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何氏一族勢力被清除出朝廷,屬於袁董的政治集團開始拉攏人心。(曹操在此時離開洛陽,後文會詳細講解。)
九月乙酉(9月12日),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正式掌控兵權,然後步步蠶食朝中力量。)
丙申(9月23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豫州牧黃琬為司徒。(範書獻帝紀中彪任司空於丙戌日(13日),琬任司徒作甲午日(21日),時間上略有不同。)
九月末。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fu)锧(zhi)到朝堂上書,要求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劉協(袁隗)準奏,恢複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標準政治秀,贏得天下士人的心。)
(後漢書:(董)卓乃與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俱帶鈇锧詣闕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以從人望。於是悉複蕃等爵位,擢用子孫。)
(陳蕃之子陳逸,提拔為官,後任魯國相。竇武之孫竇輔,至本年滿二十二歲,與當年拯救他的義父胡騰居住在荊州零陵郡,大概在本年,被桂陽郡舉為孝廉。)
同時大量舉拔名士為官。
(董卓傳: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毖、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蔡邕:平民→(九月)祭酒→侍禦史→治書禦史→(十月)尚書。
荀爽:平民→(十月)平原相(未到任)→(閏十二月)光祿勳→司空。
陳紀:平民→(約十月)五官中郎將→侍中→(次年二月)平原相。
韓融:平民→大鴻臚(次年六月在任)。
張玄:平民→侍禦史(中途病逝)。
等諸多名士皆受封賞。
十一月。董卓任相國。
任吏部尚書漢陽周必、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何進在時,口口聲聲董卓那啥那啥的人)、長史何顒等提拔人員出任地方。
(董卓靠著兵多將廣而問鼎權柄。此時董卓勢力已經超過了袁隗勢力,袁隗終究要為他的粗心付出代價。袁隗太相信漢代以來的門生故吏規則了,董卓是兩漢第一個打破這一規則的人。)
以尚書韓馥為冀州牧。
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
陳留孔胄為豫州刺史。
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
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
城門校尉朱儁為河南尹。(十月,這個是討伐白波賊出去的。)
此外,董卓還向棄官而走的原大將軍府官員鮑信和王匡伸出橄欖枝,任命鮑信擔任濟北相(以其棄官逃亡至領濟北相起兵可推知),王匡起家拜河內郡太守。
(董卓購募求紹。時,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為卓所信待,瓊等陰為紹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誌。今急購之,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卓以為然,乃遣授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紹猶稱兼司隸。)
但是,也有不受董卓待見的人。
種劭:諫議大夫→(九月)侍中→(約十月)議郎。
董卓念及七月時曾在雒陽城外與其交惡,又將其降為議郎。(種劭阻止他進京。)
孔融:?→(約十月)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議郎→(約十一月)北海相。
(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也有不賣董卓麵子的。
曹操。(表為驍騎校尉,辭官而去。)
申屠蟠。(明年,董卓廢立,蟠及爽、融、紀等複俱公車征,唯蟠不到。眾人鹹勸之,蟠笑而不應。)
蔡邕:《薦太尉董卓可相國並自乞閑冗章》(大家看看就好)
臣某等聞周有流彘(zhi)之亂,而宣王以興;漢有昌邑之難,而中宗以昭。由此觀之,天生神聖,特以靖亂整殘,丕誕洪業。輔佐重臣,國之楹(ying)棟,生應期運,稟氣山嶽,是故申伯、山甫,列於《大雅》,蕭、曹、邴、魏,載於史籍,國遭奸臣孽妾,製弄主權,累葉相繼,六十餘載,火熾流沸,浸以不振,威移群下,福在弄臣,海內嗷嗷,被其傷毒。
故大將軍慎侯何進,盡忠出身,圖議蕩滌,以清季朝。群凶遘(gou)難,兵起亂作,元舅上卿,先寇受害,禍至執辱,社稷傾危。
太尉侯卓,起自東土封畿之外,義勇慣發,旋赴京師,先陳便宜,列表奸猾群慝(tè)情狀,辭意激切,感物寤(wu)靈,精兵虎臣,承持卓勢,奮擊醜類,漏刻之間,靡有孑遺。
卓聞乘輿已(這個字真的不會...)河津,身率輕騎,長驅芒阜,上解國家播越之危,下救兆民塗炭之禍,然後黜廢頑凶,爰立聖哲,天心聿得,萬國賴祜。
及至差功行賞,辭多受少。近臣幸臣一人之封,戶至萬數。今者受爵十有一人,總合戶數,千不當一,非所以褒功賞勳也。今月七日,卓又上書,辭疾讓位,乞就國土,上違聖主寵嘉之至,下乖群心瞻仰之望。臣等謹案《漢書》,高祖受命,(案此下脫一段。)流離藏竄,十有二年。陛下應期中興,龍飛踐阼,奸臣嬖孽,一時殄盡,憎疾臣者,隨流埋沒。太尉侯卓,收拾洗濯,上臣高第,補侍禦史。轉治書禦史,陛下天地之大德,聽納大臣,扶飾文學,遂用臣邕,充備機密。
三月之中,充曆三台,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才所當盜竊,非臣碎首麋軀所能補報,如卓者,陛下當益隆委任,數加訪問,厚其爵賞,責以相業之成。
臣等不勝大願,謹陳狀。臣邕等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聞世宗之時,田千秋有神明感動,至一言以寤聖聽,昭發上心,故有一日九遷。臣邕草萊小臣,思謀愚淺,生非千秋,職不狎練,加以新來入朝,不更郎署,攝省文書,其猶麵牆。陛下統繼大業,委政塚宰。
太傅隗,以舊典入錄機密事;尚書令日磾,先輩舊齒,德更上公;仆射允,故司隸校尉河南尹、尚書張熹,已曆九列;魯旭侍中,牧守宣藩,部符數郡。唯臣官薄,微賤特單,匹此六臣,臣當處知。(這時,袁隗還掌著尚書台,等王允守尚書令後,袁隗徹底失勢。)
況於論者,將謂臣何足以任。夙夜寤歎,寐息屏營,無顏以居,無心以寧。明時階級,人所勸慕,乞在他署,抱關執**,以守漏刻,則臣之心厭抱釋,降榮於悴,退顯於進,不勝區區,疑戒不敢肅飾。(百度的,中間好多字都打不出。大意:董太尉功勳卓著,不拜相國我們都看不下去了....史書還說蔡邕不是董卓死黨,都舔成這樣了-_-!!!)
其實從董卓上台以來,政治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先是為竇武等平反,然後大量提拔士人為官,親近士人。可惜他這種武人,在後麵的政治事件中犯了太多的錯誤,最終敗亡。
第一卷---亂世---完
九月乙酉(9月12日),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正式掌控兵權,然後步步蠶食朝中力量。)
丙申(9月23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豫州牧黃琬為司徒。(範書獻帝紀中彪任司空於丙戌日(13日),琬任司徒作甲午日(21日),時間上略有不同。)
九月末。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fu)锧(zhi)到朝堂上書,要求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劉協(袁隗)準奏,恢複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標準政治秀,贏得天下士人的心。)
(後漢書:(董)卓乃與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俱帶鈇锧詣闕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以從人望。於是悉複蕃等爵位,擢用子孫。)
(陳蕃之子陳逸,提拔為官,後任魯國相。竇武之孫竇輔,至本年滿二十二歲,與當年拯救他的義父胡騰居住在荊州零陵郡,大概在本年,被桂陽郡舉為孝廉。)
同時大量舉拔名士為官。
(董卓傳: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毖、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蔡邕:平民→(九月)祭酒→侍禦史→治書禦史→(十月)尚書。
荀爽:平民→(十月)平原相(未到任)→(閏十二月)光祿勳→司空。
陳紀:平民→(約十月)五官中郎將→侍中→(次年二月)平原相。
韓融:平民→大鴻臚(次年六月在任)。
張玄:平民→侍禦史(中途病逝)。
等諸多名士皆受封賞。
十一月。董卓任相國。
任吏部尚書漢陽周必、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何進在時,口口聲聲董卓那啥那啥的人)、長史何顒等提拔人員出任地方。
(董卓靠著兵多將廣而問鼎權柄。此時董卓勢力已經超過了袁隗勢力,袁隗終究要為他的粗心付出代價。袁隗太相信漢代以來的門生故吏規則了,董卓是兩漢第一個打破這一規則的人。)
以尚書韓馥為冀州牧。
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
陳留孔胄為豫州刺史。
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
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
城門校尉朱儁為河南尹。(十月,這個是討伐白波賊出去的。)
此外,董卓還向棄官而走的原大將軍府官員鮑信和王匡伸出橄欖枝,任命鮑信擔任濟北相(以其棄官逃亡至領濟北相起兵可推知),王匡起家拜河內郡太守。
(董卓購募求紹。時,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為卓所信待,瓊等陰為紹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誌。今急購之,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卓以為然,乃遣授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紹猶稱兼司隸。)
但是,也有不受董卓待見的人。
種劭:諫議大夫→(九月)侍中→(約十月)議郎。
董卓念及七月時曾在雒陽城外與其交惡,又將其降為議郎。(種劭阻止他進京。)
孔融:?→(約十月)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議郎→(約十一月)北海相。
(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也有不賣董卓麵子的。
曹操。(表為驍騎校尉,辭官而去。)
申屠蟠。(明年,董卓廢立,蟠及爽、融、紀等複俱公車征,唯蟠不到。眾人鹹勸之,蟠笑而不應。)
蔡邕:《薦太尉董卓可相國並自乞閑冗章》(大家看看就好)
臣某等聞周有流彘(zhi)之亂,而宣王以興;漢有昌邑之難,而中宗以昭。由此觀之,天生神聖,特以靖亂整殘,丕誕洪業。輔佐重臣,國之楹(ying)棟,生應期運,稟氣山嶽,是故申伯、山甫,列於《大雅》,蕭、曹、邴、魏,載於史籍,國遭奸臣孽妾,製弄主權,累葉相繼,六十餘載,火熾流沸,浸以不振,威移群下,福在弄臣,海內嗷嗷,被其傷毒。
故大將軍慎侯何進,盡忠出身,圖議蕩滌,以清季朝。群凶遘(gou)難,兵起亂作,元舅上卿,先寇受害,禍至執辱,社稷傾危。
太尉侯卓,起自東土封畿之外,義勇慣發,旋赴京師,先陳便宜,列表奸猾群慝(tè)情狀,辭意激切,感物寤(wu)靈,精兵虎臣,承持卓勢,奮擊醜類,漏刻之間,靡有孑遺。
卓聞乘輿已(這個字真的不會...)河津,身率輕騎,長驅芒阜,上解國家播越之危,下救兆民塗炭之禍,然後黜廢頑凶,爰立聖哲,天心聿得,萬國賴祜。
及至差功行賞,辭多受少。近臣幸臣一人之封,戶至萬數。今者受爵十有一人,總合戶數,千不當一,非所以褒功賞勳也。今月七日,卓又上書,辭疾讓位,乞就國土,上違聖主寵嘉之至,下乖群心瞻仰之望。臣等謹案《漢書》,高祖受命,(案此下脫一段。)流離藏竄,十有二年。陛下應期中興,龍飛踐阼,奸臣嬖孽,一時殄盡,憎疾臣者,隨流埋沒。太尉侯卓,收拾洗濯,上臣高第,補侍禦史。轉治書禦史,陛下天地之大德,聽納大臣,扶飾文學,遂用臣邕,充備機密。
三月之中,充曆三台,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才所當盜竊,非臣碎首麋軀所能補報,如卓者,陛下當益隆委任,數加訪問,厚其爵賞,責以相業之成。
臣等不勝大願,謹陳狀。臣邕等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聞世宗之時,田千秋有神明感動,至一言以寤聖聽,昭發上心,故有一日九遷。臣邕草萊小臣,思謀愚淺,生非千秋,職不狎練,加以新來入朝,不更郎署,攝省文書,其猶麵牆。陛下統繼大業,委政塚宰。
太傅隗,以舊典入錄機密事;尚書令日磾,先輩舊齒,德更上公;仆射允,故司隸校尉河南尹、尚書張熹,已曆九列;魯旭侍中,牧守宣藩,部符數郡。唯臣官薄,微賤特單,匹此六臣,臣當處知。(這時,袁隗還掌著尚書台,等王允守尚書令後,袁隗徹底失勢。)
況於論者,將謂臣何足以任。夙夜寤歎,寐息屏營,無顏以居,無心以寧。明時階級,人所勸慕,乞在他署,抱關執**,以守漏刻,則臣之心厭抱釋,降榮於悴,退顯於進,不勝區區,疑戒不敢肅飾。(百度的,中間好多字都打不出。大意:董太尉功勳卓著,不拜相國我們都看不下去了....史書還說蔡邕不是董卓死黨,都舔成這樣了-_-!!!)
其實從董卓上台以來,政治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先是為竇武等平反,然後大量提拔士人為官,親近士人。可惜他這種武人,在後麵的政治事件中犯了太多的錯誤,最終敗亡。
第一卷---亂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