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除了純陽《紫霞功》外,這《坐忘經》張肅學得最為用心。
每日清晨,迎著第一縷陽光,運轉《紫霞功》。《笑傲江湖》裏寫《紫霞功》初發時若有若無,綿如雲霞,然而蓄勁極韌,到後來鋪天蓋地,勢不可當。發功之人臉上滿布紫氣,故有“紫霞”之稱。
實際上,所謂“紫霞”,指的是每日清晨第一道陽光這陽光中含有一縷先天紫氣,於修行大有裨益。因此迎著朝陽練《紫霞功》,事半功倍。
接近午時,坐在山崖邊,修行《坐忘經》。眼觀華山山崖間的雲霧縹緲,正和此經中逍遙自在之意,同樣進境飛快。
其實修行《坐忘經》的過程和張肅當初在龍珠世界突破時的狀態很像,隻不過那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後他也並未在這方麵下苦工。
而如今是有意為之,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他就明白,過去他的精神境界雖已有些火候,但形大而神散,如今則是漸漸的神凝氣純,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些東西,雖然都是張肅慢慢感悟,但他心裏清楚,師父呂洞賓的作用不可或缺。
雖然呂洞賓不會主動提點張肅,隻有張肅主動去問,才說一兩句,而且每次都是言簡意賅。但往往這一兩句,總能讓他猶如醍醐灌頂,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都能豁然貫通。
下午,是張肅修習純陽劍法的時間。
不論在神話傳說中,還是真正的曆史上,呂洞賓都是鼎鼎有名的劍仙,他傳下的劍法,自然非同凡俗。
單是傳下來供弟子修行的,就有太虛劍意、天道劍勢、北冥劍氣等數種,每一門皆是博大精深,意蘊深藏。
當然,除《坐忘經》這門心法外,張肅最感興趣的其實是輕功:梯雲縱。
他很想知道,把舞空術和梯雲縱結合起來,會是什麽樣的效果?
不過舞空術需要操縱氣,梯雲縱則要內功到一定的火候才能修煉,所以這事暫時還不著急。而且張肅也還沒想清楚氣和內功究竟是什麽關係,這兩種內在驅動力能否通用?修煉輕功等他理清楚了其中的關係也不遲。
當然,氣的修行張肅也沒放下,他每晚睡覺前都要在屋內做一些自重訓練,訓練量並不是非常大。畢竟他現在的身體還是個孩子,如果訓練過於極限,對未來的成長並不是一件好事。
…………
神龍三年,六月二十七。
張肅來到大唐世界後的第三年。
他此時和師兄謝雲流正在華山山腳向長安走去,旁邊還有個少年,約莫十二、三歲,看起來和張肅差不多大。
這少年並非凡人,他姓李,名重茂,乃是當今天子最小的兒子。
不過因為並非皇後韋後親生,乃是庶出,因此並不得皇帝、皇後的喜愛。加上從小體弱多病,是以十歲時,便被送來純陽宮,作為俗家記名弟子修行,入純陽宮的時間隻比張肅晚些。
當今天子登基後,體恤武周時宗族之不幸,於是下詔恢複皇子皇孫的爵祿,召還舊封,還想要將皇族全部召回京師。隻是皇帝即位後身體時好時壞,這事兒便耽擱了下來。
至今年五月,天子禦體略有康複,便下詔在七月七日七夕之日,召見天下皇族,共慶盛京長安,以示安撫宗室。
六月初,皇帝征召天下族人進京的詔書便如羽箭,分馳天下四方。
純陽因為呂洞賓的原因,和皇室聯係緊密,消息並不閉塞,加之華山地近長安,本應是第一批得知消息的地方,然而純陽宮中的李重茂直到昨日才收到詔書,由此可知他在皇帝、皇後心中地位如何了。
李重茂不敢耽擱,今日一早,便向呂洞賓辭行。呂洞賓深知眼下李氏、武氏、韋氏圍繞皇位之爭愈演愈烈,便命謝雲流這位純陽宮大弟子親自送李重茂下山回宮。
先前眾人本在純陽觀前便已作別,但張肅放心不下,便多送了師兄一程。
李重茂是外室弟子,不入純陽弟子名錄。他雖拜呂洞賓為師,但實際教導李重茂的是謝雲流。因此,謝雲流和李重茂關係甚好。
而此去皇宮,必然要被卷入皇室之爭。張肅知道自己這位師兄,以他的武功,正麵明槍明劍自是不怕,但他的性格豪放,若是有人暗箭傷人,恐怕要吃大虧。
自古朝堂爭鬥少不了許多詭秘伎倆,他實在是放心不下,因此特意送師兄下山,打算找沒人的地方囑咐幾句。
“師弟,送到這裏就行了。”下山後走出一程,謝雲流停下腳步,打算和張肅告辭。
“師兄,你的性子豪放衝動,但到了長安後,宮中不比純陽觀,說話做事,還請務必小心。”張肅叮囑道。
“師弟,師兄的本事你還不清楚嗎,必能護的小師弟周全。”謝雲流毫不在意。
張肅歎口氣:“我就知道師兄要這麽說。我明白,以師兄的能耐,倘若明槍明刀衝你來,對方自是有來無回。可若有人要對付重茂師弟呢?要知道他如今的位子僅次於太子,卻並不受帝後、太子喜愛,現在朝局不穩,恐怕會有不少人想要“雪中送炭”,燒一燒師弟這口冷灶。”
謝流雲愣了愣,就連李重茂都驚訝的看過來。
平日在純陽宮中,張肅有些沉默寡言。這並非他性格如此,而是沉浸於道法武學中不可自拔,對於平日人情照應自然疏於理會。加上他這副身體年紀較小,所以大家對這個三師兄都難免有些小看。
因此這時張肅突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不要說謝流雲,就是李重茂,雖然生在皇家對這些陰謀手段要比常人清楚的多,此時心裏都沒有想到這一點,這就難怪謝、李二人驚訝了。
其實這些東西,現代人天天看曆史劇,多少都懂一些。張肅說的,也不過是當年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智罷了。
但謝流雲自出道以來順風順水,從沒吃過什麽虧,很是心高氣傲,怎麽會放低身段去想這些?倘若有人敢找麻煩,恐怕反倒遂了他的意——張肅這位師兄正愁沒處伸展拳腳!
至於李重茂,雖然心智、堅韌遠非尋常人可比,但他這時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自保,確實沒想到可能還會有人主動幫他。
這樣兩個人,關係又親密,張肅擔心的就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他看看二人神色,又道:“更麻煩的是這些人中確實有真心實意出力,想借師弟上位的,但也有那表麵是來‘幫忙’,其實是暗中製造些師弟意圖不軌的證據,好邀功於太子的人。這其中各色人等、利益糾纏不清,請問師兄掌中寶劍,可能決斷?如何決斷?”
對於李重茂來說,這些事今日有張肅點透,剩下的根本不用他這個二把刀再多說,也盡可以應付。這些話張肅其實主要是囑咐謝流雲的,他也沒打算自己這個便宜師兄聽了他的話就能精通權謀詭計,隻要在關鍵時刻謝流雲能有所警覺,那就已經起到了效果。
謝流雲被說的頭大,問道:“那依你說,我該怎麽辦?”
“知道說多了你不愛聽,師兄,師弟送你四個字:‘無欲則剛’。”張肅停步,抱拳道:“師兄,師弟,我就送你們到這裏了。保重!”
謝雲流眼神複雜,拱拱手作別。
倒是李重茂,此時對張肅的印象大變,另外感激他專門送了這麽遠,這時恭恭敬敬的抱拳彎腰行禮:“師兄在山上也請保重,今日多謝師兄良言!我和大師兄這便上路了!”
張肅點點頭,轉身返回,幾步就不見了蹤影。
謝流雲看著張肅回山,感歎:“師弟平日在山上不顯山不漏水,不想輕功已經到了如此地步!”
每日清晨,迎著第一縷陽光,運轉《紫霞功》。《笑傲江湖》裏寫《紫霞功》初發時若有若無,綿如雲霞,然而蓄勁極韌,到後來鋪天蓋地,勢不可當。發功之人臉上滿布紫氣,故有“紫霞”之稱。
實際上,所謂“紫霞”,指的是每日清晨第一道陽光這陽光中含有一縷先天紫氣,於修行大有裨益。因此迎著朝陽練《紫霞功》,事半功倍。
接近午時,坐在山崖邊,修行《坐忘經》。眼觀華山山崖間的雲霧縹緲,正和此經中逍遙自在之意,同樣進境飛快。
其實修行《坐忘經》的過程和張肅當初在龍珠世界突破時的狀態很像,隻不過那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後他也並未在這方麵下苦工。
而如今是有意為之,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他就明白,過去他的精神境界雖已有些火候,但形大而神散,如今則是漸漸的神凝氣純,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些東西,雖然都是張肅慢慢感悟,但他心裏清楚,師父呂洞賓的作用不可或缺。
雖然呂洞賓不會主動提點張肅,隻有張肅主動去問,才說一兩句,而且每次都是言簡意賅。但往往這一兩句,總能讓他猶如醍醐灌頂,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都能豁然貫通。
下午,是張肅修習純陽劍法的時間。
不論在神話傳說中,還是真正的曆史上,呂洞賓都是鼎鼎有名的劍仙,他傳下的劍法,自然非同凡俗。
單是傳下來供弟子修行的,就有太虛劍意、天道劍勢、北冥劍氣等數種,每一門皆是博大精深,意蘊深藏。
當然,除《坐忘經》這門心法外,張肅最感興趣的其實是輕功:梯雲縱。
他很想知道,把舞空術和梯雲縱結合起來,會是什麽樣的效果?
不過舞空術需要操縱氣,梯雲縱則要內功到一定的火候才能修煉,所以這事暫時還不著急。而且張肅也還沒想清楚氣和內功究竟是什麽關係,這兩種內在驅動力能否通用?修煉輕功等他理清楚了其中的關係也不遲。
當然,氣的修行張肅也沒放下,他每晚睡覺前都要在屋內做一些自重訓練,訓練量並不是非常大。畢竟他現在的身體還是個孩子,如果訓練過於極限,對未來的成長並不是一件好事。
…………
神龍三年,六月二十七。
張肅來到大唐世界後的第三年。
他此時和師兄謝雲流正在華山山腳向長安走去,旁邊還有個少年,約莫十二、三歲,看起來和張肅差不多大。
這少年並非凡人,他姓李,名重茂,乃是當今天子最小的兒子。
不過因為並非皇後韋後親生,乃是庶出,因此並不得皇帝、皇後的喜愛。加上從小體弱多病,是以十歲時,便被送來純陽宮,作為俗家記名弟子修行,入純陽宮的時間隻比張肅晚些。
當今天子登基後,體恤武周時宗族之不幸,於是下詔恢複皇子皇孫的爵祿,召還舊封,還想要將皇族全部召回京師。隻是皇帝即位後身體時好時壞,這事兒便耽擱了下來。
至今年五月,天子禦體略有康複,便下詔在七月七日七夕之日,召見天下皇族,共慶盛京長安,以示安撫宗室。
六月初,皇帝征召天下族人進京的詔書便如羽箭,分馳天下四方。
純陽因為呂洞賓的原因,和皇室聯係緊密,消息並不閉塞,加之華山地近長安,本應是第一批得知消息的地方,然而純陽宮中的李重茂直到昨日才收到詔書,由此可知他在皇帝、皇後心中地位如何了。
李重茂不敢耽擱,今日一早,便向呂洞賓辭行。呂洞賓深知眼下李氏、武氏、韋氏圍繞皇位之爭愈演愈烈,便命謝雲流這位純陽宮大弟子親自送李重茂下山回宮。
先前眾人本在純陽觀前便已作別,但張肅放心不下,便多送了師兄一程。
李重茂是外室弟子,不入純陽弟子名錄。他雖拜呂洞賓為師,但實際教導李重茂的是謝雲流。因此,謝雲流和李重茂關係甚好。
而此去皇宮,必然要被卷入皇室之爭。張肅知道自己這位師兄,以他的武功,正麵明槍明劍自是不怕,但他的性格豪放,若是有人暗箭傷人,恐怕要吃大虧。
自古朝堂爭鬥少不了許多詭秘伎倆,他實在是放心不下,因此特意送師兄下山,打算找沒人的地方囑咐幾句。
“師弟,送到這裏就行了。”下山後走出一程,謝雲流停下腳步,打算和張肅告辭。
“師兄,你的性子豪放衝動,但到了長安後,宮中不比純陽觀,說話做事,還請務必小心。”張肅叮囑道。
“師弟,師兄的本事你還不清楚嗎,必能護的小師弟周全。”謝雲流毫不在意。
張肅歎口氣:“我就知道師兄要這麽說。我明白,以師兄的能耐,倘若明槍明刀衝你來,對方自是有來無回。可若有人要對付重茂師弟呢?要知道他如今的位子僅次於太子,卻並不受帝後、太子喜愛,現在朝局不穩,恐怕會有不少人想要“雪中送炭”,燒一燒師弟這口冷灶。”
謝流雲愣了愣,就連李重茂都驚訝的看過來。
平日在純陽宮中,張肅有些沉默寡言。這並非他性格如此,而是沉浸於道法武學中不可自拔,對於平日人情照應自然疏於理會。加上他這副身體年紀較小,所以大家對這個三師兄都難免有些小看。
因此這時張肅突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不要說謝流雲,就是李重茂,雖然生在皇家對這些陰謀手段要比常人清楚的多,此時心裏都沒有想到這一點,這就難怪謝、李二人驚訝了。
其實這些東西,現代人天天看曆史劇,多少都懂一些。張肅說的,也不過是當年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智罷了。
但謝流雲自出道以來順風順水,從沒吃過什麽虧,很是心高氣傲,怎麽會放低身段去想這些?倘若有人敢找麻煩,恐怕反倒遂了他的意——張肅這位師兄正愁沒處伸展拳腳!
至於李重茂,雖然心智、堅韌遠非尋常人可比,但他這時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自保,確實沒想到可能還會有人主動幫他。
這樣兩個人,關係又親密,張肅擔心的就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他看看二人神色,又道:“更麻煩的是這些人中確實有真心實意出力,想借師弟上位的,但也有那表麵是來‘幫忙’,其實是暗中製造些師弟意圖不軌的證據,好邀功於太子的人。這其中各色人等、利益糾纏不清,請問師兄掌中寶劍,可能決斷?如何決斷?”
對於李重茂來說,這些事今日有張肅點透,剩下的根本不用他這個二把刀再多說,也盡可以應付。這些話張肅其實主要是囑咐謝流雲的,他也沒打算自己這個便宜師兄聽了他的話就能精通權謀詭計,隻要在關鍵時刻謝流雲能有所警覺,那就已經起到了效果。
謝流雲被說的頭大,問道:“那依你說,我該怎麽辦?”
“知道說多了你不愛聽,師兄,師弟送你四個字:‘無欲則剛’。”張肅停步,抱拳道:“師兄,師弟,我就送你們到這裏了。保重!”
謝雲流眼神複雜,拱拱手作別。
倒是李重茂,此時對張肅的印象大變,另外感激他專門送了這麽遠,這時恭恭敬敬的抱拳彎腰行禮:“師兄在山上也請保重,今日多謝師兄良言!我和大師兄這便上路了!”
張肅點點頭,轉身返回,幾步就不見了蹤影。
謝流雲看著張肅回山,感歎:“師弟平日在山上不顯山不漏水,不想輕功已經到了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