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聯想的是曹操納荀彧之議,但早在曹操任兗州牧時,來投的毛玠已向曹操建議:“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這個真知灼見恐怕已留在曹操的腦海中。
劉協曾使劉虞子、侍中劉和偽逃董卓,欲招其父將兵來迎,但失敗了;李傕與郭汜的混戰期間,終逃出了長安。但除了張楊曾供應糧食外,其他軍閥對他不聞不問,“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
劉協當初欲招攬的首選是與王允共誅董卓的呂布,但呂布自己無畜積,養不起這群漢官。因為當時的情況,正如《三國誌.董卓傳》所雲:“天子入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饑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饑死牆壁間。”這也解釋楊奉收到董昭以曹操名義所寫的信後,會表薦其為鎮東將軍、襲祖爵費亭侯。因為他不但少外援,更缺糧!
董承接納趙岐之議,倒是促成了劉表遣兵“助修宮室,軍資委輸”,但沒有再進一步的行動。
袁術是有實力迎獻帝,不過他想的卻是自己稱帝;袁紹呢?沮授倒是勸過他:“迎大駕於西京,複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複,以此爭鋒,誰能敵之?”袁紹聽罷也說:“此吾心也。”盡管他真的遣郭圖迎劉協,但最終卻在會議中接受反對派淳於瓊的建議,放棄沮授之策。袁紹本來就不太認同劉協這個董卓所立之傀儡,固是原因之一,畢竟他曾打算另立劉虞,來對抗董卓這個關東同盟部份人眼中的偽帝。
陳琳代筆的《為袁紹檄豫州》,倒以此為自己辯護當初的決定:“後會鑾駕東反,群虜亂政。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勳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翼衛幼主。”前一半與公孫瓚火拚是真的,烽火連遍幽、冀、青三州,但這隻是對外能宣稱的表麵理由。當然,長安政權也應記一功,讓公孫瓚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見《後漢書.劉虞傳》),他便能名正言順討袁紹。
但其真正的理由有兩個,其一是淳於瓊(《獻帝傳》的記錄是包括郭圖,但陳壽則記郭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的反對之因:“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這個理由,恐怕才是當時大部份人(包括袁紹)的心中所想,。
另一個就真的不能明說了:“馥以書與袁術,雲帝非孝靈子”(見《三國誌.公孫瓚傳》注引《吳書》)、“時議者……少帝幼弱,為賊臣所立,又不識母氏所出”(見《三國誌.袁術傳》注引《吳書》),直言劉協非劉宏子的韓馥,乃與袁紹謀立劉虞為帝的同謀,劉協有可能不懷疑袁紹是散播謠言的同謀嗎?
關東聯盟討董時,朝廷曾遣五個使者,結果卻是四死一被逐(僅大鴻臚韓融以名德免死)!其中,少府陰修是死於袁術之手,袁紹可以賴帳不認;但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和越騎校尉王愧等,卻真的是袁紹下令予王匡殺掉。這五人是九卿、八校尉的級別,對無仇無怨的公卿尚如此,劉協會怎樣想?胡母班死前臭罵袁紹的“悖暴無道”嗎?界橋之戰後,又殺長安所署的冀州牧壺壽,屢殺漢官還能讓劉協無所顧慮嗎?
公孫瓚表袁紹罪狀中的第五條就稱:“矯命詔恩,刻金印玉璽,每下文書,皂囊施檢,文曰‘詔書一封,邟鄉侯印’。昔新室之亂,漸以即真,今紹所施,擬而方之。”楊定曾請侍中尹忠為長史,劉協卻在詔書以此回答:“侍中近侍,就非其宜,必為關東所笑。”(見《後漢紀》卷28)可想而知劉協與關東之間的關係何等惡劣,關東盟主袁紹所占的比例恐怕不少。
要知道很多忠於漢室的臣子如朱俊,留下一句“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後,就這樣丟下陶謙,自解兵權入仕;李傕和郭汜欲殺王允,但忌憚在左馮翊和宋翼和在右扶風的王宏,先以一紙皇命征二人入朝,二人明知是計但宋翼還是雲:“然王命所不得避也。”結果入朝被害。
因為他們投靠漢室是隻認劉氏皇帝,而不是當權者本人。沮授有沒有提供能解決雙方間互不信任的方案呢?至少沒有文獻記錄。連迎帝之決定都沒有作出,自然也不會有具體實行方案,從河內借道還是從兗州借道,自然也無從談起,何況袁紹還忙於征戰四方。
曹操迎劉協後,“下詔書於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也還真可能是劉協本人的意願,但更多的是曹操欲從此拋開“袁、曹一家”的形象,哪怕甘冒被袁紹攻擊之危;袁紹倒是被迫要上書解釋。這又顯示了在建安初,漢帝還是有點影響力,否則袁紹也不用回書。(應劭在建安元年刪定律令作的《漢儀》,更像是個人行為,袁紹隻是不幹預讓其上奏。因為從根本利益上來說,不是漢忠臣的他,自然不樂見其他人控製的朝廷辦得有聲有色。就算袁紹因大將軍職被讓而改變立場,也就兩、三個月,時間太怱忙。)
可能是受此打擊,袁紹倒是欲更進一步,拋下漢室對其的影響,《三國誌.袁紹傳》注引《典略》雲:“私使主薄耿苞密白曰:‘赤德衰盡,袁為黃胤,宜順天意。’紹以苞密白事示軍府將吏。議者鹹以苞為妖妄宜誅,紹乃殺苞以自解。”隻是在手下的反對下,唯有棄車保帥。
像“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的荀彧,恐怕就是早已看透袁紹的本質,哪怕被袁紹待以上賓之禮,還是要投靠比袁紹弱小多、當時連一塊地盤也沒有的曹操。“聞操有雄略,而度紹終不能定大業”,固是原因之一。曹操是關東討董時,是僅有兩個追擊的其中一位;曹操欲迎劉協時,丁衝信中稱其“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誌”。荀彧恐怕不是沒有考慮兩人對漢室的態度,因為曹操在當時確實比袁紹更尊漢。
袁紹的各種舉動,其實就告訴大家,迎不迎漢室,不單單是政治取向的問題,而是決定你想讓怎樣政治立場的士人來投;你也不能逆大多數臣子們的意願而行。
正當袁紹猶疑之際,剛從呂布手中奪回殘破不堪的兗州的曹操,對於是否迎漢帝一事上,有意見認為“山東未平,韓暹、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製。”諸將或疑不是全無道理,唯荀彧、程昱力勸,其中荀彧更是把其想法,具體化、形象化,動之以利來說服曹操:“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禦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誌也。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範曄所述與陳壽略有小異)
荀彧站在曹操的角度來思考,先提出姬重耳、劉邦的舊事,既而再以大順、大略、大德之利來打動曹操,最後說韓暹、楊奉之流不足為懼。曹操終於走出爭霸天下最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麵,琅琊王劉容弟劉邈在初平四年(見《後漢紀》卷27)至長安時,盛稱曹操忠誠於帝。這事說明有王族在劉協前稱曹操是忠臣,且他確有實際行動顯示過忠誠(關東軍時西進、數百裏奉迎欲和解關東的趙岐),劉協當初是能信任曹操的,這是他和袁紹的區別。何況如同司馬光等在《資治通鑒》卷66漢獻帝建安十七年所講:“尺土一民,皆非漢有”,他也沒有其他可以再失去的,故雙方一拍即合。
曹操在得知被表薦為鎮東將軍和襲祖爵費亭侯後,並不是立即接受,而是先後三次退讓(見《藝文類聚》卷51)。當中也不忘申述自己的功勞(實至名歸)和忠於漢帝,不但爭取了漢室及其官員,亦令仍流浪各方的士人有好感,最終以上《謝襲費亭侯表》告終。
乘董承潛召入京之機,曹操奏韓暹之罪,迫使其出逃。成功攬權(領司隸校尉圖能監察京官、錄尚書事控製尚書台)的同時,以封列侯的方式拉攏其他漢官,尤其是還有兵權的董承。當中,鍾繇和丁衝算是答謝其助己行為。又追贈沮儁為弘農太守,謂“矜死節也”;誅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三人,謂“討有罪也”。那也應該是出師有名,方能達至立威為實。
曹操猶疑是否把漢帝遷往新占領的潁川,還是仍留在殘破不堪的洛陽之時,早已為曹操效力的董昭分析利害後,曹操詐稱移往魯陽,方便就食許都之糧。楊奉中計,發現時曹操已遷都於許。曹操在許都幹了一件仕奉漢室的大事:宗廟社稷製度始立(《為袁紹檄豫州》提及的徐勳助繕修郊廟,自然隻是順水推舟協助,暫時改善一下自己的形象),也上貢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器物(詳情可見《曹操集》收錄的《上器物表》、《上雜物疏》)。
遠在長沙避戰禍的杜襲,“太祖迎天子都許”後,“逃還鄉裏”。句子的次序透露出一個訊息:先有曹操迎漢帝都許,後才有杜襲回鄉。甚麽原因驅使杜襲這麽幹?與杜襲齊名、同避亂荊州並通財,曾合為一家的趙儼,解釋了個中關鍵。他得知曹操迎帝後,便對謂繁欽說:“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
荀彧已仕曹多年,難道他沒考慮過邀請“托疾隱居”的荀悅同仕嗎?不太可能。忠於漢室的荀悅,偏偏也是這時才為曹操的鎮東將軍府所辟;道路隔絕無法往蜀的荀攸,也是這時方仕曹。
《孔少府集》載有孔融《六言詩》三首,第二首為:“郭李分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第三首第一句為:“從洛到許巍巍,曹公憂國無私。”這算是反映了曹操初迎漢帝於許時,一部份人對曹操的印象;孔融自己也在北海為袁譚所破後,應征為將作大匠,且也寫書勸王朗北來:“曹公輔政,思賢並立,策書屢下,殷勤款至。”
擁帝後,曹操才得以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公府辟召對仕子的吸引力,無疑比州府為大。但更大的優勢是,在擁帝下的情況下,能上表推薦後,由皇帝下令征召(“表征之”)全國士人:華歆、王朗這兩位日後的魏朝三公就是明例,其中華歆,孫權縱不願也隻能放人。
連劉氏王族也有人投靠曹操,比方劉放,勸王鬆依曹操時的其中一個理由為:“惟曹公能拔拯危亂,翼戴天子,奉辭伐罪,所向必克。”曹操遣使詢揚州時,劉曄往見論事勢,後隨劉勳仕曹。當然,也有劉氏國王倒曹,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殺琅琊王劉熙,國除(見《後漢書.獻帝紀》),原因就是本傳所寫的“坐謀欲渡江”。
朝廷也吸納了一些名人為漢官,哪怕他們不願為曹操效力,也有助提升曹操的名聲。這批人中,名氣最大的首推大儒鄭玄,以公車征其為大司農(但被婉拒沒仕)、孔融為將作大匠、張儉為衛尉、陳紀為大鴻臚、趙岐為太常、徐璆雖一度受困於袁術,但終來投為衛尉。
以上眾人透露出一個事實,士人不論是衝著漢帝,還是因此預料曹操能成大器,結果都投靠曹操控製下的漢朝廷,故《後漢書.禰衡傳》雲:“是時許都新建,賢士大夫四方來集”,這益證荀彧所料的“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是真知灼見。
對於根基不穩的群雄,一紙來自漢室的拜授之命,還是能值幾個錢:曹操遣使後既能取得自領兗州牧的合法性,又能談化因驅逐漢廷派遣的兗州刺史金尚(注17)之壞影響;
呂布偷襲劉備奪徐州,在徐州根本沒有民心基礎的他,也欲求徐州牧一職,與曹操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渡江的孫策更明顯,自稱“匡濟漢室”的他,急於擺脫士人眼中“術兵”(見《三國誌.許靖傳》)、“袁術將孫策”(見《獻帝紀》)形象的他,漢室詔命能讓他擺脫逆賊袁術黨羽之名,正是孫策所需要的。《三國誌.孫討逆傳》注引《江表傳》雲:“策自以統領兵馬,但以騎都尉領郡為輕,欲得將軍號,及使人諷誧,誧便承製假策明漢將軍。”如果孫策不重視漢官,騎都尉和明漢將軍,對他來說真的沒任何區別,但實情卻不是如此。孫權統事後始出仕,“以直道見禪”,左遷鬱林太守並死於任上的陸績,死前遺言還自稱“有漢誌士”;沈友更直斥孫權:“主上在許,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孫氏在江東遇上忠漢者,其實就是曹操的一個縮影,曹操麵對的漢官更多。
漢雜號將軍對雄據一方的孫策,尚有如此的吸引力,這又折射出曹操通過[上表]的形式下加官予手下(偏、裨將軍以外),滿足手下對己的期望,以加忠誠,比方夏侯惇的建武將軍、於禁的虎威將軍。高敏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孫吳封爵製的創始年代考略》列出大量史料,顯示孫權在奪荊州前不敢僭越漢廷自行封侯,所以搞出奉邑製這有封爵食邑之實而無其名的製度,因為表臣子封侯要看曹操麵色,這又突顯出迎漢帝在封爵上能成為外交籌碼,曹操也更容易讓得力部下列侯。
不是隱居已仕官的,一部份人如仕袁紹的辛毗,雖受曹操所辟而不應;但也有些人如韓嵩,劉表讓其出使許前,韓嵩先為自己預留後路:“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複為將軍死也。”這條同時透露士人投曹可以免除投二主的道德包袱,因本來就是漢臣。
《後漢書.董卓傳》雲:“使謁者仆射裴茂詔關中諸將段煨等討李傕”、《太平禦覽》卷363引《典略》雲:“李催移保黃白城,梁興、張橫等破之,送其首。”這是以詔命,讓非曹將討滅其他軍閥的事例。
三國誌.馬超傳》雲:“後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征為衛尉,以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這更是以天子名義下,征關中諸侯馬騰入朝為質;《張既傳》注引《魏略》雲:“故但誅(韓)約子孫在京師者”,這則是韓遂遣子孫為質之例。好歹也讓起兵者不得不有所顧慮。
《三國誌.杜畿傳》雲:“而高幹舉並州反。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征,河東人衛固、範先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幹通謀”、《鍾繇傳》注引《魏略》雲:“而詔已拜杜畿為太守,畿已入界。繇不聽先等,促邑交符。邑佩印綬,徑從河北詣許自歸。”高幹之亂突顯出河東郡的重要性,太守王邑乃曹操迎漢帝前已任,但不是曹操的心腹,曹操為更強控製,強行詔征王邑回許都,讓杜畿接任。
《鍾繇傳》注引《戰略》雲:“袁尚遣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與匈奴單於寇河東,遣使與馬騰、韓遂等連和,騰等陰許之。傅幹說騰曰:……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驅胡虜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今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於是騰懼……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這是漢帝能成為拉攏中立諸侯的原因之一的例子。
《三國誌.呂布傳》雲:“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讚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泰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此乃陳珪以迎天子為理據之一,破環呂布與袁術的聯合。
避居武陵、曾被曹操征為尚書的王俊,曾勸劉表勿再與袁紹繼續聯絡:“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興霸道,繼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釋近而就遠,如有一朝之急,遙望漠北之救,不亦難乎!”(見《三國誌.武帝紀》注引皇甫謐《逸士傳》)
《牽招傳》雲:“招嗬(韓)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靜四海,汝君臣頑嚚,今恃險遠,背違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當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為峭王等說成敗之效,禍福所歸,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辭遼東之使,罷所嚴騎。”韓忠是公孫康的使者,牽招迫使烏丸峭王投向曹操的理據之一,就是“翼戴天子”。
官渡之戰前沮授諫:“今舉兵南向,於義則違”、崔琰所稱的“天子在許,民望助順”,可謂是真實的反映。“紹每得詔書,患有不便於己”,故後悔的袁紹,“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孫策在官渡之戰時,“陰欲襲許,迎漢帝”,因為確實能讓部份文臣武將如張昭等有投降之心(發映於赤壁戰前);賈詡、劉放和桓階則是以此為其中一個理由,勸說對方投曹;張承對袁術、諸葛亮對劉備時就強調曹操有挾天子的優勢;劉胤諫邵續勿降石勒,引用:“曹公奉帝,而諸侯綏穆”來表示人心所向;元宏答盧淵諫表曰:“曹操勝袁,蓋由德業內舉。”奉天子應是其德的部份體現。
尉遲迥、司馬消難等起兵討楊堅,西梁諸將競勸蕭巋舉兵與其連謀,以為進可以盡節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蕭巋猶未決,柳莊勸:“昔袁紹、劉表、王淩、諸葛誕之徒,並一時之雄傑也。及據要害之地,擁哮闞之群,功業莫建,而禍不旋踵者,良由魏武、晉氏挾天子,保京都,仗大義以為名,故能取威定霸。今尉迥雖曰舊將,昏耄已甚,消難、王謙,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況山東、庸蜀從化日近,周室之恩未洽,在朝將相,多為身計,競效節於楊氏。以臣料之,迥等終當覆滅,隋公必移周國。未若保境息民,以觀其變。”蕭巋同意,眾議遂止。
但挾天子以令諸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否則淳於瓊等就不會反對袁紹迎漢帝,尤其是劉協並不是一個甘心當傀儡之輩:
《後漢書.伏皇後紀》雲:“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嚐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這事發生的時間,據《三國誌.武帝紀》注引《世語》所交代,是“公將討張繡”之時,故裴鬆之附於建安二年。這個下馬威,簡直是性命攸關,曹操唯一的對應之策就是從此不再入覲,為日後曹操在鄴城營建霸府留下伏線。
關於衣帶詔的真實性,是否僅是曹操與董卓餘黨董承(範曄把其附在《董卓傳》,與李傕等同一待遇)之間的鬥爭等問題,爭議不斷,故存疑(注18);但董承遷車騎將軍絕對是其旨意,因為這等同剝奪了曹操以司空行車騎將軍中的車騎將軍之職能(軍事),故不可能是曹操的意願。
查《後漢書》卷十四、四十二、五十和五十五,北海康王、阜陵王劉赦、下邳王劉宜、甘陵王劉忠、濟北王劉政五人薨後無子,國除。其中,劉宜和劉忠死後一直無王,至建安十一年時才終為曹操廢國;
前王(齊王劉承與平原王劉碩)到底是薨還是被誅皆不書,國除原因和所立年期皆不載,也許真的是百納本有脫字,故到底是無子國除、有國無王多年,還是其他原因才為曹操廢國呢?無法考究。常山國也有類似情況,劉暠因黃巾賊(不是建安十二年殺濟南王劉贇的徐和等)棄國走,事後有否複國?不詳。
參照他王為例:濟南王劉贇在建安十二年為黃巾賊所殺,但子劉開嗣,且在位十三年至曹丕代漢;彭城王劉和在建安十八年死後,由孫劉祗嗣,其他劉氏王如沛王等繼嗣的情況就不再一一列舉;琅琊國更複立劉熙為王。觀曹操在諸王繼嗣的問題上,基本是無子才國除,故齊、常山和平原三國應隻是一直無王才終廢。
孔融這名氣大、對士人有號召力的漢忠臣,經常挑釁曹操,故徹底消滅袁氏後,在建安十三年鏟除這眼中釘,曹操此舉可以說是為丞相後的立威示眾,測試一下反曹份子的反應,又能打擊漢帝的威信。與當年的楊彪不同,那時曹操隻是眾多諸侯之一,自身實力與威望不足,也沒有合理理由,故在荀彧、孔融等請命下隻好放人。這一年算是雙方關係的一個轉捩點,往後越來越惡劣;
建安十七年劉協四子封王,但如同許靖之言:“將欲歙之,必姑張之;將欲奪之,必姑與之。其孟德之謂乎!”魏公國十郡中,趙國、中山、常山、安平、甘陵和平原本是劉氏王國。其中,安平王劉續早於靈帝中平元年因罪,國除。中山王劉稚是早已無子,國除;故建安十一年這次除八國行動中,雖然基本是出師有名,但會否隻是曹操為掃除日後的障礙而提早的一步呢?恐怕最了他本人外,無人知道。一直健在又沒獲罪的趙王劉圭,曹操隻好在建安十八年徒其為博陵王。
劉邦曾說過:“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見《史記.呂太後本紀》)曹操不欲馬止為王,結果先弄一個位在諸侯王之上的魏公,加上其僣用天子禮儀,迫使親漢勢力的最後反撲...
劉協曾使劉虞子、侍中劉和偽逃董卓,欲招其父將兵來迎,但失敗了;李傕與郭汜的混戰期間,終逃出了長安。但除了張楊曾供應糧食外,其他軍閥對他不聞不問,“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
劉協當初欲招攬的首選是與王允共誅董卓的呂布,但呂布自己無畜積,養不起這群漢官。因為當時的情況,正如《三國誌.董卓傳》所雲:“天子入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饑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饑死牆壁間。”這也解釋楊奉收到董昭以曹操名義所寫的信後,會表薦其為鎮東將軍、襲祖爵費亭侯。因為他不但少外援,更缺糧!
董承接納趙岐之議,倒是促成了劉表遣兵“助修宮室,軍資委輸”,但沒有再進一步的行動。
袁術是有實力迎獻帝,不過他想的卻是自己稱帝;袁紹呢?沮授倒是勸過他:“迎大駕於西京,複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複,以此爭鋒,誰能敵之?”袁紹聽罷也說:“此吾心也。”盡管他真的遣郭圖迎劉協,但最終卻在會議中接受反對派淳於瓊的建議,放棄沮授之策。袁紹本來就不太認同劉協這個董卓所立之傀儡,固是原因之一,畢竟他曾打算另立劉虞,來對抗董卓這個關東同盟部份人眼中的偽帝。
陳琳代筆的《為袁紹檄豫州》,倒以此為自己辯護當初的決定:“後會鑾駕東反,群虜亂政。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勳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翼衛幼主。”前一半與公孫瓚火拚是真的,烽火連遍幽、冀、青三州,但這隻是對外能宣稱的表麵理由。當然,長安政權也應記一功,讓公孫瓚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見《後漢書.劉虞傳》),他便能名正言順討袁紹。
但其真正的理由有兩個,其一是淳於瓊(《獻帝傳》的記錄是包括郭圖,但陳壽則記郭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的反對之因:“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這個理由,恐怕才是當時大部份人(包括袁紹)的心中所想,。
另一個就真的不能明說了:“馥以書與袁術,雲帝非孝靈子”(見《三國誌.公孫瓚傳》注引《吳書》)、“時議者……少帝幼弱,為賊臣所立,又不識母氏所出”(見《三國誌.袁術傳》注引《吳書》),直言劉協非劉宏子的韓馥,乃與袁紹謀立劉虞為帝的同謀,劉協有可能不懷疑袁紹是散播謠言的同謀嗎?
關東聯盟討董時,朝廷曾遣五個使者,結果卻是四死一被逐(僅大鴻臚韓融以名德免死)!其中,少府陰修是死於袁術之手,袁紹可以賴帳不認;但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和越騎校尉王愧等,卻真的是袁紹下令予王匡殺掉。這五人是九卿、八校尉的級別,對無仇無怨的公卿尚如此,劉協會怎樣想?胡母班死前臭罵袁紹的“悖暴無道”嗎?界橋之戰後,又殺長安所署的冀州牧壺壽,屢殺漢官還能讓劉協無所顧慮嗎?
公孫瓚表袁紹罪狀中的第五條就稱:“矯命詔恩,刻金印玉璽,每下文書,皂囊施檢,文曰‘詔書一封,邟鄉侯印’。昔新室之亂,漸以即真,今紹所施,擬而方之。”楊定曾請侍中尹忠為長史,劉協卻在詔書以此回答:“侍中近侍,就非其宜,必為關東所笑。”(見《後漢紀》卷28)可想而知劉協與關東之間的關係何等惡劣,關東盟主袁紹所占的比例恐怕不少。
要知道很多忠於漢室的臣子如朱俊,留下一句“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後,就這樣丟下陶謙,自解兵權入仕;李傕和郭汜欲殺王允,但忌憚在左馮翊和宋翼和在右扶風的王宏,先以一紙皇命征二人入朝,二人明知是計但宋翼還是雲:“然王命所不得避也。”結果入朝被害。
因為他們投靠漢室是隻認劉氏皇帝,而不是當權者本人。沮授有沒有提供能解決雙方間互不信任的方案呢?至少沒有文獻記錄。連迎帝之決定都沒有作出,自然也不會有具體實行方案,從河內借道還是從兗州借道,自然也無從談起,何況袁紹還忙於征戰四方。
曹操迎劉協後,“下詔書於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也還真可能是劉協本人的意願,但更多的是曹操欲從此拋開“袁、曹一家”的形象,哪怕甘冒被袁紹攻擊之危;袁紹倒是被迫要上書解釋。這又顯示了在建安初,漢帝還是有點影響力,否則袁紹也不用回書。(應劭在建安元年刪定律令作的《漢儀》,更像是個人行為,袁紹隻是不幹預讓其上奏。因為從根本利益上來說,不是漢忠臣的他,自然不樂見其他人控製的朝廷辦得有聲有色。就算袁紹因大將軍職被讓而改變立場,也就兩、三個月,時間太怱忙。)
可能是受此打擊,袁紹倒是欲更進一步,拋下漢室對其的影響,《三國誌.袁紹傳》注引《典略》雲:“私使主薄耿苞密白曰:‘赤德衰盡,袁為黃胤,宜順天意。’紹以苞密白事示軍府將吏。議者鹹以苞為妖妄宜誅,紹乃殺苞以自解。”隻是在手下的反對下,唯有棄車保帥。
像“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的荀彧,恐怕就是早已看透袁紹的本質,哪怕被袁紹待以上賓之禮,還是要投靠比袁紹弱小多、當時連一塊地盤也沒有的曹操。“聞操有雄略,而度紹終不能定大業”,固是原因之一。曹操是關東討董時,是僅有兩個追擊的其中一位;曹操欲迎劉協時,丁衝信中稱其“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誌”。荀彧恐怕不是沒有考慮兩人對漢室的態度,因為曹操在當時確實比袁紹更尊漢。
袁紹的各種舉動,其實就告訴大家,迎不迎漢室,不單單是政治取向的問題,而是決定你想讓怎樣政治立場的士人來投;你也不能逆大多數臣子們的意願而行。
正當袁紹猶疑之際,剛從呂布手中奪回殘破不堪的兗州的曹操,對於是否迎漢帝一事上,有意見認為“山東未平,韓暹、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製。”諸將或疑不是全無道理,唯荀彧、程昱力勸,其中荀彧更是把其想法,具體化、形象化,動之以利來說服曹操:“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禦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誌也。今車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範曄所述與陳壽略有小異)
荀彧站在曹操的角度來思考,先提出姬重耳、劉邦的舊事,既而再以大順、大略、大德之利來打動曹操,最後說韓暹、楊奉之流不足為懼。曹操終於走出爭霸天下最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麵,琅琊王劉容弟劉邈在初平四年(見《後漢紀》卷27)至長安時,盛稱曹操忠誠於帝。這事說明有王族在劉協前稱曹操是忠臣,且他確有實際行動顯示過忠誠(關東軍時西進、數百裏奉迎欲和解關東的趙岐),劉協當初是能信任曹操的,這是他和袁紹的區別。何況如同司馬光等在《資治通鑒》卷66漢獻帝建安十七年所講:“尺土一民,皆非漢有”,他也沒有其他可以再失去的,故雙方一拍即合。
曹操在得知被表薦為鎮東將軍和襲祖爵費亭侯後,並不是立即接受,而是先後三次退讓(見《藝文類聚》卷51)。當中也不忘申述自己的功勞(實至名歸)和忠於漢帝,不但爭取了漢室及其官員,亦令仍流浪各方的士人有好感,最終以上《謝襲費亭侯表》告終。
乘董承潛召入京之機,曹操奏韓暹之罪,迫使其出逃。成功攬權(領司隸校尉圖能監察京官、錄尚書事控製尚書台)的同時,以封列侯的方式拉攏其他漢官,尤其是還有兵權的董承。當中,鍾繇和丁衝算是答謝其助己行為。又追贈沮儁為弘農太守,謂“矜死節也”;誅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三人,謂“討有罪也”。那也應該是出師有名,方能達至立威為實。
曹操猶疑是否把漢帝遷往新占領的潁川,還是仍留在殘破不堪的洛陽之時,早已為曹操效力的董昭分析利害後,曹操詐稱移往魯陽,方便就食許都之糧。楊奉中計,發現時曹操已遷都於許。曹操在許都幹了一件仕奉漢室的大事:宗廟社稷製度始立(《為袁紹檄豫州》提及的徐勳助繕修郊廟,自然隻是順水推舟協助,暫時改善一下自己的形象),也上貢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器物(詳情可見《曹操集》收錄的《上器物表》、《上雜物疏》)。
遠在長沙避戰禍的杜襲,“太祖迎天子都許”後,“逃還鄉裏”。句子的次序透露出一個訊息:先有曹操迎漢帝都許,後才有杜襲回鄉。甚麽原因驅使杜襲這麽幹?與杜襲齊名、同避亂荊州並通財,曾合為一家的趙儼,解釋了個中關鍵。他得知曹操迎帝後,便對謂繁欽說:“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
荀彧已仕曹多年,難道他沒考慮過邀請“托疾隱居”的荀悅同仕嗎?不太可能。忠於漢室的荀悅,偏偏也是這時才為曹操的鎮東將軍府所辟;道路隔絕無法往蜀的荀攸,也是這時方仕曹。
《孔少府集》載有孔融《六言詩》三首,第二首為:“郭李分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第三首第一句為:“從洛到許巍巍,曹公憂國無私。”這算是反映了曹操初迎漢帝於許時,一部份人對曹操的印象;孔融自己也在北海為袁譚所破後,應征為將作大匠,且也寫書勸王朗北來:“曹公輔政,思賢並立,策書屢下,殷勤款至。”
擁帝後,曹操才得以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公府辟召對仕子的吸引力,無疑比州府為大。但更大的優勢是,在擁帝下的情況下,能上表推薦後,由皇帝下令征召(“表征之”)全國士人:華歆、王朗這兩位日後的魏朝三公就是明例,其中華歆,孫權縱不願也隻能放人。
連劉氏王族也有人投靠曹操,比方劉放,勸王鬆依曹操時的其中一個理由為:“惟曹公能拔拯危亂,翼戴天子,奉辭伐罪,所向必克。”曹操遣使詢揚州時,劉曄往見論事勢,後隨劉勳仕曹。當然,也有劉氏國王倒曹,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殺琅琊王劉熙,國除(見《後漢書.獻帝紀》),原因就是本傳所寫的“坐謀欲渡江”。
朝廷也吸納了一些名人為漢官,哪怕他們不願為曹操效力,也有助提升曹操的名聲。這批人中,名氣最大的首推大儒鄭玄,以公車征其為大司農(但被婉拒沒仕)、孔融為將作大匠、張儉為衛尉、陳紀為大鴻臚、趙岐為太常、徐璆雖一度受困於袁術,但終來投為衛尉。
以上眾人透露出一個事實,士人不論是衝著漢帝,還是因此預料曹操能成大器,結果都投靠曹操控製下的漢朝廷,故《後漢書.禰衡傳》雲:“是時許都新建,賢士大夫四方來集”,這益證荀彧所料的“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是真知灼見。
對於根基不穩的群雄,一紙來自漢室的拜授之命,還是能值幾個錢:曹操遣使後既能取得自領兗州牧的合法性,又能談化因驅逐漢廷派遣的兗州刺史金尚(注17)之壞影響;
呂布偷襲劉備奪徐州,在徐州根本沒有民心基礎的他,也欲求徐州牧一職,與曹操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渡江的孫策更明顯,自稱“匡濟漢室”的他,急於擺脫士人眼中“術兵”(見《三國誌.許靖傳》)、“袁術將孫策”(見《獻帝紀》)形象的他,漢室詔命能讓他擺脫逆賊袁術黨羽之名,正是孫策所需要的。《三國誌.孫討逆傳》注引《江表傳》雲:“策自以統領兵馬,但以騎都尉領郡為輕,欲得將軍號,及使人諷誧,誧便承製假策明漢將軍。”如果孫策不重視漢官,騎都尉和明漢將軍,對他來說真的沒任何區別,但實情卻不是如此。孫權統事後始出仕,“以直道見禪”,左遷鬱林太守並死於任上的陸績,死前遺言還自稱“有漢誌士”;沈友更直斥孫權:“主上在許,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孫氏在江東遇上忠漢者,其實就是曹操的一個縮影,曹操麵對的漢官更多。
漢雜號將軍對雄據一方的孫策,尚有如此的吸引力,這又折射出曹操通過[上表]的形式下加官予手下(偏、裨將軍以外),滿足手下對己的期望,以加忠誠,比方夏侯惇的建武將軍、於禁的虎威將軍。高敏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發微.孫吳封爵製的創始年代考略》列出大量史料,顯示孫權在奪荊州前不敢僭越漢廷自行封侯,所以搞出奉邑製這有封爵食邑之實而無其名的製度,因為表臣子封侯要看曹操麵色,這又突顯出迎漢帝在封爵上能成為外交籌碼,曹操也更容易讓得力部下列侯。
不是隱居已仕官的,一部份人如仕袁紹的辛毗,雖受曹操所辟而不應;但也有些人如韓嵩,劉表讓其出使許前,韓嵩先為自己預留後路:“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複為將軍死也。”這條同時透露士人投曹可以免除投二主的道德包袱,因本來就是漢臣。
《後漢書.董卓傳》雲:“使謁者仆射裴茂詔關中諸將段煨等討李傕”、《太平禦覽》卷363引《典略》雲:“李催移保黃白城,梁興、張橫等破之,送其首。”這是以詔命,讓非曹將討滅其他軍閥的事例。
三國誌.馬超傳》雲:“後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征為衛尉,以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這更是以天子名義下,征關中諸侯馬騰入朝為質;《張既傳》注引《魏略》雲:“故但誅(韓)約子孫在京師者”,這則是韓遂遣子孫為質之例。好歹也讓起兵者不得不有所顧慮。
《三國誌.杜畿傳》雲:“而高幹舉並州反。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征,河東人衛固、範先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幹通謀”、《鍾繇傳》注引《魏略》雲:“而詔已拜杜畿為太守,畿已入界。繇不聽先等,促邑交符。邑佩印綬,徑從河北詣許自歸。”高幹之亂突顯出河東郡的重要性,太守王邑乃曹操迎漢帝前已任,但不是曹操的心腹,曹操為更強控製,強行詔征王邑回許都,讓杜畿接任。
《鍾繇傳》注引《戰略》雲:“袁尚遣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與匈奴單於寇河東,遣使與馬騰、韓遂等連和,騰等陰許之。傅幹說騰曰:……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驅胡虜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今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於是騰懼……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這是漢帝能成為拉攏中立諸侯的原因之一的例子。
《三國誌.呂布傳》雲:“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讚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泰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此乃陳珪以迎天子為理據之一,破環呂布與袁術的聯合。
避居武陵、曾被曹操征為尚書的王俊,曾勸劉表勿再與袁紹繼續聯絡:“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興霸道,繼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釋近而就遠,如有一朝之急,遙望漠北之救,不亦難乎!”(見《三國誌.武帝紀》注引皇甫謐《逸士傳》)
《牽招傳》雲:“招嗬(韓)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靜四海,汝君臣頑嚚,今恃險遠,背違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當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為峭王等說成敗之效,禍福所歸,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辭遼東之使,罷所嚴騎。”韓忠是公孫康的使者,牽招迫使烏丸峭王投向曹操的理據之一,就是“翼戴天子”。
官渡之戰前沮授諫:“今舉兵南向,於義則違”、崔琰所稱的“天子在許,民望助順”,可謂是真實的反映。“紹每得詔書,患有不便於己”,故後悔的袁紹,“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孫策在官渡之戰時,“陰欲襲許,迎漢帝”,因為確實能讓部份文臣武將如張昭等有投降之心(發映於赤壁戰前);賈詡、劉放和桓階則是以此為其中一個理由,勸說對方投曹;張承對袁術、諸葛亮對劉備時就強調曹操有挾天子的優勢;劉胤諫邵續勿降石勒,引用:“曹公奉帝,而諸侯綏穆”來表示人心所向;元宏答盧淵諫表曰:“曹操勝袁,蓋由德業內舉。”奉天子應是其德的部份體現。
尉遲迥、司馬消難等起兵討楊堅,西梁諸將競勸蕭巋舉兵與其連謀,以為進可以盡節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蕭巋猶未決,柳莊勸:“昔袁紹、劉表、王淩、諸葛誕之徒,並一時之雄傑也。及據要害之地,擁哮闞之群,功業莫建,而禍不旋踵者,良由魏武、晉氏挾天子,保京都,仗大義以為名,故能取威定霸。今尉迥雖曰舊將,昏耄已甚,消難、王謙,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況山東、庸蜀從化日近,周室之恩未洽,在朝將相,多為身計,競效節於楊氏。以臣料之,迥等終當覆滅,隋公必移周國。未若保境息民,以觀其變。”蕭巋同意,眾議遂止。
但挾天子以令諸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否則淳於瓊等就不會反對袁紹迎漢帝,尤其是劉協並不是一個甘心當傀儡之輩:
《後漢書.伏皇後紀》雲:“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嚐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這事發生的時間,據《三國誌.武帝紀》注引《世語》所交代,是“公將討張繡”之時,故裴鬆之附於建安二年。這個下馬威,簡直是性命攸關,曹操唯一的對應之策就是從此不再入覲,為日後曹操在鄴城營建霸府留下伏線。
關於衣帶詔的真實性,是否僅是曹操與董卓餘黨董承(範曄把其附在《董卓傳》,與李傕等同一待遇)之間的鬥爭等問題,爭議不斷,故存疑(注18);但董承遷車騎將軍絕對是其旨意,因為這等同剝奪了曹操以司空行車騎將軍中的車騎將軍之職能(軍事),故不可能是曹操的意願。
查《後漢書》卷十四、四十二、五十和五十五,北海康王、阜陵王劉赦、下邳王劉宜、甘陵王劉忠、濟北王劉政五人薨後無子,國除。其中,劉宜和劉忠死後一直無王,至建安十一年時才終為曹操廢國;
前王(齊王劉承與平原王劉碩)到底是薨還是被誅皆不書,國除原因和所立年期皆不載,也許真的是百納本有脫字,故到底是無子國除、有國無王多年,還是其他原因才為曹操廢國呢?無法考究。常山國也有類似情況,劉暠因黃巾賊(不是建安十二年殺濟南王劉贇的徐和等)棄國走,事後有否複國?不詳。
參照他王為例:濟南王劉贇在建安十二年為黃巾賊所殺,但子劉開嗣,且在位十三年至曹丕代漢;彭城王劉和在建安十八年死後,由孫劉祗嗣,其他劉氏王如沛王等繼嗣的情況就不再一一列舉;琅琊國更複立劉熙為王。觀曹操在諸王繼嗣的問題上,基本是無子才國除,故齊、常山和平原三國應隻是一直無王才終廢。
孔融這名氣大、對士人有號召力的漢忠臣,經常挑釁曹操,故徹底消滅袁氏後,在建安十三年鏟除這眼中釘,曹操此舉可以說是為丞相後的立威示眾,測試一下反曹份子的反應,又能打擊漢帝的威信。與當年的楊彪不同,那時曹操隻是眾多諸侯之一,自身實力與威望不足,也沒有合理理由,故在荀彧、孔融等請命下隻好放人。這一年算是雙方關係的一個轉捩點,往後越來越惡劣;
建安十七年劉協四子封王,但如同許靖之言:“將欲歙之,必姑張之;將欲奪之,必姑與之。其孟德之謂乎!”魏公國十郡中,趙國、中山、常山、安平、甘陵和平原本是劉氏王國。其中,安平王劉續早於靈帝中平元年因罪,國除。中山王劉稚是早已無子,國除;故建安十一年這次除八國行動中,雖然基本是出師有名,但會否隻是曹操為掃除日後的障礙而提早的一步呢?恐怕最了他本人外,無人知道。一直健在又沒獲罪的趙王劉圭,曹操隻好在建安十八年徒其為博陵王。
劉邦曾說過:“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見《史記.呂太後本紀》)曹操不欲馬止為王,結果先弄一個位在諸侯王之上的魏公,加上其僣用天子禮儀,迫使親漢勢力的最後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