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開一章來聊聊在上一章中,程昱寫給薛議的信中那句話。分享一下個人心得。
一、“圍而後降者不赦”的目的是什麽?
這個可以參考程昱說的一席話。
《魏書》曰:太祖征馬超,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遣將軍賈信討之。賊有千餘人請降,議者皆以為宜如舊法。
昱曰:“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就是這個“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可見這個軍令曹操當初的目的在於“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換句話說曹操是為了減少抵抗,少死人才下達的這道軍令,而並非是因為曹操嗜殺才特意頒布這道軍令的。曹操這道軍令為了是少死人,而並非是為了多殺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圍而後降者不赦”才成為了一道軟性命令。(這個下文論述)
二、“圍而後降者不赦”的對象是什麽?
有些人以此為依據黑曹操,自然認為這道軍令裏麵包括百姓,但實際上這是無稽之談。首先從史料記載上看,被“圍而後降者不赦”針對的對象明明是士兵或者敵方將領,比如程昱那次就是指叛黨的降卒,而於禁那次則隻針對昌豨。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史料表明“圍而後降者不赦”和殺戮百姓有任何關係。再者前麵說了這道軍令的目的,是為了少死人,是為了減少抵抗,也是為了立威。
而屠殺百姓則完全和其原有的目的背道而馳。自古以來哪有靠屠殺百姓立威的?
而且殺戮百姓,隻會加劇抵抗,這點當年曹操屠徐州就吃過虧了,荀彧還找曹操談話過。
《荀彧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故而“圍而後降不赦”的對象從目前的史料來看就是針對降兵和降將,至於包含百姓是沒有任何相關史料支持的。
三、為什麽說“圍而後降者者不赦”是軟性命令呢?
我之所以說這道軍令是軟性命令,就是因為有諸多“圍而後降者”不僅被赦免還被重用的例子,而這一點也不奇怪。前文說了這道軍令是為了減少抵抗,少死人,如果你的投降能減低曹軍損失,就算你是被包圍後才打算投降,曹操又何樂不納呢?畢竟不能本末倒置啊。
比如張遼袁渙陳群,這三人都是曹操包圍下邳後才投降的,然後他們被殺了嗎?沒有,非但沒被殺,還被曹操委以重任。其中倡導仁政的袁渙更被曹操欽佩,這也不奇怪,畢竟治理天下法儒都不可偏廢。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除了他們三個之外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再比如關羽守下邳,後來也被曹操擒獲了,曹操不也沒殺關羽嗎?(當然有人認為關羽主動開城門投降不抵抗曹軍,對此我也不必哆嗦了。)
還有昌豨,他最後雖然死於此法下,但在於禁之前他還被張遼包圍後,而那時候昌豨選擇投降張遼不也沒問題嗎?
從於禁和張遼兩人對昌豨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圍而後降者不赦”多麽開放了,張遼和昌豨談笑風生將其勸降,但也沒有因為違背軍法而遭懲處,另一方麵於禁則以法處死了昌豨也顯得順理成章,曹操隻得感歎昌豨倒黴。
不過從曹操最後說的“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來看,其潛台詞就是要是昌豨來向我投降,我就會赦免他。
還有崔琰審榮,也是曹操包圍鄴城後才投降的,而審榮的投降則更能說明問題了,要是‘圍而後降者不赦’真徹底貫徹,那審榮投降也是死,幹嘛賣城門啊?
還有曹操討伐壺關之時,也曾經下令破城後,殺盡抵抗的士兵。但在曹仁的勸說後,馬上改變了注意,允許壺關守軍投降,隨之壺關守軍還真投降了。(看來曹操當時信用度還挺高的)
再比如曹操在迎戰袁尚之時有這麽一段記載
“夜遣兵犯圍,公逆擊破走之,遂圍其營。未合,尚懼,遣故豫州刺史陰夔及陳琳乞降,公不許,為圍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擊之。其將馬延、張顗等臨陳降,眾大潰,尚走中山。”
還沒完成包圍的時候,袁尚的投降反而被拒絕,而進一步包圍之後對於馬延、張顗等臨陣投降,曹操則既往不咎。後來陳琳也被活抓了,曹操沒有用這道軍令處死他,反而赦免陳琳之罪,讓他在自己身邊任職了。
後來還有曹操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也沒有為難他。諸如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綜上所述,所以我認為“圍而後降者不赦”是隻針對降兵降將的一道軟性命令。處置此事的將領有決定權力。
以上內容,來自討論觀點。借此機會,還來談談作者我對曹操的看法。
我喜歡曹操。
我喜歡曹操是喜歡他的真性情,是他豪邁的氣魄,是他所揮就的不滅的詩篇。
建安中,曹操於南皮攻袁譚,斬之。操作鼓吹,自稱萬歲,於馬上舞也。十二年,攻烏桓蹹頓,一戰斬蹹頓首,係馬鞍,於馬上抃舞。
這樣一個打了勝仗,高興的手舞足蹈,於馬背上跳舞的人,與傳統意義上的上位者不同,難道不值得喜歡麽?
我很反感一些人一說到曹操,就說屠城的。站在現代人角度,確實,屠城是一件不可取之事,我也反感;但是在古代而言,特別是亂世,開國之君,有一個算一個,哪個或者哪個的手下沒屠過城?
在亂世,帝王最大仁義就是打勝仗。
因為打敗了,不僅要死很多士兵,還要征更多是稅賦,要征更多的士兵,丟了土地,百姓還要被敵人擄去。
陸遜當年北上,沒有攻破一座城池,僅僅是虜了一票百姓,就得了大功,當時還在集市的百姓願意跟他走嗎?中間又有多少百姓因為反抗死於士卒的屠刀之下?
隻有打勝仗才是對百姓,對自己人的負責。
每一次出征,每一次打仗,所用所費都是百姓的血汗啊,哪有仁義可講,哪有善惡可講。
但是我喜歡曹操絕不是因為他屠城,你喜歡劉備絕不是因為他拋妻棄子,他喜歡李世民絕不是因為他弑兄囚父。
我喜歡曹操是因為魏武揮鞭有遺篇,你喜歡劉備是因為他百折不撓終有回響,他喜歡李世民是因為他萬國來朝的大唐開創者。
對著秦王粉說李世民弑兄奪位抓著不放,你這不是找罵麽?
一、“圍而後降者不赦”的目的是什麽?
這個可以參考程昱說的一席話。
《魏書》曰:太祖征馬超,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遣將軍賈信討之。賊有千餘人請降,議者皆以為宜如舊法。
昱曰:“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就是這個“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可見這個軍令曹操當初的目的在於“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換句話說曹操是為了減少抵抗,少死人才下達的這道軍令,而並非是因為曹操嗜殺才特意頒布這道軍令的。曹操這道軍令為了是少死人,而並非是為了多殺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圍而後降者不赦”才成為了一道軟性命令。(這個下文論述)
二、“圍而後降者不赦”的對象是什麽?
有些人以此為依據黑曹操,自然認為這道軍令裏麵包括百姓,但實際上這是無稽之談。首先從史料記載上看,被“圍而後降者不赦”針對的對象明明是士兵或者敵方將領,比如程昱那次就是指叛黨的降卒,而於禁那次則隻針對昌豨。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史料表明“圍而後降者不赦”和殺戮百姓有任何關係。再者前麵說了這道軍令的目的,是為了少死人,是為了減少抵抗,也是為了立威。
而屠殺百姓則完全和其原有的目的背道而馳。自古以來哪有靠屠殺百姓立威的?
而且殺戮百姓,隻會加劇抵抗,這點當年曹操屠徐州就吃過虧了,荀彧還找曹操談話過。
《荀彧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故而“圍而後降不赦”的對象從目前的史料來看就是針對降兵和降將,至於包含百姓是沒有任何相關史料支持的。
三、為什麽說“圍而後降者者不赦”是軟性命令呢?
我之所以說這道軍令是軟性命令,就是因為有諸多“圍而後降者”不僅被赦免還被重用的例子,而這一點也不奇怪。前文說了這道軍令是為了減少抵抗,少死人,如果你的投降能減低曹軍損失,就算你是被包圍後才打算投降,曹操又何樂不納呢?畢竟不能本末倒置啊。
比如張遼袁渙陳群,這三人都是曹操包圍下邳後才投降的,然後他們被殺了嗎?沒有,非但沒被殺,還被曹操委以重任。其中倡導仁政的袁渙更被曹操欽佩,這也不奇怪,畢竟治理天下法儒都不可偏廢。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除了他們三個之外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再比如關羽守下邳,後來也被曹操擒獲了,曹操不也沒殺關羽嗎?(當然有人認為關羽主動開城門投降不抵抗曹軍,對此我也不必哆嗦了。)
還有昌豨,他最後雖然死於此法下,但在於禁之前他還被張遼包圍後,而那時候昌豨選擇投降張遼不也沒問題嗎?
從於禁和張遼兩人對昌豨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圍而後降者不赦”多麽開放了,張遼和昌豨談笑風生將其勸降,但也沒有因為違背軍法而遭懲處,另一方麵於禁則以法處死了昌豨也顯得順理成章,曹操隻得感歎昌豨倒黴。
不過從曹操最後說的“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來看,其潛台詞就是要是昌豨來向我投降,我就會赦免他。
還有崔琰審榮,也是曹操包圍鄴城後才投降的,而審榮的投降則更能說明問題了,要是‘圍而後降者不赦’真徹底貫徹,那審榮投降也是死,幹嘛賣城門啊?
還有曹操討伐壺關之時,也曾經下令破城後,殺盡抵抗的士兵。但在曹仁的勸說後,馬上改變了注意,允許壺關守軍投降,隨之壺關守軍還真投降了。(看來曹操當時信用度還挺高的)
再比如曹操在迎戰袁尚之時有這麽一段記載
“夜遣兵犯圍,公逆擊破走之,遂圍其營。未合,尚懼,遣故豫州刺史陰夔及陳琳乞降,公不許,為圍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擊之。其將馬延、張顗等臨陳降,眾大潰,尚走中山。”
還沒完成包圍的時候,袁尚的投降反而被拒絕,而進一步包圍之後對於馬延、張顗等臨陣投降,曹操則既往不咎。後來陳琳也被活抓了,曹操沒有用這道軍令處死他,反而赦免陳琳之罪,讓他在自己身邊任職了。
後來還有曹操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也沒有為難他。諸如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綜上所述,所以我認為“圍而後降者不赦”是隻針對降兵降將的一道軟性命令。處置此事的將領有決定權力。
以上內容,來自討論觀點。借此機會,還來談談作者我對曹操的看法。
我喜歡曹操。
我喜歡曹操是喜歡他的真性情,是他豪邁的氣魄,是他所揮就的不滅的詩篇。
建安中,曹操於南皮攻袁譚,斬之。操作鼓吹,自稱萬歲,於馬上舞也。十二年,攻烏桓蹹頓,一戰斬蹹頓首,係馬鞍,於馬上抃舞。
這樣一個打了勝仗,高興的手舞足蹈,於馬背上跳舞的人,與傳統意義上的上位者不同,難道不值得喜歡麽?
我很反感一些人一說到曹操,就說屠城的。站在現代人角度,確實,屠城是一件不可取之事,我也反感;但是在古代而言,特別是亂世,開國之君,有一個算一個,哪個或者哪個的手下沒屠過城?
在亂世,帝王最大仁義就是打勝仗。
因為打敗了,不僅要死很多士兵,還要征更多是稅賦,要征更多的士兵,丟了土地,百姓還要被敵人擄去。
陸遜當年北上,沒有攻破一座城池,僅僅是虜了一票百姓,就得了大功,當時還在集市的百姓願意跟他走嗎?中間又有多少百姓因為反抗死於士卒的屠刀之下?
隻有打勝仗才是對百姓,對自己人的負責。
每一次出征,每一次打仗,所用所費都是百姓的血汗啊,哪有仁義可講,哪有善惡可講。
但是我喜歡曹操絕不是因為他屠城,你喜歡劉備絕不是因為他拋妻棄子,他喜歡李世民絕不是因為他弑兄囚父。
我喜歡曹操是因為魏武揮鞭有遺篇,你喜歡劉備是因為他百折不撓終有回響,他喜歡李世民是因為他萬國來朝的大唐開創者。
對著秦王粉說李世民弑兄奪位抓著不放,你這不是找罵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