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大概就是目前樊雲最頭疼的對手,不過單純壓製這兩個人和幫派,對樊雲和巨蛟幫而言也並不困難。對於天榜的爭奪,樊雲極有信心,畢竟也是多次交手的老對手了,自己繼續壓製他們兩個,取得天榜第一沒有問題,加上幫中長老淩戰要進入前十,也沒有什麽問題,足以保證天榜的優勢。
關鍵就在於地榜!
由於參加地榜的人員構成要複雜得多,加之年輕人之間的實力對比,不像真正的天榜高手一般絕對,形勢自然要複雜得多。
目前而言,若論絕對實力,樊雲的得意高徒戚長征絕對可進前三之列,甚至有爭奪魁首的可能。除此之外,上官雲、戚長發,再加上淩戰之子淩令,這幾個年輕高手也皆有極大把握進入前十之列。
然而若是被人刻意安排,比如第一輪就讓他們中的某一個對陣慈航那個怪物首席,估計肯定隻有落敗的結果,甚至如果安排幾個高手輪番對戰,哪怕就是戚長征,也有可能甚至連前十都進不去,其他的幾個就更不用說了。或者直接刻意安排巨蛟幫的年輕高手早點自己人打自己人,更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巨蛟幫的積分不足。
不過有徐欽在,這種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以他的特殊身份,徐欽很自然地加入了大會裁判組,甚至那位武當的掌教真人一度還說要讓出總裁判之職,隻不過被徐欽所婉拒。然而雖然沒有做這總裁判,但借助廣博的見識和出色的智慧口才,徐大少三下五除二就讓大家不得不接受了他提出的一點小小的賽製改動。
以往的大會正賽,都是采用的類似於自由挑戰這種無序的模式,也就是某一個想爭奪名次的人,在得到了裁判組的認可和允許之後,即可上擂台接受挑戰。在連續三場勝利之後,可休息兩日,兩日之後再勝三場,即獲得決賽圈資格,或者是在這期間,台下再無人挑戰,也自動獲得決賽圈資格。然後便是裁判組按照對進入決賽圈的人的實力預估,安排決賽圈的依次對戰,直至最後的決戰。
可問題就出在決賽圈的對戰安排上,如果是這種人為的順序安排,那要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所以徐欽其實也不必做太多,隻需要引入後世體育競技大賽的抽簽淘汰製,便可直接杜絕刻意的暗箱操作。
抽簽製就絕對公平麽?不見得,很多時候,上下半區都會出現驚人的總體實力差距,但這是你本身的抽簽結果,你怪誰?所以這是防止有其他人作妖的相對公平方案。而因為明眼之人都能看到這個相對公平,所以就算武當掌教等人不願意,可當徐欽提出這個方案,並詳細陳述了它的好處之後,他們也確實沒有立場去反對。
接下來這一屆也不知是多少屆的武林大會便拉開了序幕。
當中還出了一個小插曲,本定於七月二十八開始的武林大會,因為天降暴雨的緣故,不得不推遲了一天。這仿佛也預示著,這次大會的非同尋常。
好在二十九這天,日子倒也不差,於是這一日的金山西麵不遠處的小衝積平原上,可謂是旌旗招展、沸反盈天。徐欽坐在位於場地東側,大概已經是屬於金山山腳的高地處的主席台上,放眼望去,各種稀奇古怪、顏色各異的幡旗隨著江風招展翻卷,匯聚成一片詭異的人海,略略一看怕是有上萬人匯聚於此。
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各地趕來參加大會的武林人士。
普通的小老百姓都被本地的官府嚴厲警告過,這段時間這一地區非常危險,執意要來的,後果自負。於是除了極少部分膽子大、好奇心旺盛的普通小老百姓跑來看熱鬧之外,最多是有些商販,在征求到了主辦方的同意之後,進來開設了許多臨時的攤位,販賣些飲食之類的。
而這些參加大會的武林人士,也不像訓練有素的軍隊一般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非但各自穿著五花八門,甚至是少數近似於奇裝異服的家夥,還打著不少形製各異,五彩繽紛的旗號。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無比的喧鬧,就連作為盟主的樊大俠做開場致辭,也不過稍微安靜了半分鍾,三句話沒說完,下麵就已經開始大聲起哄了,簡直就是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的流氓團夥。
好在樊雲大概是早已習慣了,開幕詞不像後世的領導們的致辭那般,動不動就來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九個論點、二十七個小點那般又臭又長。就隻有寥寥三四句,勉強憑他深厚的功力吼完之後,便直接宣布大會開始。
這些腦子裏肌肉多過腦漿的家夥,頓時一齊歡呼,然後各自分批奔向八個擂台,圍觀助威去了。
在這一片方圓兩三公裏的小平原上,巨蛟幫早安排人馬,將礙事的樹木砍去,並進一步平整,建造了八個堪稱巨大的擂台。每一個都是邊長四丈的方形擂台,以土石墊高兩尺,再用厚實的木板鋪平,即使出現損壞,也能很快修複。
與此同時,擂台四周還設有專門的觀戰台,雖比不上後世的體育場看台那般嚴密規範,但大致形式其實相差無幾,隻不過是用木板和壘土建造的,四層台階式看台,不過這看台最低一層足足有四尺高,顯然是故意有為難人的成分在裏麵。
不過這些武林人士其實並不介意這點兒小為難,一躍而上四尺的平台,也算是展現本事的一種手段,有本事的人自然不介意顯擺一下,而這點兒本事都沒有的,那自然也就根本沒有發言的權利了。
與此同時,包括樊雲、錢羅、謝鎮,以及武當清虛子掌教、少林戒律堂首座圓成等一眾江湖大佬都在主席台上一邊喝著涼茶,一邊看著遠處的各處擂台挑戰賽的賽況。
經過之前的宴會上的試探,以及此後他在大會賽製上的態度,眾人大多都明白了徐欽將繼續支持樊雲憑本事連任盟主的傾向。但徐欽的身份實在是太過要命,這些江湖大佬如果不想直接扯旗造反,還想好好發財、壯大勢力,都不可能去得罪他。尤其是像少林、武當、靜齋這種還有朝廷封賜的聖地,更是家大業大,經不起和朝廷直接做對的後果。因此大家也不會再自討沒趣,一眾大佬坐在一起都是聊的一些閑事,或者是場上的賽況,整體氣氛倒是比之前宴會上好了許多。
地榜種子挑戰賽,在八個擂台上輪番展開。三十二個種子選手,分成八組,四人公用一個擂台,依次接受其他選手的挑戰。
因為這個年代又沒有密不透風的出身證明製度,因此部分小門小派的人,實際上都是打著擦邊球,甚至稍稍有些超齡參賽,隻要臉皮夠厚,又不超過四十歲的,還沒有人能切實證明其年齡違規,那都是允許上台的。因此確實是無法避免一些以大欺小的事情,就算是被選定為種子選手,麵臨的壓力都是極大的。
作為一個正常的男性,追求暴力和美色是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最強本性,如果說還有什麽更強的追求,那恐怕就隻有結合了暴力和美色兩種元素的東西了。而恰恰那位慈航首席所在的擂台就完美地滿足了這兩點結合的要求。
或許是樊雲等人心裏也門兒清,所以她的編號乃是一號,自然也就在條件最好,也是最接近主席台的一號擂台。
想到此處,徐大少不由得飽含深意地盯了樊雲一眼,而樊雲也不知道在想什麽,仿佛完全沒有察覺似的,自顧自地喝著涼茶。
本就是極為清美的女子,一襲白衣勝雪,卻又和江都郡主最慣常穿的那種處處細微中彰顯著貴氣的白衣不同。她的這一身白色武士服,雖不是完全貼身的勁裝,卻為了不影響活動,並無半點兒累贅裝飾,是真真的素淡到了極致。一頭青絲也隻是束成一個半綰的單馬尾,卻顯得飄逸靈動,頗有後世所想象的那種武俠風的感覺。
然而她看起來畢竟隻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又算得上是初出江湖,哪有太多人搞得清楚她的背景?於是她剛一登台,就成了最為熱門的挑戰目標,就算是這當中絕大多數也都不傻,第一時間就開始打聽其背景來曆,試圖知己知彼,但一號擂台的裁判還是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三十多個挑戰申請,比其他擂台加起來都多。
可等到審核完畢,第一個挑戰者上台之後,大家終於見到了本次大會地榜一號種子選手的真正實力。
對方是個一眼看上去就頗為滄桑的中年高手,來自於北方一個小門派,在當地也算是個響當當的“年輕高手”了。而錢羅的介紹中,還重點強調此人年齡絕對是超限了,隻不過在座的,都並不看好這位年紀幾乎是對麵小姑娘兩倍的家夥,所以也就懶得管了。
果不其然,二人甫一交手,慈航首席甚至連那柄深青色的劍都未出鞘,就壓著中年大叔一頓飄逸的狂揍。估計前後攏共就是不過一分鍾,中年挑戰者手中的長刀就被那慈航首席給用連鞘的長劍磕飛脫手,且在兵器被擊飛的同時,左肩又中了一記飛踢,華麗地來了個人刀分離,並雙雙墜下了擂台。
按照規則,掉落擂台,這就算是結束了。
關鍵就在於地榜!
由於參加地榜的人員構成要複雜得多,加之年輕人之間的實力對比,不像真正的天榜高手一般絕對,形勢自然要複雜得多。
目前而言,若論絕對實力,樊雲的得意高徒戚長征絕對可進前三之列,甚至有爭奪魁首的可能。除此之外,上官雲、戚長發,再加上淩戰之子淩令,這幾個年輕高手也皆有極大把握進入前十之列。
然而若是被人刻意安排,比如第一輪就讓他們中的某一個對陣慈航那個怪物首席,估計肯定隻有落敗的結果,甚至如果安排幾個高手輪番對戰,哪怕就是戚長征,也有可能甚至連前十都進不去,其他的幾個就更不用說了。或者直接刻意安排巨蛟幫的年輕高手早點自己人打自己人,更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巨蛟幫的積分不足。
不過有徐欽在,這種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以他的特殊身份,徐欽很自然地加入了大會裁判組,甚至那位武當的掌教真人一度還說要讓出總裁判之職,隻不過被徐欽所婉拒。然而雖然沒有做這總裁判,但借助廣博的見識和出色的智慧口才,徐大少三下五除二就讓大家不得不接受了他提出的一點小小的賽製改動。
以往的大會正賽,都是采用的類似於自由挑戰這種無序的模式,也就是某一個想爭奪名次的人,在得到了裁判組的認可和允許之後,即可上擂台接受挑戰。在連續三場勝利之後,可休息兩日,兩日之後再勝三場,即獲得決賽圈資格,或者是在這期間,台下再無人挑戰,也自動獲得決賽圈資格。然後便是裁判組按照對進入決賽圈的人的實力預估,安排決賽圈的依次對戰,直至最後的決戰。
可問題就出在決賽圈的對戰安排上,如果是這種人為的順序安排,那要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所以徐欽其實也不必做太多,隻需要引入後世體育競技大賽的抽簽淘汰製,便可直接杜絕刻意的暗箱操作。
抽簽製就絕對公平麽?不見得,很多時候,上下半區都會出現驚人的總體實力差距,但這是你本身的抽簽結果,你怪誰?所以這是防止有其他人作妖的相對公平方案。而因為明眼之人都能看到這個相對公平,所以就算武當掌教等人不願意,可當徐欽提出這個方案,並詳細陳述了它的好處之後,他們也確實沒有立場去反對。
接下來這一屆也不知是多少屆的武林大會便拉開了序幕。
當中還出了一個小插曲,本定於七月二十八開始的武林大會,因為天降暴雨的緣故,不得不推遲了一天。這仿佛也預示著,這次大會的非同尋常。
好在二十九這天,日子倒也不差,於是這一日的金山西麵不遠處的小衝積平原上,可謂是旌旗招展、沸反盈天。徐欽坐在位於場地東側,大概已經是屬於金山山腳的高地處的主席台上,放眼望去,各種稀奇古怪、顏色各異的幡旗隨著江風招展翻卷,匯聚成一片詭異的人海,略略一看怕是有上萬人匯聚於此。
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各地趕來參加大會的武林人士。
普通的小老百姓都被本地的官府嚴厲警告過,這段時間這一地區非常危險,執意要來的,後果自負。於是除了極少部分膽子大、好奇心旺盛的普通小老百姓跑來看熱鬧之外,最多是有些商販,在征求到了主辦方的同意之後,進來開設了許多臨時的攤位,販賣些飲食之類的。
而這些參加大會的武林人士,也不像訓練有素的軍隊一般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非但各自穿著五花八門,甚至是少數近似於奇裝異服的家夥,還打著不少形製各異,五彩繽紛的旗號。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無比的喧鬧,就連作為盟主的樊大俠做開場致辭,也不過稍微安靜了半分鍾,三句話沒說完,下麵就已經開始大聲起哄了,簡直就是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的流氓團夥。
好在樊雲大概是早已習慣了,開幕詞不像後世的領導們的致辭那般,動不動就來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九個論點、二十七個小點那般又臭又長。就隻有寥寥三四句,勉強憑他深厚的功力吼完之後,便直接宣布大會開始。
這些腦子裏肌肉多過腦漿的家夥,頓時一齊歡呼,然後各自分批奔向八個擂台,圍觀助威去了。
在這一片方圓兩三公裏的小平原上,巨蛟幫早安排人馬,將礙事的樹木砍去,並進一步平整,建造了八個堪稱巨大的擂台。每一個都是邊長四丈的方形擂台,以土石墊高兩尺,再用厚實的木板鋪平,即使出現損壞,也能很快修複。
與此同時,擂台四周還設有專門的觀戰台,雖比不上後世的體育場看台那般嚴密規範,但大致形式其實相差無幾,隻不過是用木板和壘土建造的,四層台階式看台,不過這看台最低一層足足有四尺高,顯然是故意有為難人的成分在裏麵。
不過這些武林人士其實並不介意這點兒小為難,一躍而上四尺的平台,也算是展現本事的一種手段,有本事的人自然不介意顯擺一下,而這點兒本事都沒有的,那自然也就根本沒有發言的權利了。
與此同時,包括樊雲、錢羅、謝鎮,以及武當清虛子掌教、少林戒律堂首座圓成等一眾江湖大佬都在主席台上一邊喝著涼茶,一邊看著遠處的各處擂台挑戰賽的賽況。
經過之前的宴會上的試探,以及此後他在大會賽製上的態度,眾人大多都明白了徐欽將繼續支持樊雲憑本事連任盟主的傾向。但徐欽的身份實在是太過要命,這些江湖大佬如果不想直接扯旗造反,還想好好發財、壯大勢力,都不可能去得罪他。尤其是像少林、武當、靜齋這種還有朝廷封賜的聖地,更是家大業大,經不起和朝廷直接做對的後果。因此大家也不會再自討沒趣,一眾大佬坐在一起都是聊的一些閑事,或者是場上的賽況,整體氣氛倒是比之前宴會上好了許多。
地榜種子挑戰賽,在八個擂台上輪番展開。三十二個種子選手,分成八組,四人公用一個擂台,依次接受其他選手的挑戰。
因為這個年代又沒有密不透風的出身證明製度,因此部分小門小派的人,實際上都是打著擦邊球,甚至稍稍有些超齡參賽,隻要臉皮夠厚,又不超過四十歲的,還沒有人能切實證明其年齡違規,那都是允許上台的。因此確實是無法避免一些以大欺小的事情,就算是被選定為種子選手,麵臨的壓力都是極大的。
作為一個正常的男性,追求暴力和美色是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最強本性,如果說還有什麽更強的追求,那恐怕就隻有結合了暴力和美色兩種元素的東西了。而恰恰那位慈航首席所在的擂台就完美地滿足了這兩點結合的要求。
或許是樊雲等人心裏也門兒清,所以她的編號乃是一號,自然也就在條件最好,也是最接近主席台的一號擂台。
想到此處,徐大少不由得飽含深意地盯了樊雲一眼,而樊雲也不知道在想什麽,仿佛完全沒有察覺似的,自顧自地喝著涼茶。
本就是極為清美的女子,一襲白衣勝雪,卻又和江都郡主最慣常穿的那種處處細微中彰顯著貴氣的白衣不同。她的這一身白色武士服,雖不是完全貼身的勁裝,卻為了不影響活動,並無半點兒累贅裝飾,是真真的素淡到了極致。一頭青絲也隻是束成一個半綰的單馬尾,卻顯得飄逸靈動,頗有後世所想象的那種武俠風的感覺。
然而她看起來畢竟隻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又算得上是初出江湖,哪有太多人搞得清楚她的背景?於是她剛一登台,就成了最為熱門的挑戰目標,就算是這當中絕大多數也都不傻,第一時間就開始打聽其背景來曆,試圖知己知彼,但一號擂台的裁判還是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三十多個挑戰申請,比其他擂台加起來都多。
可等到審核完畢,第一個挑戰者上台之後,大家終於見到了本次大會地榜一號種子選手的真正實力。
對方是個一眼看上去就頗為滄桑的中年高手,來自於北方一個小門派,在當地也算是個響當當的“年輕高手”了。而錢羅的介紹中,還重點強調此人年齡絕對是超限了,隻不過在座的,都並不看好這位年紀幾乎是對麵小姑娘兩倍的家夥,所以也就懶得管了。
果不其然,二人甫一交手,慈航首席甚至連那柄深青色的劍都未出鞘,就壓著中年大叔一頓飄逸的狂揍。估計前後攏共就是不過一分鍾,中年挑戰者手中的長刀就被那慈航首席給用連鞘的長劍磕飛脫手,且在兵器被擊飛的同時,左肩又中了一記飛踢,華麗地來了個人刀分離,並雙雙墜下了擂台。
按照規則,掉落擂台,這就算是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