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皓、李文英二人從申時一直飲酒到亥時,席間說盡了世間滄桑。司馬皓被施肩吾賜名苗昌裔,與李文英二人自幼便拜在施肩吾門下,朝夕相對數十載,自朱溫代唐稱帝建立大梁,二人出師下山救助黎民,到周恭帝柴宗訓禪位太祖趙匡胤,又一起經曆了數十年的磨礪。太祖立宋之後,司馬皓入仕,官拜司天監,於永昌陵前告知大太監王繼恩:“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由此引出王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等人陰謀廢立,未遂,真宗即位,將王繼恩黜為右監門衛將軍、均州安置,死於貶地。而司馬皓由於意圖改天換命,被施肩吾擒回師門軟禁起來。寶元二年,李文英奉師命下山濟世,從此一去不回,施肩吾無奈,隻得於嘉祐八年命司馬皓下山濟世,再到如今兩人相見,中間又是三十年。此前種種,卻不似今日這般篤定,自此二人便要分庭抗禮、勢同水火,這百餘年的情誼化在了這一醉方休之中,隨著這汴梁城中的萬家燈火,融入在這蒼芒星空之間,怎堪回首。
翌日,李文英拜別曾公亮,帶著魯國公的手諭,由樞密院三位官差項祖、王盛、薛伏陪伴護送,一同前往慶州。
四人快馬加鞭,一路無話,這一日來到長安城。正所謂“憶昔金門初射策,一日聲華喧九陌。少年得意出風塵,自為青雲無所隔”,西北人文風土,素以“質直、忠厚”聞名,但又不乏任俠之情懷,猶如宋真宗評價楊礪“介直清苦”,西北士人,大抵如此。樞密院三位官差中,王盛便是長安人士,此時到了故裏,便想進一進地主之誼,走到李文英近前說道:“李先生,樞密院送景思立將軍文書想必此時已經到了,言明景將軍所派接應之人本月十五於長安城中“雲慶館”與我等相見,我們暫且於“雲慶館”住下,等待幾日便是。現已申時,如蒙先生不棄,便隨我去城中‘楊家店’品嚐一下長安的羊羹可好?”
李文英此時腹中確有幾分饑餓,便點點頭,“那就煩勞王盛兄弟帶路了。”
王盛帶著三人穿過幾條街巷,來到了楊家店,四人下馬,有店夥出來牽走馬匹,四人便信步進入店中。
剛一落座,便有酒保端上來四個烙饃,項祖甚是詫異,王盛見狀連忙解釋:“這家老店,唯有羊羹,少頃待羊羹上來,便將這烙饃撕成指甲大小放入羊羹食用。”項祖乃是江南人士,第一次見這西北飲食,雖聽得王盛所言倒也簡單,但心下還是怕旁人看了自己的笑話,便側過身去觀瞧鄰桌客人如何撕這烙饃。不料項祖剛一轉頭,便與鄰桌一位郎中四目正對,好不尷尬,二人對視片刻,郎中莞爾一笑,起身來到四人桌前深施一禮,“助教杜眠春,見過四位大官人。”
項祖臉上微微一紅,起身還禮:“原來是杜大夫,適才失禮了,海涵海涵。”薛伏在一旁也打了句圓場:“杜大夫莫要取笑我這位兄弟,他乃江南人士,不曾見過羊羹。”
杜眠春聽薛伏開口講的官話,便問道,“聽這位大官人的口音,莫不是自京城而來。”
薛伏被杜眠春這樣一問,立刻警覺起來,“不知杜大夫問這作甚?”
杜眠春連忙從身上掏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包袱,一邊展開,露出一個錦盒,一邊說道:“助教不才,不久前醫治了一位病人,這位病人隨身沒有錢財銀兩,便將這件東西抵作診金。”說罷打開錦盒,裏麵是一尊碧玉雕刻的如意寶怙主,“我也請教過幾位大官人,有人開價兩緡,我心下此物定是件寶物,便想著若遇到京城來的官人們,見多識廣,識得此等寶物,兌出五緡豈不歡喜。”
李文英仔細端詳這尊碧玉如意寶怙主,雕工精湛,用料考究,必是西夏王公貴族所用之物,便問杜眠春道:“持此物之人,是何樣貌?”
“此人是位牙郎,看年紀已過天命,體態倒還健碩,談吐並無出奇之處,據說常年在西夏經商,故得此物,身邊隻有一位廝兒伺候。”
“此人現在何處?可能找到?”李文英邊說邊從包袱中取出五兩白銀,放在桌上。
杜眠春見李文英取出銀兩,便將錦盒雙手捧至李文英近前,說道“那便不難,用過飯,我帶四位大官人前去。”
王盛見杜眠春拾起銀子,喝了一句“且慢,你這大夫好生無禮,既說了五緡,如今一緡不過八百文,你取走四兩便是。適才你開口便說五緡,我就知你要算計這一兩的好處。”
李文英急忙打斷“王盛兄弟,這一兩紋銀便當做給杜大夫的祗應,少頃還要煩勞杜大夫領路。”
幾個人用過晚飯,杜眠春頭前帶路,四個人各自牽著馬匹,穿街過巷來到一處腳店,腳店後麵有五六間客房。
腳店店主東看到杜眠春進來,連忙走出欄櫃迎接,“杜大夫此時到我這裏,莫不是還未用飯?”
“用過了。我今日帶了幾位遠道而來的官人,想要拜會一下穆牙郎。”
店主東一聽,即刻笑逐顏開,“穆牙郎在我這裏住了有些時日,身上的銀兩早已用完,賒了些賬,今日既然有故人探望,那我便安心了。”說罷領著幾個人來到後麵一處客房門前。
店主東輕輕叩了叩房門“穆牙郎,有幾位官人來看望你。”屋內並無回應,店主東又加了些力道叩了叩房門,“穆牙郎可是已經就寢了?”屋內仍無回應。
王盛見狀,從後麵走到門前,朗聲道:“穆牙郎,我家先生有事求見,你開門便是。”見屋內依然無人回應,王盛便欲推門而入,手剛剛碰到門板,便見門縫之中寒光一閃,一把鋼刀直奔王盛小腹而來,幸好王盛並未正對門縫,加之習武之人手疾眼快,側身將將躲過這一刀,又聽見屋後傳來“哐”的一聲,似是有人破窗而出,眾人之中項祖輕功最好,縱身便躍上房頂,王盛、薛伏二人運動內勁將門頂開,正看到一位牙郎打扮之人,手握吊刀,有氣無力的坐在地上,似是大病初愈,麵無血色。
薛伏一個健步上前,將牙郎手中吊刀踢落,王盛抽出大刀一下抵住此人脖頸,李文英急忙快步走到牙郎近前,悄悄對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不要做聲,繼而說道“穆兄莫要驚慌,小弟此次前來尋穆兄回去,並非為那賬款之事,張員外已然從中調停,你隨我們回去便是。”
店主東在一旁聽是賬款之事,連忙說道:“那穆牙郎拖欠我們的店飯賬錢......”
李文英掏出二兩白銀交到店主東手裏,“這些可還夠用?”
店主東見到白銀,立刻滿麵堆笑,“夠用,夠用!真是托了杜大夫的福,遇到了這幾位大官人。”
杜眠春深施一禮,“既是故人相遇,那助教也不便打擾幾位敘舊,先告辭了。”
這邊眾人擒住了穆牙郎,而項祖那邊卻是橫生枝節,本來這廝兒體態就嬌小,項祖追出數十步便拿住了這廝兒的衣領,將其製伏在地,偏巧此時不知從哪裏竄出三個蒙麵人,手持匕首,二話不說直奔項祖而來,項祖也顧不上許多,擺刀迎戰,四人打在一處,才幾個回合,項祖便知不是這三人對手。四人打鬥這條街巷甚是僻靜,此時剛過戌時,卻無行人經過,項祖也無處尋覓援手,看這三人來勢洶洶,也隻得奮力迎戰,待覓得時機,再做脫身的打算。於是項祖便將右手握在刀鍔之下,左手也收回許多,做了個握棒的架勢,將眉間刀化作哨棒一樣,隻是撥擋,並不還擊,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憑借眉間刀的長度,三個蒙麵人竟一時無法近身。
又戰了幾個回合,一個蒙麵人突然跳出圈外,伸手掏出一條繩索,扣在匕首環上,然後將繩子往脖頸上一纏,口中不知念了一句什麽,隨即脖頸一抖,匕首便像一條銀蛇一般直飛項祖麵門而來。項祖隻覺得麵前一道寒光,側身急忙閃過,剛剛站定,另外兩個蒙麵人又攻了過來,項祖又擺刀抵擋,此時那蒙麵人已經躍到項祖身後,將繩索往腳上一纏,隨即踢出一腳,匕首直奔項祖後心而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聽得“嗦”的一聲響,一顆飛蝗石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匕首之上,“當啷”一聲,匕首落地,蒙麵人一抖手中繩索,便要把匕首抽回來,但聽得耳畔邊“嗦、嗦”兩聲,隻覺得肩頭、大臂一陣疼痛,原來是兩顆飛蝗石打在了身上,蒙麵人也非等閑之輩,忍痛將匕首抽回,在肩上一纏,然後一抖肩膀,說了句“出來!”匕首直奔黑暗處而去,可未曾想匕首飛過去突然停住,繩索也被拉的筆直,似是那藏於暗處之人接住了匕首,蒙麵人不由得一怔,就在這片刻之際,一顆飛蝗石又飛了過來,正中蒙麵人額頭,當即暈厥過去,手中的繩索也鬆了開來,那藏在暗處之人收了匕首,解了繩索,在手中掂了掂,然後一抖手腕,匕首直奔另一個蒙麵人飛去,這飛出去的匕首在空中旋轉自然帶著一陣風聲,另一個蒙麵人也早有察覺,怎奈這匕首飛出太快,待蒙麵人轉身閃躲之時,匕首早已到了身前,隻聽得“噗”的一聲,紮入蒙麵人肩頭,這蒙麵人“哎呀”了一聲,向後踉蹌了好幾步,項祖見有機可乘,向前一伏身,就地一滾,來到受傷的蒙麵人近前,用刀柄反手一磕他腳後跟,此人仰麵朝天倒了下去,項祖順勢正手就是一刀劈向蒙麵人的麵門,蒙麵人無處躲閃,隻得雙臂運足力氣,繃緊肌肉,交叉護住麵門,項祖本來就用的小架勢,揮刀力道不大,一刀下去,隻深深地砍入手臂,蒙麵人也顧不得傷痛,一擰腰,一腿踢開項祖,起身掉頭就跑,第三個蒙麵人也沒有攻過來,隻是扶起剛剛被飛蝗石打中之人,向街巷另一側逃去。
項祖見三人逃竄,並不追趕,隻是走到那個廝兒近前查驗了一番,見沒有被傷到,這才回身對著黑暗處深施一禮:“適才蒙這位英雄相救,在下不勝感激,還不知英雄尊姓大名。”待項祖起身之時再看,那黑暗處的人影早已不知去向,項祖搖了搖頭,便押著那個廝兒回了腳店。
翌日,李文英拜別曾公亮,帶著魯國公的手諭,由樞密院三位官差項祖、王盛、薛伏陪伴護送,一同前往慶州。
四人快馬加鞭,一路無話,這一日來到長安城。正所謂“憶昔金門初射策,一日聲華喧九陌。少年得意出風塵,自為青雲無所隔”,西北人文風土,素以“質直、忠厚”聞名,但又不乏任俠之情懷,猶如宋真宗評價楊礪“介直清苦”,西北士人,大抵如此。樞密院三位官差中,王盛便是長安人士,此時到了故裏,便想進一進地主之誼,走到李文英近前說道:“李先生,樞密院送景思立將軍文書想必此時已經到了,言明景將軍所派接應之人本月十五於長安城中“雲慶館”與我等相見,我們暫且於“雲慶館”住下,等待幾日便是。現已申時,如蒙先生不棄,便隨我去城中‘楊家店’品嚐一下長安的羊羹可好?”
李文英此時腹中確有幾分饑餓,便點點頭,“那就煩勞王盛兄弟帶路了。”
王盛帶著三人穿過幾條街巷,來到了楊家店,四人下馬,有店夥出來牽走馬匹,四人便信步進入店中。
剛一落座,便有酒保端上來四個烙饃,項祖甚是詫異,王盛見狀連忙解釋:“這家老店,唯有羊羹,少頃待羊羹上來,便將這烙饃撕成指甲大小放入羊羹食用。”項祖乃是江南人士,第一次見這西北飲食,雖聽得王盛所言倒也簡單,但心下還是怕旁人看了自己的笑話,便側過身去觀瞧鄰桌客人如何撕這烙饃。不料項祖剛一轉頭,便與鄰桌一位郎中四目正對,好不尷尬,二人對視片刻,郎中莞爾一笑,起身來到四人桌前深施一禮,“助教杜眠春,見過四位大官人。”
項祖臉上微微一紅,起身還禮:“原來是杜大夫,適才失禮了,海涵海涵。”薛伏在一旁也打了句圓場:“杜大夫莫要取笑我這位兄弟,他乃江南人士,不曾見過羊羹。”
杜眠春聽薛伏開口講的官話,便問道,“聽這位大官人的口音,莫不是自京城而來。”
薛伏被杜眠春這樣一問,立刻警覺起來,“不知杜大夫問這作甚?”
杜眠春連忙從身上掏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包袱,一邊展開,露出一個錦盒,一邊說道:“助教不才,不久前醫治了一位病人,這位病人隨身沒有錢財銀兩,便將這件東西抵作診金。”說罷打開錦盒,裏麵是一尊碧玉雕刻的如意寶怙主,“我也請教過幾位大官人,有人開價兩緡,我心下此物定是件寶物,便想著若遇到京城來的官人們,見多識廣,識得此等寶物,兌出五緡豈不歡喜。”
李文英仔細端詳這尊碧玉如意寶怙主,雕工精湛,用料考究,必是西夏王公貴族所用之物,便問杜眠春道:“持此物之人,是何樣貌?”
“此人是位牙郎,看年紀已過天命,體態倒還健碩,談吐並無出奇之處,據說常年在西夏經商,故得此物,身邊隻有一位廝兒伺候。”
“此人現在何處?可能找到?”李文英邊說邊從包袱中取出五兩白銀,放在桌上。
杜眠春見李文英取出銀兩,便將錦盒雙手捧至李文英近前,說道“那便不難,用過飯,我帶四位大官人前去。”
王盛見杜眠春拾起銀子,喝了一句“且慢,你這大夫好生無禮,既說了五緡,如今一緡不過八百文,你取走四兩便是。適才你開口便說五緡,我就知你要算計這一兩的好處。”
李文英急忙打斷“王盛兄弟,這一兩紋銀便當做給杜大夫的祗應,少頃還要煩勞杜大夫領路。”
幾個人用過晚飯,杜眠春頭前帶路,四個人各自牽著馬匹,穿街過巷來到一處腳店,腳店後麵有五六間客房。
腳店店主東看到杜眠春進來,連忙走出欄櫃迎接,“杜大夫此時到我這裏,莫不是還未用飯?”
“用過了。我今日帶了幾位遠道而來的官人,想要拜會一下穆牙郎。”
店主東一聽,即刻笑逐顏開,“穆牙郎在我這裏住了有些時日,身上的銀兩早已用完,賒了些賬,今日既然有故人探望,那我便安心了。”說罷領著幾個人來到後麵一處客房門前。
店主東輕輕叩了叩房門“穆牙郎,有幾位官人來看望你。”屋內並無回應,店主東又加了些力道叩了叩房門,“穆牙郎可是已經就寢了?”屋內仍無回應。
王盛見狀,從後麵走到門前,朗聲道:“穆牙郎,我家先生有事求見,你開門便是。”見屋內依然無人回應,王盛便欲推門而入,手剛剛碰到門板,便見門縫之中寒光一閃,一把鋼刀直奔王盛小腹而來,幸好王盛並未正對門縫,加之習武之人手疾眼快,側身將將躲過這一刀,又聽見屋後傳來“哐”的一聲,似是有人破窗而出,眾人之中項祖輕功最好,縱身便躍上房頂,王盛、薛伏二人運動內勁將門頂開,正看到一位牙郎打扮之人,手握吊刀,有氣無力的坐在地上,似是大病初愈,麵無血色。
薛伏一個健步上前,將牙郎手中吊刀踢落,王盛抽出大刀一下抵住此人脖頸,李文英急忙快步走到牙郎近前,悄悄對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不要做聲,繼而說道“穆兄莫要驚慌,小弟此次前來尋穆兄回去,並非為那賬款之事,張員外已然從中調停,你隨我們回去便是。”
店主東在一旁聽是賬款之事,連忙說道:“那穆牙郎拖欠我們的店飯賬錢......”
李文英掏出二兩白銀交到店主東手裏,“這些可還夠用?”
店主東見到白銀,立刻滿麵堆笑,“夠用,夠用!真是托了杜大夫的福,遇到了這幾位大官人。”
杜眠春深施一禮,“既是故人相遇,那助教也不便打擾幾位敘舊,先告辭了。”
這邊眾人擒住了穆牙郎,而項祖那邊卻是橫生枝節,本來這廝兒體態就嬌小,項祖追出數十步便拿住了這廝兒的衣領,將其製伏在地,偏巧此時不知從哪裏竄出三個蒙麵人,手持匕首,二話不說直奔項祖而來,項祖也顧不上許多,擺刀迎戰,四人打在一處,才幾個回合,項祖便知不是這三人對手。四人打鬥這條街巷甚是僻靜,此時剛過戌時,卻無行人經過,項祖也無處尋覓援手,看這三人來勢洶洶,也隻得奮力迎戰,待覓得時機,再做脫身的打算。於是項祖便將右手握在刀鍔之下,左手也收回許多,做了個握棒的架勢,將眉間刀化作哨棒一樣,隻是撥擋,並不還擊,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憑借眉間刀的長度,三個蒙麵人竟一時無法近身。
又戰了幾個回合,一個蒙麵人突然跳出圈外,伸手掏出一條繩索,扣在匕首環上,然後將繩子往脖頸上一纏,口中不知念了一句什麽,隨即脖頸一抖,匕首便像一條銀蛇一般直飛項祖麵門而來。項祖隻覺得麵前一道寒光,側身急忙閃過,剛剛站定,另外兩個蒙麵人又攻了過來,項祖又擺刀抵擋,此時那蒙麵人已經躍到項祖身後,將繩索往腳上一纏,隨即踢出一腳,匕首直奔項祖後心而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聽得“嗦”的一聲響,一顆飛蝗石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匕首之上,“當啷”一聲,匕首落地,蒙麵人一抖手中繩索,便要把匕首抽回來,但聽得耳畔邊“嗦、嗦”兩聲,隻覺得肩頭、大臂一陣疼痛,原來是兩顆飛蝗石打在了身上,蒙麵人也非等閑之輩,忍痛將匕首抽回,在肩上一纏,然後一抖肩膀,說了句“出來!”匕首直奔黑暗處而去,可未曾想匕首飛過去突然停住,繩索也被拉的筆直,似是那藏於暗處之人接住了匕首,蒙麵人不由得一怔,就在這片刻之際,一顆飛蝗石又飛了過來,正中蒙麵人額頭,當即暈厥過去,手中的繩索也鬆了開來,那藏在暗處之人收了匕首,解了繩索,在手中掂了掂,然後一抖手腕,匕首直奔另一個蒙麵人飛去,這飛出去的匕首在空中旋轉自然帶著一陣風聲,另一個蒙麵人也早有察覺,怎奈這匕首飛出太快,待蒙麵人轉身閃躲之時,匕首早已到了身前,隻聽得“噗”的一聲,紮入蒙麵人肩頭,這蒙麵人“哎呀”了一聲,向後踉蹌了好幾步,項祖見有機可乘,向前一伏身,就地一滾,來到受傷的蒙麵人近前,用刀柄反手一磕他腳後跟,此人仰麵朝天倒了下去,項祖順勢正手就是一刀劈向蒙麵人的麵門,蒙麵人無處躲閃,隻得雙臂運足力氣,繃緊肌肉,交叉護住麵門,項祖本來就用的小架勢,揮刀力道不大,一刀下去,隻深深地砍入手臂,蒙麵人也顧不得傷痛,一擰腰,一腿踢開項祖,起身掉頭就跑,第三個蒙麵人也沒有攻過來,隻是扶起剛剛被飛蝗石打中之人,向街巷另一側逃去。
項祖見三人逃竄,並不追趕,隻是走到那個廝兒近前查驗了一番,見沒有被傷到,這才回身對著黑暗處深施一禮:“適才蒙這位英雄相救,在下不勝感激,還不知英雄尊姓大名。”待項祖起身之時再看,那黑暗處的人影早已不知去向,項祖搖了搖頭,便押著那個廝兒回了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