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敢不尊外曾祖父之命?”道憐聽畢,躬身答道。


    道憐望著蕭亮滿頭的白發,又想起父親的離世,再想到朝代的變換,低頭凝思良久,驀地,誦道:


    “功成不思歸,名就徙他鄉。


    利欲人不滿,碌碌往爭忙。


    過路互不識,眼隻認朝堂。


    雲霞飾宦海,煙霧蒸官場。


    浮沉豈由己?生死兩茫茫。


    如花歲月逝,夢醒方感傷:


    一生事無成,載譽複平常。


    黃雞唱白發,梁父羽徽商。”


    道憐方誦完,卻看見蕭亮此時竟然老淚縱橫,口中喃喃道:“功名利祿,過眼雲煙,浮生如夢,一載黃梁,浮生若夢,一載黃粱……”


    “祖父,道憐這詩如何?”蕭文壽問道。


    蕭亮方緩過神來,歎了口氣,轉而摸著道憐的腦袋說道:“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覺悟,難得,難得,若我早些明白這些事理,便也不會讓你家淪落至此。”


    “外曾祖父言重了,道憐不過是感歎物是人非而已。”


    “你莫要安慰,如今我也該走了,你們兩個小子隨我回京都進國子學吧。”


    轉而又緩緩說道:“這鄉下終非你們的棲身之地,我如今老而老矣,不想再錯過什麽,浪費了你們的才華,這便是我的過錯了。”


    “還不快快謝謝外曾祖父?”蕭文壽忙說道。


    “可大哥呢?”道憐問道。


    “你大哥要在家中照顧母親。”蕭亮似乎很不願意提及劉裕,眉頭一皺,說道。


    “你們二人不要再問了,快快隨外曾祖父走吧,家裏有我和你們大哥,你們無須擔心,好生學習便可。”蕭文壽催促道。


    ……


    蕭亮的馬車漸行漸遠,蕭文壽欹在門前,心中念道:“也不知裕兒回來會不會誤會我,罷了,罷了……”


    她長抒了一口氣,轉而向屋內走去。


    劉裕自然不知道道憐、道規已然離家而去,此時的他正在北固山上尋著野味,想著晚上和母親、弟弟一起吃飯的情景,便更加放輕了自己的腳步,生怕嚇走山中的野獸。


    忽然,他看見一隻野兔,就在前麵的灌木叢中東張西望。於是他握緊鐵叉,屏住呼吸,慢慢向前,正準備向那野兔刺去,可是,那野兔不知聽到什麽,一溜煙跑了,隨後,便傳來一陣馬蹄之聲。


    劉裕趕緊蹲在灌木叢中,偷偷看去,隻見四個壯漢,裹著黑色的頭巾,騎著馬,正在追趕著一輛馬車,馬車後又有兩人,也騎著馬,看穿著打扮,似乎是那輛馬車主人的隨從。


    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為首的一個大漢喊道:“快快停下,留下金銀細軟!饒你狗命,如若不然,待我追上,統統殺掉!”


    “孫大,你駕著馬車莫要回頭,我倆斷後!”馬車後一人大聲說道。


    說完,二人即駕馬向那四個壯漢衝去。


    可那二人方至跟前,不到數息,便被那四個壯漢連人帶馬一起打倒於地,抱頭摸膝,哀聲連連。


    “大哥,想我們四兄弟剛剛從冀州南渡到這,沒想到,竟然遇到一肥主,看著家丁身手,尋常人家可是雇不起的啊。”一壯漢笑道。


    “三弟,莫要廢話,休跑了馬車。”


    “駕!”四人又如旋風般地追了上去。


    “公子,你快快走吧,我孫大的命是你救的,今日就和他們拚了!”孫大聽著後麵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知道拜托不掉,於是勒住馬車,提起一口大刀,瘋狂向那四個壯漢撲去。


    “孫大!不要!”那少年衝出車來,大聲喊道。


    “怎麽會是他?”劉裕看著那少年,心中一驚,本來不想攪和這趟渾水,誰知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與他姨父有恩的劉穆之。


    原來兩年之前,劉翊生了一場大病,治療許久依然不見好轉,本以為就要一名嗚呼,誰知那劉穆之竟然不知從哪裏找到一個老醫生,竟然將劉翊的病治好了,不光如此,劉穆之的父親竟然將劉懷肅推薦給了寧朔將軍劉敬宣,這倆家怎麽認識的,懷肅也沒和他細說,劉裕至今也不是很明白。


    可劉翊一家待劉裕恩重如山,見劉穆之落難,劉裕也不好放任不管,劉裕想著這七年除了沒仔細學那個減壽的古怪心法外,自己也學了不少功夫,“寄奴訣”、“寄奴槍”也是熟練無比,現在少說也有千斤之力,對付這四個大漢也是綽綽有餘。


    於是,劉裕忽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這丹徒縣可不是你們四兄弟為非作歹的地方!”


    那個壯漢聽聞此聲,嚇了一跳,定睛一看,隻見一少年身長七尺七寸,外穿葛袍,闊麵重頤,臥蠶眉,丹鳳眼,劍眉斜入鬢,隆鼻緩平額,唇似抹丹,聲若含玉。


    四人見劉裕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娃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為首的大漢大聲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還是個窮小子!我勸你還是快快回家,不然白白丟了性命,這世道,可沒人管窮人的死活!”


    孫大也是一驚,以為這下他和公子有救了,沒想到看麵容卻是個比公子還小的娃娃,不禁歎了一口氣,自以為今日便要命喪於此。


    劉裕聽畢,竟然微微一笑,驀地,如閃電鬼魅般欺身到方才說話的大漢身後,其他三人還沒反應過來,那大漢便中了劉裕一掌,摔於馬下,生死不知。


    那三個大漢大驚,再也不敢小視劉裕,各自提起長刀,於馬上向劉裕砍去,三把長刀刀尖兒碰在一起,如風車一樣,向劉裕頭上壓去。劉裕卻也不慌,抬起鐵叉,瞧著分明,運氣於手,向那三個刀尖叉去。


    “咣”的一聲,那三個大漢感覺從刀尖有一股巨力襲來,震的他們虎口發麻,隨即,那股巨力忽然不見,三人正欲抓緊自己的長刀,卻在這須臾之間,劉裕竟然又到了他們的身後,“咚!咚!咚!”連著踢了三腳,三人頓覺背後一陣劇痛,渾身無力,摔下馬去,倒在地上。


    “沒想到今日我兄弟四人竟然敗於少俠之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方才第一個倒地的壯漢竟然醒了過來,大聲對著劉裕說道。


    那三個大漢見那壯漢醒過來,也掙紮著起身,用刀撐起身子。


    “你們走吧,以後莫做這傷天害理之事。”劉裕說道。


    “多謝少俠,敢問少俠名諱,我們四人日後定會報答。”為首的壯漢也不問原由。


    “劉裕。”


    “兄弟們,走吧。”聽畢,四人漸漸隱於山林之中。


    “這世道沒人管窮人的死活,我管。”劉裕望著四人,輕聲說道。


    孫大看著劉裕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頃刻之間便將那四人打倒,不禁目瞪口呆,站在那裏,久久不能言語。


    “多謝少俠救命之恩,敢問少俠大名,穆之好像之前在哪裏見過少俠。”劉穆之趕緊走了過來,對著劉裕施了一禮,躬身說道。


    “道和大哥,你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前年,懷肅家中,你可是請了一位醫師,將我姨父的病給治好了啊。”劉裕笑著說道。


    “哎呀!原來是德輿啊,可惜啊,隻治好了一年,後來他還是走了,唉!不過,德輿,兩年沒見,你竟然身手如此了得,這身子長的都快高我一頭了。”劉穆之聽完,這才想起兩年之前的事情來。


    轉而,劉穆之“噗通”一聲跪下,對著劉裕說道:“德輿,你今日救命之恩,穆之沒齒難忘,日後若有差遣,定然效勞!”


    “道和大哥,你這是幹什麽?當初你救我姨父一命,我今日出手也是應該的,再說,這四個兄弟也並非要取你性命,何有“救命之恩”一說?”劉裕趕忙扶起劉穆之。


    “德輿為何有此一說?”劉穆之問道。


    “若這四個兄弟要取你的性命,你這三個家仆早就命喪九泉了,你看那邊。”劉裕向西指了指。


    隻見孫大正攙扶這那兩個人緩緩地往劉穆之這邊走來。


    “德輿,即使這般,今日相救之恩,我穆之也不會忘記,想我比你癡讀了幾年的書,亦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劉穆之說道。


    劉裕看此情此景,忽然想到了昔日自己和左元之間也有這般對話,可如今,左元已不知所蹤,不禁歎了一聲。


    “德輿何故歎氣?”劉穆之見此情景,問劉裕道。


    劉裕忙說道:“今日,這小小的京口裏中又來了不少南渡之人,想必這兄弟四人也是屬於其中吧,說起來,他們比我還不幸——流離失所,舉目無親,唉,不知這世道,何時才能太平啊!”


    劉穆之笑道:“德輿兄,何必如此敬稱這些傖子,自我小時記事起,這些傖子南渡之後,便霸我家園,圖我祖業,欺我妻兒,尤其是那刁家兄弟,所犯之惡罪,所做之惡行,簡直罄竹難書!如今,那刁家之主刁彝死後,那兄弟無人管製,這些年越來越肆無忌憚!朝廷竟念刁彝之功,讓這刁逵去任廣州刺史,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幾兄弟禍害不了丹徒了,就是廣州的老百姓遭殃嘍!”


    “唉,如今,北方戰事又起,這些人亦是有所苦衷,不可一概而論,南渡之人也不盡是像刁逵這樣的惡霸,亦有像如我一般的窮人,道和大哥,我家祖上亦是南渡而至京口裏。”


    “穆之失言了,死罪,死罪,還望德輿寬恕。”劉穆之聽畢,臉色急變,慌忙伏在地上。


    “道和大哥,你不必如此,真是折煞劉裕了!我也被這刁家折磨過,羞辱過,也對這刁家痛恨萬分!無論這刁家兄弟走到哪裏,隻要我劉裕一息善存,當年之仇,我必報之!”劉裕趕緊扶起劉穆之,語氣由平和漸漸轉向急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涉川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涉川客並收藏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最新章節