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人聽出竇夫人言外有音,於是便試探著問了一嘴,竇夫人這才歎息著將近日遇到的事情一一與這老閨友都倒了出來:
“前些日子,我家小弟不知是從哪兒聽來的些胡話,竟然勸著我家主公(注1)與他去胡市上尋馬。這本來也無甚大妨礙。可偏偏他與我家小弟為了兩匹馬,竟然與那宇文家的一個仆人勾扯了起來。”
高夫人立刻變色:“宇文家的?哪一門?”
竇夫人看著她再歎口氣:“宇文老三(注2)門裏的。若非是這個孩子的人,妹妹這會兒又怎能看著我在此處安坐!”
高夫人的臉色和緩許多:“若是宇文士及,那倒還不麻煩什麽——畢竟他年紀小,沒學得他那些哥哥們的手段,心性兒也不差。”
竇夫人抬眼,看著院裏花開:“雖然這麽說,到底他也是宇文家裏的人,離那兄弟二人那麽近,或早或晚,總是不知道要出什麽事情——我還是不能放下這心。所以我家主公回來,就勸了他一遍,又派人將小弟罵了一遍……誰知道這個不爭氣的。我派去的人剛罵完他,母家那邊就傳了消息來,說是他因為一個女人,跟洛陽那邊兒姓王的,又鬧了起來。”
“女人?”高夫人的臉色也不免難看起來:“姐姐,你可得勸勸小弟要謹慎——當今這皇帝雖然已非當年的文皇帝,可到底他還是楊家的人。前朝之事,也算是姐姐母家與這楊家的仇……”
竇、高二夫人起身,搖著扇子往廳下花叢裏走去。
竇夫人:“妹妹說得很是。無論外人眼裏看著這楊家如何的風光,說到底也不過就是一族叛逆。想當年楊堅陰謀帝位,害我阿舅……”
竇夫人停下,將扇子緊緊攥在手裏搖頭:
“如今這楊廣雖然暴虐張揚,可行事上卻全跟著他那父親的一套。在他兒,我們這些老宗族,其實也是時刻就會反了他的。
所以他寵愛宇文一門,就是因為這一門他能完全為之所用……可想一想,將來這昏君若死,隻怕反而正會死在這宇文兄弟的手裏,而非我們這些老宗族手上。”
高夫人也連連稱是:
“他們的事,咱們也管不得多少。隻是如今招賢(注3)的事兒,姐姐卻得好好兒勸他一勸。無論如何,眼下都不該這樣莽撞。”
“我倒是勸了,可苦於他根本不聽,又待何如?”竇夫人坐下,再歎口氣。
“竇伯母要是勸不了他,那就讓他索性再往皇帝跟前走一走,又如何?”一道脆生生的女兒聲音響起,卻驚得竇高二人回頭。
柳蔭下,花樹邊,笑意吟吟恰如三月薔薇的,卻正是長孫慈。
“觀音婢!你什麽時候也學著那些沒家養的在這兒偷聽了!”高夫人見向來大方知禮的女兒,今日竟做出這等越矩之事,臉上一紅,便立刻豎起柳眉,厲聲喝斥。同時,便要上前來拿住女兒訓斥。
竇夫人卻伸手攔住羞愧至極的老閨友,又是驚又是笑地拍了拍她的手:“你這是幹什麽……你是孩子親母,我是她伯母,孩子擱在咱們倆身邊,怎麽就叫偷聽了!
你問便問罷,怎麽連咱們倆都一起罵起來!”
高夫人一聽,這才猛地省起竇夫人也對長孫慈有教養之德,自己罵長孫慈沒家養,可不就是將這老姐姐也一起罵了?
於是秀臉一熱,剛要道歉,就被竇夫人再度拍拍手製止。
竇夫人向著長孫慈笑吟吟招一招扇子:“孩子,且近前來說話。”
長孫慈受了斥責,倒也不怕,微行了一個躬身禮,便落落大方行至近前。
不待高夫人喝斥,竇夫人便先一步問:“你剛剛說,讓你竇家舅父再往皇帝跟前走一走……是什麽意思?”
長孫慈立在竇夫人懷裏,清清楚楚地道:“觀音婢並非有心偷聽,隻是剛剛去見了一個朋友,正在發愁他說的事情我辦不到,聽到伯母跟母親發愁,這才想到,或許這位朋友可以幫二位。”
竇夫人看了一眼高夫人,有趣地問道:“你朋友?是什麽人?”
“一個大夫——隻是在母親這邊,多半是要當成江湖郎中看的。
可是伯母,這個大夫真的是有本事的人,他名聲好,而且製的藥也確可令人青春不老。若是皇帝知道竇舅舅給貢上了這等好藥,必然不會再用漱玉公主之事對咱們兩家多加試探。
皇帝若是不疑心咱們,那宇文家的就是有什麽疑問,也無用的。”長孫慈道。
這一番話說下來,倒是叫竇夫人和高夫人一齊點頭。
竇夫人便先道:“的確,若是說起來,這皇帝確是對煉藥之術頗有所好。而且咱們進藥,不管這皇帝接還是不接,信還是不信。隻要有了這人在,總是對咱們好——隻是不知你那朋友,可願冒這個險去進宮,隨侍皇帝左右呢!”
“為什麽一定要讓人他進宮呢?伯母?”長孫慈一派天真地笑問:“他隻要把藥交給竇舅舅,由他交上去不就好了嘛!皇帝那麽多心,直接給他連藥帶人送了去,他未必肯讓進宮呢!皇帝要是吃得好了,以後竇舅舅再去尋了來送入宮,就是了嘛!”
這一句話出口,竇夫人與高夫人便大吃一驚,互使了個眼色之後,竇夫人便向著長孫慈道:“你說這主意,竟比伯母的還好——也是,你素來最喜結交奇人異士。這樣的主意,想必也是那些高人使慣了才告訴你的。好,甚好!”
“這個倒是沒人教我……隻是竇舅舅待我很好,平素裏也不似伯母這樣心思縝密。我怕竇舅舅在皇帝麵前吃虧。”長孫慈到底年幼,一來二去,就把心裏的話都說透了。
竇夫人和高夫人連連稱是,高夫人笑若春花,便催女兒去立刻找那高人拿藥。長孫慈見自己所言,兩位長輩都應了,歡喜一禮,也就去找人了。
這邊高夫人看著自己女兒離開,嘴角還不及勾起,竇夫人便先一步誇讚了起來:“高妹妹,你真是教女有方!這孩子如今可越來越了不得了!”
高夫人回以一笑,嫣然嬌麗。
注1:我家主公指李淵,這裏的主公,是竇夫人對丈夫的愛稱。
注2:宇文老三就是宇文士及。
注3:招賢,是竇夫人親生弟弟竇招賢。竇夫人幼年時在北齊宮中跟隨皇帝長大。竇招賢留在家裏父母身邊。
“前些日子,我家小弟不知是從哪兒聽來的些胡話,竟然勸著我家主公(注1)與他去胡市上尋馬。這本來也無甚大妨礙。可偏偏他與我家小弟為了兩匹馬,竟然與那宇文家的一個仆人勾扯了起來。”
高夫人立刻變色:“宇文家的?哪一門?”
竇夫人看著她再歎口氣:“宇文老三(注2)門裏的。若非是這個孩子的人,妹妹這會兒又怎能看著我在此處安坐!”
高夫人的臉色和緩許多:“若是宇文士及,那倒還不麻煩什麽——畢竟他年紀小,沒學得他那些哥哥們的手段,心性兒也不差。”
竇夫人抬眼,看著院裏花開:“雖然這麽說,到底他也是宇文家裏的人,離那兄弟二人那麽近,或早或晚,總是不知道要出什麽事情——我還是不能放下這心。所以我家主公回來,就勸了他一遍,又派人將小弟罵了一遍……誰知道這個不爭氣的。我派去的人剛罵完他,母家那邊就傳了消息來,說是他因為一個女人,跟洛陽那邊兒姓王的,又鬧了起來。”
“女人?”高夫人的臉色也不免難看起來:“姐姐,你可得勸勸小弟要謹慎——當今這皇帝雖然已非當年的文皇帝,可到底他還是楊家的人。前朝之事,也算是姐姐母家與這楊家的仇……”
竇、高二夫人起身,搖著扇子往廳下花叢裏走去。
竇夫人:“妹妹說得很是。無論外人眼裏看著這楊家如何的風光,說到底也不過就是一族叛逆。想當年楊堅陰謀帝位,害我阿舅……”
竇夫人停下,將扇子緊緊攥在手裏搖頭:
“如今這楊廣雖然暴虐張揚,可行事上卻全跟著他那父親的一套。在他兒,我們這些老宗族,其實也是時刻就會反了他的。
所以他寵愛宇文一門,就是因為這一門他能完全為之所用……可想一想,將來這昏君若死,隻怕反而正會死在這宇文兄弟的手裏,而非我們這些老宗族手上。”
高夫人也連連稱是:
“他們的事,咱們也管不得多少。隻是如今招賢(注3)的事兒,姐姐卻得好好兒勸他一勸。無論如何,眼下都不該這樣莽撞。”
“我倒是勸了,可苦於他根本不聽,又待何如?”竇夫人坐下,再歎口氣。
“竇伯母要是勸不了他,那就讓他索性再往皇帝跟前走一走,又如何?”一道脆生生的女兒聲音響起,卻驚得竇高二人回頭。
柳蔭下,花樹邊,笑意吟吟恰如三月薔薇的,卻正是長孫慈。
“觀音婢!你什麽時候也學著那些沒家養的在這兒偷聽了!”高夫人見向來大方知禮的女兒,今日竟做出這等越矩之事,臉上一紅,便立刻豎起柳眉,厲聲喝斥。同時,便要上前來拿住女兒訓斥。
竇夫人卻伸手攔住羞愧至極的老閨友,又是驚又是笑地拍了拍她的手:“你這是幹什麽……你是孩子親母,我是她伯母,孩子擱在咱們倆身邊,怎麽就叫偷聽了!
你問便問罷,怎麽連咱們倆都一起罵起來!”
高夫人一聽,這才猛地省起竇夫人也對長孫慈有教養之德,自己罵長孫慈沒家養,可不就是將這老姐姐也一起罵了?
於是秀臉一熱,剛要道歉,就被竇夫人再度拍拍手製止。
竇夫人向著長孫慈笑吟吟招一招扇子:“孩子,且近前來說話。”
長孫慈受了斥責,倒也不怕,微行了一個躬身禮,便落落大方行至近前。
不待高夫人喝斥,竇夫人便先一步問:“你剛剛說,讓你竇家舅父再往皇帝跟前走一走……是什麽意思?”
長孫慈立在竇夫人懷裏,清清楚楚地道:“觀音婢並非有心偷聽,隻是剛剛去見了一個朋友,正在發愁他說的事情我辦不到,聽到伯母跟母親發愁,這才想到,或許這位朋友可以幫二位。”
竇夫人看了一眼高夫人,有趣地問道:“你朋友?是什麽人?”
“一個大夫——隻是在母親這邊,多半是要當成江湖郎中看的。
可是伯母,這個大夫真的是有本事的人,他名聲好,而且製的藥也確可令人青春不老。若是皇帝知道竇舅舅給貢上了這等好藥,必然不會再用漱玉公主之事對咱們兩家多加試探。
皇帝若是不疑心咱們,那宇文家的就是有什麽疑問,也無用的。”長孫慈道。
這一番話說下來,倒是叫竇夫人和高夫人一齊點頭。
竇夫人便先道:“的確,若是說起來,這皇帝確是對煉藥之術頗有所好。而且咱們進藥,不管這皇帝接還是不接,信還是不信。隻要有了這人在,總是對咱們好——隻是不知你那朋友,可願冒這個險去進宮,隨侍皇帝左右呢!”
“為什麽一定要讓人他進宮呢?伯母?”長孫慈一派天真地笑問:“他隻要把藥交給竇舅舅,由他交上去不就好了嘛!皇帝那麽多心,直接給他連藥帶人送了去,他未必肯讓進宮呢!皇帝要是吃得好了,以後竇舅舅再去尋了來送入宮,就是了嘛!”
這一句話出口,竇夫人與高夫人便大吃一驚,互使了個眼色之後,竇夫人便向著長孫慈道:“你說這主意,竟比伯母的還好——也是,你素來最喜結交奇人異士。這樣的主意,想必也是那些高人使慣了才告訴你的。好,甚好!”
“這個倒是沒人教我……隻是竇舅舅待我很好,平素裏也不似伯母這樣心思縝密。我怕竇舅舅在皇帝麵前吃虧。”長孫慈到底年幼,一來二去,就把心裏的話都說透了。
竇夫人和高夫人連連稱是,高夫人笑若春花,便催女兒去立刻找那高人拿藥。長孫慈見自己所言,兩位長輩都應了,歡喜一禮,也就去找人了。
這邊高夫人看著自己女兒離開,嘴角還不及勾起,竇夫人便先一步誇讚了起來:“高妹妹,你真是教女有方!這孩子如今可越來越了不得了!”
高夫人回以一笑,嫣然嬌麗。
注1:我家主公指李淵,這裏的主公,是竇夫人對丈夫的愛稱。
注2:宇文老三就是宇文士及。
注3:招賢,是竇夫人親生弟弟竇招賢。竇夫人幼年時在北齊宮中跟隨皇帝長大。竇招賢留在家裏父母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