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來下的幾天,依然是充滿了火藥味的四司會審,或者說是兩強相爭。


    不過曹銘這下算是有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定罪的過程依然進行得極為不順,甚至可以說依然是失敗的。他卻再沒有被徐欽和蔣瓛二人再次逼到進退失據的邊緣,反而是充分展現了一位優秀的檢察官難纏本色,給他們製造了很多麻煩。若不是他們準備充分,有徐欽的機智和蔣瓛的豐富經驗相結合,這才勉強順利推進了下去。


    漸漸的,其他人也慢慢發現了徐欽的真正意圖。若是涉及到死刑的,他必定是全力反對,可若是不要命的部分,他則是任由蔣瓛自己去掙紮,明顯有些高高掛起的意思。


    幾天的觀察下來,和、唐二位醬油黨,已經大致明白了徐欽的底線,或者說是皇帝陛下劃給蔣瓛的底線,那就保住他的性命。非但這二人明白了,處於冷靜狀態的曹銘自然也發現了。


    漸漸的,曹銘也開始在內心劇烈地掙紮起來。原本他是卯足了勁要趁這個機會幹死蔣瓛,因為他也明白,再往下,就不得不麵對放棄公義、放棄報仇,或者冒著引火燒身的巨大風險了。


    然而正如徐欽對蔣瓛的判斷:都察院和錦衣衛畢竟是不同的,都察院歸根結底還是個文官部門,本職是聞風奏事,重點在於“聞風”,再加上都察院的正式編製畢竟小得多,本身又沒有強製執法權,因此論起切切實實的取證、調查,自然是拍馬都趕不上錦衣衛。


    縱使曹銘和都察院使出了吃奶的勁,也在和錦衣衛的這種對抗中吃了很大的虧。明明有了大量的證人、證據,可錦衣衛總能拿出更多的證人、證據來駁倒,或者使之無法完全站穩腳跟,如此一來罪名自然也無法成立。


    當最後一個都察院的實錘,蔣瓛曾收受同鄉商賈厚禮之事,被徐欽拿著錦衣衛從蔣瓛老家抄錄而來的兩份族譜,以及宗族鄉鄰四百多人的證詞給徹底擊潰。一樁收受贓款的死罪,最多隻能治個行為不端的輕罪之後,曹右都已經是麵如死灰。


    而徐欽在這樁四司會審當中卓異的表現,也讓本是來打醬油的刑部、大理寺上下驚異不已。雖然有些胡攪蠻纏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認,徐欽的辯駁邏輯十分清晰,有些新穎的觀點,連律法裏麵也沒有,可在這些刑獄口的人看來,卻是極為發人深省的精辟之言。與此同時,其嚴密的查證、舉證手段,也完全不輸於刑部和大理寺這個兩個專業的衙門,展現了一個與傳說中大不相同的錦衣衛。


    特別是徐欽一句:依律執法、以法敬天、普法安民,更是深得兩個真正刑獄口之心。如此一來,本就不是特別關心蔣瓛最終下場的兩部,現在是發自內心的有些支持徐欽的立場,就連和希文都忍不住出言,暗中支持了徐欽兩次。


    在連續五天的密集會審之後,十一條非致命輕罪,十一條死罪中,有超過七成罪名被直接推翻,或是直接攪成了漿糊。剩下的幾條,蔣瓛認倒是認了,可全都成功避重就輕。若隻論這些罪名,那依律蔣瓛最多被判擼成一個小兵,然後流放至三千裏外的某個邊遠衛所。


    而剩下未議的,僅有兩條真正要抄家滅族的大罪。


    曹銘並非是愚蠢之人,估計當初上奏彈劾的時候,他根本沒想到,朱元璋竟然會真的公開審理蔣瓛。因此在當時已經有皇帝暗示的情況下,自然是怎麽嚴重怎麽來寫,反正這也算是都察院不成文的規矩了。隻要皇帝準備搞蔣瓛,那具體的罪名根本不重要,可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會把案子交出來公開審理,而且這個徐欽竟然還明火執仗地包庇他。


    現如今真要逐條逐條仔細的來公開審理,若是真要翻藍玉案的舊賬,那可就不是蔣瓛一個人的問題了。說不得萬一真觸怒了皇帝,自己也一樣要倒大黴。


    任人都看得出來,曹銘還是非常猶豫的,竟然主動提出了要暫時休庭兩日的建議,對此大家自然也都不會反對。


    徐欽是寄希望於他能在這兩天的時間裏看清現實、尊重現實,屈服於皇帝陛下的麵子之下。而另外兩人,一方麵本就是打醬油的,另一方麵大概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態。


    “曹銘這個倔驢!”朱元璋在聽徐欽匯報了審理進度和對當中細節的表述,之後如是評價到。


    徐欽自然不會在這種時候搭話。


    “你可做好了準備?萬一這頭倔驢發瘋,你可有把握?”朱元璋的臉色不好,卻也暫時還沒到發飆的程度。


    “陛下,臣這些日子也仔細研究過曹右都的作風,也大致猜得到他會用哪些手段。另一方麵,也命人重新整理了全部的相關案卷,保證萬無一失!”


    “嗯,你可要記住,此事絕不容有失!”說完這話,朱元璋大概是心情不佳,揮揮手就示意徐欽滾蛋。


    徐欽很能理解朱元璋這種心情。這種既想舒服,又想立牌坊的矛盾心理,大概是每個正常人都想的,隻是朱元璋作為乾綱獨斷的皇帝陛下,表現得尤為激烈,尤為不打商量罷了。當然,人家皇帝陛下靈光一閃,自己作為跑腿的馬仔就得跑斷了腿,否則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馬仔,簡在帝心就會變成懷恨在心,然後全家都就危險了。


    這便是真正的獨裁皇帝的好處,任何想法都會得到下麵的忠實執行,爽肯定是爽得很,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不想玩脫的話,那就必然會很忙,忙著把玩這個瓷器一般,卻又龐大、精密到驚人的帝國機器。


    比較令人蛋疼的是,朱元璋大概是習慣了真正的乾綱獨斷,可以說是非常任性了。徐欽今天來匯報,本就是抱著來打曹銘的小報告的目的,雖不是為了把他千刀萬剮,可想著如果朱元璋能出麵敲打他一下,後麵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然而看朱元璋這意思,接下來這些事,還得落在自己一個頭上,並且必須讓皇帝陛下滿意,否則的話,還真不太敢去想象後果。畢竟這件事確實是自己提議的,如果真玩脫了,那鍋肯定是自己的。


    想到此處,徐大少不免有些身心俱疲。別看這些天自己幾乎穩穩地壓製住了曹銘,可著實費了不少的力氣和心血。同時,他也很清楚,接下來的才是真正硬仗,非但要繼續戰勝曹銘,而且還要防著他失去理智狗急跳牆。


    世事艱難啊!看來不能再繼續刺激曹銘了,他的冷靜對大家來說都至關重要。徐大少不由得在心裏感歎道。


    根據派出去監視曹銘和都察院的錦衣衛密探傳回來的報告,在回都察院之後,第一天倒是挺清淨的、挺正常的。可第二天幾乎半個都察院都炸了鍋,不少禦史吏役不斷跑進跑出,尤其是還有幾個秘密地喬裝跑了一趟城外棲霞山。


    棲霞山意味著什麽?若是在平日,這棲霞山當是應天絕景之一、佛宗聖地,然而在這個檔口,都察院的禦史大人們會有空去遊玩?或者是實在無計可施之後跑去求佛祖大發慈悲劈了蔣瓛?或者幹脆劈了自己?顯然徐欽是不相信的。


    於是仔細一查,就發現了問題。


    棲霞山附近,葬著幾個牽涉進藍玉案,卻隻是被處死,沒有累及家人的涉案人員!曹銘這是想幹嘛?!難道他真不要命了,敢去翻案不成?徐欽想想都腦仁疼。


    四月初一,讓徐大少不由得想到了西方的愚人節,當然了,現在西方有沒有這個節日都還不好說。但在這一天,蔣瓛案的四司會審進入真正的高潮。


    或許是下定了決心,又或者是經過了幾天的準備,右都禦史曹銘徹底擺脫了前幾日的頹喪,顯得有些異樣的容光煥發。


    徐欽看著他明顯有些異樣興奮的模樣,微微皺了皺眉。縱然是錦衣衛這邊呀同樣做好了迎接最殘酷的挑戰的準備,但將如此危險和忌諱的話題擺上台麵來談,本就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真要是惹毛了朱元璋,不管誰輸誰贏,他曹銘是死定了,而作為此事的最大推手,徐欽就算性命無憂,日子也不會太好過就是。


    和希文和唐盛這兩個醬油黨也不禁在心中想到:難道曹銘這是不打算讓步,而且打算祭出殺招了?也不由得麵麵相覷,大概心裏都是萬馬奔騰。


    無論如何,會審依舊按計劃進行。


    先是針對意圖謀反這一條。


    本就是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的事,不過都察院既然敢說,那還是有點相關材料的:扈從超額、秘造甲兵、違禁逾製、畜養閹奴。


    不過有蔣瓛本人的冷靜應對,加之徐欽的全力配合,這些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很容易都被解釋的一清二楚。


    所謂扈從超額,是因為曾有人揚言要擰下這位指揮使的頭當夜壺,特事特辦的應急之舉,而且是經過皇帝陛下的首肯的,自然算不得是謀反的證據。


    而秘造甲兵,僅僅是定製打造了些精良的武器,包括蔣綺雯曾經用來準備砍死徐欽的那柄軟劍之類的,數量不大不說,規製也極為雜亂,算不上什麽製式武器。同時,所謂秘密打造的鎧甲,唯一能抄出來的“鐵證”也不過是三副貼身軟甲而已,對於勳貴武將而言,也算不得是什麽大事。


    至於違禁逾製,那更是一點兒實證都沒有,隻有一個裁縫作證,蔣家曾暗中令其製作“龍袍”。對此,蔣瓛也沒有全盤否認,不過製作的卻不是“龍袍”而是鬥牛服。對此,蔣瓛解釋為:禦賜的鬥牛服日久損耗,不忍聖上費心,故費資自行修補。


    這種做法雖然嚴格來說依然是不合規矩的,不過也是有禦賜袍服的朝臣勳貴的暗中通行做法,甚至是朱元璋這個守財奴故意逼迫的,因此真要以此治罪,最多也就是個行為不端。若是這都要算作蓄意謀反,那滿朝重臣就基本上要死個精光了。


    最後這一條畜養閹奴,則是因為蔣瓛的府上,確實有個“閹奴”,不過這個所謂的閹奴,其實是蔣瓛當年在軍中任百戶時的部下,因為下體受傷而被閹割。隨後其覺得無法麵對家人,便主動投身蔣瓛府上做了個家奴,此事雖年久難查,可恰巧蔣瓛和當年主刀的軍醫算是熟識,而且此人也在應天城外頤養天年,有他出麵作證,這一個因意外而生的“閹奴”自然也算不上是故意畜養,更算不得是意圖謀反的證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妖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子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子江山並收藏我的妖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