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唐國公府中。
近日天氣漸熱,府中上下也開始用起了冰塊兒。
外府都是些常年在軍中鍛煉的鋼鐵男兒,這些許溫度擱在他們身上隻如牛毛,故而還用得少些。
但內府卻不同。
內府裏多女眷,唐國公又畢竟是國公府邸,少不了些早先在宮中跟著養成了些奢靡性兒的宮裏侍兒。所以難免就有些膽大小侍兒們,借著主人們的由頭,變了法兒地去帳上申領了冰來。
不過這取冰不易,每每勞民。所以李淵屢有明令,禁止府中上下恣意取用。
奈何,嚴令不禁,嚴杜不絕。李淵雖然無奈,但畢竟也不好叫人覺得他苛待下人,隻得由著他們去。
是故唐國公府中,依舊是日日見有人打著主人們的名頭去取冰。而今夜,就偏偏讓李建成撞上了其中一個。
原因還是起在李建成身邊的李鎮城身上。
因為今日午後主人們都入宮去朝拜皇帝,至夜不歸。所以李鎮城便奉命守在宅中,免得再出什麽大禍端。不料他這一守,卻正好逮住了其中一個格外大膽的,竟然馱了整整一木桶出來。
李鎮城見狀,自然是不能與他幹休,當下就拿了他。不料這小家賊膽大包天,看看左右無人,竟然張喝左右,連聲高喊起冤枉,直道是李鎮城逼他偷竊府產出去市集變賣分贓的主謀。如今眼見不得事了,便要殺人滅口。引來無數下人圍觀。
原本若是換作別個人,倒也不會有這事。但這小家賊平日裏在後府那些手腳不淨的下人中,很是有些威風在。加之這些人深知李鎮城是他們大發橫財的最大絆腳石,也知根本不能奈何他多少。但良機在此,若是不多少給他一些好看的,實在非小人所為。
於是一時間,後庭裏便圍滿了人,都指著李鎮城斥罵起來,直言他身為李府家將,卻還要盜賣李府家產,實在有負國公父子二人之德雲雲。
李鎮城軍職在身,也曾受命護宮。何時曾受得這樣侮辱,一時便氣得變色。要待拔劍殺之,又礙於竇夫人治府嚴苛,自己身為家將,此舉不妥。於是便隻拿了他去見竇夫人。
不料今日不趕巧,竇夫人因事外出不在府中,李鎮城一時無奈,卻也不知找誰去解決此事了——說到底,內外有別。這內府之事,便是李淵在,也要問了竇夫人的意思方才能行事。如今竇夫人不在府中,自己又被潑了一身髒水無法自辯。實在是氣悶到不行。
偏巧此時,李建成正在為了楊廣來江都後的防務一個頭,兩個大。煩得怒火攻心。
聽得身邊人傳話兒,便立刻丟下手頭事務往後院裏來。到了院裏,也不分清紅皂白,先將那小家賊一腳踹得老遠,斥罵幾句。以為如此便當了。
不料這一下子,竟是捅了馬蜂窩——原來那小家賊竟非家生的奴仆,而是外雇來的。李建成一腳踹得不是地方,加之長年練武腳力非凡,當下就把這小家賊踹得痛叫一聲昏了過去。
李建成起初還不當回子事,以為不過就是些小事罷了,於是便令左右將他趕下去。不料去抬他的那些奴仆看了之後,都回來慌慌張張地回稟,道那小家賊受了這一腳,似是傷重了。
此時李建成還不以為然——他堂堂唐國公世子,遇上這等刁奴,就是一腳踹死了也無妨。隻叫人送去診治了,便喚著李鎮城離開。
到底李鎮城是唐國公的家生子出身,於是立刻向左右示意,叫他們將此事速速向主母回報。自己跟著為了政務頭大的李建成離開。
不料,主從二人剛剛入了李建成的書房剛說了一盞茶的話頭,就見代江都丞身邊來了人,要傳李建成入官府去與那小家賊對質。
這時,李建成才知道自己那一腳竟斷了那小家賊的後。而那小家賊見自己因此絕子絕孫,當場發了失心瘋,一口咬定是唐國公世子縱仆逞凶,汙害自己良家仆侍還要傷人在後。
代江都丞正是段達。他素與王世充交好,視李淵為眼中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於是便命左右前來帶走了李建成。且還在帶走李建成時,特意絕了唐國公府要為世子備馬就車的請求,一眾士兵,帶著李建成猶如遊街般走在江都大街上。
待到掌燈時分,此事已鬧得沸沸揚揚。“唐國公府世子無故打傷良侍”之事,已傳得滿城皆知。
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李、竇夫妻,還有與唐國公府親近的諸人耳中。李淵與竇夫人怎麽上急著回府查清真相不提,隻說高府之上,也因此事一片嘩然。
高府,花廳中。
“這些子刁奴家賊!偷賣府產就算了,竟然還敢反過來誣陷家主!真是反了天了!”向來溫和好性兒的高士廉得知老友之子受此羞辱,立時氣得漲紫了一張麵皮,咬牙切齒地拍了案子。
旁邊鮮於氏則皺眉問著打聽到了消息前來報信兒的家人:“唐國公世子現在怎樣了?”
“回夫人,世子一切都好。方將聽聞,唐國公已親至江都丞,請回了世子。隻是下午走了那一遭,實在是大折他體麵。現在街上亂七八糟說什麽的都有。”
旁邊高氏聽得這話兒,不由歎息:“毗沙門*這孩子,平素看著雖然跟他父親一樣都是溫吞性子,實則是最心高氣傲的。這麽一番下來,他可怎麽受得住。”(注,毗沙門,李建成的小名,佛門用語中的多聞天王。)
“受不住,也得受。”旁邊長孫無忌突然開腔,慢慢道:“那些人明擺著就是要衝他來的。若是他不受著,隻怕後麵還要有其他動作。”
他這麽一說,倒是勾起高士廉一樁心事來,他轉頭看看廳內,尋不見長孫慈,便向鮮於氏道:“夫人,觀音婢此時何在?”
“她?她此時應該正在自己房裏呢。夫君尋孩子何事?”鮮於氏不解地看著高士廉,突然心中一動道:“莫非……此事與她有關?”
近日天氣漸熱,府中上下也開始用起了冰塊兒。
外府都是些常年在軍中鍛煉的鋼鐵男兒,這些許溫度擱在他們身上隻如牛毛,故而還用得少些。
但內府卻不同。
內府裏多女眷,唐國公又畢竟是國公府邸,少不了些早先在宮中跟著養成了些奢靡性兒的宮裏侍兒。所以難免就有些膽大小侍兒們,借著主人們的由頭,變了法兒地去帳上申領了冰來。
不過這取冰不易,每每勞民。所以李淵屢有明令,禁止府中上下恣意取用。
奈何,嚴令不禁,嚴杜不絕。李淵雖然無奈,但畢竟也不好叫人覺得他苛待下人,隻得由著他們去。
是故唐國公府中,依舊是日日見有人打著主人們的名頭去取冰。而今夜,就偏偏讓李建成撞上了其中一個。
原因還是起在李建成身邊的李鎮城身上。
因為今日午後主人們都入宮去朝拜皇帝,至夜不歸。所以李鎮城便奉命守在宅中,免得再出什麽大禍端。不料他這一守,卻正好逮住了其中一個格外大膽的,竟然馱了整整一木桶出來。
李鎮城見狀,自然是不能與他幹休,當下就拿了他。不料這小家賊膽大包天,看看左右無人,竟然張喝左右,連聲高喊起冤枉,直道是李鎮城逼他偷竊府產出去市集變賣分贓的主謀。如今眼見不得事了,便要殺人滅口。引來無數下人圍觀。
原本若是換作別個人,倒也不會有這事。但這小家賊平日裏在後府那些手腳不淨的下人中,很是有些威風在。加之這些人深知李鎮城是他們大發橫財的最大絆腳石,也知根本不能奈何他多少。但良機在此,若是不多少給他一些好看的,實在非小人所為。
於是一時間,後庭裏便圍滿了人,都指著李鎮城斥罵起來,直言他身為李府家將,卻還要盜賣李府家產,實在有負國公父子二人之德雲雲。
李鎮城軍職在身,也曾受命護宮。何時曾受得這樣侮辱,一時便氣得變色。要待拔劍殺之,又礙於竇夫人治府嚴苛,自己身為家將,此舉不妥。於是便隻拿了他去見竇夫人。
不料今日不趕巧,竇夫人因事外出不在府中,李鎮城一時無奈,卻也不知找誰去解決此事了——說到底,內外有別。這內府之事,便是李淵在,也要問了竇夫人的意思方才能行事。如今竇夫人不在府中,自己又被潑了一身髒水無法自辯。實在是氣悶到不行。
偏巧此時,李建成正在為了楊廣來江都後的防務一個頭,兩個大。煩得怒火攻心。
聽得身邊人傳話兒,便立刻丟下手頭事務往後院裏來。到了院裏,也不分清紅皂白,先將那小家賊一腳踹得老遠,斥罵幾句。以為如此便當了。
不料這一下子,竟是捅了馬蜂窩——原來那小家賊竟非家生的奴仆,而是外雇來的。李建成一腳踹得不是地方,加之長年練武腳力非凡,當下就把這小家賊踹得痛叫一聲昏了過去。
李建成起初還不當回子事,以為不過就是些小事罷了,於是便令左右將他趕下去。不料去抬他的那些奴仆看了之後,都回來慌慌張張地回稟,道那小家賊受了這一腳,似是傷重了。
此時李建成還不以為然——他堂堂唐國公世子,遇上這等刁奴,就是一腳踹死了也無妨。隻叫人送去診治了,便喚著李鎮城離開。
到底李鎮城是唐國公的家生子出身,於是立刻向左右示意,叫他們將此事速速向主母回報。自己跟著為了政務頭大的李建成離開。
不料,主從二人剛剛入了李建成的書房剛說了一盞茶的話頭,就見代江都丞身邊來了人,要傳李建成入官府去與那小家賊對質。
這時,李建成才知道自己那一腳竟斷了那小家賊的後。而那小家賊見自己因此絕子絕孫,當場發了失心瘋,一口咬定是唐國公世子縱仆逞凶,汙害自己良家仆侍還要傷人在後。
代江都丞正是段達。他素與王世充交好,視李淵為眼中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於是便命左右前來帶走了李建成。且還在帶走李建成時,特意絕了唐國公府要為世子備馬就車的請求,一眾士兵,帶著李建成猶如遊街般走在江都大街上。
待到掌燈時分,此事已鬧得沸沸揚揚。“唐國公府世子無故打傷良侍”之事,已傳得滿城皆知。
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李、竇夫妻,還有與唐國公府親近的諸人耳中。李淵與竇夫人怎麽上急著回府查清真相不提,隻說高府之上,也因此事一片嘩然。
高府,花廳中。
“這些子刁奴家賊!偷賣府產就算了,竟然還敢反過來誣陷家主!真是反了天了!”向來溫和好性兒的高士廉得知老友之子受此羞辱,立時氣得漲紫了一張麵皮,咬牙切齒地拍了案子。
旁邊鮮於氏則皺眉問著打聽到了消息前來報信兒的家人:“唐國公世子現在怎樣了?”
“回夫人,世子一切都好。方將聽聞,唐國公已親至江都丞,請回了世子。隻是下午走了那一遭,實在是大折他體麵。現在街上亂七八糟說什麽的都有。”
旁邊高氏聽得這話兒,不由歎息:“毗沙門*這孩子,平素看著雖然跟他父親一樣都是溫吞性子,實則是最心高氣傲的。這麽一番下來,他可怎麽受得住。”(注,毗沙門,李建成的小名,佛門用語中的多聞天王。)
“受不住,也得受。”旁邊長孫無忌突然開腔,慢慢道:“那些人明擺著就是要衝他來的。若是他不受著,隻怕後麵還要有其他動作。”
他這麽一說,倒是勾起高士廉一樁心事來,他轉頭看看廳內,尋不見長孫慈,便向鮮於氏道:“夫人,觀音婢此時何在?”
“她?她此時應該正在自己房裏呢。夫君尋孩子何事?”鮮於氏不解地看著高士廉,突然心中一動道:“莫非……此事與她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