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個將及笄的姑娘,會與此事有什麽關聯。”高士廉搖一搖頭,隻是看了看長孫無忌才緩緩道:“不過,如今世道漸變,讓她多聽多看多經曆些,總是對她沒壞處。”
長孫無忌先是一怔,接著突然眼光大亮,連說幾聲多謝舅父後,招呼也不跟鮮於氏和高氏妯娌打一個,就提著衣擺興衝衝地奔出門去了。
鮮於氏兩妯娌還不及反應,就被這小子一打岔,自然一肚子的迷霧要吐。頭一個能問的,就是高士廉了。
“夫君你這是……”鮮於氏隻說了這兩個字,就猛地省悟過來,再看一眼旁邊也若有所思的小姑子,便搖頭道:“夫君,兩個孩子的婚事真真假假的當不得數。咱們兩府裏的人都清楚。你這樣一辦,豈非要叫輔機當了真?”
“卻也未必見得不做數罷?”高士廉笑道:“當年季晟*在時,便與李淵議過此事。道兩家交好,將來必要結下兒女親事的。雖然說當時輔機年幼,觀音婢也尚未降生。不能就定準了兩個孩子中到底是誰……但有約在先,就是有約在先。以咱們兩家的交情,就是兩個孩子都與李家作了親。也是應當的。”(注,季晟,即長孫兄妹父親長孫晟之字)
高氏倒還罷了,鮮於氏與高士廉多年夫妻,心知向來對李世民與長孫慈這雙小兒女之事,突然出了這態度的原因,多半與前些日子,楊廣突然責難於他有關——朝堂路險,高士廉也不能保得自己就不出事。何況昏君性情不定,昨日還歡喜攜手與你稱兄道弟的,明日便要誅九族滅滿門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若是真到了高士廉被貶那日,高家上下自然是要跟著他走的。但長孫家兩個孩子,卻是長孫晟唯二骨血。若是因此事要受了連累,那別說是高士廉,就是鮮於氏也是於心不忍的。
反過來說,唐國公李淵雖久為昏君所忌,但昏君忌憚了他們一家子這麽久,卻遲遲不敢下手,恰好也說明了唐國公府的根基之深厚。
而這些日子以來,鮮於氏看著那李家二公子行事為人雖然張揚,卻其實是個既有擔當又有手腕的——別的不提,單單說他憑著一己之力就將眼下朝中紅透半邊天的王世充都能給拉下馬來,便足以說明一二。
還有唐國公府前行刺一事中,這孩子的本事能耐,實在是思來叫人驚歎。這樣的人物偏偏對自家這個寶貝甥女兒一片癡情一片真心,那實在是再好不好的。
眼下眼看著朝局將亂,大難將至,雖然她也知道長孫慈心中一點念想,不過是學那些前朝貴女們避世而居。可若天下大亂,又怎會有她一寸土地?
更何況,她身為長孫家嫡女,身份何等貴重,楊廣又怎麽會信得她有此念?就是信了長孫慈一個小孩子居然生出避世而居的念想,又怎麽能容?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臣,莫非王臣。生殺大權尚且由不得自己,何況自由之身?
這麽思前想後一番,鮮於氏倒也明白了高士廉的一番苦心——他不過是想在自己將臨大難前,盡最大所能給自己家人留一點好路子罷了:若是長孫慈嫁入隴西李氏,那麽必然長孫兄妹二人無憂了。
而長孫兄妹二人若是無憂,那,高士廉便是被貶被謫,也總是能夠少了一樁心事,多了一點後靠。
捋清了念頭,她便點頭向著高氏道:“是這個理。說起來過了今年,觀音婢便該行及笄禮了。咱們這為人母、為人舅母的,也的確是該教教她這些事兒了。”
若說高氏剛剛還對自己兄長的打算一頭霧水的話,那現在鮮於氏這麽一提,她便是個傻子也明白了——自家兄長這是想盡辦法,要替自己和孩子們留後路呢!
心裏又是感激又是疑問的,她便向高士廉直接問了話兒:“兄長之前對李家這門親事,本來也是無可無不可的。怎麽今日……”
她與高士廉打小兒便是最親近的,向來沒有隔肚皮的話兒。後來鮮於氏進了門之後,又是個與高氏性子心思最投契的。兩人便更加沒有什麽二樣心思了。是以,當著嫂子的麵兒,她也沒什麽不能問的。
高士廉看看妹妹,又看看夫人,點一點頭,再歎口氣道:“最近皇帝對為兄辦的幾樁事很是不滿,這兩日一直在尋機申斥。隻怕……過些日子,是要找個由頭發了為兄去京外。”
“這不更好?省得天天守著這昏……這不安生的京都,咱們自過咱們的清靜日子。”鮮於氏見丈夫麵露鬱鬱之色,便急忙上勸:“夫君,且容妾身一勸,你可萬不能學那些子愚忠的,竟要做什麽守國護邦之人了。若是皇帝是個好的,便是夫君你不肯盡忠,妾身也不依得。
可這皇帝……實在是不當扶。”
高士廉含笑,拍了拍老妻的手背,安撫地看她一眼:“夫人安心,眼下便是為夫想做個扶國正綱的人,皇帝也是不允的——今上生性多疑又驕功自大,怎麽會容得下為夫這種愛上諫的臣子呢?”
高氏也歎息:“也真不知是造了什麽孽……好好兒的大隋天下,怎麽就成了這個樣子……”
“可不是?要是當年廢太子……”鮮於氏說到此處,突然住口,警惕地左右看看,這才低聲道:“若非當年之事,如今隻怕還是另外一番模樣!”
高士廉見自己老妻枉議前朝舊事,雖有心勸止,可想一想倒也是事實,隻能搖一搖頭,歎息一聲由她說去。
另一邊,高氏也忍不住道:“說起來廢太子,這一次折了唐國公世子麵子的人,可不就是當年告發廢太子的那個嗎?叫……叫什麽來著……”
“段達。”鮮於氏不提此人還好,一提,便是滿臉的氣恨之色:“這賊人是個陰險狡詐的。想當年若非是他,我母家兄弟,也不會吃那般大的虧處……”
“什麽虧處?竟是這廝給舅母惹下的?舅母且請一說,說不得甥兒要替您討個公道回!”
一聲脆當當的話語傳出。三人齊齊外看,卻見一個月白衣袍的長身少年,立在月光中,負手而笑。
“元和?你怎麽來了!”高士廉大吃一驚。
長孫無忌先是一怔,接著突然眼光大亮,連說幾聲多謝舅父後,招呼也不跟鮮於氏和高氏妯娌打一個,就提著衣擺興衝衝地奔出門去了。
鮮於氏兩妯娌還不及反應,就被這小子一打岔,自然一肚子的迷霧要吐。頭一個能問的,就是高士廉了。
“夫君你這是……”鮮於氏隻說了這兩個字,就猛地省悟過來,再看一眼旁邊也若有所思的小姑子,便搖頭道:“夫君,兩個孩子的婚事真真假假的當不得數。咱們兩府裏的人都清楚。你這樣一辦,豈非要叫輔機當了真?”
“卻也未必見得不做數罷?”高士廉笑道:“當年季晟*在時,便與李淵議過此事。道兩家交好,將來必要結下兒女親事的。雖然說當時輔機年幼,觀音婢也尚未降生。不能就定準了兩個孩子中到底是誰……但有約在先,就是有約在先。以咱們兩家的交情,就是兩個孩子都與李家作了親。也是應當的。”(注,季晟,即長孫兄妹父親長孫晟之字)
高氏倒還罷了,鮮於氏與高士廉多年夫妻,心知向來對李世民與長孫慈這雙小兒女之事,突然出了這態度的原因,多半與前些日子,楊廣突然責難於他有關——朝堂路險,高士廉也不能保得自己就不出事。何況昏君性情不定,昨日還歡喜攜手與你稱兄道弟的,明日便要誅九族滅滿門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若是真到了高士廉被貶那日,高家上下自然是要跟著他走的。但長孫家兩個孩子,卻是長孫晟唯二骨血。若是因此事要受了連累,那別說是高士廉,就是鮮於氏也是於心不忍的。
反過來說,唐國公李淵雖久為昏君所忌,但昏君忌憚了他們一家子這麽久,卻遲遲不敢下手,恰好也說明了唐國公府的根基之深厚。
而這些日子以來,鮮於氏看著那李家二公子行事為人雖然張揚,卻其實是個既有擔當又有手腕的——別的不提,單單說他憑著一己之力就將眼下朝中紅透半邊天的王世充都能給拉下馬來,便足以說明一二。
還有唐國公府前行刺一事中,這孩子的本事能耐,實在是思來叫人驚歎。這樣的人物偏偏對自家這個寶貝甥女兒一片癡情一片真心,那實在是再好不好的。
眼下眼看著朝局將亂,大難將至,雖然她也知道長孫慈心中一點念想,不過是學那些前朝貴女們避世而居。可若天下大亂,又怎會有她一寸土地?
更何況,她身為長孫家嫡女,身份何等貴重,楊廣又怎麽會信得她有此念?就是信了長孫慈一個小孩子居然生出避世而居的念想,又怎麽能容?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臣,莫非王臣。生殺大權尚且由不得自己,何況自由之身?
這麽思前想後一番,鮮於氏倒也明白了高士廉的一番苦心——他不過是想在自己將臨大難前,盡最大所能給自己家人留一點好路子罷了:若是長孫慈嫁入隴西李氏,那麽必然長孫兄妹二人無憂了。
而長孫兄妹二人若是無憂,那,高士廉便是被貶被謫,也總是能夠少了一樁心事,多了一點後靠。
捋清了念頭,她便點頭向著高氏道:“是這個理。說起來過了今年,觀音婢便該行及笄禮了。咱們這為人母、為人舅母的,也的確是該教教她這些事兒了。”
若說高氏剛剛還對自己兄長的打算一頭霧水的話,那現在鮮於氏這麽一提,她便是個傻子也明白了——自家兄長這是想盡辦法,要替自己和孩子們留後路呢!
心裏又是感激又是疑問的,她便向高士廉直接問了話兒:“兄長之前對李家這門親事,本來也是無可無不可的。怎麽今日……”
她與高士廉打小兒便是最親近的,向來沒有隔肚皮的話兒。後來鮮於氏進了門之後,又是個與高氏性子心思最投契的。兩人便更加沒有什麽二樣心思了。是以,當著嫂子的麵兒,她也沒什麽不能問的。
高士廉看看妹妹,又看看夫人,點一點頭,再歎口氣道:“最近皇帝對為兄辦的幾樁事很是不滿,這兩日一直在尋機申斥。隻怕……過些日子,是要找個由頭發了為兄去京外。”
“這不更好?省得天天守著這昏……這不安生的京都,咱們自過咱們的清靜日子。”鮮於氏見丈夫麵露鬱鬱之色,便急忙上勸:“夫君,且容妾身一勸,你可萬不能學那些子愚忠的,竟要做什麽守國護邦之人了。若是皇帝是個好的,便是夫君你不肯盡忠,妾身也不依得。
可這皇帝……實在是不當扶。”
高士廉含笑,拍了拍老妻的手背,安撫地看她一眼:“夫人安心,眼下便是為夫想做個扶國正綱的人,皇帝也是不允的——今上生性多疑又驕功自大,怎麽會容得下為夫這種愛上諫的臣子呢?”
高氏也歎息:“也真不知是造了什麽孽……好好兒的大隋天下,怎麽就成了這個樣子……”
“可不是?要是當年廢太子……”鮮於氏說到此處,突然住口,警惕地左右看看,這才低聲道:“若非當年之事,如今隻怕還是另外一番模樣!”
高士廉見自己老妻枉議前朝舊事,雖有心勸止,可想一想倒也是事實,隻能搖一搖頭,歎息一聲由她說去。
另一邊,高氏也忍不住道:“說起來廢太子,這一次折了唐國公世子麵子的人,可不就是當年告發廢太子的那個嗎?叫……叫什麽來著……”
“段達。”鮮於氏不提此人還好,一提,便是滿臉的氣恨之色:“這賊人是個陰險狡詐的。想當年若非是他,我母家兄弟,也不會吃那般大的虧處……”
“什麽虧處?竟是這廝給舅母惹下的?舅母且請一說,說不得甥兒要替您討個公道回!”
一聲脆當當的話語傳出。三人齊齊外看,卻見一個月白衣袍的長身少年,立在月光中,負手而笑。
“元和?你怎麽來了!”高士廉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