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後改,請過三四個小時之後再食用)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爵位可不像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虛封遙領的爵位,大梁朝的爵位向來都是實封旳,就是有多大的爵位就要封多大的領地,隻不過哪怕是王爵也隻能在領地裏保留500人一下的軍隊罷了
。
大梁高祖建立大梁朝時就察覺到這種分封製的弊端,不但開國時盡量以加大其他賞賜的力度換取封爵,還不斷的削弱那些被封爵的諸侯的實力,並盡量將實封的爵位改為虛封,他之後的每代皇帝的繼承了他的方針,到惠帝時,早就已經沒有了實封這回事了。
可是現在袁丞相的提議可以說是把曆代皇帝的心血徹底浪費,可是袁丞相也是沒有辦法,朝廷拿不出錢來,封官的話封高了沒位置,封低了人家也看不上,隻有爵位能拿得出手了。
袁丞相他其實也想給虛封,可是虛封的話勤王軍統帥們看不看得上不說,每一個虛封爵位還得給想當於封地收入的俸祿才行,關鍵是朝廷沒錢,要是能拿出這麽一大筆錢的話,都夠拿去收買勤王軍的軍心了,那還給他們封爵幹嘛!
要是隻給虛封不給俸祿,他們分分鍾就得清君側啊!
於是實封爵位這個主意一得到了除了梁惠帝以外的所有官員的讚同,並被自暴自棄躲回後宮尋歡作樂的梁惠帝交給了袁丞相操辦,於是一大堆的公爵侯爵的帽子封了出去,幾個軍隊最強鬧的最歡的甚至封了王,就連造反的南方軍團統帥自封的越王,都被承認了。
經過了這麽一場鬧劇,各路勤王軍統帥都看出了大梁朝廷的虛弱,而亂封爵位更是讓大梁皇帝的威嚴掃地,哪怕原本是對著大梁朝廷,還有著忠心的勤王軍統帥都對它失望了,原本就沒什麽忠心的更是紛紛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不過大梁朝廷畢竟有正統大義在手,各路勤王軍又互相牽製,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何況和義軍的戰鬥也耗盡了軍械和糧草,隻能各自率軍回到自己的封地,繼續積蓄糧草,訓練士卒,以待時機。
從這以後,九州進入了諸侯割據的時代,大梁朝廷的命令,隻能在都城所在的中州通行,其他州府被大大小小的諸侯統治著,基本上都當大梁朝廷不存在。
經過了幾十年的互相征伐,漸漸形成了以秦越齊魯周五個占據了九州精華地區的最強諸侯王為首,其他一些占據窮苦和邊境之地的王侯各自選擇其中之一結盟的局勢。
而雖然大梁朝廷的文官集團在這些年也訓練了一支精兵,但是由於本來中州就要靠其他各州的供血才維持的繁榮,現在其他各州不來打它就不錯了,哪裏還會給它輸血?中州現在無論是錢糧還是人口都是大不如前,供養不了太多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的人數隻有一萬五千人,雖然精銳,但是對五個諸侯王來說隻要付出一定代價就能輕鬆解決它。
可是在五個諸侯王彼此牽製的當下,誰也不想為了消滅隻是擺設的朝廷,而讓自己冒違背大義,可能會被全天下圍攻的風險,何況消滅朝廷的精兵也會使自己實力受損,到時候就算不會被天下圍攻,看到自己實力受損的鄰居也不會放過機會,所以在消滅其他勁敵之前攻打朝廷所在的中州對諸侯們來說是得不償失。
在這種局勢下,大梁朝廷才殘存了下來,在名義上它還是九州共主,但是除了中州以外,它哪都管不了,它的命令諸侯們
隻當是放屁,當然它也不敢給諸侯下命令,反倒是諸侯們討要什麽名義上的封賞,它倒是會全部照辦。
幾十年的諸侯混戰,殺的屍山血海,生靈塗炭,隻是在近些年由於五王勢均力敵,彼此牽製,誰也不敢輕啟戰端,他們治下的百姓們才有機會喘一口氣,而那些其他小諸侯地盤和各種三不管地區的百姓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由於常年戰亂,這些許多潰軍和流民逃到了這些地方,他們為了活下去紛紛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深重的傷害。
對於這些土匪,各地諸侯一開始也發兵圍剿過,不過大梁亂局之下,最不缺的就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所以土匪可以說剿不勝剿,何況其中一些潰軍轉職的土匪,戰鬥力不比諸侯的軍隊低,依靠地形優勢的話還不知道誰剿誰呢,所以後來隻要土匪不鬧得過分,諸侯們也就不在理會了,現在哪怕是中原地區,隻要是有大山大湖的地方,可以說都被大大小小的土匪占據著。
大梁朝內諸侯混戰,遍地匪患,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人在意什麽北方蠻族了,城門關就更沒人在意了,原來駐紮於此的軍兵被北方軍團帶去中原平叛,結果大部分一去不回,隻有一小部分逃了回來,還直接上了青龍山落草了,順帶一提,這夥人就是王大當家的爺爺帶領的。
青龍山上多了一夥土匪其實對城門關沒什麽影響,可是北方蠻族來了就是大問題了。
北方蠻族一直沒有放棄南下的野心,從二百多年前修養好元氣開始,每年秋高馬肥之際,就會組織兵馬從青龍山脈中的通路向中原進軍,而卡住青龍山脈南方唯一出口處的城門關首當其衝,每年都會麵對北方蠻族的進攻,以前大梁強盛時不算什麽,可是五十年前北方軍團崩潰,接收幽州的幽州王實力薄弱,為了防備南方的義州候,把大部分精銳兵馬放在了幽州和義州邊界上,城門關這裏隻放置了少量兵馬,幸好蠻族不善攻城,靠著完備的城防設施,也能勉強支撐。
可是到第二代幽州王繼位,他為了打擊義州候,竟然想與北方蠻族勾結,他派出使者對蠻族許諾,隻要蠻族答應不在自己封地劫掠,他就不在阻擋蠻族南侵,為了取信蠻族,他竟然主動將城門關北方的長城拆毀了。
幽州王這種與虎謀皮的行為當然沒有什麽好下場,當得知阻擋了自己三百年的城門關已經無法在阻擋自己後,北方蠻族大喜過望,大大小小的部族在大可汗的號召下紛紛在起兵南侵。
一開始這些蠻族還遵守了和幽州王的約定,沒有劫掠幽州,而是跨過幽州,攻進了義州,義州候要是靠自己自然是擋不住北方蠻族的,可他有靠山啊!他早就投靠了秦王,而且幽州王勾結蠻族的情報也早就為他所知,當北方蠻族高高興興的進入義州的時候,招到了秦義聯軍的迎頭痛擊。
北方蠻族對大梁的印象還停留在梁高祖時期,那時梁高祖剛剛統一九州,國內是百廢待興,為了北伐蠻族可謂是動員了舉國之力才勉強基敗了蠻族。蠻族們以為那就是大梁的巔峰時期,現在大梁已經衰弱了,按理說已經回到巔峰時期的北方蠻族應該沒有人能匹敵才對,但是他們錯了。
這三百年間,大梁朝無論是人口的增長,還是軍事技術的發展都是北方蠻族無法想象的,就算經過了多年戰亂,其實力也不是一個北方蠻族可以窺視的,證據就是當年梁高祖要用舉國之力才能打敗的蠻族聯軍,在秦義聯軍麵前卻不堪一擊,隻是因為全是騎兵的原因,而秦義聯軍為了防備其他諸侯,也沒有離開義州追擊,才讓北方蠻族在全麵潰敗的情況下,還能有一半人逃回了幽州。
北方蠻族吃了這當頭一棒,徹底明白了自己和中原諸侯的差距,也熄了馬踏中原的心思,可是也不能就這麽灰溜溜的回草原去啊!於是沒有信義觀念的蠻族們把目光瞄準了幽州王,而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蠻族目標的幽州王對蠻族沒有防備,被蠻族大可汗用兩軍聯合攻打義州的謊言,和幽州軍主力一起被騙出了幽州城,在兩軍會盟時被蠻族突襲,幽州軍全軍覆沒,幽州王死於亂軍之中,隨後蠻族們又攻下了幽州城直接屠城,幽州王的子嗣也死在了屠城之中,於此幽州王一脈成了最先被踢出逐鹿遊戲的諸侯王。
蠻族們屠了幽州城後還不滿足,又先後進攻了幽州的其他城池,雖然群龍無首的幽州無法打敗蠻族聯軍,可是在幽州各地有了防備之後,不善攻城的蠻族們在攻城時損失慘重,卻哪怕一個縣城也沒有攻下,隻能在幽州鄉野之間燒殺搶掠一番,就返回草原了。
蠻族撤退之後,南邊的秦王和義州候沒有興趣占領本來就地廣人稀,現在又被蠻族破壞的一片狼藉的幽州。
而因為幽州王和手下的重臣們全部死在了幽州城,整個幽州沒有一個能服眾的人來收拾殘局,幽州不可避免的分裂了。
現在的幽州每一個城縣都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各個城縣之間既互相攻伐,又彼此結盟,可以說一個個勢力犬牙交錯,堪比一團亂麻。
幽州亂成這樣,自然也就沒有力量修複城門關北部的長城,城門關也就在也不能擋住北方蠻族的入侵,從那以後每年秋天北方蠻族都會入侵幽州搶劫糧食,擄掠人口,幽州各地基本上每年隻能緊守城池,等蠻族搶夠了自己退去。
城門關由於本身就是防禦要塞,附近的地主士紳為了躲避蠻族每年秋收前後都會舉族進入城門關居住,而向草原走私貨物的走私商人們,幽州一片混亂的局勢對他們來說是如魚得水,而城門關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了最佳貨物集散處和補給點,走私商人們也紛紛來到城門關建立貨站,這麽多人的湧入使得城門關擁擠不堪,於是這原本的駐軍校尉牽頭下,地主士紳們出人,走私商人們出錢,將原本是軍事要塞的城門關,擴建為了今日的城門縣。
慢慢的,城門縣形成了以駐軍校尉,當地士紳和走私商人們三足鼎立的局勢,三者互相勾心鬥角,希望把其他兩者完全壓製,獨掌城門縣的大權,可是對城門縣來說,三者可謂是缺一不可,所以到了今天他們還是誰也壓服不了誰,隻能劃分了各自的地盤,互不幹涉。
因為沒有一個能服眾的統治者,現在的城門縣,是一個混亂至極的法外之地。
作為草原走私生意的貨物集散地,大量的貨物走私又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而有錢財留動的地方,就會有人來賺,城門縣中各種店鋪賭館,酒樓飯莊,青樓楚館應有盡有,整個縣城呈現出了一種畸形的繁榮,吸引了各種亡命之徒,破產流民,和黑幫混混之類的人渣來這裏討生活。
中年說書人歎了口氣,對鄭凡說道:“公子,這就是現今城門縣的形勢,可以說隻是表麵光鮮,實質上是吃人不吐骨頭,你別看白天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繁榮非常,這是因為上麵三家為了賺錢,聯合對城中各色人等下了嚴令,不許任何人擾亂市麵穩定,在殺了幾個犯禁的出頭鳥後,再也沒有敢白天在大街上鬧事的,所以公子你白日裏隻要不往偏僻處去,安全就無需擔憂。”
說到這他拿起茶碗,潤了潤喉嚨,隨後麵色一正,鄭重的對鄭凡說道:“公子你要注意的是入夜後,一定不要在街上走動,因為入夜後還在外走動的人,都會被人盯上,好一點隻會被搶點錢財,運氣不好連屍體都要被後巷裏的那些流民吃光。
玩樂和住宿也要當心,一定要選擇三大勢力經營的店鋪,這些地方有三大勢力作保,一般都很安全,其他的地方你要是沒錢還則罷了,要是發現你有錢,馬上就會變成黑店謀財害命!”接著他又把哪些店鋪是三大勢力開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黑店,城中有哪些規矩等等一一對鄭凡講明。
鄭凡仔細的聽完,又問了幾個問題,得到滿意的解答後對中年人一抱拳道:“謝萬先生為我解惑,這點錢先生拿去買酒,在下還有點事,就不送先生了。”把一錠銀子扔在桌上,鄭凡直接送客。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爵位可不像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虛封遙領的爵位,大梁朝的爵位向來都是實封旳,就是有多大的爵位就要封多大的領地,隻不過哪怕是王爵也隻能在領地裏保留500人一下的軍隊罷了
。
大梁高祖建立大梁朝時就察覺到這種分封製的弊端,不但開國時盡量以加大其他賞賜的力度換取封爵,還不斷的削弱那些被封爵的諸侯的實力,並盡量將實封的爵位改為虛封,他之後的每代皇帝的繼承了他的方針,到惠帝時,早就已經沒有了實封這回事了。
可是現在袁丞相的提議可以說是把曆代皇帝的心血徹底浪費,可是袁丞相也是沒有辦法,朝廷拿不出錢來,封官的話封高了沒位置,封低了人家也看不上,隻有爵位能拿得出手了。
袁丞相他其實也想給虛封,可是虛封的話勤王軍統帥們看不看得上不說,每一個虛封爵位還得給想當於封地收入的俸祿才行,關鍵是朝廷沒錢,要是能拿出這麽一大筆錢的話,都夠拿去收買勤王軍的軍心了,那還給他們封爵幹嘛!
要是隻給虛封不給俸祿,他們分分鍾就得清君側啊!
於是實封爵位這個主意一得到了除了梁惠帝以外的所有官員的讚同,並被自暴自棄躲回後宮尋歡作樂的梁惠帝交給了袁丞相操辦,於是一大堆的公爵侯爵的帽子封了出去,幾個軍隊最強鬧的最歡的甚至封了王,就連造反的南方軍團統帥自封的越王,都被承認了。
經過了這麽一場鬧劇,各路勤王軍統帥都看出了大梁朝廷的虛弱,而亂封爵位更是讓大梁皇帝的威嚴掃地,哪怕原本是對著大梁朝廷,還有著忠心的勤王軍統帥都對它失望了,原本就沒什麽忠心的更是紛紛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不過大梁朝廷畢竟有正統大義在手,各路勤王軍又互相牽製,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何況和義軍的戰鬥也耗盡了軍械和糧草,隻能各自率軍回到自己的封地,繼續積蓄糧草,訓練士卒,以待時機。
從這以後,九州進入了諸侯割據的時代,大梁朝廷的命令,隻能在都城所在的中州通行,其他州府被大大小小的諸侯統治著,基本上都當大梁朝廷不存在。
經過了幾十年的互相征伐,漸漸形成了以秦越齊魯周五個占據了九州精華地區的最強諸侯王為首,其他一些占據窮苦和邊境之地的王侯各自選擇其中之一結盟的局勢。
而雖然大梁朝廷的文官集團在這些年也訓練了一支精兵,但是由於本來中州就要靠其他各州的供血才維持的繁榮,現在其他各州不來打它就不錯了,哪裏還會給它輸血?中州現在無論是錢糧還是人口都是大不如前,供養不了太多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的人數隻有一萬五千人,雖然精銳,但是對五個諸侯王來說隻要付出一定代價就能輕鬆解決它。
可是在五個諸侯王彼此牽製的當下,誰也不想為了消滅隻是擺設的朝廷,而讓自己冒違背大義,可能會被全天下圍攻的風險,何況消滅朝廷的精兵也會使自己實力受損,到時候就算不會被天下圍攻,看到自己實力受損的鄰居也不會放過機會,所以在消滅其他勁敵之前攻打朝廷所在的中州對諸侯們來說是得不償失。
在這種局勢下,大梁朝廷才殘存了下來,在名義上它還是九州共主,但是除了中州以外,它哪都管不了,它的命令諸侯們
隻當是放屁,當然它也不敢給諸侯下命令,反倒是諸侯們討要什麽名義上的封賞,它倒是會全部照辦。
幾十年的諸侯混戰,殺的屍山血海,生靈塗炭,隻是在近些年由於五王勢均力敵,彼此牽製,誰也不敢輕啟戰端,他們治下的百姓們才有機會喘一口氣,而那些其他小諸侯地盤和各種三不管地區的百姓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由於常年戰亂,這些許多潰軍和流民逃到了這些地方,他們為了活下去紛紛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深重的傷害。
對於這些土匪,各地諸侯一開始也發兵圍剿過,不過大梁亂局之下,最不缺的就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所以土匪可以說剿不勝剿,何況其中一些潰軍轉職的土匪,戰鬥力不比諸侯的軍隊低,依靠地形優勢的話還不知道誰剿誰呢,所以後來隻要土匪不鬧得過分,諸侯們也就不在理會了,現在哪怕是中原地區,隻要是有大山大湖的地方,可以說都被大大小小的土匪占據著。
大梁朝內諸侯混戰,遍地匪患,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人在意什麽北方蠻族了,城門關就更沒人在意了,原來駐紮於此的軍兵被北方軍團帶去中原平叛,結果大部分一去不回,隻有一小部分逃了回來,還直接上了青龍山落草了,順帶一提,這夥人就是王大當家的爺爺帶領的。
青龍山上多了一夥土匪其實對城門關沒什麽影響,可是北方蠻族來了就是大問題了。
北方蠻族一直沒有放棄南下的野心,從二百多年前修養好元氣開始,每年秋高馬肥之際,就會組織兵馬從青龍山脈中的通路向中原進軍,而卡住青龍山脈南方唯一出口處的城門關首當其衝,每年都會麵對北方蠻族的進攻,以前大梁強盛時不算什麽,可是五十年前北方軍團崩潰,接收幽州的幽州王實力薄弱,為了防備南方的義州候,把大部分精銳兵馬放在了幽州和義州邊界上,城門關這裏隻放置了少量兵馬,幸好蠻族不善攻城,靠著完備的城防設施,也能勉強支撐。
可是到第二代幽州王繼位,他為了打擊義州候,竟然想與北方蠻族勾結,他派出使者對蠻族許諾,隻要蠻族答應不在自己封地劫掠,他就不在阻擋蠻族南侵,為了取信蠻族,他竟然主動將城門關北方的長城拆毀了。
幽州王這種與虎謀皮的行為當然沒有什麽好下場,當得知阻擋了自己三百年的城門關已經無法在阻擋自己後,北方蠻族大喜過望,大大小小的部族在大可汗的號召下紛紛在起兵南侵。
一開始這些蠻族還遵守了和幽州王的約定,沒有劫掠幽州,而是跨過幽州,攻進了義州,義州候要是靠自己自然是擋不住北方蠻族的,可他有靠山啊!他早就投靠了秦王,而且幽州王勾結蠻族的情報也早就為他所知,當北方蠻族高高興興的進入義州的時候,招到了秦義聯軍的迎頭痛擊。
北方蠻族對大梁的印象還停留在梁高祖時期,那時梁高祖剛剛統一九州,國內是百廢待興,為了北伐蠻族可謂是動員了舉國之力才勉強基敗了蠻族。蠻族們以為那就是大梁的巔峰時期,現在大梁已經衰弱了,按理說已經回到巔峰時期的北方蠻族應該沒有人能匹敵才對,但是他們錯了。
這三百年間,大梁朝無論是人口的增長,還是軍事技術的發展都是北方蠻族無法想象的,就算經過了多年戰亂,其實力也不是一個北方蠻族可以窺視的,證據就是當年梁高祖要用舉國之力才能打敗的蠻族聯軍,在秦義聯軍麵前卻不堪一擊,隻是因為全是騎兵的原因,而秦義聯軍為了防備其他諸侯,也沒有離開義州追擊,才讓北方蠻族在全麵潰敗的情況下,還能有一半人逃回了幽州。
北方蠻族吃了這當頭一棒,徹底明白了自己和中原諸侯的差距,也熄了馬踏中原的心思,可是也不能就這麽灰溜溜的回草原去啊!於是沒有信義觀念的蠻族們把目光瞄準了幽州王,而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蠻族目標的幽州王對蠻族沒有防備,被蠻族大可汗用兩軍聯合攻打義州的謊言,和幽州軍主力一起被騙出了幽州城,在兩軍會盟時被蠻族突襲,幽州軍全軍覆沒,幽州王死於亂軍之中,隨後蠻族們又攻下了幽州城直接屠城,幽州王的子嗣也死在了屠城之中,於此幽州王一脈成了最先被踢出逐鹿遊戲的諸侯王。
蠻族們屠了幽州城後還不滿足,又先後進攻了幽州的其他城池,雖然群龍無首的幽州無法打敗蠻族聯軍,可是在幽州各地有了防備之後,不善攻城的蠻族們在攻城時損失慘重,卻哪怕一個縣城也沒有攻下,隻能在幽州鄉野之間燒殺搶掠一番,就返回草原了。
蠻族撤退之後,南邊的秦王和義州候沒有興趣占領本來就地廣人稀,現在又被蠻族破壞的一片狼藉的幽州。
而因為幽州王和手下的重臣們全部死在了幽州城,整個幽州沒有一個能服眾的人來收拾殘局,幽州不可避免的分裂了。
現在的幽州每一個城縣都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各個城縣之間既互相攻伐,又彼此結盟,可以說一個個勢力犬牙交錯,堪比一團亂麻。
幽州亂成這樣,自然也就沒有力量修複城門關北部的長城,城門關也就在也不能擋住北方蠻族的入侵,從那以後每年秋天北方蠻族都會入侵幽州搶劫糧食,擄掠人口,幽州各地基本上每年隻能緊守城池,等蠻族搶夠了自己退去。
城門關由於本身就是防禦要塞,附近的地主士紳為了躲避蠻族每年秋收前後都會舉族進入城門關居住,而向草原走私貨物的走私商人們,幽州一片混亂的局勢對他們來說是如魚得水,而城門關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了最佳貨物集散處和補給點,走私商人們也紛紛來到城門關建立貨站,這麽多人的湧入使得城門關擁擠不堪,於是這原本的駐軍校尉牽頭下,地主士紳們出人,走私商人們出錢,將原本是軍事要塞的城門關,擴建為了今日的城門縣。
慢慢的,城門縣形成了以駐軍校尉,當地士紳和走私商人們三足鼎立的局勢,三者互相勾心鬥角,希望把其他兩者完全壓製,獨掌城門縣的大權,可是對城門縣來說,三者可謂是缺一不可,所以到了今天他們還是誰也壓服不了誰,隻能劃分了各自的地盤,互不幹涉。
因為沒有一個能服眾的統治者,現在的城門縣,是一個混亂至極的法外之地。
作為草原走私生意的貨物集散地,大量的貨物走私又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而有錢財留動的地方,就會有人來賺,城門縣中各種店鋪賭館,酒樓飯莊,青樓楚館應有盡有,整個縣城呈現出了一種畸形的繁榮,吸引了各種亡命之徒,破產流民,和黑幫混混之類的人渣來這裏討生活。
中年說書人歎了口氣,對鄭凡說道:“公子,這就是現今城門縣的形勢,可以說隻是表麵光鮮,實質上是吃人不吐骨頭,你別看白天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繁榮非常,這是因為上麵三家為了賺錢,聯合對城中各色人等下了嚴令,不許任何人擾亂市麵穩定,在殺了幾個犯禁的出頭鳥後,再也沒有敢白天在大街上鬧事的,所以公子你白日裏隻要不往偏僻處去,安全就無需擔憂。”
說到這他拿起茶碗,潤了潤喉嚨,隨後麵色一正,鄭重的對鄭凡說道:“公子你要注意的是入夜後,一定不要在街上走動,因為入夜後還在外走動的人,都會被人盯上,好一點隻會被搶點錢財,運氣不好連屍體都要被後巷裏的那些流民吃光。
玩樂和住宿也要當心,一定要選擇三大勢力經營的店鋪,這些地方有三大勢力作保,一般都很安全,其他的地方你要是沒錢還則罷了,要是發現你有錢,馬上就會變成黑店謀財害命!”接著他又把哪些店鋪是三大勢力開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黑店,城中有哪些規矩等等一一對鄭凡講明。
鄭凡仔細的聽完,又問了幾個問題,得到滿意的解答後對中年人一抱拳道:“謝萬先生為我解惑,這點錢先生拿去買酒,在下還有點事,就不送先生了。”把一錠銀子扔在桌上,鄭凡直接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