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司馬皓所知,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先勸降俞龍珂,再破蒙角羅、抹爾水巴,擊敗青唐吐蕃木征所部,然後奪岷、熙各州,置熙和路。若奪取了銀、夏各州,則無熙河路可置。而此時,青唐吐蕃唃氏後裔——瞎征、木征等人應各自為政才對,怎會突然聯手攻打西夏?再有那高昌回鶻,自赴我朝貢奉以來,往來皆經夏國,從不繞道青唐,可見兩國睦鄰,現在突然發難,這也與所知不符,莫不是這鳳佩被毀,才惹出這天翻地覆之變?!
正在司馬皓愁眉不展之際,忽聽得殿上宣旨:“門下,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經略西北邊務以來,威震羌、回鶻諸部。現夏正逢戰事,擾我西北,茲特授王韶節製陝西路、西川路兵馬,臨機決斷、權宜行事,近討蕃裔,遠伐回紇......”
詔書於大殿之上宣布,而非謄錄副本送樞密院,可見神宗勢在必得,而這西夏戰事,確實也是千載難逢之機,可以佐證變法之成效。但是以文彥博為首一眾老臣,卻未必願意行這個“方便”,且不說王安石在場與否,此番王韶擁兵陝西、西川兩路,若聯合羌人或回鶻舉事,朝綱定為之傾覆,即便十個王安石在場,文彥博、馮京等人也都會傾力辯駁。
此時文彥博心中不免憤懣,若是以前,知製誥當時便會封還詞頭,還容得此詔書頒布,如今王安石將知製誥換成了自己人,才會有此不顧社稷安危的旨意,事已至此,隻得先關報禦史台,動用台諫官們的權力,逼迫官家追改詔命了。想到這裏,文彥博偷偷向馮京使了個眼色,馮京自然領會,二人便不做聲了,大殿之上雖另有人出班陳情,力勸神宗,但大多人微言輕,被神宗一一駁斥回去。
神宗與群臣辯論了一番,見再無人出來阻撓,便欲退朝,司馬皓急忙出班,奏到:“啟稟我主萬歲,昨夜臣夜觀星象,竊見北方女宿、西方胃宿、畢宿異常,不日恐有水患發生,且有白氣由西入參旗九星,以西方一國有使來朝為應,遂生巨變。若此時萬歲做此等安排,恐西北巨變,於朝廷、黎民蒼生不利。”
“若依司馬卿所言,不日將有西方使節來朝了?”
“臣雖才疏學淺,但依臣之所察,正是。”
神宗聽罷,略微沉吟了片刻,說道:“司馬卿所奏之事,待朕問過大理寺丞沈括再做定奪,詔書依舊謄錄副本送至樞密院,文卿、馮卿定要與朕齊心協力,不可辜負了這難逢之機。”
散朝之後,神宗與部分官員移至垂拱殿進一步商議西北戰事,而司馬皓不在內朝之列,又要等待魯國公,便獨自踱步至待漏院,打發隨從買了杯香飲子,一邊喝著香飲子,一邊腦海中思索當如何應對眼下這等“亂”事,可思緒不由得被眼前一派繁華景象帶走。
這東京汴梁,開肆三萬家,店鋪櫛比鱗次,勾欄瓦舍更是星羅棋布,此時待漏院對麵一家酒肆,已然有客人登門飲酒,隻聽得銀鈴一般的聲音傳至司馬皓耳畔,“煥兒,安排些好酒與這兩位官人賀喜。”司馬皓順著聲音望去,隻看見一個量酒的娘子,年紀二八上下,眉宇間說不盡的風情萬種。不多時酒到,三人痛飲,這娘子人情世故早已熟滑,唱一個嬌滴滴的曲兒,舞一個妖媚媚的破兒、道一個甜嫩嫩的千歲兒,店中客人好不歡顏。司馬皓看著這番景象,竟一時出了神,情不自禁輕聲歎了一句“十人八九皆過客,觥籌盡處是平生。”
“師弟,可是想起當年太祖在世了?”
司馬皓聽聲音,便知是李文英,便依舊目不轉睛地看著對麵酒肆內的風情,淡淡地問道:“恐怕今日並非魯國公相邀,而是師兄你有話要同我講吧。”
李文英也不回答,隻是學著太祖的語氣:“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說罷,坐到了司馬皓的對麵:“當年太祖每逢盡興之時,便提及此事。然而至今未果。而當今天子確與太祖有幾分相似。”
“師兄此番前來,可是要與我追憶太祖不成?”
“我知你心中不解,更知今日王安石突發急症也與你有關,我隻想奉勸與你,再不可做這些無端之事出來,若你一意孤行,恐怕寰宇驟變,屆時你我隻能自保,更無餘力匡扶天道。”
“匡扶天道?師兄所言天道,與我所知天道,絕非一理,師兄又怎知此時不是天道?若果真天地不仁,那今日朝堂之上,無論有何種變故,青唐依舊歸順,王韶將軍仍舊會攻克岷、熙各州,可如今看來,恐怕史冊之上,再無熙河路了。”
李文英順著司馬皓的視線,也望向對麵的酒肆,悠悠地說道:“天道無為,天道自然,天道便是知足、知止、知常。今日之勢,民不以稼穡為本,而圖享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塗炭生靈為口腹之欲;凡器具者,不侍生產,流於市而奉於廳堂之上,徒增奢靡之氣,古有越窯,以釉色驚豔著稱於世,繼而世人大興窯業,伐林謀碳,以至土地褊狹、山林殆盡。凡此種種,俱逆天道。故而,蒼生聚,是為天道,非是一人、一物、一朝、一代可左右,若有忤逆,天道必彰,除舊布新。”
司馬皓聽罷,起身走到窗前,向剛剛賣飲子的小販招了招手,小販心領神會的捧了一杯香飲子送到窗前,司馬皓將飲子放在李文英麵前,說道:“師兄不聞,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從天而頌之,孰與製天命而用之,是為‘能參’,‘能參’者,知天命而後佐國扶命,方可彰顯天道。社稷長久,則可以文明教化黎民,使其長幼有序、孝悌傳承,生諧,忠、信、禮、義之德行,而後天下可大同矣。”
李文英此時隻是低頭不語,似是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沉吟半晌,突然也起身走到窗前,拍了拍司馬皓的肩頭,“師弟,你我二人有些時日沒有一同飲酒了吧。”
司馬皓微微一笑,“那你我兄弟,今日申時忻樂樓相聚一番便是。”
忻樂樓的“茶飯量酒博士”篩了四角“仙醪”,滿麵堆笑的放置在李文英、司馬皓二人麵前,“二位官人可還滿意安排的這些酒食?”
司馬皓點點頭,又伸手取出二十文錢排在桌麵上,“這些賞你。”
“茶飯量酒博士”臉上的笑容立刻由假變真,連忙答謝,嘴裏一邊說著“這怎麽使得”,下手倒是利落,用袖口一拂,便收了二十文錢,謝過司馬皓的賞賜,便轉身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司馬皓看著這人的背影,若有所指地說道:“師兄可曾看見那茶飯量酒博士謝賞之時的神色?”
李文英斟了兩杯酒,自顧自地先滿飲了一杯,然後說道:“你這二十文祗應,便讓他晚餐之時,多了一道葷食,自然歡喜。”
司馬皓也把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把酒壺往桌旁一推,“下一杯便有人替咱們斟了。”話音剛落,便見剛剛那個“茶飯量酒博士”順著樓梯領上來一個小廝打扮的人,然後偷偷向司馬皓二人這邊的桌子指了指,那個小廝便一臉恭順的走過來,捧起酒壺便給他們二人斟酒,嘴上還說著:“讓小人來伺候二位官人吃酒。”
司馬皓臉上略微流露出一絲得意,對著李文英捧起酒杯:“豈敢煩勞兄長為我斟酒,讓這名廝波服侍咱們便是,來,我與兄長再滿飲一杯。”李文英也端起酒杯,粗略打量了一下麵前這個小廝,並未做聲,隻聽得二人酒杯“當”的傳來一聲清脆的撞擊,還未等放下酒杯,那小廝早已捧起酒壺在那裏等候,小心翼翼地問道:“小人看二位官人今日好雅興,小人的兄弟是個‘閑漢’,不妨叫上來一並服侍二位官人,若是官人們買物、命妓,直接差遣他便是。”
司馬皓將酒杯放在桌上,也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廝,“既然如此,那你便讓他上來領些銀錢,出朱雀門,到那州橋與我買些杏片、梅子薑等雜嚼過來。你也不必在此為我二人斟酒了,去那馬行街的藥鋪買些口齒咽喉藥回來。”
小廝聽罷如同領了聖旨一般,急忙下樓喚他的兄弟上來領錢。待打發走那兄弟二人,司馬皓對著李文英微微一笑:“師兄,適才這二人俱是那茶飯量酒博士引來,你可知這茶飯量酒博士用意何在?”
“無非親戚、鄰裏相互幫襯罷了。”
“依師兄之意,那二人會分些祗應與那茶飯量酒博士?”
“適才那茶飯量酒博士欣喜之色,似是有感而發,真情所致,絕非因為此等蠅頭小利。”
“師兄所言極是,因四海之內廣施教化,故萬民安居樂業,有民樂業方存此德行。古有人定勝天之說,故勝天,須以“定”為先,而“定”非一國之定,乃萬邦之定,聖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萬邦定則須均富,才可如適才那三人一般,樂道如斯......”
正在司馬皓愁眉不展之際,忽聽得殿上宣旨:“門下,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經略西北邊務以來,威震羌、回鶻諸部。現夏正逢戰事,擾我西北,茲特授王韶節製陝西路、西川路兵馬,臨機決斷、權宜行事,近討蕃裔,遠伐回紇......”
詔書於大殿之上宣布,而非謄錄副本送樞密院,可見神宗勢在必得,而這西夏戰事,確實也是千載難逢之機,可以佐證變法之成效。但是以文彥博為首一眾老臣,卻未必願意行這個“方便”,且不說王安石在場與否,此番王韶擁兵陝西、西川兩路,若聯合羌人或回鶻舉事,朝綱定為之傾覆,即便十個王安石在場,文彥博、馮京等人也都會傾力辯駁。
此時文彥博心中不免憤懣,若是以前,知製誥當時便會封還詞頭,還容得此詔書頒布,如今王安石將知製誥換成了自己人,才會有此不顧社稷安危的旨意,事已至此,隻得先關報禦史台,動用台諫官們的權力,逼迫官家追改詔命了。想到這裏,文彥博偷偷向馮京使了個眼色,馮京自然領會,二人便不做聲了,大殿之上雖另有人出班陳情,力勸神宗,但大多人微言輕,被神宗一一駁斥回去。
神宗與群臣辯論了一番,見再無人出來阻撓,便欲退朝,司馬皓急忙出班,奏到:“啟稟我主萬歲,昨夜臣夜觀星象,竊見北方女宿、西方胃宿、畢宿異常,不日恐有水患發生,且有白氣由西入參旗九星,以西方一國有使來朝為應,遂生巨變。若此時萬歲做此等安排,恐西北巨變,於朝廷、黎民蒼生不利。”
“若依司馬卿所言,不日將有西方使節來朝了?”
“臣雖才疏學淺,但依臣之所察,正是。”
神宗聽罷,略微沉吟了片刻,說道:“司馬卿所奏之事,待朕問過大理寺丞沈括再做定奪,詔書依舊謄錄副本送至樞密院,文卿、馮卿定要與朕齊心協力,不可辜負了這難逢之機。”
散朝之後,神宗與部分官員移至垂拱殿進一步商議西北戰事,而司馬皓不在內朝之列,又要等待魯國公,便獨自踱步至待漏院,打發隨從買了杯香飲子,一邊喝著香飲子,一邊腦海中思索當如何應對眼下這等“亂”事,可思緒不由得被眼前一派繁華景象帶走。
這東京汴梁,開肆三萬家,店鋪櫛比鱗次,勾欄瓦舍更是星羅棋布,此時待漏院對麵一家酒肆,已然有客人登門飲酒,隻聽得銀鈴一般的聲音傳至司馬皓耳畔,“煥兒,安排些好酒與這兩位官人賀喜。”司馬皓順著聲音望去,隻看見一個量酒的娘子,年紀二八上下,眉宇間說不盡的風情萬種。不多時酒到,三人痛飲,這娘子人情世故早已熟滑,唱一個嬌滴滴的曲兒,舞一個妖媚媚的破兒、道一個甜嫩嫩的千歲兒,店中客人好不歡顏。司馬皓看著這番景象,竟一時出了神,情不自禁輕聲歎了一句“十人八九皆過客,觥籌盡處是平生。”
“師弟,可是想起當年太祖在世了?”
司馬皓聽聲音,便知是李文英,便依舊目不轉睛地看著對麵酒肆內的風情,淡淡地問道:“恐怕今日並非魯國公相邀,而是師兄你有話要同我講吧。”
李文英也不回答,隻是學著太祖的語氣:“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說罷,坐到了司馬皓的對麵:“當年太祖每逢盡興之時,便提及此事。然而至今未果。而當今天子確與太祖有幾分相似。”
“師兄此番前來,可是要與我追憶太祖不成?”
“我知你心中不解,更知今日王安石突發急症也與你有關,我隻想奉勸與你,再不可做這些無端之事出來,若你一意孤行,恐怕寰宇驟變,屆時你我隻能自保,更無餘力匡扶天道。”
“匡扶天道?師兄所言天道,與我所知天道,絕非一理,師兄又怎知此時不是天道?若果真天地不仁,那今日朝堂之上,無論有何種變故,青唐依舊歸順,王韶將軍仍舊會攻克岷、熙各州,可如今看來,恐怕史冊之上,再無熙河路了。”
李文英順著司馬皓的視線,也望向對麵的酒肆,悠悠地說道:“天道無為,天道自然,天道便是知足、知止、知常。今日之勢,民不以稼穡為本,而圖享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塗炭生靈為口腹之欲;凡器具者,不侍生產,流於市而奉於廳堂之上,徒增奢靡之氣,古有越窯,以釉色驚豔著稱於世,繼而世人大興窯業,伐林謀碳,以至土地褊狹、山林殆盡。凡此種種,俱逆天道。故而,蒼生聚,是為天道,非是一人、一物、一朝、一代可左右,若有忤逆,天道必彰,除舊布新。”
司馬皓聽罷,起身走到窗前,向剛剛賣飲子的小販招了招手,小販心領神會的捧了一杯香飲子送到窗前,司馬皓將飲子放在李文英麵前,說道:“師兄不聞,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從天而頌之,孰與製天命而用之,是為‘能參’,‘能參’者,知天命而後佐國扶命,方可彰顯天道。社稷長久,則可以文明教化黎民,使其長幼有序、孝悌傳承,生諧,忠、信、禮、義之德行,而後天下可大同矣。”
李文英此時隻是低頭不語,似是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沉吟半晌,突然也起身走到窗前,拍了拍司馬皓的肩頭,“師弟,你我二人有些時日沒有一同飲酒了吧。”
司馬皓微微一笑,“那你我兄弟,今日申時忻樂樓相聚一番便是。”
忻樂樓的“茶飯量酒博士”篩了四角“仙醪”,滿麵堆笑的放置在李文英、司馬皓二人麵前,“二位官人可還滿意安排的這些酒食?”
司馬皓點點頭,又伸手取出二十文錢排在桌麵上,“這些賞你。”
“茶飯量酒博士”臉上的笑容立刻由假變真,連忙答謝,嘴裏一邊說著“這怎麽使得”,下手倒是利落,用袖口一拂,便收了二十文錢,謝過司馬皓的賞賜,便轉身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司馬皓看著這人的背影,若有所指地說道:“師兄可曾看見那茶飯量酒博士謝賞之時的神色?”
李文英斟了兩杯酒,自顧自地先滿飲了一杯,然後說道:“你這二十文祗應,便讓他晚餐之時,多了一道葷食,自然歡喜。”
司馬皓也把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把酒壺往桌旁一推,“下一杯便有人替咱們斟了。”話音剛落,便見剛剛那個“茶飯量酒博士”順著樓梯領上來一個小廝打扮的人,然後偷偷向司馬皓二人這邊的桌子指了指,那個小廝便一臉恭順的走過來,捧起酒壺便給他們二人斟酒,嘴上還說著:“讓小人來伺候二位官人吃酒。”
司馬皓臉上略微流露出一絲得意,對著李文英捧起酒杯:“豈敢煩勞兄長為我斟酒,讓這名廝波服侍咱們便是,來,我與兄長再滿飲一杯。”李文英也端起酒杯,粗略打量了一下麵前這個小廝,並未做聲,隻聽得二人酒杯“當”的傳來一聲清脆的撞擊,還未等放下酒杯,那小廝早已捧起酒壺在那裏等候,小心翼翼地問道:“小人看二位官人今日好雅興,小人的兄弟是個‘閑漢’,不妨叫上來一並服侍二位官人,若是官人們買物、命妓,直接差遣他便是。”
司馬皓將酒杯放在桌上,也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廝,“既然如此,那你便讓他上來領些銀錢,出朱雀門,到那州橋與我買些杏片、梅子薑等雜嚼過來。你也不必在此為我二人斟酒了,去那馬行街的藥鋪買些口齒咽喉藥回來。”
小廝聽罷如同領了聖旨一般,急忙下樓喚他的兄弟上來領錢。待打發走那兄弟二人,司馬皓對著李文英微微一笑:“師兄,適才這二人俱是那茶飯量酒博士引來,你可知這茶飯量酒博士用意何在?”
“無非親戚、鄰裏相互幫襯罷了。”
“依師兄之意,那二人會分些祗應與那茶飯量酒博士?”
“適才那茶飯量酒博士欣喜之色,似是有感而發,真情所致,絕非因為此等蠅頭小利。”
“師兄所言極是,因四海之內廣施教化,故萬民安居樂業,有民樂業方存此德行。古有人定勝天之說,故勝天,須以“定”為先,而“定”非一國之定,乃萬邦之定,聖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萬邦定則須均富,才可如適才那三人一般,樂道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