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太傅府。
“董卓已退,此事可需告之本初?”袁基問袁隗。“本初為大將軍腹心,恐難為之。”
袁隗:“無妨,本初需知此我袁氏崛起之機,須速決斷,無需多慮。”
翌日(八月三十),董卓先召袁紹等一小部分人共議。
董卓:“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當立之。”
群座愕然,頓時雅雀無聲。
袁紹道:“今上富於春秋,未有不善宣於天下。若公違禮任情,廢嫡立庶,恐眾議未安。”
董卓勃然大怒,拔劍指著袁紹罵道:“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
袁紹想了想,覺得不太對,詭對道:“此國之大事,請出與太傅議之”。
董卓複言:“劉氏種不足複遺。”
這話徹底激怒了袁紹,袁紹勃然怒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橫刀長揖徑出。(劉辯是他們大將軍一係拚死保下來的,所以袁紹在此才會顯得如此激動。袁紹和袁隗的政治立場不太一樣,他更希望的是他們能保留住大將軍的政治遺產,即皇帝。)
但是等袁紹出來見過自己的叔父袁隗之後,才發現董卓所為早已是叔父所安排,身為少壯派的他一見自己也無法保留住大將軍的政治遺產後,掛符(司令校尉印還自己留著)離開了洛陽......
同日(八月三十)(後漢紀有所不同,為九月初一,采用獻帝紀所述。),董卓在崇德殿大會群臣。
董卓率先開口:“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典故:伊霍之事都是權臣廢帝之事。)
群臣無以對。
董卓又說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當時,霍光把群臣招來商議廢立大事,群臣嚇得無人敢應,大司農田延年(田延年為霍光故吏,死黨)則離席上前,手按劍柄,說到:“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坐者震動。
(但是啊,我們的先祖就是有在這種時候置生死於度外的人!)
尚書盧植挺身而出:“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卓大怒,罷坐。欲殺盧植,議郎彭伯諫曰:“盧尚書海內大儒,天下之望也。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卓乃止。
翌日,卓脅太後與群臣廢帝為弘農王,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
(獻帝起居注:孝靈皇帝(劉宏)不究高宗(劉奭)眉壽之祚,早棄臣子。
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劉辨)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汙宗廟。
皇太後(何氏)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董氏)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
陳留王(劉)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
讀策,太後流涕,群臣莫敢言。
丁宮曰:“天禍漢室,喪亂弘多。昔祭仲廢忽立密,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誠合天心,請稱萬歲。”
(袁宏曰:“丁宮可謂非人矣!以為雖伊尹之事,猶將涕泣而從之,而況淩虐其君,而助讚其惡。夫仁義者,人心之所有也。濃薄不同,故有至與不至焉。當其至者,在君親之難,若身首之相衛也;其不至者,猶有兒女之愛焉。無情於斯者,不得豫夫人倫矣。)
(其實這裏有個典故:昔祭仲廢忽立密,春秋善之。
祭仲本名祭足(名足,字仲),是鄭莊公(姬寤生)時重臣。鄭莊公逝世後,祭仲輔佐姬忽(姬寤生長子)登基,是為鄭昭公。
姬忽的弟弟姬突的母親是宋國貴族雍氏,宋莊公(子馮)便將祭仲和姬突騙來綁架,脅迫祭仲回國擁立姬突登基,祭仲被迫答應了。
姬忽得知變故,就逃亡到衛國避難,姬突登基,是為鄭厲公。
後來的故事就有點曲折了。(前697年)姬突嫌祭仲權高位重,想鏟除他,不料事情敗露,祭仲反客為主,姬突又被迫流亡。
祭仲又去衛國迎接姬忽登基複位。不料,(前695年)姬忽又被大臣高渠彌刺殺身亡。祭仲不敢再去迎姬突回國,就擁立姬子亹(姬突之弟,亹音wěi)登基。
次年(前694年),齊襄公(薑諸兒)在衛國召開盟會。姬子亹與薑諸兒年輕時結仇,祭仲則稱病不去。高渠彌陪同姬子亹赴會,結果一同被殺。最終,祭仲又擁立姬嬰(姬子亹(wěi)之弟)登基。
關於祭仲這個人的評價,後世史家有認為他亂政導致鄭國衰弱。所以,丁宮以“祭仲”為先例,恐怕是隱喻董卓亂政。
有人會質疑:丁宮不是說“昔祭仲廢忽立突,《春秋》大其權。”嗎?這不是說古人肯定祭仲的做法嗎?
是這樣的,當時的《春秋》有三個版本:
《公羊傳》:據稱為戰國時齊人公羊高所作,口授至西漢景帝(劉啟)時,其玄孫公羊壽與胡母生、董仲舒所著。
《穀梁傳》:據稱為戰國時魯人穀梁赤所作,也是口授至西漢時期才成書。
《左氏傳》:據稱為春秋時魯人左丘明所作。
這三本書中,《公羊傳》在“桓公十一年”這一節對“祭仲廢忽立突”表示讚同,丁宮原話的依據也是於此。
而《穀梁傳》對於這件事則對祭仲持批評態度:祭仲易其事,權在祭仲也。死君難,臣道也。今立惡而黜正,惡祭仲也——穀梁赤認為祭仲在強權威逼之下就乖乖就範,是喪失為臣之道的。
至於《左氏傳》則沒有對此評論。
所以說,丁宮以“祭仲”為先例的說辭,並不像是一個全力支持廢立的態度,有拐著彎罵人的寓意。可惜袁宏著書時情緒激動,沒有細細推敲“祭仲”背後的故事,就痛罵丁宮不是人了。)(以上典故觀點是前輩所作。)
太傅袁隗解帝璽綬,立陳留王為皇帝,年九歲。太後遷於永安宮。
九月丙子,殺何太後。
至此,何氏一族也被清除出朝廷。
袁氏一家獨大,袁隗的政治目的也基本得到了實現,到了該分蛋糕的時候了......
--------------------------分割線---------------------------
諺語:養虎為患!
ps:求收藏求推薦。
太傅府。
“董卓已退,此事可需告之本初?”袁基問袁隗。“本初為大將軍腹心,恐難為之。”
袁隗:“無妨,本初需知此我袁氏崛起之機,須速決斷,無需多慮。”
翌日(八月三十),董卓先召袁紹等一小部分人共議。
董卓:“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當立之。”
群座愕然,頓時雅雀無聲。
袁紹道:“今上富於春秋,未有不善宣於天下。若公違禮任情,廢嫡立庶,恐眾議未安。”
董卓勃然大怒,拔劍指著袁紹罵道:“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
袁紹想了想,覺得不太對,詭對道:“此國之大事,請出與太傅議之”。
董卓複言:“劉氏種不足複遺。”
這話徹底激怒了袁紹,袁紹勃然怒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橫刀長揖徑出。(劉辯是他們大將軍一係拚死保下來的,所以袁紹在此才會顯得如此激動。袁紹和袁隗的政治立場不太一樣,他更希望的是他們能保留住大將軍的政治遺產,即皇帝。)
但是等袁紹出來見過自己的叔父袁隗之後,才發現董卓所為早已是叔父所安排,身為少壯派的他一見自己也無法保留住大將軍的政治遺產後,掛符(司令校尉印還自己留著)離開了洛陽......
同日(八月三十)(後漢紀有所不同,為九月初一,采用獻帝紀所述。),董卓在崇德殿大會群臣。
董卓率先開口:“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典故:伊霍之事都是權臣廢帝之事。)
群臣無以對。
董卓又說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當時,霍光把群臣招來商議廢立大事,群臣嚇得無人敢應,大司農田延年(田延年為霍光故吏,死黨)則離席上前,手按劍柄,說到:“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坐者震動。
(但是啊,我們的先祖就是有在這種時候置生死於度外的人!)
尚書盧植挺身而出:“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卓大怒,罷坐。欲殺盧植,議郎彭伯諫曰:“盧尚書海內大儒,天下之望也。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卓乃止。
翌日,卓脅太後與群臣廢帝為弘農王,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
(獻帝起居注:孝靈皇帝(劉宏)不究高宗(劉奭)眉壽之祚,早棄臣子。
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劉辨)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汙宗廟。
皇太後(何氏)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董氏)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
陳留王(劉)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
讀策,太後流涕,群臣莫敢言。
丁宮曰:“天禍漢室,喪亂弘多。昔祭仲廢忽立密,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誠合天心,請稱萬歲。”
(袁宏曰:“丁宮可謂非人矣!以為雖伊尹之事,猶將涕泣而從之,而況淩虐其君,而助讚其惡。夫仁義者,人心之所有也。濃薄不同,故有至與不至焉。當其至者,在君親之難,若身首之相衛也;其不至者,猶有兒女之愛焉。無情於斯者,不得豫夫人倫矣。)
(其實這裏有個典故:昔祭仲廢忽立密,春秋善之。
祭仲本名祭足(名足,字仲),是鄭莊公(姬寤生)時重臣。鄭莊公逝世後,祭仲輔佐姬忽(姬寤生長子)登基,是為鄭昭公。
姬忽的弟弟姬突的母親是宋國貴族雍氏,宋莊公(子馮)便將祭仲和姬突騙來綁架,脅迫祭仲回國擁立姬突登基,祭仲被迫答應了。
姬忽得知變故,就逃亡到衛國避難,姬突登基,是為鄭厲公。
後來的故事就有點曲折了。(前697年)姬突嫌祭仲權高位重,想鏟除他,不料事情敗露,祭仲反客為主,姬突又被迫流亡。
祭仲又去衛國迎接姬忽登基複位。不料,(前695年)姬忽又被大臣高渠彌刺殺身亡。祭仲不敢再去迎姬突回國,就擁立姬子亹(姬突之弟,亹音wěi)登基。
次年(前694年),齊襄公(薑諸兒)在衛國召開盟會。姬子亹與薑諸兒年輕時結仇,祭仲則稱病不去。高渠彌陪同姬子亹赴會,結果一同被殺。最終,祭仲又擁立姬嬰(姬子亹(wěi)之弟)登基。
關於祭仲這個人的評價,後世史家有認為他亂政導致鄭國衰弱。所以,丁宮以“祭仲”為先例,恐怕是隱喻董卓亂政。
有人會質疑:丁宮不是說“昔祭仲廢忽立突,《春秋》大其權。”嗎?這不是說古人肯定祭仲的做法嗎?
是這樣的,當時的《春秋》有三個版本:
《公羊傳》:據稱為戰國時齊人公羊高所作,口授至西漢景帝(劉啟)時,其玄孫公羊壽與胡母生、董仲舒所著。
《穀梁傳》:據稱為戰國時魯人穀梁赤所作,也是口授至西漢時期才成書。
《左氏傳》:據稱為春秋時魯人左丘明所作。
這三本書中,《公羊傳》在“桓公十一年”這一節對“祭仲廢忽立突”表示讚同,丁宮原話的依據也是於此。
而《穀梁傳》對於這件事則對祭仲持批評態度:祭仲易其事,權在祭仲也。死君難,臣道也。今立惡而黜正,惡祭仲也——穀梁赤認為祭仲在強權威逼之下就乖乖就範,是喪失為臣之道的。
至於《左氏傳》則沒有對此評論。
所以說,丁宮以“祭仲”為先例的說辭,並不像是一個全力支持廢立的態度,有拐著彎罵人的寓意。可惜袁宏著書時情緒激動,沒有細細推敲“祭仲”背後的故事,就痛罵丁宮不是人了。)(以上典故觀點是前輩所作。)
太傅袁隗解帝璽綬,立陳留王為皇帝,年九歲。太後遷於永安宮。
九月丙子,殺何太後。
至此,何氏一族也被清除出朝廷。
袁氏一家獨大,袁隗的政治目的也基本得到了實現,到了該分蛋糕的時候了......
--------------------------分割線---------------------------
諺語:養虎為患!
ps: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