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我的奇葩相親史(五)
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 作者:夕夜之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記一個聽媽媽話的相親男。
聽媽媽的話不是問題,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是誰。
閉上眼睛,他的形象就浮現在我的腦海,他穿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個子小小也瘦瘦的,隻要我一看向他,他就要後退幾步躲到媽媽後麵。他媽媽讓他跟我說話,他更是要低頭害羞,糾結幾分鍾也沒有蹦出來一句完整的話。
“你帶著她去附近轉轉吧,你們年輕人多聊聊。”她媽媽看著他,瘋狂示意,讓他主動一點,可是他還是隻顧著害羞,我都急得不行,話到嘴邊,差點喊出來:你跟我走吧。可是還是咽了一下口水,吞回去了。
“讓人家喝水呀,你不是買水了嗎?”
“哦哦,喝水吧,我去拿。”
趁著他去拿水,他媽媽又在極力推薦他,“我家孩子比較靦腆,平時不愛說話,人特別好,也很勤奮,車都是他自己買的,我都沒管他,特別懂事。”
我媽當然也不甘示弱,又是誇我懂事、孝順,又是誇我努力工作,跟小時候鄰居見麵炫耀的內容也不差多少。
小時候見到鄰居,大人都會以讓孩子“叫阿姨,叫叔叔,叫爺爺,叫奶奶”為開場,然後大人就接棒開始誇對方的孩子:“長高了、變胖了、懂事了、考試又拿第一了”,然後就開始借著對方家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不行,學習沒你家的好。”“哎呀,還是你家孩子省心,我們這個調皮,讓我不少操心。”
對方家長也不傻,當然不能真的跟著對方貶低人家的孩子,否則都是寶貝疙瘩,說多了家長也是要翻臉的。“哎呀,你家孩子算好了,你不知道誰家的那個,才真是不懂事,前兩天請家長了。”
找到共同攻擊的對象,可算解救了彼此,接下來就是一起批判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反正不是自己的,怎麽誇張怎麽說,真真假假,反正說著痛快就行。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全都是好孩子。
真是尷尬,拿水不過兩步路的事,竟然也拿了一個世紀。
“喝水吧。”
“不用了,我不渴,給阿姨吧。”他遞過來一瓶,可我是真的不渴。
“阿姨也不渴,你們喝吧。”
“要不你們兩個年輕人去說話吧。”
“嗯,好的阿姨,那我們先走了。”我實在不喜歡墨跡的性格,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暗示我們可以走了。可是他還是躲在媽媽後麵,扭扭捏捏的不舍得離開。
“走吧,我們走路還是……”
“要不坐車吧。”好啊,看你開車要去哪裏。下來走走不是更方便聊天嗎,開著車怎麽分散注意力聊天,是讓我看看你開的是什麽車嗎?
我其實不是很在意物質條件,隻是小時候窮怕了,不想繼續過苦日子,隻要我的錢夠吃夠喝夠出去玩就行。我不講究用名牌,穿名牌,這種東西追求起來沒有盡頭,適合自己才最重要。我對相親對象的要求也就是有持續穩定的收入,有應對挫折的積蓄,至於房子和車子,有的話更好,沒有也沒關係。所以我真的不在意相親對象開什麽車,如果刻意炫耀,也就沒什麽意思了。
坐上車之後,也就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聊工作,他又要顧著開車,又要聽我說話,自然沒辦法太投入,我也心不在焉的應付過去。他可能看到這樣說話實在不方便,就把車停到了路邊,“你平時上班怎麽去啊?”
“我都是坐地鐵,騎單車幾個路口就到了地鐵站,出站就是公司,很方便。”
“哦哦,那還不算太辛苦。”
聊天幾度陷入尷尬,我實在不想耽誤時間了,“我們回去吧。”
“好,那走吧。等一下,我先跟我媽打個電話。”
哇哦,我真的是驚呆了。離開之前磨磨蹭蹭,回去之前要跟媽媽報告,知道的是說你孝順,要接著媽媽回家,不知道的還以為離開媽媽一會就不行了呢。
下了車之後,他的媽媽和介紹人都已經站在了約定的地方,還是阿姨先開的口,“要不一起吃飯吧。”
我趕緊拒絕,這會是什麽奇怪的場麵,不敢想象,“不用了阿姨,我晚上還有事。”
我媽看出來我不樂意,連忙解釋,“就是,就是,不用了,讓他們年輕人自己聯係吧,咱們不用管那麽多。”
“哎呦,怪不好意思的,今天比較倉促,要不還是一起吃飯吧。”
“不用,不用,太客氣了,你們先走吧,大老遠跑一趟,實在是費心了。”
“阿姨再見!”我趕緊結束見麵,再聊下去又有什麽意義,車軲轆話,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句,真的好沒意思。
回來之後媽媽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還不夠明顯嘛?況且他還有一點小小的肢體方麵的問題,我說了媽媽也不信,隻能學給她看,她半信半疑,暫且放過我了。
其實很多次相親都是這樣,從頭尷尬到尾。但是我隻要去,媽媽就會有一點希望,隻要不去,媽媽就會絕望。我真的很無奈,媽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而我又給不了她想要的。
我知道,如果不是媽媽一直找資源給我相親,我連半個男生的麵都見不到,哪裏還有資格挑三揀四,為了我她操碎了心。可是,我隻是想讓她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給自己添置幾身新衣服,跟著朋友跳個廣場舞,旅個遊,上個老年大學,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不是現在覺得媽媽煩,才有了這些念頭,才跟她說這些話的,我一直都很鼓勵媽媽二婚,一直都鼓勵她出去玩的呀。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很寶貴,也很短暫,為了自己活吧。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我的隻不過跟大部分人不一樣而已。
聽媽媽的話不是問題,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是誰。
閉上眼睛,他的形象就浮現在我的腦海,他穿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個子小小也瘦瘦的,隻要我一看向他,他就要後退幾步躲到媽媽後麵。他媽媽讓他跟我說話,他更是要低頭害羞,糾結幾分鍾也沒有蹦出來一句完整的話。
“你帶著她去附近轉轉吧,你們年輕人多聊聊。”她媽媽看著他,瘋狂示意,讓他主動一點,可是他還是隻顧著害羞,我都急得不行,話到嘴邊,差點喊出來:你跟我走吧。可是還是咽了一下口水,吞回去了。
“讓人家喝水呀,你不是買水了嗎?”
“哦哦,喝水吧,我去拿。”
趁著他去拿水,他媽媽又在極力推薦他,“我家孩子比較靦腆,平時不愛說話,人特別好,也很勤奮,車都是他自己買的,我都沒管他,特別懂事。”
我媽當然也不甘示弱,又是誇我懂事、孝順,又是誇我努力工作,跟小時候鄰居見麵炫耀的內容也不差多少。
小時候見到鄰居,大人都會以讓孩子“叫阿姨,叫叔叔,叫爺爺,叫奶奶”為開場,然後大人就接棒開始誇對方的孩子:“長高了、變胖了、懂事了、考試又拿第一了”,然後就開始借著對方家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不行,學習沒你家的好。”“哎呀,還是你家孩子省心,我們這個調皮,讓我不少操心。”
對方家長也不傻,當然不能真的跟著對方貶低人家的孩子,否則都是寶貝疙瘩,說多了家長也是要翻臉的。“哎呀,你家孩子算好了,你不知道誰家的那個,才真是不懂事,前兩天請家長了。”
找到共同攻擊的對象,可算解救了彼此,接下來就是一起批判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反正不是自己的,怎麽誇張怎麽說,真真假假,反正說著痛快就行。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全都是好孩子。
真是尷尬,拿水不過兩步路的事,竟然也拿了一個世紀。
“喝水吧。”
“不用了,我不渴,給阿姨吧。”他遞過來一瓶,可我是真的不渴。
“阿姨也不渴,你們喝吧。”
“要不你們兩個年輕人去說話吧。”
“嗯,好的阿姨,那我們先走了。”我實在不喜歡墨跡的性格,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暗示我們可以走了。可是他還是躲在媽媽後麵,扭扭捏捏的不舍得離開。
“走吧,我們走路還是……”
“要不坐車吧。”好啊,看你開車要去哪裏。下來走走不是更方便聊天嗎,開著車怎麽分散注意力聊天,是讓我看看你開的是什麽車嗎?
我其實不是很在意物質條件,隻是小時候窮怕了,不想繼續過苦日子,隻要我的錢夠吃夠喝夠出去玩就行。我不講究用名牌,穿名牌,這種東西追求起來沒有盡頭,適合自己才最重要。我對相親對象的要求也就是有持續穩定的收入,有應對挫折的積蓄,至於房子和車子,有的話更好,沒有也沒關係。所以我真的不在意相親對象開什麽車,如果刻意炫耀,也就沒什麽意思了。
坐上車之後,也就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聊工作,他又要顧著開車,又要聽我說話,自然沒辦法太投入,我也心不在焉的應付過去。他可能看到這樣說話實在不方便,就把車停到了路邊,“你平時上班怎麽去啊?”
“我都是坐地鐵,騎單車幾個路口就到了地鐵站,出站就是公司,很方便。”
“哦哦,那還不算太辛苦。”
聊天幾度陷入尷尬,我實在不想耽誤時間了,“我們回去吧。”
“好,那走吧。等一下,我先跟我媽打個電話。”
哇哦,我真的是驚呆了。離開之前磨磨蹭蹭,回去之前要跟媽媽報告,知道的是說你孝順,要接著媽媽回家,不知道的還以為離開媽媽一會就不行了呢。
下了車之後,他的媽媽和介紹人都已經站在了約定的地方,還是阿姨先開的口,“要不一起吃飯吧。”
我趕緊拒絕,這會是什麽奇怪的場麵,不敢想象,“不用了阿姨,我晚上還有事。”
我媽看出來我不樂意,連忙解釋,“就是,就是,不用了,讓他們年輕人自己聯係吧,咱們不用管那麽多。”
“哎呦,怪不好意思的,今天比較倉促,要不還是一起吃飯吧。”
“不用,不用,太客氣了,你們先走吧,大老遠跑一趟,實在是費心了。”
“阿姨再見!”我趕緊結束見麵,再聊下去又有什麽意義,車軲轆話,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句,真的好沒意思。
回來之後媽媽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還不夠明顯嘛?況且他還有一點小小的肢體方麵的問題,我說了媽媽也不信,隻能學給她看,她半信半疑,暫且放過我了。
其實很多次相親都是這樣,從頭尷尬到尾。但是我隻要去,媽媽就會有一點希望,隻要不去,媽媽就會絕望。我真的很無奈,媽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而我又給不了她想要的。
我知道,如果不是媽媽一直找資源給我相親,我連半個男生的麵都見不到,哪裏還有資格挑三揀四,為了我她操碎了心。可是,我隻是想讓她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給自己添置幾身新衣服,跟著朋友跳個廣場舞,旅個遊,上個老年大學,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不是現在覺得媽媽煩,才有了這些念頭,才跟她說這些話的,我一直都很鼓勵媽媽二婚,一直都鼓勵她出去玩的呀。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很寶貴,也很短暫,為了自己活吧。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我的隻不過跟大部分人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