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人心險惡
命婦攻略之婢女晉升錄 作者:塵與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才下馬車,還未入府中大門,便聽得秦淮一聲刺耳的冷笑。
“一夜未歸,趙公子這是去哪兒尋歡作樂了?”
見一個身影沒骨頭似的倚在大門口,臉上似笑非笑。
陳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小王爺為何如此熱衷於多管閑事?你處處行為舉止都更像含酸捏醋的小女子。”
見陳玦氣衝衝的,秦淮突然變臉似的堆上滑膩膩的笑容,賠罪道::“喲,今兒是怎麽了,大早上的就動氣?恐怕容顏受損啊。趙公子,是不是你惹我們夫人生氣了?”
趙明淵輕描淡寫地瞥了他一眼,挽了陳玦的手進門去。
秦淮跟在他們身後,不安道:“哎,你們兩個怎麽都不理我呀?昨兒可是去了郊外?那兒湖水剛剛化了,想必能釣上來大魚。”
趙明淵方才回頭,正色道:“薑靈呢?”
秦淮仿佛突然泄了氣一般,扯住了趙明淵的袖子,低聲著急:“我正要和你說這個事兒呢。那個混蛋把她叫進宮中去了。”
“你若真的急,大可以早點告訴我。”趙明淵漫不經心地甩開了他的手,把疲憊的陳玦交給前來迎接的碎玉。
碎玉扶過陳玦的小臂,隻覺她腳步飄飄然得不穩。
“公子,這是怎的了?”
趙明淵溫和一笑,“放心吧,夫人沒有大礙。昨夜驚起,今兒又起得早,累著了。好好睡一覺就是。”
碎玉點點頭,扶陳玦進屋。
秦淮嗤了一聲,氣道:“你當你自己是那麽好找的?你的那個什麽朔風,啞巴一樣,一點口風也不露,隻說你有要事,片刻便回。若非真的十萬火急,我幹嘛在門口等你回來?薑靈昨日晚間被叫去的,也是一夜未歸啊。”
望著秦淮眼中密布的血絲,趙明淵暗猜他也是一夜未睡,便語氣稍緩,“看來皇帝的耳報神很靈通。”
秦淮伸出一隻手指,上下點了點趙明淵,狠厲道:“我早告訴你,你這趙府不安全,有眼睛盯著!”
趙明淵雙眸如一潭死水一般,動了動唇,也穩穩地回道:“我也早告訴你,你的身邊人不安分。”
秦淮哼了一聲:“我是孤身北上,任他有千裏眼,也不知老子的行蹤。”
趙明淵皺了皺眉,若有若無地敲打道:“秦兄,你此次北上,真的是孤身一人嗎?”
秦淮怒不可遏,大聲吼:“還有我的馬!行了吧?”
趙明淵噤聲。
“當務之急,不是抓內奸,而是搞清楚他把我小師妹抓去作甚。”秦淮急得在院子裏繞圈。
趙明淵:“你昨晚為什麽不跟去。”
“你當我不想?她不讓啊!”秦淮紅透了的臉難過得擠在一起。
趙明淵挑眉,難以置信:“你連行刺都做得出來,竟還怕皇帝?”
“我怕他?!”秦淮把牙根咬得死死的,“我是他爺爺,我怕他!”
趙明淵薄唇微動,欲言又止。
秦淮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立刻直直地投在他臉上,“趙明淵,有話快說。”
“你可知薑靈這許多年都在哪裏?”
“哪裏也比不上絕雁嶺!保不齊是哪個小山頭上,苦了我的小師妹了。”秦淮搖搖頭,歎了一口氣,眼前似乎能看見薑靈用並不寬闊然而堅強的肩膀在上山下山地挑水。從前,挑水的活兒,都是他做的。
趙明淵眸中似有不忍。
“趙明淵,你就能看我著急心憂,無動於衷?”秦淮停下了徘徊的腳步,慢慢走到了趙明淵麵前,心痛道:“我當你是兄弟,你個冷血無情的,當我是什麽?或許這麽多年,你替她隱瞞,你有自己的苦衷,但是眼下——”
罷了。趙明淵垂下漆黑的眼,伸手拍了拍秦淮的肩膀。
“她離開絕雁嶺後,曾前去尋我。”
“她去了南廷?”秦淮張大了嘴巴。
“在那之後,她仍跟著我。”趙明淵低聲補充道。
秦淮頓時怒不可遏,一個猛勁衝過來,死死地扼住了趙明淵的脖子。跟著他,意味著什麽,秦淮再知曉不過。趙明淵在戚府為人仆,那麽薑靈便在戚府為人婢!
窒息感使他的臉色蒼白,趙明淵卻控製著自己的本能,沒有掙紮,隻看著秦淮,露出了一個淺淡的笑,他的聲音很輕,但是一字一句都紮在了秦淮心口,紮出了許多血洞。
“你可知,她跟隨我,就是為了來到北廷。她成了戚卓雲的心腹,替他奔波在外,我也見不到她。”
愣怔著,秦淮悻悻地鬆了手,懊惱地捂著頭蹲下,“我不明白。難道絕雁嶺上的日子不夠逍遙快活嗎?為什麽非要做別人的使喚奴才,為什麽!”
趙明淵居高臨下地看著他,胸口也被他牽扯著痛,“秦兄。薑靈想要的,也許不是逍遙快活。”
“好,好。薑靈想要什麽,我不知道,你卻知道。”秦淮包含惡意地恨然冷笑。
“不。你一直都知道。”趙明淵也蹲下,按住了秦淮的肩膀,迫使他看著自己,“你們師出同門,她的宏願,你必然最清楚不過。”
秦淮愣愣的,雙眼漸漸變得無神:“我一直以為,師父是絕雁嶺上的快活神仙,無需過問俗世。看來,她比我更懂師父。”
“可又為何,要替戚卓雲辦事?”秦淮惶然地看著趙明淵,“難道這才是她尋的明主?”
趙明淵沉吟片刻,壓低了嗓子:“戚氏登基,未必是壞事。”
“南北兩廷,對峙已久,終有一分。先帝病危,有心無力。程趙相爭,必然兩敗俱傷。邊境的越、戎兩國,虎視眈眈。商國危矣。戚氏是破落的貴族,香火凋零,並無根基,戚卓雲登基,後繼無人,戚家難說還能坐這個位置多久,反倒可以先安撫大局,再為我們爭取時間。”
秦淮愕然:“你是何時決定的?”
趙明淵突然粲然一笑,明媚異常,白齒森森卻讓秦淮倒生冷汗。
“薑靈一直在邊境奔走,與戎、越兩國早有勾結。那時起,我便知道,可能有一日,戚卓雲會成為商國的新帝。”
“一夜未歸,趙公子這是去哪兒尋歡作樂了?”
見一個身影沒骨頭似的倚在大門口,臉上似笑非笑。
陳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小王爺為何如此熱衷於多管閑事?你處處行為舉止都更像含酸捏醋的小女子。”
見陳玦氣衝衝的,秦淮突然變臉似的堆上滑膩膩的笑容,賠罪道::“喲,今兒是怎麽了,大早上的就動氣?恐怕容顏受損啊。趙公子,是不是你惹我們夫人生氣了?”
趙明淵輕描淡寫地瞥了他一眼,挽了陳玦的手進門去。
秦淮跟在他們身後,不安道:“哎,你們兩個怎麽都不理我呀?昨兒可是去了郊外?那兒湖水剛剛化了,想必能釣上來大魚。”
趙明淵方才回頭,正色道:“薑靈呢?”
秦淮仿佛突然泄了氣一般,扯住了趙明淵的袖子,低聲著急:“我正要和你說這個事兒呢。那個混蛋把她叫進宮中去了。”
“你若真的急,大可以早點告訴我。”趙明淵漫不經心地甩開了他的手,把疲憊的陳玦交給前來迎接的碎玉。
碎玉扶過陳玦的小臂,隻覺她腳步飄飄然得不穩。
“公子,這是怎的了?”
趙明淵溫和一笑,“放心吧,夫人沒有大礙。昨夜驚起,今兒又起得早,累著了。好好睡一覺就是。”
碎玉點點頭,扶陳玦進屋。
秦淮嗤了一聲,氣道:“你當你自己是那麽好找的?你的那個什麽朔風,啞巴一樣,一點口風也不露,隻說你有要事,片刻便回。若非真的十萬火急,我幹嘛在門口等你回來?薑靈昨日晚間被叫去的,也是一夜未歸啊。”
望著秦淮眼中密布的血絲,趙明淵暗猜他也是一夜未睡,便語氣稍緩,“看來皇帝的耳報神很靈通。”
秦淮伸出一隻手指,上下點了點趙明淵,狠厲道:“我早告訴你,你這趙府不安全,有眼睛盯著!”
趙明淵雙眸如一潭死水一般,動了動唇,也穩穩地回道:“我也早告訴你,你的身邊人不安分。”
秦淮哼了一聲:“我是孤身北上,任他有千裏眼,也不知老子的行蹤。”
趙明淵皺了皺眉,若有若無地敲打道:“秦兄,你此次北上,真的是孤身一人嗎?”
秦淮怒不可遏,大聲吼:“還有我的馬!行了吧?”
趙明淵噤聲。
“當務之急,不是抓內奸,而是搞清楚他把我小師妹抓去作甚。”秦淮急得在院子裏繞圈。
趙明淵:“你昨晚為什麽不跟去。”
“你當我不想?她不讓啊!”秦淮紅透了的臉難過得擠在一起。
趙明淵挑眉,難以置信:“你連行刺都做得出來,竟還怕皇帝?”
“我怕他?!”秦淮把牙根咬得死死的,“我是他爺爺,我怕他!”
趙明淵薄唇微動,欲言又止。
秦淮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立刻直直地投在他臉上,“趙明淵,有話快說。”
“你可知薑靈這許多年都在哪裏?”
“哪裏也比不上絕雁嶺!保不齊是哪個小山頭上,苦了我的小師妹了。”秦淮搖搖頭,歎了一口氣,眼前似乎能看見薑靈用並不寬闊然而堅強的肩膀在上山下山地挑水。從前,挑水的活兒,都是他做的。
趙明淵眸中似有不忍。
“趙明淵,你就能看我著急心憂,無動於衷?”秦淮停下了徘徊的腳步,慢慢走到了趙明淵麵前,心痛道:“我當你是兄弟,你個冷血無情的,當我是什麽?或許這麽多年,你替她隱瞞,你有自己的苦衷,但是眼下——”
罷了。趙明淵垂下漆黑的眼,伸手拍了拍秦淮的肩膀。
“她離開絕雁嶺後,曾前去尋我。”
“她去了南廷?”秦淮張大了嘴巴。
“在那之後,她仍跟著我。”趙明淵低聲補充道。
秦淮頓時怒不可遏,一個猛勁衝過來,死死地扼住了趙明淵的脖子。跟著他,意味著什麽,秦淮再知曉不過。趙明淵在戚府為人仆,那麽薑靈便在戚府為人婢!
窒息感使他的臉色蒼白,趙明淵卻控製著自己的本能,沒有掙紮,隻看著秦淮,露出了一個淺淡的笑,他的聲音很輕,但是一字一句都紮在了秦淮心口,紮出了許多血洞。
“你可知,她跟隨我,就是為了來到北廷。她成了戚卓雲的心腹,替他奔波在外,我也見不到她。”
愣怔著,秦淮悻悻地鬆了手,懊惱地捂著頭蹲下,“我不明白。難道絕雁嶺上的日子不夠逍遙快活嗎?為什麽非要做別人的使喚奴才,為什麽!”
趙明淵居高臨下地看著他,胸口也被他牽扯著痛,“秦兄。薑靈想要的,也許不是逍遙快活。”
“好,好。薑靈想要什麽,我不知道,你卻知道。”秦淮包含惡意地恨然冷笑。
“不。你一直都知道。”趙明淵也蹲下,按住了秦淮的肩膀,迫使他看著自己,“你們師出同門,她的宏願,你必然最清楚不過。”
秦淮愣愣的,雙眼漸漸變得無神:“我一直以為,師父是絕雁嶺上的快活神仙,無需過問俗世。看來,她比我更懂師父。”
“可又為何,要替戚卓雲辦事?”秦淮惶然地看著趙明淵,“難道這才是她尋的明主?”
趙明淵沉吟片刻,壓低了嗓子:“戚氏登基,未必是壞事。”
“南北兩廷,對峙已久,終有一分。先帝病危,有心無力。程趙相爭,必然兩敗俱傷。邊境的越、戎兩國,虎視眈眈。商國危矣。戚氏是破落的貴族,香火凋零,並無根基,戚卓雲登基,後繼無人,戚家難說還能坐這個位置多久,反倒可以先安撫大局,再為我們爭取時間。”
秦淮愕然:“你是何時決定的?”
趙明淵突然粲然一笑,明媚異常,白齒森森卻讓秦淮倒生冷汗。
“薑靈一直在邊境奔走,與戎、越兩國早有勾結。那時起,我便知道,可能有一日,戚卓雲會成為商國的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