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


    司隸校尉部。


    右扶風。


    陳倉。


    董卓軍營,李儒看著董卓微笑著將天使送出軍營,待董卓回來,開口到:“明公可有意乎?”


    董卓哼了一聲,“文優以為如何?”


    李儒:“聖上欲以明公為少府,竊以為明公不可往之。”至於原因,太簡單了,李儒沒說。(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中服禦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丞一人,比千石。)


    董卓:“何以對?”


    李儒沉默了一會,說道:“士兵眷戀,不可絕也。”


    董卓:“善。”


    中平六(五)年,征卓為少府,敕以營吏士屬左將軍皇甫嵩,詣行在所。卓上言:“涼州擾亂,鯨(jing)鯢(ni)未滅,此臣奮發效命之秋。吏士踴躍,戀恩念報,各遮臣車,辭聲懇惻,未得即路也。輒且行前將軍事,盡心慰恤,效力行陳。”(內容是劉艾的靈帝紀記載的,但是他的時間為中平五年,小有參差,按陳倉之戰當為六年春,征為少府推測應為戰後,此處與後漢書內容略有不同。)


    後又以董卓為並州牧,又敕以吏兵屬皇甫嵩。


    董卓複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


    恩,樂為國家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州,效力邊陲。”


    想去並州上任,但是又不想交出兵權。


    這導致董卓與皇甫嵩的關係非常緊張。


    皇甫嵩軍營。


    皇甫酈說皇甫嵩:“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此逆命也。又以京師昏亂,躊躕不進,此懷奸也。且其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仗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皇甫嵩對曰:“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於是上書以聞。


    帝讓卓,卓又增怨於嵩。


    最終董卓交出了大部分軍隊,帶著五千騎兵在趕往並州的途中,停在了河東郡。


    董卓對李儒等人說道:“京師昏亂,君上恐時日不多矣。吾等駐於河東,靜觀其變。”


    昔年,董卓的老領導張奐就是在權力交替的過程中,討伐了當時的大將軍竇武,董卓以其獨特的政治嗅覺,也想在權力交替的過程中謀取屬於他的政治利益......


    ----------------------------------------------------------分割線--------------------------------------------------


    京都。


    洛陽。


    皇宮,嘉德殿。(董太後居所)


    四月丙辰(四月十一),伴隨著老太後與眾宦官、賓妃的哭嚎,帝崩於南宮嘉德殿,年三十四。


    掌控禁軍的蹇碩手握遺詔:立皇長子劉辯為帝,次子劉協囑蹇碩。大將軍何進、太傅(後將軍)袁隗輔政。


    蹇碩如何能甘心!


    自己與大將軍鬥了這麽久,最後什麽都得不到,等待皇長子劉辯即為後,哪裏還有自己容身之地!


    可惜最後遺詔不是立劉協,不然自己與董太後聯合,以自己的禁軍,董重的驃騎將軍部隊,大將軍膽敢抗命就是謀逆!


    不對,還有機會,如果:大將軍死了呢?


    -------------------------------------------------------分割線-------------------------------------------------------


    洛陽。


    大將軍府。


    “大將軍、大將軍,君上......”小黃門跌跌撞撞的跑進將軍府,將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遞到來。


    “請大將軍速與我等入宮。”小黃門開口道。


    何進不疑有他,帶著幾個侍衛,火速趕往皇宮。


    到了宮門外,蹇碩的軍司馬潘隱,看著由遠及近的大將軍一行人,緊了緊手中的鐵劍。


    何進與潘隱有舊,遠遠的看見是潘隱守在門外,微微頷首示意,但是,卻發現潘隱在給自己使眼色,何進一驚,驟然發覺了什麽。借口腹中疼痛,急從小道(儳(chán)道),跑回軍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各地方駐京辦事處),稱疾不入。


    大將軍何進也是知曉遺詔的,自己安穩在百郡邸待著,就是對皇子劉辯最大的支持。


    -----------------------------------------------------分割線--------------------------------------------------------


    洛陽。


    皇宮。


    皇宮內的蹇碩見事不成,也隻好宣讀了遺詔:皇子辯即位,何太後臨朝,大將軍何進與太傅(後將軍)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壬戌(四月十七),詔曰:“朕以眇身,君主海內,夙夜憂懼,靡知所濟。夫天地人道,其用在三,必須輔佐,以昭其功。後將軍袁隗德量寬重,奕世忠恪。今以隗為太傅錄尚書事。朕且諒闇,委成群後,各率其職,稱朕意焉。”


    ---------------------------------------------------------分割線--------------------------------------------------


    張讓府。


    “張公,今皇長子即位,大將軍威赫一時,蹇碩其人,嚐與大將軍爭鋒,恐累及我曹。”中常侍趙忠對張讓說道。


    張讓點了點頭,卻沒有馬上回答,等了一小會,斟酌的開口到:“蹇碩者,我等兵之所在也,今士人掌權,不可輕動。”


    旁邊的宋典等人也附議。


    .......


    何進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碩圖己,及秉朝政,陰規誅之。袁紹亦素有謀,因進親客張津勸之曰:“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後專通奸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


    進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而紹素善養士,能得豪傑用,其從弟慮賁中郎將術亦尚氣俠,故並厚待之。因複博征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蹇碩尤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


    趙忠、宋典將蹇碩的書信交給諸常侍觀看,“為之奈何?”


    中常侍郭勝說道:“天作孽,尤可補,自作孽,不可活!今不早絕,我曹危矣。”


    或曰:“碩,先帝所置,所嚐依仗,不可誅。”


    郭勝答道:“進,我所成就,豈有異乎?可卒聽之。”


    於是諸常侍將蹇碩的書信,交給了何進。何進使黃門令收蹇碩,誅之,收其兵。


    ------------------------------------------------------分割線-------------------------------------------------


    初,驃騎將軍董重與大將軍何進權勢相害,中官協重,以為黨助。永樂亦欲與政事,何後不聽,永樂後怒曰:“汝怙(hu)大將軍邪?敕驃騎斷大將軍頭如反手耳!”


    何後聞之,以告進。


    五月,進與三公奏:“故事,蕃後不同居京師,請永樂宮還故國。”於是驃騎將軍董重下獄死。永樂後怖,暴崩,眾以為何後殺之。


    袁紹複說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泄,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讚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將軍受詔領禁兵,不宜輕出入宮省。”


    進甚然之,乃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遂與紹定籌策,而以其計白太後。


    何進:“吾等新進之家,欲為百世,必以其功而耀天下,誅宦可矣。”


    太後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


    進難違太後意,且欲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


    而太後母舞陽君及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後,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後疑以為然。中官在省闥者或數十年,封侯貴寵,膠固內外。進新當重任,素敬憚之,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


    ---------------------------------------------------------分割線-----------------------------------------------------


    諺語:“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軍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魏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魏左將軍並收藏三國將軍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