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先更後改,請大家等四五個小時再看吧。)


    (以下是廢稿)


    城門縣城如其名,就好似一座城門一樣屹立在青龍山脈中唯一進入中原的道路中,是北方蠻族進軍中原的第一道關卡,這個從原來一個軍事要塞改建而成的縣城,城牆高大,各種軍事設施齊全。


    城門縣原名城門關,是梁高祖時,為了北伐時有一個穩定的後方,第一代大梁皇帝建造的,他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在這青龍山脈南方的唯一出口處建造了一座固若金湯的軍事要塞,並在關城兩側,建造了直連青龍山脈的雄偉長城,可以說是完全將草原進入中原的通道完全堵死,並從此處出征,擊潰了北方蠻族第三代大可汗的草原聯軍,徹底擊敗了北方蠻族的瓦古戴帝國,逼的其王帳北遷,其後更是在城門關駐紮了精兵強將,擋住了一次次北方蠻族的反撲,讓其三百年未能踏足中原一步,曆代瓦古戴帝國大可汗都在城門關下折戟沉沙,可以說城門關就是北疆的定海神針,不過那都是城門關變成城門縣以前的事了。


    自從一百五十年前開始,大梁朝就開始在內憂外患中,國力逐漸衰弱,中央朝廷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每天想的都是爭權奪利。


    特別是文官集團崛起後,極力打壓貶低武將和軍人,使得大梁朝廷的核心軍事實力逐年下降,特別是六十前中原大旱,活不下去的農民們在絕望之下發動了起義,一時間天下皆反,天下九州有六個州陷入了動亂中。


    而派去鎮壓起義的四方軍團因為常年被打壓,已經不是大梁高祖皇帝摩下那曾經戰無不勝的軍隊了,不但規模上大不如前,軍械軍餉也是常年虧空,底層士兵更是幾年都不見得操練一次,強行讓這樣的軍隊上戰場的結果,基本上就是兵無戰力將無戰心,竟然連一群剛剛扔下鋤頭的農民組成的起義軍都打不過,東西兩軍全軍覆沒,被文官打壓最嚴重北方軍團連起義軍的麵都沒有見到,在半路上就一哄而散,而南方軍團的統帥見勢不妙,直接殺了朝廷派來的文官監軍,帶領軍隊直接回了駐地越州,再也不聽大梁朝廷的號令,還自封越王,把越州置於了自己統治之下,可以說除了沒有公開稱帝,和造反沒什麽兩樣。


    四方軍團覆滅的覆滅,造反的造反,讓沒有任何心裏準備的文官集團目瞪口呆,而起義軍憑著擊敗四方軍團的威懾力,各地州縣基本上是望風而降,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了大梁的都城康龍城下,一時之間仿佛改朝換代就在眼前。


    這種局勢和地球上明朝末年的李自成打北京很像,不過大梁朝的文官畢竟不是東林黨那幫白癡,雖然爭權奪利,貪汙腐敗比東林黨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他們還都知道自己能享受榮華富貴是靠的大梁朝廷,大梁朝廷倒了自己也要倒大黴。


    要是圍城的是哪個世家大族領導的軍隊,那還能談談投降什麽的,畢竟都是自己人,換個皇帝大家不是一樣當官,可是外麵那個泥腿子算什麽東西,要是讓他打進城來當了皇帝,大家別說高官厚祿了,就是身家性命都難保。


    在試圖在保留官職和財產的前提下投誠的談判條件,被義軍首領一口回絕的情況下,京城裏的達官貴人們統一了思想,要跟這幫泥腿子死磕到底。


    可是守城的話要是指望已經轉職成職業工匠的禦林軍哪就是開玩笑,隻能重新招募青壯守城才行,可是國庫裏空空蕩蕩的老鼠進去都得流著淚出來,沒錢沒糧誰給你賣命。


    這個緊要關頭各位大人們也顧不得心疼錢財了,以兩袖清風聞名的當朝宰相袁大人帶頭拿出了一千萬兩的錢糧,各個平時各種哭窮的官員們你拿五百萬兩銀子,我拿一百萬兩的米麵,很快湊出了的天文數字一樣的錢糧,又以各家精銳家奴為骨幹,招募了大批青壯,正所謂有錢可使磨推鬼,在大筆賞錢的激勵下,這些一團散沙一樣青壯靠著城牆和同樣是烏合之眾的起義軍打了個不分勝負,起義軍攻不上城牆,青壯們也沒膽量出城野戰,就這樣一直拖到了冬天,起義軍不得不撤軍為止。


    京城的危機解除了,可是起義軍並沒有太大損失,待到明年一定會卷土重來,到時候有了攻城經驗的起義軍,再靠青壯們守城可能有點懸,何況這次守城花費的錢糧都趕上好幾年的稅收了,這錢可是老爺們自己掏的腰包,要是再來這麽兩次,清正廉潔的大人們都得破產,那還不如直接開城投降呢!


    滿朝君臣憂心忡忡的討論對策,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宰相袁大人拿出了主意,那就是對整個天下發布勤王令,讓各地官員豪紳自行組織兵馬剿滅義軍,進京勤王。


    當時在位的梁惠帝雖然知道這個狗屁辦法會造成什麽後果,不過現在火燒眉毛,隻能先顧眼前了,而且現在他就是一個吉祥物,手裏沒有任何權利,信不信他今天要是敢不發這個勤王令,明天就得駕崩,沒奈何隻能乖乖的寫了聖旨,這日子是過一天算一天吧!


    果然,勤王令一出,天下轟動,天下九州的野心家們本來就都在趁著天下大亂的時機偷偷的組織兵馬,這時又有了大義的名分,就更是肆無忌憚,紛紛起兵勤王。


    在各路勤王軍的圍剿下,本身就是烏合之眾的起義軍沒有堅持多久就被剿滅了,各路勤王軍匯聚京城,討要封賞


    。


    其實這個時候勤王軍中半數以上的統帥對大梁朝還是有些忠心的,如果這時朝廷能拿出錢財賞賜,來收買勤王軍的兵卒,再給統帥們加一些虛銜,就可以將各路勤王軍順利解散,就算是有人不服,在勢單力孤之下也翻不出花來。


    可是梁惠帝沒有錢,至於讓各位朝廷大員出錢,開什麽玩笑,我們一天天為了大梁朝嘔心瀝血,隻有拿那麽一點點的土地和錢財才能安慰自己疲憊的身心,你連我們的這點血汗錢都敢打主意,皇帝是不是不想幹了!信不信明天就讓你落水駕崩!


    讓各位朝廷大佬出錢是不可能了,可是勤王軍怎麽打發,要是朝廷不給賞賜,那些丘八分分鍾兵變給你看。


    最後又是袁丞相出了個主要,說既然給不了錢,那就給他們實封爵位吧!給那些統帥們爵位,反正也不花錢,至於他們手底下的大頭兵就讓他們自己處理吧,朝廷就不管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爵位可不像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虛封遙領的爵位,大梁朝的爵位向來都是實封旳,就是有多大的爵位就要封多大的領地,隻不過哪怕是王爵也隻能在領地裏保留500人一下的軍隊罷了


    。


    大梁高祖建立大梁朝時就察覺到這種分封製的弊端,不但開國時盡量以加大其他賞賜的力度換取封爵,還不斷的削弱那些被封爵的諸侯的實力,並盡量將實封的爵位改為虛封,他之後的每代皇帝的繼承了他的方針,到惠帝時,早就已經沒有了實封這回事了。


    可是現在袁丞相的提議可以說是把曆代皇帝的心血徹底浪費,可是袁丞相也是沒有辦法,朝廷拿不出錢來,封官的話封高了沒位置,封低了人家也看不上,隻有爵位能拿得出手了。


    袁丞相他其實也想給虛封,可是虛封的話勤王軍統帥們看不看得上不說,每一個虛封爵位還得給想當於封地收入的俸祿才行,關鍵是朝廷沒錢,要是能拿出這麽一大筆錢的話,都夠拿去收買勤王軍的軍心了,那還給他們封爵幹嘛!


    要是隻給虛封不給俸祿,他們分分鍾就得清君側啊!


    於是實封爵位這個主意一得到了除了梁惠帝以外的所有官員的讚同,並被自暴自棄躲回後宮尋歡作樂的梁惠帝交給了袁丞相操辦,於是一大堆的公爵侯爵的帽子封了出去,幾個軍隊最強鬧的最歡的甚至封了王,就連造反的南方軍團統帥自封的越王,都被承認了。


    經過了這麽一場鬧劇,各路勤王軍統帥都看出了大梁朝廷的虛弱,而亂封爵位更是讓大梁皇帝的威嚴掃地,哪怕原本是對著大梁朝廷,還有著忠心的勤王軍統帥都對它失望了,原本就沒什麽忠心的更是紛紛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不過大梁朝廷畢竟有正統大義在手,各路勤王軍又互相牽製,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何況和義軍的戰鬥也耗盡了軍械和糧草,隻能各自率軍回到自己的封地,繼續積蓄糧草,訓練士卒,以待時機。


    從這以後,九州進入了諸侯割據的時代,大梁朝廷的命令,隻能在都城所在的中州通行,其他州府被大大小小的諸侯統治著,基本上都當大梁朝廷不存在。


    經過了幾十年的互相征伐,漸漸形成了以秦越齊魯周五個占據了九州精華地區的最強諸侯王為首,其他一些占據窮苦和邊境之地的王侯各自選擇其中之一結盟的局勢。


    而雖然大梁朝廷的文官集團在這些年也訓練了一支精兵,但是由於本來中州就要靠其他各州的供血才維持的繁榮,現在其他各州不來打它就不錯了,哪裏還會給它輸血?中州現在無論是錢糧還是人口都是大不如前,供養不了太多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的人數隻有一萬五千人,雖然精銳,但是對五個諸侯王來說隻要付出一定代價就能輕鬆解決它。


    可是在五個諸侯王彼此牽製的當下,誰也不想為了消滅隻是擺設的朝廷,而讓自己冒違背大義,可能會被全天下圍攻的風險,何況消滅朝廷的精兵也會使自己實力受損,到時候就算不會被天下圍攻,看到自己實力受損的鄰居也不會放過機會,所以在消滅其他勁敵之前攻打朝廷所在的中州對諸侯們來說是得不償失。


    在這種局勢下,大梁朝廷才殘存了下來,在名義上它還是九州共主,但是除了中州以外,它哪都管不了,它的命令諸侯們


    隻當是放屁,當然它也不敢給諸侯下命令,反倒是諸侯們討要什麽名義上的封賞,它倒是會全部照辦。


    幾十年的諸侯混戰,殺的屍山血海,生靈塗炭,隻是在近些年由於五王勢均力敵,彼此牽製,誰也不敢輕啟戰端,他們治下的百姓們才有機會喘一口氣,而那些其他小諸侯地盤和各種三不管地區的百姓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由於常年戰亂,這些許多潰軍和流民逃到了這些地方,他們為了活下去紛紛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深重的傷害。


    對於這些土匪,各地諸侯一開始也發兵圍剿過,不過大梁亂局之下,最不缺的就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所以土匪可以說剿不勝剿,何況其中一些潰軍轉職的土匪,戰鬥力不比諸侯的軍隊低,依靠地形優勢的話還不知道誰剿誰呢,所以後來隻要土匪不鬧得過分,諸侯們也就不在理會了,現在哪怕是中原地區,隻要是有大山大湖的地方,可以說都被大大小小的土匪占據著。


    大梁朝內諸侯混戰,遍地匪患,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人在意什麽北方蠻族了,城門關就更沒人在意了,原來駐紮於此的軍兵被北方軍團帶去中原平叛,結果大部分一去不回,隻有一小部分逃了回來,還直接上了青龍山落草了,順帶一提,這夥人就是王大當家的爺爺帶領的。


    青龍山上多了一夥土匪其實對城門關沒什麽影響,可是北方蠻族來了就是大問題了。


    北方蠻族一直沒有放棄南下的野心,從二百多年前修養好元氣開始,每年秋高馬肥之際,就會組織兵馬從青龍山脈中的通路向中原進軍,而卡住青龍山脈南方唯一出口處的城門關首當其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嘯大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光00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光007並收藏虎嘯大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