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


    “薛郎變了不少。”老仆給程昱續上茶水。


    “何以見得?”程昱問道。


    “昔年薛郎可不是這般模樣,也是少年意氣,如今,太過老成,太過沉默了些。”智伯說道。


    程昱伸手去拿茶杯的手微微一頓,沉默,沒有說話。


    “自張東亡故後,薛議也甚少見到開顏一笑了。”老仆斷斷續續的說著。


    “尤記得,當年薛郎等人是何等的少年意氣,揮斥方遒...”


    程昱也停下了正在書寫的信,望向了一個方向,範縣。張東就埋葬在那裏...


    ...


    中牟縣。


    官渡。


    薛議收到了程昱的來信:“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


    信中所言,是當前曹操軍實行的一種軍令,圍城完成之後,就算後來投降,也要處理掉。


    當然,命令是死的,執行力也因人而異。至少,薛議目前還少有看到對方投降而被處理掉的。


    老師程昱的意思很簡單,也很明了,希望薛議能夠明白,現在是亂世,一切的政策都是為了更快的完成統一,那麽一些必要的手段,是可以采取的。


    薛議沉默,現代人的觀念在亂世不斷的接受衝刷與洗禮,越發的理解某些人的所作所為,但正因為越發理解,所以薛議現在變得越來越沉默。


    拆開另一封信,是軍事密報,來自河內郡。


    關於魏種、於禁、樂進的。


    河內太守魏種不敵袁紹,河內郡落入袁紹之手。


    而於禁使用誘敵之策,被圍於延津,敵軍久攻不下,士卒疲憊,士氣不振,而就在此時,從徐州趕回的樂進到達了戰場,一番激鬥,大破袁紹的先鋒軍於延津西南,還乘著敵軍潰敗之際,揮師北上,渡河打到的河內去了,於河內的汲縣、獲嘉縣燒毀了袁紹在河內的部分屯糧基地。


    斬首獲生各數千,降袁紹的將領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人口的掠奪在漢末也是大功一件,就算沒有戰役的勝利,但是我到你的地盤虜了很多人口回來,也是大功。)


    算得上大勝了。


    但是薛議想到的更多,縱然於禁取得了先鋒戰役的部分勝利,但是河內終歸是丟了,雖然後來夏侯惇、於禁、樂進等人在這一戰處理的很好,局麵上,袁紹拿下河內之後,曹操需要防守的地方,就更多了。


    當然,此戰大聲,也是極大的鼓舞了大家,戰果斐然的於禁也因此積累了不少戰功,想必不就後,就應該升為將軍了吧?


    薛議如是想到,望著正在不斷加固的壁壘,薛議望向了北方。


    袁紹!該來了!


    ...


    冀州。


    鄴城。


    望著劉備離去的身影,審配感歎道:“劉玄德,人傑也,盛名之下,難有虛士。”


    許攸接到:“再厲害,又如何?還不是被啊瞞攆到了大將軍這裏?大將軍胸懷大誌,劉玄德何能及?”


    許攸算是袁紹、曹操的老朋友了,稱呼曹操也比較隨意,貶低劉備的同時,還不忘抬高一下袁紹。


    逄紀問道:“大將軍如此看重,想必欲以劉備之身份,施展手段!”逄紀是最早跟隨袁紹的人,也看出了點什麽,袁紹對劉備的態度,太過了。


    袁紹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劉玄德一世之傑也!朝廷以為豫州刺史。豫州,曹操腹地也!今若以豫州刺史之職,詔發檄文,聲討曹操之罪狀!號令豫州之士討之!諸君以為如何?”


    沮授眼前一亮,拍手稱讚道:“大善!將軍南下,望風者不知凡幾,且曹孟德新破劉備,東征之師,徭役賦稅皆倍於前,百姓怨之!若有政令在手,幕府大義臨之,分發天下,豫州諸縣,必為將軍所用!此舉定可成功!”


    就在這時,有士卒稟告消息。


    河內汲縣、獲嘉縣為曹操校尉於禁所破。


    袁紹臉色不渝。


    見此,沮授勸道:“兗州四戰之地,袁術、呂布皆苦戰與此,曹軍身經百戰,精銳之士多矣,大將軍竊不可大意,今日小敗,雖不影響大局,但亦是驚醒吾等,曹孟德非公孫瓚之士可比。”


    袁紹集團在擊敗公孫瓚之後,自上而下都充滿著一股天下無敵手的自信,畢竟在漢朝,邊軍的戰力算是漢朝的巔峰了,而公孫瓚更是邊軍之中的翹楚。沮授此舉這是在提醒大家,不要溝裏翻船。


    “曹軍兵精而眾少於我等,將軍可遣一上將領並州之兵自河內下洛陽而擊之,於孟津出黃河以下洛陽,敵軍必然難守;將軍可自往黎陽,大軍壓迫白馬,逼迫曹操本人前來;而令青州之師揮師向琅琊進擊臧霸。


    天子困頓,曹賊擅權,幕府唯以大義,檄文傳天下,政令出四方。


    豫州劉辟等人近亦有投效大將軍之意,屆時豫州四起,曹孟德焉能不敗?”


    沮授不愧是知兵的人,一番分析,井井有條,得到了一致的認可,當即獲得了袁紹的讚同。


    “善,就依監軍之言!”


    言畢,又看了一眼陳琳,“豫州檄文,便有勞孔璋!”


    陳琳當即點頭,“諾!”


    ...


    益州。


    趙韙最終還是叛了。聯合荊州牧劉表以及益州反感東州士人的本地大族,起兵數萬,一起反抗劉璋。


    此時,龐羲身在巴郡,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一心抵抗漢中張魯,根本就沒管自上庸而來的趙韙。


    趙韙大軍過境,郡縣皆降,蜀郡、廣漢、犍為三郡都紛紛起來響應趙韙,攻打劉璋。


    劉璋大恐,堅守成都,同時利用東州士人的恐懼,與趙韙死戰於成都,背水一戰的東州士人,爆發了驚人的戰力,大敗趙韙於成都,趙韙退兵江州。


    建安六年建安六年(201),趙韙在江州被部將龐樂與李異殺死。朝廷聽聞益州動亂,遣五官中郎將牛亶為益州刺史,征召劉璋去首都為九卿,未能成功。


    ...


    鄴城。


    劉備所居。


    張飛領著一個人來到劉備麵前,“大哥,看看是誰來了?”


    劉備順著張飛所指望了過去,臉色頓時一喜,“子龍!”


    趙雲:“雲見過劉使君!”


    《雲別傳》:雲以兄喪,辭瓚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軍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魏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魏左將軍並收藏三國將軍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