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的奇葩相親史(六)
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 作者:夕夜之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記我未來的,一定會到的初戀。
本來以為寫奇葩的相親史能寫好多好多章呢,可是寫到現在已經詞窮了。他們已經從我的人生中消失了,也刪除了,實在不想、也確實回憶不起來更多的事情。反正每次都很奇葩,每次都無疾而終就對了。
我是很挑剔,我是很自私,我是很害怕,我是很糾結,可是我已經這麽活了三十年了呀,這種活法是環境造就的,是生活教給我的,也是我自己選擇的,我沒有推卸責任。可是我已經適應了,也在這種活法中找到了快樂的方法,為什麽現在又要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改變呢?
之前我沒的選,現在我隻想做我自己。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麽活著,就想長大,以為長大了就沒有煩惱。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要學習,隻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再後來,終於發現有一樣東西能買到小時候渴望的一切,所以為了得到它、永遠不失去它而活。
當我們努力賺錢的時候,就會覺得很辛苦,就想買買買犒勞自己,買買買之後發現錢不夠,隻能更努力的賺錢,然後就是更辛苦,更想買買買。這個是怪圈,就像肥胖是工傷的一種,買買買也是。
可是現在,稍微有點時間,我都會停下來想想,我需要那麽多支口紅嗎,我需要那麽多包嗎,我需要那麽多隻穿一次就再也不想看見的衣服嗎?我們在買買買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買了它就能得到想要的那種“感覺”,可是到手了之後才發現,“感覺”早已經轉移到了其他的東西身上,我們隻能繼續追尋。
我曾經想過,這種追尋跟缺乏愛是不是相關,能不能通過其他的人際關係得到彌補。我沒有的答案,但是我始終堅信,如果心裏的那份愛溫暖不了自己,也無法感動別人,再多姿多彩的人際交往也是虛無。所以,我一直都在花時間溫暖自己,也不算是錯吧?
我在最該依賴和信賴別人的時候,封閉自己,隔絕了幫助,也隔絕了傷害;而在可以獨立、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又要求我去依賴其他人,打開自己,這對我來說是不是太難了呢?是不是太苛刻了呢?
我現在做不到。
我需要一點點時間,需要慢一點點,需要後退一點點。甚至需要退化到小時候,把我對你的思念寫出來,把我的委屈和糾結寫出來,把我脆弱的一麵讓更多人知道,我得適應有人關心我,有人關注我,有人感同身受。
這也算是打開自己的第一步吧。
人生的路就像走在一台跑步機上,跑步機的前方有很多按鈕,有爬坡的,有增速的,有變頻的,總讓人有一種錯覺,好像我們可以自己控製速度,自己選擇頻道,人生一切盡在掌握。可是一旦按下啟動鍵,所有的一切都不由你決定。
當你累了,想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後麵的人虎視眈眈,他們巴不得你趕緊下來,騰出一條“道路”,他們正好取而代之。
當你堅持不下去,想按下停止鍵的時候,前麵所積累的一切都將清零,轉身離開也將一無所有;每個人都想在自己的人生跑到上留下足夠多的印跡,停留足夠多的時間,但是停止也就意味著前功盡棄。
當你想減速的時候,你發現旁邊的人都跑的比你快,你驚慌,你手足無措,你不敢停下來,隻能繼續前進;你不甘落於人後,於是你用生命透支。
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跑步機正中間有一個紅色按鈕,它是緊急停止的按鍵,也是危急時刻保護自己的法寶,可是很少有人有勇氣摁下。有些人是因為沒有發現,有些人發現了卻不敢摁。我們都太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也缺乏應對緊急情況的方法。其實,我們除了前進,還可以後退。退到一個安全的、舒適的、足以保護自己的地方,整裝待發,從零開始。
這兩年,我發現了我可以選擇停止,所以一直在後退,但又何嚐不是一種打開呢。
我正在從被逼迫的人生軌道,停下來,繞道趕往我想要去的地方。這意味著我要放棄之前的積累,放棄愛我的人對我的期望,放棄支持我走到這裏的一切,這不容易,更不容易成功,但是我決定試試。
至於我的初戀什麽時候到來,都已經變得不那麽重要。我不是為了他變的更好,我是為了自己。
我對愛情永遠都會有幻想,永遠都不會放棄讓自己更加幸福,我期待愛情的到來。就像我幻想過很多種模型的男朋友,溫柔的,霸道的,強詞奪理的,敏感多疑的,想象在各種情境下,如果他在場的話,會有什麽反應。比如我第一次做手術,第一次換工作,第一次跟別人吵架,第一次嚎啕大哭,我都會想,如果他在的話他會怎麽樣,會理解我、保護我、支持我嗎?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可是我到現在都想象不到他的樣子,好像在暗示我,他隻是我的一個幻想一樣,不可能成為現實。
我好像應該停止幻想,到生活中去接觸、去了解、去發展,可是我喜歡的,我不敢,我不喜歡的,我覺得不值。就這樣,一來二去,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什麽樣的人。
爸,你放心吧,自從我知道自己很平凡之後,我就知道了:上天沒有為我量身定做一個男朋友,各種脾氣、性格、星座、血型都完美匹配,也沒有為我打開一條綠色通道,不用經曆渣男就遇到真愛。路得自己走,人得自己遇。
道理我已經懂了,路就慢慢走吧。
我不怕花時間,我願意用一生時間,換與他的不期而遇,不在於年齡,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多久我都可以。
本來以為寫奇葩的相親史能寫好多好多章呢,可是寫到現在已經詞窮了。他們已經從我的人生中消失了,也刪除了,實在不想、也確實回憶不起來更多的事情。反正每次都很奇葩,每次都無疾而終就對了。
我是很挑剔,我是很自私,我是很害怕,我是很糾結,可是我已經這麽活了三十年了呀,這種活法是環境造就的,是生活教給我的,也是我自己選擇的,我沒有推卸責任。可是我已經適應了,也在這種活法中找到了快樂的方法,為什麽現在又要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改變呢?
之前我沒的選,現在我隻想做我自己。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麽活著,就想長大,以為長大了就沒有煩惱。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要學習,隻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再後來,終於發現有一樣東西能買到小時候渴望的一切,所以為了得到它、永遠不失去它而活。
當我們努力賺錢的時候,就會覺得很辛苦,就想買買買犒勞自己,買買買之後發現錢不夠,隻能更努力的賺錢,然後就是更辛苦,更想買買買。這個是怪圈,就像肥胖是工傷的一種,買買買也是。
可是現在,稍微有點時間,我都會停下來想想,我需要那麽多支口紅嗎,我需要那麽多包嗎,我需要那麽多隻穿一次就再也不想看見的衣服嗎?我們在買買買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買了它就能得到想要的那種“感覺”,可是到手了之後才發現,“感覺”早已經轉移到了其他的東西身上,我們隻能繼續追尋。
我曾經想過,這種追尋跟缺乏愛是不是相關,能不能通過其他的人際關係得到彌補。我沒有的答案,但是我始終堅信,如果心裏的那份愛溫暖不了自己,也無法感動別人,再多姿多彩的人際交往也是虛無。所以,我一直都在花時間溫暖自己,也不算是錯吧?
我在最該依賴和信賴別人的時候,封閉自己,隔絕了幫助,也隔絕了傷害;而在可以獨立、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又要求我去依賴其他人,打開自己,這對我來說是不是太難了呢?是不是太苛刻了呢?
我現在做不到。
我需要一點點時間,需要慢一點點,需要後退一點點。甚至需要退化到小時候,把我對你的思念寫出來,把我的委屈和糾結寫出來,把我脆弱的一麵讓更多人知道,我得適應有人關心我,有人關注我,有人感同身受。
這也算是打開自己的第一步吧。
人生的路就像走在一台跑步機上,跑步機的前方有很多按鈕,有爬坡的,有增速的,有變頻的,總讓人有一種錯覺,好像我們可以自己控製速度,自己選擇頻道,人生一切盡在掌握。可是一旦按下啟動鍵,所有的一切都不由你決定。
當你累了,想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後麵的人虎視眈眈,他們巴不得你趕緊下來,騰出一條“道路”,他們正好取而代之。
當你堅持不下去,想按下停止鍵的時候,前麵所積累的一切都將清零,轉身離開也將一無所有;每個人都想在自己的人生跑到上留下足夠多的印跡,停留足夠多的時間,但是停止也就意味著前功盡棄。
當你想減速的時候,你發現旁邊的人都跑的比你快,你驚慌,你手足無措,你不敢停下來,隻能繼續前進;你不甘落於人後,於是你用生命透支。
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跑步機正中間有一個紅色按鈕,它是緊急停止的按鍵,也是危急時刻保護自己的法寶,可是很少有人有勇氣摁下。有些人是因為沒有發現,有些人發現了卻不敢摁。我們都太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也缺乏應對緊急情況的方法。其實,我們除了前進,還可以後退。退到一個安全的、舒適的、足以保護自己的地方,整裝待發,從零開始。
這兩年,我發現了我可以選擇停止,所以一直在後退,但又何嚐不是一種打開呢。
我正在從被逼迫的人生軌道,停下來,繞道趕往我想要去的地方。這意味著我要放棄之前的積累,放棄愛我的人對我的期望,放棄支持我走到這裏的一切,這不容易,更不容易成功,但是我決定試試。
至於我的初戀什麽時候到來,都已經變得不那麽重要。我不是為了他變的更好,我是為了自己。
我對愛情永遠都會有幻想,永遠都不會放棄讓自己更加幸福,我期待愛情的到來。就像我幻想過很多種模型的男朋友,溫柔的,霸道的,強詞奪理的,敏感多疑的,想象在各種情境下,如果他在場的話,會有什麽反應。比如我第一次做手術,第一次換工作,第一次跟別人吵架,第一次嚎啕大哭,我都會想,如果他在的話他會怎麽樣,會理解我、保護我、支持我嗎?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可是我到現在都想象不到他的樣子,好像在暗示我,他隻是我的一個幻想一樣,不可能成為現實。
我好像應該停止幻想,到生活中去接觸、去了解、去發展,可是我喜歡的,我不敢,我不喜歡的,我覺得不值。就這樣,一來二去,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什麽樣的人。
爸,你放心吧,自從我知道自己很平凡之後,我就知道了:上天沒有為我量身定做一個男朋友,各種脾氣、性格、星座、血型都完美匹配,也沒有為我打開一條綠色通道,不用經曆渣男就遇到真愛。路得自己走,人得自己遇。
道理我已經懂了,路就慢慢走吧。
我不怕花時間,我願意用一生時間,換與他的不期而遇,不在於年齡,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多久我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