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的想法和現代人蹭頭條蹭熱搜是一樣的心思,張三郎總會被有心人打聽到,不如自己先下手。


    比起京城的青樓,解語有的放矢別看三郎年紀小可主意正,那一天死活不肯進閣就知道小少年是個有主見的人,如今的寡婦村富裕了再也不是用錢能砸的動的。


    解語費了一點心思了解到寡婦村缺一教席,解語不能用錢砸到一首曲,寡婦村也不能用錢砸到一教席。


    唐時讀書人雖沒宋明清貴但也愛惜羽毛,到寡婦村教書不好聽呀,全村無青壯唯恐流言蜚語。


    太差的張太公不想要,好一點的教書先生又在乎名譽,於是寡婦村遲遲聘不到先生,可為了紅顏知己屈身就職那就是愛的犧牲,道義上、名譽上又大不同,而且有實利入賬又能親到美人芳澤,這裏子、麵子全都有了。


    涇陽第一美女流露心願,為之瘋狂者如過江之鯽。


    張太公在眾多為愛癡狂裏挑了一位品德兼優的才子,涇陽府崔春震來自千年的詩書飄香的士族崔氏。


    李愔並不覺得自己的新曲有多驚人,能換到一名先生了去心願也值了。一首《我願意》就如願的落入解語之手。


    別以為古人不懂炒作,青樓就是娛樂界不炒不紅呀,解語確認《我願意》比上一曲更動人,更合青樓女子為愛癡迷的心境,開始著手又一次策馬踏平長安。


    青樓界瘋了!


    涇陽麗春閣頭牌花旦解語為各地敗退的花旦仗義直言:“京城無牡丹!誠邀天下花卉二月二十八齊集京城,由天下名士選出十大名花。”


    這番騷操作就看得出麗春閣的厲害!


    可以懟藝伎絕不可懟文人,還要稍微捧點他們讓他們來決定十大名花,花落誰家,給足文人名士的臉。


    文人可是藝伎們的金主恩客,不敢得罪!


    同理京城的藝伎也是一樣,雖然知道涇陽的小妮子肯定又得到新曲憋著一肚子的壞水想使壞,不想應戰可金主們不答應呀。


    文人怎會反對?


    天下佳麗齊集京城多養眼呀?而且最關鍵的是自己有投票權決定權,自己才是這場盛宴的主人,你說文人騷客會反對嗎?


    不但不反對而且還推波助瀾,三月十八正是春闈之時,百花大會也是天下文人變相提前爭鬥之時,於是天下風雲動,四方龍虎聚京師。


    京城青樓見無力阻止但也不想當個傻子,青樓不乏有聰明人於是有人就提出不能單純比曲呀!


    棋琴書畫才是真的藝術範,也是君子之操行。


    棋太耗時不易於表演改為歌。要比就比全套的歌琴書畫全來一遍,每閣、院、坊可分人參賽也可一人多賽。


    此議一出立馬獲得文人支持,每人才藝不同多個亮相的窗口不亦樂乎,對涇陽解語來說獲得歌曲魁首就滿足了,難道真要把京城花牌趕盡殺絕嗎?那不現實。


    對京城來說丟一個歌曲魁首隻要奪得剩下三樣中的兩個魁首就保住京城“花界”的霸主地位,保二爭三爭四是目標。總比傻乎乎的和涇陽解語死磕要好。


    其他區域的青樓也大喜,這麽多項比試,總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好得多,再說了得不到魁首,老二也可以入選十大花旦呀!


    四項賽事可有十位名額,冠亞軍無需看臉,爭不了第一,第二也是能讓外埠青樓滿載而歸,畢竟第二也是掛十大頭銜。如果爭到老三就要運作一番了,之所以是十大而不是八大原因也是在這裏。


    於是乎第一屆天下十大花旦會的形式、內容、時間就這麽定了,一時之間京城變得熙熙攘攘。


    —————


    京城民間熱鬧甘露殿也熱鬧非凡,這裏除李靖外其他在坐的都是秦王府老人了,下了朝堂發言就比較直。


    寄予厚望的心腹愛將張公謹沒有給老東家強有力的支持,反而持刀捅李二的苦膽。


    張公謹直言不諱:“君辱臣死,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若陛下發兵隻為複仇的話,臣願意帶領二十名死士潛入突厥殺了頡利和義成。望陛下莫要春耕動幹戈。


    軍者,國事,私仇,家事也!行軍打仗打的是軍力和財力,以我大唐全年之口糧征突厥之豺狼非智者所為。


    以一己之私費全國之公帑非聖人所為。”


    張公謹何許人也?當年玄武門李二猶豫不決想占個卦,張公謹直接進來把卦給沒收了。


    不同於程咬金的混、尉遲恭的蠻,張公謹的直是建立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的,當年他就問李二占卦有意義嗎?如果卦象不好我們能歇手嗎?若不能占什麽卦直接幹。


    今天就直接問李二你是不是想報私仇,是,我帶二十人去搞暗殺你別用全國之兵,不是,就別用全年的口糧打突厥那是蠢蛋幹的事。


    這懟得李二嘴口發苦又反駁不了。


    李二那一點小心思其實大家都知道,看破不說破是這些紫袍們為官之道。


    “突厥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定要除去它。”李二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不提三月對決,但你們一定要給我想法子除去這個心腹之患。


    李二的鬆口讓甘露殿裏有了幾分生氣,今天李二的心腹會議李靖能參加就是李二想聽自己的看法,


    所以李靖也不謙虛,軍人嘛,都想鐵馬金戈馬踏陰山揚大唐國威,若是謙讓或沒什麽突出的想法,李靖唯恐會丟帥印,大唐能掛主帥印還有李孝恭和李勣。


    李勣資曆太淺這是國運之戰他太青年了,李孝恭資曆是夠了可他是皇族身份有點尬,李靖是最佳人選李靖也是做足功課有備而來的,打完這一戰他就可以休息了。


    “陛下,臣查閱突厥往年資料,每年雪季突厥頡利都會遠離陰山到五原郡避寒。”


    說到這在牆上地圖找到五原郡的位置,又指指相鄰的朔方和定襄。


    “五原郡東鄰定襄西接朔方,若有一軍從大同出發抄敵後路,三軍合圍…”


    說到這裏手作了個捏碎蛋黃的動作。


    不用請君入甕頡利自願上鉤當然很好,朔方、定襄本身常年有駐軍兵力調動能掩人耳目不會驚動突厥人。


    最大的問題是頡利雪季才會南下避寒,也就是說最早在第一場雪之時才能入坑,差不多十一月份左右。


    五原郡的雪能吸引到頡利入坑也阻礙唐軍進攻及後勤補給。


    甘露殿陷入沉思。


    還是勇於承擔責任的張公謹率先打破寧靜:“一場戰役我們先決定戰略正不正確,然後再考慮戰術。方向對了我們才好出力,否則力使的越大錯的越離譜。


    我們先決定突厥必須要今年滅,不僅僅為六殿下報仇也是因為突厥乃是我等心腹之患,不滅我們不能安心謀發展。


    其次我們不在春耕和秋收與突厥人決戰這是國策,不能因君上而改變。”


    說到這裏眾人都看著李二,見李二麵如沉水點點頭,這張公謹真是君恩浩蕩,這麽直白李二也允許。


    “最後我們把難點一一羅列出來,我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群策群力總會找解決戰術問題的方法。”


    “主要是糧草。人可以挨餓一兩天,馬可不行無騎兵又如何跑過突厥人?”尉遲恭拍拍自己腦袋插口道。


    這也是大夥愁的事。


    “陛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那個潑皮就讓他死在突厥人手中吧,臣了解當時情形知節應該把六殿下帶在身邊而不是放在後方,知節有罪但不應死在牢裏。”


    張公謹也是瓦崗係的,看大局已定為程咬金脫罪,可憐的老程此時還在大理寺呆著。


    李二自己也是一名優秀的主帥行軍布陣的事他也懂,主觀上程咬金和當年的彭大將軍一樣屬無責而且李愔身邊的暗影也把當天的事作了說明,程咬金隻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責任就像張公謹所說你把皇子當太子保護就不會有意外了。


    “讓那老匹夫滾回前武營去,還有我家清河的聘禮讓他準備好,愔兒可是給他的姐妹們備好若大的嫁妝,聘禮比嫁妝少朕可不答應。”


    完美的結局,官複原職聖眷依舊!


    心腹就是心腹!


    起落在帝王一念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您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棋福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棋福鼎並收藏大唐您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