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青明煩躁的一甩袖子,走到窗邊遠眺黑燈瞎火的遠方。
應征走過來,在這邊木榻上躺下身,說:“去睡吧!他有分寸。”
尉遲青明歎了口氣,轉身看見應征已經躺下,走過來兩步問:“哎,你怎麽跑這裏來了?”
應征一條胳膊曲起枕在腦後,閉眼調侃:“你去床上睡吧!我真怕你半夜想不開,從窗子飛出去闖禍,將我外甥劫持了,他如今好歹是朝廷官員。”
尉遲青明氣結:“你!”
樺緔忘了怎麽回去的,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辰時四刻。
玄旌侯要押送這些作妖的惡人回長安,還有要事處理,耽擱不起。與樺緔說好,不相送了。
陸珣郢不能沒有軍令就率領這麽多衛兵跟隨公主去海州,所以整兵先回了袁州。走之前,還挑了五十名勇猛的士兵跟在公主身邊,護送她北上去接太妃。
十二衛是跟著齊大人來的,本來是要保護公主回袁州的,如今公主要去接太妃,他們也不知該怎麽行動。清早,齊大人還收到辛將軍的來信,正押送王慶蘊一夥先回長安了。
幾日前,王慶蘊接到老爺子王鈺嵩的密信。長樂公主取走了杜家存於商行的密信。隻看到這一句,就驚出了一身冷汗。當年之所以非要置顧、杜兩家於死地,就是因為禦史大夫顧鴻雁與尚書令杜堯楨暗中調查他們的政務。若是不先下手為強,滅門的可就是王家了!
上奏的劄子中加上施家是太子的意思,當年,顧琰曦匆匆出宮,在皇城門口被自家兄長一把拉住,聊了好一會兒,在場的還有杜家大郎杜謙行、施家三郎。重顯太子被陸銘遠誤導,以為顧三公子與他們說了冷宮之事。當然,這隱情王家是不知曉的,陸銘遠也不可能告訴他們,陸太後與重顯太子的事,隻能爛在肚子裏。
至於江家,是明皇的心病,赫赫戰功卻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功高蓋主便是不可饒恕的罪。
王慶蘊閱完加急信,急得沒了章法,事關重大,關係著王家的生死。若是證據被送到皇城,那可就全完了。畢竟當年的冤案,王家可是主謀之一。王慶蘊打聽到附近有橫行霸道的山賊,連地方官員都拿他們沒轍,便重金收買為他所用。沿著通往鏡州的官道尋找公主下落,公主沒尋到,卻意外發現侍衛長羅廷旭的蹤跡。
羅廷旭帶著幾名侍衛護送證據趕往長安,那證據是假的,無非是為了分散長安那邊的注意力。好讓真正的證據順利送到天家手中,同時也保護顧琰曦與顧笙歌兄妹二人的身份不被陸銘遠他們發現,才想了這麽個法子。
樺緔與羅廷旭兵分兩路,羅侍衛帶著假證據去長安,樺緔則帶著假證據回袁州。
羅廷旭哪能抵擋山賊的追殺,多虧尉遲公子相助,緊要關頭又等到了辛將軍率領的十二衛。官民同心,合力剿匪,大獲全勝。
同時,連翹帶著公主府的侍衛也趕過來與樺緔他們會合。一見麵,連翹便紅了眼眶,第一次在樺緔麵前露出這樣情緒激動的模樣。
“我好好的,別擔心。”樺緔知道連翹的意思,從長安日夜兼程趕過來,一身疲憊,風塵仆仆。
連翹握著樺緔的手上下打量,問:“公主,傷到了沒有?”
“沒有,我沒事。”樺緔淺淺一笑,讓她放心。
小乙在門口就跟連翹說起他們遭遇刺殺的事,提醒她不要在公主麵前提起,想起涇王遇險,免得再悲痛落淚。
連翹一邊梳洗,一邊問:“公主,剛剛我好像看到了齊大人?”
“。。。”樺緔放下書,坐在那裏不語,原來他還沒走。
當天中午,他們便啟程上路,既然他要送她,那她早些趕到姨母那裏,他便能放心回長安。等去了鏡州,還能走水路。
第三日清早,要啟程之前,他過來道別。
“送公主到洪州,臣便離開。”還有半日的路程,其實也很快。
“。。。好。”樺緔望著他,低聲回道。
明亮的日光普照,她坐在馬車中,最後看一眼英俊的麵容。劍眉斜飛入鬢,黑眸幽沉深邃,輪廓分明,風姿卓然,還是那樣悅目。
他凝睇她,像是有話要說,卻最終什麽都沒有說。風吹起武服下擺,迎風飛揚,俊逸翩翩,畫麵變得生動起來。
“公主珍重。”良晌,他朝她彎身作揖。舉手投足間帶著一份從容瀟灑,再配上英俊的麵容,依然是風流人物。
“大人珍重。”樺緔頷首回道。
她沒有再抬頭看他,放開攥握的簾子,遮擋了車外深邃的目光。
馬車搖晃起來,伴著陣陣鈴聲,啟程前往鏡州。途中會經過洪州,他說在那裏分別。
連翹什麽也沒說,將帕子擺在樺緔麵前的小方桌上。樺緔手中捧了本書,可是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看見手帕,後知後覺的抬手抹臉,一片濡濕。
沒發現的時候還好,這會兒真跟斷了線的珠子,一顆顆滾落。樺緔拿起絲帕,低頭擦拭眼淚。她覺得自己心情並沒有太大起伏,但看看半濕的帕子,恐怕沒人會相信。
他離開後的傍晚,天下起雨,又急又大,自然無法再趕路,便在縣城中休息。
連翹走到窗邊看了會兒,然後回到圓桌前,對著正看書的公主說:“瞧這天不知要陰沉多久。”
“是啊!”樺緔回了神,隨口回答。
樺緔老走神,也不知自己在想什麽,一頁書看了快一個時辰了,還沒有翻頁。
“現在是大閘蟹正肥美的時候,不如去鄱陽湖品品,正好給戚夫人帶些,嚐嚐鮮。”連翹提議。
“好。”樺緔興致不高。
涇王薨,齊大人也離開了,連翹擔心,所以才提議。
樺緔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走到窗邊,有水氣撲麵而來,清爽帶著一絲寒冷。聽雨水拍打在灰瓦白牆上的響聲,看遠方一片水汽氤氳的景象,好像一幅雲霧繚繞的山水墨畫。樺緔在‘畫’前駐足,又一次走了神。
應征走過來,在這邊木榻上躺下身,說:“去睡吧!他有分寸。”
尉遲青明歎了口氣,轉身看見應征已經躺下,走過來兩步問:“哎,你怎麽跑這裏來了?”
應征一條胳膊曲起枕在腦後,閉眼調侃:“你去床上睡吧!我真怕你半夜想不開,從窗子飛出去闖禍,將我外甥劫持了,他如今好歹是朝廷官員。”
尉遲青明氣結:“你!”
樺緔忘了怎麽回去的,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辰時四刻。
玄旌侯要押送這些作妖的惡人回長安,還有要事處理,耽擱不起。與樺緔說好,不相送了。
陸珣郢不能沒有軍令就率領這麽多衛兵跟隨公主去海州,所以整兵先回了袁州。走之前,還挑了五十名勇猛的士兵跟在公主身邊,護送她北上去接太妃。
十二衛是跟著齊大人來的,本來是要保護公主回袁州的,如今公主要去接太妃,他們也不知該怎麽行動。清早,齊大人還收到辛將軍的來信,正押送王慶蘊一夥先回長安了。
幾日前,王慶蘊接到老爺子王鈺嵩的密信。長樂公主取走了杜家存於商行的密信。隻看到這一句,就驚出了一身冷汗。當年之所以非要置顧、杜兩家於死地,就是因為禦史大夫顧鴻雁與尚書令杜堯楨暗中調查他們的政務。若是不先下手為強,滅門的可就是王家了!
上奏的劄子中加上施家是太子的意思,當年,顧琰曦匆匆出宮,在皇城門口被自家兄長一把拉住,聊了好一會兒,在場的還有杜家大郎杜謙行、施家三郎。重顯太子被陸銘遠誤導,以為顧三公子與他們說了冷宮之事。當然,這隱情王家是不知曉的,陸銘遠也不可能告訴他們,陸太後與重顯太子的事,隻能爛在肚子裏。
至於江家,是明皇的心病,赫赫戰功卻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功高蓋主便是不可饒恕的罪。
王慶蘊閱完加急信,急得沒了章法,事關重大,關係著王家的生死。若是證據被送到皇城,那可就全完了。畢竟當年的冤案,王家可是主謀之一。王慶蘊打聽到附近有橫行霸道的山賊,連地方官員都拿他們沒轍,便重金收買為他所用。沿著通往鏡州的官道尋找公主下落,公主沒尋到,卻意外發現侍衛長羅廷旭的蹤跡。
羅廷旭帶著幾名侍衛護送證據趕往長安,那證據是假的,無非是為了分散長安那邊的注意力。好讓真正的證據順利送到天家手中,同時也保護顧琰曦與顧笙歌兄妹二人的身份不被陸銘遠他們發現,才想了這麽個法子。
樺緔與羅廷旭兵分兩路,羅侍衛帶著假證據去長安,樺緔則帶著假證據回袁州。
羅廷旭哪能抵擋山賊的追殺,多虧尉遲公子相助,緊要關頭又等到了辛將軍率領的十二衛。官民同心,合力剿匪,大獲全勝。
同時,連翹帶著公主府的侍衛也趕過來與樺緔他們會合。一見麵,連翹便紅了眼眶,第一次在樺緔麵前露出這樣情緒激動的模樣。
“我好好的,別擔心。”樺緔知道連翹的意思,從長安日夜兼程趕過來,一身疲憊,風塵仆仆。
連翹握著樺緔的手上下打量,問:“公主,傷到了沒有?”
“沒有,我沒事。”樺緔淺淺一笑,讓她放心。
小乙在門口就跟連翹說起他們遭遇刺殺的事,提醒她不要在公主麵前提起,想起涇王遇險,免得再悲痛落淚。
連翹一邊梳洗,一邊問:“公主,剛剛我好像看到了齊大人?”
“。。。”樺緔放下書,坐在那裏不語,原來他還沒走。
當天中午,他們便啟程上路,既然他要送她,那她早些趕到姨母那裏,他便能放心回長安。等去了鏡州,還能走水路。
第三日清早,要啟程之前,他過來道別。
“送公主到洪州,臣便離開。”還有半日的路程,其實也很快。
“。。。好。”樺緔望著他,低聲回道。
明亮的日光普照,她坐在馬車中,最後看一眼英俊的麵容。劍眉斜飛入鬢,黑眸幽沉深邃,輪廓分明,風姿卓然,還是那樣悅目。
他凝睇她,像是有話要說,卻最終什麽都沒有說。風吹起武服下擺,迎風飛揚,俊逸翩翩,畫麵變得生動起來。
“公主珍重。”良晌,他朝她彎身作揖。舉手投足間帶著一份從容瀟灑,再配上英俊的麵容,依然是風流人物。
“大人珍重。”樺緔頷首回道。
她沒有再抬頭看他,放開攥握的簾子,遮擋了車外深邃的目光。
馬車搖晃起來,伴著陣陣鈴聲,啟程前往鏡州。途中會經過洪州,他說在那裏分別。
連翹什麽也沒說,將帕子擺在樺緔麵前的小方桌上。樺緔手中捧了本書,可是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看見手帕,後知後覺的抬手抹臉,一片濡濕。
沒發現的時候還好,這會兒真跟斷了線的珠子,一顆顆滾落。樺緔拿起絲帕,低頭擦拭眼淚。她覺得自己心情並沒有太大起伏,但看看半濕的帕子,恐怕沒人會相信。
他離開後的傍晚,天下起雨,又急又大,自然無法再趕路,便在縣城中休息。
連翹走到窗邊看了會兒,然後回到圓桌前,對著正看書的公主說:“瞧這天不知要陰沉多久。”
“是啊!”樺緔回了神,隨口回答。
樺緔老走神,也不知自己在想什麽,一頁書看了快一個時辰了,還沒有翻頁。
“現在是大閘蟹正肥美的時候,不如去鄱陽湖品品,正好給戚夫人帶些,嚐嚐鮮。”連翹提議。
“好。”樺緔興致不高。
涇王薨,齊大人也離開了,連翹擔心,所以才提議。
樺緔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走到窗邊,有水氣撲麵而來,清爽帶著一絲寒冷。聽雨水拍打在灰瓦白牆上的響聲,看遠方一片水汽氤氳的景象,好像一幅雲霧繚繞的山水墨畫。樺緔在‘畫’前駐足,又一次走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