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欲野戰,敵軍騎兵眾多,於我不利,須以丹陽重步臨陣絕機。”
徐州彭城外,陶謙還在大營之中和幕僚、將軍們討論軍事形勢,雖然已垂垂老矣,但戎馬一身的經驗還在。知道曹操手裏的三千騎兵是徐州兵團最大的威脅。
“明日一戰,敵軍騎兵不出,我等丹陽勇士亦不可輕易出擊。”部將曹豹也是這樣建議。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丹陽軍是陶謙手裏的王牌,跟隨陶謙南征北戰,是真正的精銳之師,也隻有丹陽軍才能力抗曹操騎兵的衝擊而不崩潰。
陶謙點了點頭,明日之戰,丹陽勇士若能頂住曹軍騎兵的第一波衝鋒,那麽騎兵的威脅將大大降低,而一旦曹操的騎兵陷入陣地戰,反而不是丹陽軍的對手,勝負的關鍵,應該就在於此了。
......
曹操軍營地。
軍隊方陣已經確定。但明日的戰前會議卻並沒有讓薛議參加,薛議也不清楚曹軍明日將如何,“大概是利用騎兵平原的進攻能力,衝擊敵陣吧?”薛議也隻能這樣猜想。
地形是個大平原,看風向是西風,雙方都不占風向優勢,我軍在北,陶謙軍在南,由於泗水被斷,水上不能行舟,大量步卒要想從河中通過也是不可能的。
“明天,要硬剛了啊。”
薛議的這隻別部軍隊將繼續跟隨於禁一起進攻,位於大軍的左翼,於禁統帥弓步卒千餘人坐鎮中軍,步卒千五百人由於禁的副官統領,在左翼最前方,薛議部隊就是左翼的後軍約莫千餘人(五百戰兵+五百可戰輔軍)。
大軍中軍由曹操坐鎮,厲鋒校尉曹仁統帥所有騎兵也在此,中軍前部由陷陣都尉樂進統領,後軍是由曹洪統領。中軍約兩萬人。(曹洪此時官職不明,應該也是都尉之內的。)
右翼中軍是由將軍王朗(於禁上司,鮑信的部下)統領,別部司馬夏侯淵為前軍,從事滿寵統帥厲鋒校尉部的步卒為後軍。右翼約莫四千人。
......
初平四年秋,曹操軍與陶謙軍戰於彭城外。
西風,晴。
薛議站在左翼的部隊中間,看著自家一望無際大軍,靜靜等待著。突然,伴隨著咚、咚、咚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聲音越來越大,地平線同樣出現了一隻一望無際的大軍。
陶謙軍,到了。
薛議注意到,雙方都是漢軍的服飾,可能就隻有邊尾部和內衣(禪衣)顏色不一樣。
漢代的戎服在整體上有多方麵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又稱沙轂禪衣(即有縐紋的單衣)。漢代軍人的冠飾基本上是平巾幘外罩武冠。
東漢時期,武吏還有在平巾幘外加沙冠的習慣。漢代戎服外一般束兩條腰帶,一條為皮製,一條為絹製。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為主,有圓頭平底、月牙形頭等樣式。(普通士兵著皮甲,甚至無甲。)
區別官兵身份的不僅是服飾,還有軍服上的徽識。軍服上標出徽識在先秦時代已有製度。漢代的徽識,主要有章、幡和負羽三種。章的級別較低,主要為士卒所佩帶,章上一般要注明佩帶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屬部隊,以便作戰犧牲後識別。幡為武官所佩帶,為右肩上斜披著帛做成的類似披肩的飾物。負羽則軍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薛議身上的就是幡。
待到徐州軍站定,方陣列好。
曹軍中軍便傳來一聲號角,複仇心切的曹操主動出擊了!
薛議緊了緊頭上的沙冠,和李敢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和著人潮一起前進。
隊型不亂,穩步向前,還不到衝鋒的距離,前軍都是緩緩前進,待到衝鋒距離時,雙方的弓手不約而同的拉弓。
左翼中軍傳來於禁的嘶吼:“放箭!!”
對方部隊也傳來類似的聲音,刹那間,就見漫天箭雨直奔雙方的前軍。
“殺!!”雙方的前軍頂著蒙皮盾牌開始衝鋒。
人潮衝擊著人潮,站在後麵的薛議還未到弓箭的有效打擊距離,便見得前軍不時有中箭的士卒悶哼倒地,有被射中頭部、脖頸等關鍵部位的當場便死去,鮮血充斥著薛議的眼眸,哀嚎聲不絕於耳。
薛議喉嚨有些發幹:“這便是戰爭麽!”
待到前軍戰到一起,中軍的弓步卒箭也射得差不多了,於禁下令,中軍、後軍一齊墊上,壓製對方,徐州軍陣營,也是同樣的,中軍、後軍一齊壓上。
薛議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血液沸騰著奔向著身體各處,前軍中軍擠作一團,剩下的部隊隻能越來越往左去拉開戰線,薛議的部曲也是隨著大軍一直往左鋪開,喊殺聲混著刺鼻的血腥氣直鋪腦海,薛議的大腦短暫的失神,被人潮裹挾著往左邊走去,直至前方有人向他揮了一刀,他本能的提起環首劍架住,定睛一看,是一個麵目猙獰徐州軍士。
敵人,近在眼前了!
薛議反手一擋,一推,待對方身體隨著慣性略微往後一退的時候,順勢揮手一劍,刹那間,鮮血炸開,飛濺到薛議同樣猙獰的臉上。
“殺!!”
......
曹操中軍。
曹仁衝著曹操和戲誌才點了點頭,命令所有騎士上馬,曹操的騎兵準備給與對方致命一擊了。
同樣的,徐州大軍中,發現曹操騎兵動向的曹豹也命令丹陽的士兵們著甲,準備對抗即將到來的曹操騎兵。(本書中丹陽軍是披甲重步兵)
.......
曹軍的騎兵從中軍直插交戰雙方的右翼。
“曹軍騎兵多少?”曹豹問道。
“約莫三千。”左右回答。
“看來曹操的全部騎兵都在此了,丹陽勇士,隨我禦敵!”
“諾!”
曹豹率領著的丹陽重步兵馬上頂了上去,一時間,震天的喊殺聲直衝雲霄。
......
薛議所在戰場,有一個年輕的同伴在薛議身邊由於腿部受傷倒下,但薛議卻無法進行救助,軍法“扶傷舉死,因托歸還”行為,便是背軍之罪。
身後的督戰軍士,說不定就是一刀斬在自己身上,薛議瞥到腳下有一個盾牌,一腳踢向倒下的同伴,在他感激的目光中繼續向前...
徐州彭城外,陶謙還在大營之中和幕僚、將軍們討論軍事形勢,雖然已垂垂老矣,但戎馬一身的經驗還在。知道曹操手裏的三千騎兵是徐州兵團最大的威脅。
“明日一戰,敵軍騎兵不出,我等丹陽勇士亦不可輕易出擊。”部將曹豹也是這樣建議。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丹陽軍是陶謙手裏的王牌,跟隨陶謙南征北戰,是真正的精銳之師,也隻有丹陽軍才能力抗曹操騎兵的衝擊而不崩潰。
陶謙點了點頭,明日之戰,丹陽勇士若能頂住曹軍騎兵的第一波衝鋒,那麽騎兵的威脅將大大降低,而一旦曹操的騎兵陷入陣地戰,反而不是丹陽軍的對手,勝負的關鍵,應該就在於此了。
......
曹操軍營地。
軍隊方陣已經確定。但明日的戰前會議卻並沒有讓薛議參加,薛議也不清楚曹軍明日將如何,“大概是利用騎兵平原的進攻能力,衝擊敵陣吧?”薛議也隻能這樣猜想。
地形是個大平原,看風向是西風,雙方都不占風向優勢,我軍在北,陶謙軍在南,由於泗水被斷,水上不能行舟,大量步卒要想從河中通過也是不可能的。
“明天,要硬剛了啊。”
薛議的這隻別部軍隊將繼續跟隨於禁一起進攻,位於大軍的左翼,於禁統帥弓步卒千餘人坐鎮中軍,步卒千五百人由於禁的副官統領,在左翼最前方,薛議部隊就是左翼的後軍約莫千餘人(五百戰兵+五百可戰輔軍)。
大軍中軍由曹操坐鎮,厲鋒校尉曹仁統帥所有騎兵也在此,中軍前部由陷陣都尉樂進統領,後軍是由曹洪統領。中軍約兩萬人。(曹洪此時官職不明,應該也是都尉之內的。)
右翼中軍是由將軍王朗(於禁上司,鮑信的部下)統領,別部司馬夏侯淵為前軍,從事滿寵統帥厲鋒校尉部的步卒為後軍。右翼約莫四千人。
......
初平四年秋,曹操軍與陶謙軍戰於彭城外。
西風,晴。
薛議站在左翼的部隊中間,看著自家一望無際大軍,靜靜等待著。突然,伴隨著咚、咚、咚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聲音越來越大,地平線同樣出現了一隻一望無際的大軍。
陶謙軍,到了。
薛議注意到,雙方都是漢軍的服飾,可能就隻有邊尾部和內衣(禪衣)顏色不一樣。
漢代的戎服在整體上有多方麵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又稱沙轂禪衣(即有縐紋的單衣)。漢代軍人的冠飾基本上是平巾幘外罩武冠。
東漢時期,武吏還有在平巾幘外加沙冠的習慣。漢代戎服外一般束兩條腰帶,一條為皮製,一條為絹製。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為主,有圓頭平底、月牙形頭等樣式。(普通士兵著皮甲,甚至無甲。)
區別官兵身份的不僅是服飾,還有軍服上的徽識。軍服上標出徽識在先秦時代已有製度。漢代的徽識,主要有章、幡和負羽三種。章的級別較低,主要為士卒所佩帶,章上一般要注明佩帶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屬部隊,以便作戰犧牲後識別。幡為武官所佩帶,為右肩上斜披著帛做成的類似披肩的飾物。負羽則軍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薛議身上的就是幡。
待到徐州軍站定,方陣列好。
曹軍中軍便傳來一聲號角,複仇心切的曹操主動出擊了!
薛議緊了緊頭上的沙冠,和李敢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和著人潮一起前進。
隊型不亂,穩步向前,還不到衝鋒的距離,前軍都是緩緩前進,待到衝鋒距離時,雙方的弓手不約而同的拉弓。
左翼中軍傳來於禁的嘶吼:“放箭!!”
對方部隊也傳來類似的聲音,刹那間,就見漫天箭雨直奔雙方的前軍。
“殺!!”雙方的前軍頂著蒙皮盾牌開始衝鋒。
人潮衝擊著人潮,站在後麵的薛議還未到弓箭的有效打擊距離,便見得前軍不時有中箭的士卒悶哼倒地,有被射中頭部、脖頸等關鍵部位的當場便死去,鮮血充斥著薛議的眼眸,哀嚎聲不絕於耳。
薛議喉嚨有些發幹:“這便是戰爭麽!”
待到前軍戰到一起,中軍的弓步卒箭也射得差不多了,於禁下令,中軍、後軍一齊墊上,壓製對方,徐州軍陣營,也是同樣的,中軍、後軍一齊壓上。
薛議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血液沸騰著奔向著身體各處,前軍中軍擠作一團,剩下的部隊隻能越來越往左去拉開戰線,薛議的部曲也是隨著大軍一直往左鋪開,喊殺聲混著刺鼻的血腥氣直鋪腦海,薛議的大腦短暫的失神,被人潮裹挾著往左邊走去,直至前方有人向他揮了一刀,他本能的提起環首劍架住,定睛一看,是一個麵目猙獰徐州軍士。
敵人,近在眼前了!
薛議反手一擋,一推,待對方身體隨著慣性略微往後一退的時候,順勢揮手一劍,刹那間,鮮血炸開,飛濺到薛議同樣猙獰的臉上。
“殺!!”
......
曹操中軍。
曹仁衝著曹操和戲誌才點了點頭,命令所有騎士上馬,曹操的騎兵準備給與對方致命一擊了。
同樣的,徐州大軍中,發現曹操騎兵動向的曹豹也命令丹陽的士兵們著甲,準備對抗即將到來的曹操騎兵。(本書中丹陽軍是披甲重步兵)
.......
曹軍的騎兵從中軍直插交戰雙方的右翼。
“曹軍騎兵多少?”曹豹問道。
“約莫三千。”左右回答。
“看來曹操的全部騎兵都在此了,丹陽勇士,隨我禦敵!”
“諾!”
曹豹率領著的丹陽重步兵馬上頂了上去,一時間,震天的喊殺聲直衝雲霄。
......
薛議所在戰場,有一個年輕的同伴在薛議身邊由於腿部受傷倒下,但薛議卻無法進行救助,軍法“扶傷舉死,因托歸還”行為,便是背軍之罪。
身後的督戰軍士,說不定就是一刀斬在自己身上,薛議瞥到腳下有一個盾牌,一腳踢向倒下的同伴,在他感激的目光中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