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剛剛那幾步,幾乎要達到縮地成寸的境界。即使將梯雲縱修習到了很高境界,但謝雲流自問,自己也做不到像張肅這麽舉重若輕,因此他才這麽驚訝。


    實在是張肅平日裏太過低調,加上他並非純陽門人,因此很多時候純陽宮演武,張肅都在小院自己琢磨經書,極少顯露自己的武功。


    直到剛才,謝雲流才知道,自己這個師弟不顯山不露水,但身上實是有驚人藝業!


    但實際上,謝雲流沒料到的是,張肅最得意的還不是這平地上趨近避退的功夫,而是他已將梯雲縱這門輕功幾乎推演到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


    很早之前,張肅就已經好奇,如果把舞空術和輕功結合,會有什麽結果?


    當時因為他內功修為太淺,隻能暫時罷手。


    但他對氣和內功的探索並沒有停止。


    經過近兩年的修行,張肅此時內功已極有根底,加上他自上華山就一直堅持進行自重訓練,肢體力量的增長和內功的進展相互促進,對氣的操控也在逐漸恢複,他漸漸的能感受到這兩種力量的區別。


    按照道家內丹術的說法,修煉的幾個階段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內功就是這煉精化氣中的氣,通俗講就是從氣血中提煉出的能量,而氣是一種蘊藏在人體深處的能量,兩者其實非常相似。


    但內功運行於經脈中,而且有固定的運行路線,這些路線很多都是由一代代的人慢慢推演完善出來的,這個過程中很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走火入魔啊、吐吐血什麽的都是正常操作。


    而氣沒有這麽多的限製,龍珠裏的人都能創造出自己的絕活,比如小林的氣元斬、雅木茶的操氣彈等等,這些招數其他人也能很快學會,並且沒有什麽隱患。


    內功就不行了,一門成熟的內功修煉起來是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的,所以同一門內功每個人修煉出來都差不多。那當這門內功和你本人不是很匹配的時候,如果沒有其他的機緣,你的成就注定不會太高。就好像汽車裏灌進去型號不對的汽油,雖然能跑,但是發動機的效能發揮不到最大。


    氣就沒有這種隱患,就好像不論是什麽汽車,我都是直接灌石油進去,能不能跑起來,跑成什麽樣,那要看這輛車質量怎麽樣了。


    雖然氣有這樣的優點,但這優點也正是它自身的缺點,同樣作為挖掘人體潛能的一種方式,氣對力量的運用比內功要粗疏的多。一樣的力量,氣能做一份功,內功能做五份功,甚至更多!


    不過氣對於肉體力量的增強作用,確實強於內功。並不是說內功沒有這樣的作用,但想要通過運轉內功增大力量,不但需要特殊的功法,效果還遠沒有氣這麽簡單粗暴,甚至能讓人硬抗子彈。


    另外,張肅如果純粹用舞空術飛行,也不是不可以。但舞空術的缺點很多,既不像輕功能憑風借力,而且速度稍快些就十分耗體力,沒有賽亞人那樣的體能根本不能長時間使用。


    所以對於張肅來講,把這兩者的優點結合,摒棄缺陷,才是他的目的。


    熟悉了梯雲縱的內功運行方式後,他就嚐試結合舞空術改良這門提縱術。


    他的舞空術是通過感悟海鳥體內的氣的運行方式學會的,他發現梯雲縱的內功運行線路和舞空術氣的運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有不少路線幾乎就是重合的!


    隻不過氣是在體內肌肉、骨骼、皮膜等部位運轉,而內功是在一條條經脈中運行。


    當他嚐試將內功在氣的運行部位的經脈中按順序運行時,立刻感自己輕飄飄的,腳下一踏步,似乎就能飛上天去!


    這當然是錯覺,不過這也說明他的想法完全可行!


    當然,他也感到有很多地方內功運轉比較滯澀,這都需要去不斷完善。


    海鳥體型較小,張肅當初感應到的氣的流動方式也比較簡單。


    恰好純陽宮上養了不少仙鶴,他能夠近距離觀察大型鳥類飛行時的氣的運轉方式。


    這種生活在水邊的鳥類也不知道是怎麽到這華山頂上的,不過這些鳥兒都有專門的道童喂養,日子過的很是滋潤。


    於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純陽觀中的大小道士都發現,呂真人的三弟子不知道發什麽神經,天天圍著山上的仙鶴轉悠,怪的是這些鳥兒也不懼他,便好似鳥群中混進去一隻人形的仙鶴。


    其實動物最是敏感,張肅習練輕功時,體內氣機流轉,始終保持著類似鳥類的氣息,這些仙鶴本能的覺得是同類靠近,自然不加防範,雖然這個同類長得有點奇怪。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能夠做到騰空而起,憑風飛高數十丈,倘若借著風力,甚至能飄出數裏遠近,而且花不了幾分氣力。


    在平地上,他也幾乎要達到廟堂之間,趨退若神;長途奔襲,快逾奔馬這樣的境界。


    這才是為什麽張肅能夠輕鬆的用出縮地成寸這種輕功的原因!


    當初拜師時呂洞賓說了張肅不入純陽門內,加上張肅平日話語不多,謝流雲生怕這個性格有些孤僻的師弟受些無知之人欺辱。


    而因呂洞賓有意讓謝流雲這個大弟子將來接手純陽觀,便將觀中許多事務都交由他來處理,所以平日裏處置物資、安排觀中諸人掃灑功課時他對張肅很是照顧。


    這幾年在山上,張肅著實受了這位大師兄不少好處。


    也是為此,這次謝流雲送李重茂回長安,其他人作別後,唯張肅特意多走一段路程,送他二人下山,提醒這位師兄小心旁人的暗算。


    他送走謝流雲後,轉身走不多遠,便回到了華山腳下,這時張肅決定試試徒手爬山。


    這個想法最早來自於張肅在現實世界看的一則視頻,內容是亞曆克斯·霍諾德徒手攀登約914米高的酋長岩的全過程。


    這位攀岩大師的身體素質相較於普通人雖然強大,但卻遠不能和張肅這樣的修行之人比。對方真正強大的是內心,隻有擁有遠超常人的勇氣和專注,才能完成這種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華山相比酋長岩要高得多,如果真要徒手上去,有些攀爬段落會比酋長岩更難,也有很多能借力的地方,不過張肅會輕功,還可以短暫的使出舞空術,所以沒有亞曆克斯那樣失誤就會喪命的壓力。


    兩相比較,技巧上說不上哪個更難,不過可能爬華山最難克服的就是所需要的體能要求,畢竟相對高度高出酋長岩不少。先前他一直覺得自己修為不足,便在山上修行,沒有把想法付諸實施,這次恰好有機會,就嚐試一下。


    張肅也沒打算一次成功,亞曆克斯也是準備了十年才成功爬上酋長岩的,他這次就是試試水。


    他看看高聳入雲的山峰,甩甩手、抖抖腿,輕輕一躍,跳起近丈高,同時探出手牢牢抓緊石壁上的縫隙,一點點向上攀登。


    接近山腳處,植被豐茂,不時有從石縫中探出的樹幹可以借力,張肅爬的十分輕鬆,但向上接近百米後,情況就不同了。


    此時山壁上的植被已經不多,大多是些野草,稍一拉扯就連根從石縫、石凹裏拔出,根本不能借力。而且有些地方長有青苔,滑溜異常,稍不注意就會失手。再者張肅此時身量不高,很多地方換個成年人便能抬腳伸臂向上攀登,他手短腳短,往往差一點夠不到可以借力的凹凸處,隻能蹬壁騰空、跳躍。


    這樣一來他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不過張肅沒有放棄,始終在慢慢向上。


    …………


    華山頂,純陽觀中。


    張肅送謝流雲下山是在清晨時分,按照他腳力,晌午時分便應該回到觀中。但誰知到了接近日暮時,他還沒有回來,李忘生便有些著急了。


    他稟明師尊,便急匆匆下山尋找張肅。還沒到半山腰,便見到自己的三師弟,頭上插著草莖,身上各處擦碰的痕跡,十分狼狽的正沿著山路往山上爬。


    “師弟,你……這是怎麽了?可是山下遇上了歹人?身上可有傷勢?”李忘生見到張肅狼狽的模樣,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山路狹窄,他也沒法扶著張肅,隻能幹著急。


    “是而師兄啊?沒事,我就是上山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張肅抬頭看到李忘生,苦笑道。


    “摔了一跤?可傷到什麽地方了?”


    “沒什麽,都是皮外傷,要是傷筋動骨了,我能自己爬上來麽?”張肅安慰師兄道。


    李忘生一想的確是這樣,看師弟爬山的動作也確實沒什麽大礙,於是道:“沒事就好,你下山時間太長,我和師父都很擔心,咱們快點回去,省的師父掛念!”


    “嗯,師兄前頭隻管先走,小弟能跟上。”


    言罷,兩人匆匆登山,終於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到了純陽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羅盤大冒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仗鍵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仗鍵天涯並收藏諸天羅盤大冒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