早有準備的。蔣瓛作為羅織罪名的行家裏手,在之前拿到那份曹銘彈劾他諸條罪狀的奏疏之後,便意識到了這件事絕對是個關鍵點。
正所謂:小人喻於利,又有:小鬼難纏,這些俗語其實都非常有道理,而說的其實也基本是一件事。往往在某些時刻,平日裏連給這些高官提鞋都沒資格的小人物,卻是最難打發的。他們雖然平時看起來完全不敢和官家作對,甚至用盡渾身解數來巴結任何官員,但隻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又再給他們一點兒蠅頭小利,那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最瘋的狗。
包括在藍玉案、胡惟庸案之中,很多旁證都是這種小人物做出來的,隻要方法得當,當權者讓他怎麽說、他便怎麽說,讓他怎麽咬,他便會怎麽咬,反倒是比當權者更肆無忌憚,你辯也辯不過,說也說不清,隻能是黃泥巴掉褲襠的結局。
這占田案,顯然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
況且蔣瓛也承認,當初他買田的時候,也確實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市價三十多石一畝的田地,他其實當時隻付了一半的價錢,便買了兩百畝。
這其實也算是正常情況,一百畝的田用來送錦衣衛指揮使的禮,也不算是有多闊綽。而劉家本就算是應天城外的富戶,不但名下有兩千多畝田地,還有其他各色產業若幹,若是能和錦衣衛指揮使大人搭上線,一百畝地買個平安順暢也絕對值得。
但現在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情況就很微妙了,是他主動送的,還是蔣瓛強逼的,不過就是嘴皮一張的事,而且他真要咬定是蔣瓛搶的,蔣瓛還真說不清楚。
好在蔣瓛做事一向老道穩妥,當時田契交割的時候,契文上寫明的是七千石買兩百畝,非但有劉樑親自簽字畫押的文書,在江寧縣也有交易案卷存檔。
早得到消息的徐欽,自然是從蔣家拿到了契文原檔,還搶先一步從江寧縣衙調來了備案存檔,甚至還派人走訪了事發的秣陵鎮相關地點附近的村民,找到了部分相關人證。這
“劉樑!本官再問你一次!你是否真要狀告前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強搶你的田產可有什麽真憑實據?!”徐欽再度猛拍驚堂木,厲聲喝問道。
他也是故意把事情往嚴重了說,弄成個不是你死就是他亡的局麵。相信都察院給劉樑許下的承諾,多半就是無償收回這兩百畝田,其他最多就是有點兒空頭支票,否則若是他們真敢明目張膽地買通證人,錦衣衛絕對有把握查出來,順帶把曹銘也給報銷了。
這點兒小利,若是不讓劉樑承擔風險,他多半是樂得順水推舟的,可真要豁出性命去幹,那他多半要慫!
“大,大老爺!草民沒說是蔣大人強搶,隻,隻是說,蔣大人當初買田的錢款,並未足額…”果然,被徐欽這麽一恐嚇,劉樑馬上就改口了。
而徐欽不等他說完,馬上又是猛地一拍驚堂木,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大膽狂徒!公堂之上,豈容爾顛三倒四?!如今田地買賣的契文、存檔俱在,若是當初蔣瓛並未足額支付錢款,那你為何要簽字畫押?!若是商議的借欠,那你可有借據文憑?!”
麵對徐欽的不斷恐嚇,劉樑更是全身抖得跟篩糠一般,尤其是他哪拿得出什麽字據文書,於是連話都沒法說了。
“曹右都,您看,這無知小民,言語顛倒、思緒混亂,無憑無據、空口白話。這就是典型的誣告、錯案,您說是吧?”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這個小地主,徐欽帶著詭異的微笑扭頭對曹銘說道。
曹銘此時也是渾身發抖,隻不過他是被氣的。
原本這種局麵下,蔣瓛是必死之局,沒有了高官的威勢,變成了階下囚,對付這種無賴小民,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可誰曾想,徐欽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是一副死保蔣瓛的模樣。像劉樑這種野狗,他敢去咬已經變成階下囚的蔣瓛,卻絕對不敢跟徐欽正麵唱對台戲的。
見徐欽得意洋洋地反過來質問自己,曹銘還是強忍著心中的怒氣,以公事公辦的口吻回到。
“徐同知此言也過於武斷了!爾不過升鬥小民,豈敢平白誣告朝廷重臣?蔣瓛彼時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生殺予奪盡在一手。即使強行威逼,劉樑又豈敢不從?故而即使有田契文書,蔣瓛也絕難洗脫嫌疑!”
“那曹右都的意思是,給他來個莫須有?”
“你!…哼!我們都察院可不像你們錦衣衛,都是先抓人,再拿證據!本官有當時江寧縣負責見證田地買賣的戶科主簿、文書,及劉府賬房、幫傭一幹人等的證詞…”曹銘也是科舉進士出身,又長年在刑律口任職,雖然被徐欽幾句話氣得不輕,但水平還是有的,一邊反唇相譏,一邊也正麵駁斥了徐欽的說法。
“哦,原來是這些人指證蔣瓛強搶民田的麽?那倒要傳上堂來,好好當麵對質一番了!”徐欽也不理會他言語之中的譏諷,反而很是認真地半自言自語道。
“哼!這一幹人等的證言,均指向蔣瓛並未足額支付買賣錢款!”見徐欽又想直接扣大帽子,曹銘頓時有些急了,隻得趕快補救道。
這要真是把這些書吏、平民喚上堂來,再一番恐嚇,若是前言不搭後語,必然又被其抓住把柄,那整件事就全黃了。於是曹銘也幹脆直接先撂了真話,免得被徐欽徹底翻盤,完全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